有什麼系統且有趣的介紹越南歷史的書?
看過《越南史略》的一部分,不夠有趣。有推薦的嘛?不過對於歷史而言,系統和有趣似乎很難兼得?
國內介紹越南歷史的書籍寥寥無幾,各種普及性文章也是大同小異,部分文章甚至存在明顯的問題。題主問「系統且有趣」,個人認為國內尚無書籍可以做到兼顧。有答主已經提到了最新點校出版的《大越史記全書》,並認為是最好的。我在這個主題下不敢苟同。這套書本來也不是面向普通讀者,文言著作基本上承擔不了普及性讀物的功能。拋開主題不談,假如您想要深入地了解越南歷史,這套書當然是必讀的。我對越南歷史向來比較留意,之前也搜索到《大越史記全書》的網路資源,選讀過部分章節。此前因為事情較多,所以遲遲沒有入手這套標點校勘本。正好去年聖誕節期間需要去駐馬店辦點事,想找本書作為旅途的消遣,索性直接從網上買了這套書。反正早晚也要買,何必一拖再拖呢。在淘寶上出版社的網店買,160多塊錢入手。承蒙當時京津冀地區嚴重的霧霾,快遞公司只好小心翼翼,北京到秦皇島這短短的距離走了好幾天,我人都到駐馬店了,書才郵到家裡。12月26號回到家裡開始閱讀,到前天清晨讀完陳仁宗最後20頁內容,第一冊斷續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我的興側重於黎朝,接下來除了需要做筆記,對職官、人物進行分析,不輕易放過任何一處細節,還要閱讀中國史料加以對照、補充,估計後三冊的進度會很漫長。說到趣味性,主要還是在於個人的興趣愛好,這畢竟不是故事書。真正感興趣會愛不釋手,沒有興趣也不必強求,我們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沒必要為了點越南的事情來強迫自己。對哪些部分感興趣也是因人而異。比如李朝大量的佛事記錄,對於側重李朝或側重佛教的讀者自然是重點內容。如果沒有興趣就相當於只過了一遍眼睛,其實也沒有記憶的必要。越南的歷史對我們來說畢竟算陌生,相當多的歷史事件很有新鮮感,完全可以當做趣味故事。給朋友講過一些書中的故事,反響還不錯。
畢竟是文言書籍,越南歷史又是陌生內容,部分語句讀得稀里糊塗實屬正常。就我讀過的第一冊而言,有幾處明顯的標點錯誤(我未作記錄),這對於古籍點校來說也難以避免,不影響整套書的質量。此外,這套書沒有專名號,我認為很有必要指出,這是非常影響閱讀的。有時甚至讀了幾頁,才驚訝地發現某字某詞竟然是專名,只好回過頭重新閱讀。因此,有條件的讀者可以參照越文版。
以下照片是我昨天下午拍攝的,這套書質量還算合格。微信公眾號「越南歷史研究」刊登過一篇書訊,現轉載於此,侵刪。同時推薦這個公眾號,值得關注。書訊:點校本《大越史記全書》出版(附出版說明和凡例)2015年12月,由孫曉主編,牛軍凱、翟金明副主編的標點校勘本《大越史記全書》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共同發行。本書全四冊、共七十五萬字,定價228元。並附《出版說明》全文和點校凡例,《出版說明》由翟金明起草、牛軍凱修訂。
出版說明
越南官修正史《大越史記全書》的成書,歷經數百年時間,由越南數代史學家完成。陳朝太宗(1225-1258在位,1259-1277任太上皇)時黎文休奉敕撰《大越史記》,聖宗紹隆十五年(1272),黎文休「編成《大越史記》,自趙武帝至李昭皇,凡三十卷上進。」後黎朝仁宗(1442-1459)時命修史,潘孚先續編《大越史記》,「自陳太宗以下,至明人還國。皆以《大越史記》名。」史稱《史記續編》。
後黎朝聖宗洪德年間(1470-1497)命史官撰修國史,洪德十年(1479),禮部右侍郎兼國子監司業吳士連「取前《大越史記》二書,參以野史,輯成《大越史記全書》」。自此,越南官修國史稱《大越史記全書》。
中興黎朝玄宗(1663-1671年)年間官方續編《大越史記全書》,命大臣范公著等「訂考國史,自鴻龐氏至恭皇紀。又命續修自莊宗裕皇帝至神宗淵皇帝萬慶年間,述為成書,鋟梓頒行。」此次續修「摭取自鴻龐氏至吳使君,題曰《大越史記外紀全書》。自丁先皇至我國朝太祖高皇帝為《本紀全書》。並依如前史臣吳士連、武瓊等之所著述也。其自國朝太宗至恭皇(1526年),則因前書所載,題曰《本紀實錄》。又參究登柄野史,及略取當時所獻各遺編,述自國朝莊宗裕皇帝(1533年)至神宗淵皇帝(1662年),增入國史,命曰《大越史記本紀續編》。總分二十三卷。」范公著完成編史工作,史書尚未付梓即辭世。
黎朝熙宗正和年間(1680-1705年),朝廷命黎僖等大臣繼續范公著的修史工作。黎僖續編了范公著《大越史記本紀續編》,自玄宗至嘉宗,凡十三年(1663-1675年),或稱《本紀續編追加》。「書成上進禦覽,遂命工刊刻,頒布天下。」是為黎朝正和十八年(1697年)。此次由黎朝內閣大臣主持續修、刻印之《大越史記全書》,史稱「內閣官板」,或「正和本」、「內閣官本」,是《大越史記全書》最早的刻印本。目前,該刻本僅有法國巴黎亞洲學會藏一種,藏於該館「戴密微書庫」,學界稱「戴密微本」或「戴本」。
《大越史記全書》經歷代增補,自黎文休編成《大越史記》,至黎僖等續補刻印《大越史記全書》,前後425年。即使自吳士連編訂《大越史記全書》至是,也有218年。內閣官本《大越史記全書》共24卷,其中《外紀》5卷,記事始自傳說中的鴻龐氏,止於平定十二使君之亂(967);《本紀》10卷,始自丁先皇(968),止於黎太祖(1433),由吳士連編輯而成。《本紀實録》5卷,始自黎太宗(1434),止於黎恭皇及莫朝初年(1532),卷一「太宗紀」吳士連撰,後四卷撰者不詳。《本紀續編》4卷,1-3卷范公著等撰,始於黎莊宗(1533),止於黎神宗(1662),第4卷黎僖等撰,記1663年至1675年黎玄宗與嘉宗兩朝實録。
無論是吳士連還是范公著,其纂修史書,均在前人基礎上續修完成。如吳士連參考了黎文休《大越史記》、潘孚先《史記續編》、胡宗鷟《越史綱目》等。而范公著續修《大越史記全書》時,則又利用吳士連的原著,參考武瓊《越鑑通考》、黎嵩《越鑒通考總論》和鄧明謙的《詠史詩集》,以及北史、野史、傳志等資料,加以詳細考訂,並以中國史記為正統本編輯而成。
阮朝國子監曾覆刻《大越史記全書》(1828),刊刻時遵循了阮朝時期的避諱規則,多有避諱字。日本明治十八年(1885)東京埴山堂引田利章鉛活字排印本,則自內閣官本和國子監本翻修,增加了川田剛的「大越史記全書序」。卷數為《外紀全書》五卷,《本紀全書》九卷,《本紀實錄》六卷,《本紀續編》三卷,《續編追加》一卷,末附《越鑑通考總論》,與正和本稍異。
此外尚有西山朝景盛八年(1800)刻本,西山本與其他各本不同,實為吳時仕編印本。
《大越史記全書》內閣官本刊印後,越南史官仍不斷續修國史,直至黎末、西山朝,敘後黎朝熙宗(1676-1704)至昭統帝(1787-1789)的史實。但是此「續編」並未再刻印,只留下了數種手抄本。據學者統計,今越、法多家圖書館收藏有14種「續編」抄本,各本或起始時間不一致,或內容有別,或經過此後阮朝的改寫。
由於該書版本較多,內容複雜,一直以來未得到較好的整理。1973年,作為「越南史料整理計畫」的一部分,由香港中文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陳荊和先生主持整理、校訂、出版《大越史記全書》。該成果於1984-1986年作為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中心《東洋學文獻中心叢刊》第42輯出版。陳荊和校合本作為目前唯一的《大越史記全書》整理本,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一,首先彙集了《大越史記全書》「續編」5卷的內容,使該書更加完整。二,介紹《大越史記全書》傳本情況,並比較其異同與價值。除了亞洲學會收藏的「戴密微本」外,還蒐集了藏於日本各圖書館的印本和抄本,諸如天理本、山本甲本、東洋文庫本、山本乙本、東研本、引田本等。三,各部分內容均進行比較詳備的校勘。應該說,校合本除了糾正其一些明顯的文字與點校錯誤,並對「續編」部分結合新發現的版本進行校勘之外,應該是水準比較高的整理本。但該本仍有不少斷句、標點、錯字、缺字等不足,是為本次點校之緣由。
內閣官本是《大越史記全書》最原始的版本,但內閣官本僅存之一種有殘損漫渙的地方,國子監本為內閣官本之覆刻本,我們可以據該本補充。在陳荊和校合本出版之前,引田利章本最為流行,但其中錯字、錯句、缺文、缺頁、缺行的現象比較嚴重,故應僅作參考。
所以,此次整理是在前人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一,用內閣官本為底本,輔以國子監本、引田利章本,並充分參考陳荊和校合本的成果,糾正其中一些明顯的錯誤。二,仍按校合本的方式,把包括外紀、本紀全書、本紀實録、本紀續編及續編全部內容一併彙集;三,至於「續編」內容,仍依陳荊和校合本分為5卷排印。惟續編之三、卷22,據陳本未能參考的A2089本改為1730年始。並據現藏各種抄本校勘,增加了陳荊和校合本未利用過的抄本。四,對於底本中原缺漏之處,以國子監本為底本。
《大越史記全書》是編年體通史,以古漢語文言文編撰而成。該書有關紀年、凡例和參考書目,均按正統著述及北朝史籍。紀年採用越南歷代帝王紀年和中國王朝紀年並存;體例仿司馬遷《史記》,於敘事後加評論,然無紀、傳、志、表。凡字義和句法不妥之處,均由范氏和同僚補正,依魯史《春秋》褒貶諸事,以存治道,提倡正統,貶斥僭越。同時,對於中越關係的記載,也十分豐富。現存越南古代史書中,以此最為重要,也是研究越南歷史最主要的史書。
由於該書既有越南古代歷史的內容,也有很多涉及中國古代史的部分,故而對於該書的整理,需要具備這兩方面的知識水準。為此,我們請相關專家對稿件進行校讀,分別是外紀1-5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孫曉)、本紀1-4卷(廣西民族大學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李娜),本紀卷5-8、卷12、續編卷20-24(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牛軍凱),本紀卷13-19(海南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王志強),本紀卷9-11(中山大學圖書館古籍部助理館員張紅)。在此,向諸位先生辛勤的工作,表示感謝。
目前,學界對於《大越史記全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紹該書內容及版本情況,探討該書對於中國傳統史學思想的繼承,研究其中文字(俗字),並結合其他文獻,對涉及越南歷史、中越關係史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本書的出版,將會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個比較完備的資料,極大地惠及學林。當然,我們在工作過程中,也發現《大越史記全書》的整理難度也是很大的。囿於學識淺陋,時間倉促,本書點校工作定有諸多不足,錯漏之處均由點校者負責。本書的出版,還需要學界及讀者的檢驗與指正。我們也將繼續關注域外相關正史資料的整理,並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提高,為學術發展貢獻力量。
點校凡例
1.本次點校以法國巴黎亞洲學會藏正和十八年(1697)內閣官本為底本;
2.所參考的版本有西山景盛8年(1800)庚申刊本(西山本)、國子監覆刻本(1828)(國子監本)、日本明治十八年(1885)東京埴山堂引田利章鉛活字排印本(引田利章本)、1984年陳荊和校合本(陳荊和本);
3.續編部分參考的版本主要有:越南漢喃院藏A4、A6、A14、A1210、A1415、A2706、A2089抄本,法國巴黎亞洲學會藏HM2101、HM2136、HM2137、HM2138、HM2198抄本,以A1210、HM2198為核心版本;
3.採用繁體橫排;
4.抬頭、空格及小號字體表尊卑之格式,皆不予保留;
5.原書雙行注文改為單行。有釋文置於段後者,一併散入各字之後;
6.史臣所加按語,較正文退兩格;
7.底本若有衍、漏、訛字,可在相應位置填補或更正,衍字、訛字用()標明,補字、正字用〔〕標明,段末出校勘記,以(一)標出順序號。原有缺字,未能校補,則代之以『□』,不出校勘記;
8.本書除人名、官名、地名、書名外,不使用異體字;
9.通假字不改為本字,可能影響閱讀的個別不常見通假字,注釋說明;
10.按照原文「〇」符號處適當分段;
「越南歷史研究」第二十二期
編輯:韓周敬
最後附上我此前對於幾種普及性讀物的評論
以上。本人只是普通愛好者,歡迎交流。如有錯誤,請不吝賜教。據我所知中國還真沒有有趣和系統兼得的書。前一段出於興趣研究了一下李常傑,看的資料大概有這麼三本書,一本是題主看的《越南史略》,陳仲金還是是比較客觀的歷史學家,對中國的態度比較中肯;中國也有《越南通史》,郭振鐸著,立場是站在中國角度的;還有一本越南社科院的《越南歷史》(我只見過很多引文,沒見到這本書),是越南社科院編的,比較「左」,有些排斥中國。
最好的大越史記全書,現在大陸出了中文點校本
我一般了解一個國家出了書籍,最輕鬆有趣的方法就是影視作品了。如果你想既有趣又能更深層次的了解越南,我推薦你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的電影,有幾部介紹越南的,你可以先看一下《青木瓜之味》;
如果是想了解越南歷史的話,有一部《末路雷霆》是講20世紀初越南民族主義政黨組織反抗法國殖民勢力的一部電影,拍得比較真實,由越南著名女影視演員,有 「 越南章子怡 」 之稱的吳青芸飾演片中女主角。越南的歷史劇少之又少,這片子很接近史實,特別喜歡看這些當地的風土人情。
《遙遠時代》一部反映越南法國殖民時期歷史的電影;
《早安越南》根據一位電台主持人根據自己當年在越南的親身經歷撰寫而成,故內容特別真實而生動。導演巴里.萊文森以側面方式來反映越戰問題,在同類電影中顯得別具新意,此外,穿梭在全片中的多首六十年代流行曲,也可以喚起中年觀眾的懷舊情緒。
紀錄片的話推薦CCTV出品的節目:《走遍中國走遍亞洲——走進越南系列》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