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人民日報的「不讓座是我的權利嗎」報道?

又是一場權利與義務之爭吧


是。


所以說,《走向共和》真是神作。


就如圖,不讓座是我的權利,讓座是我的義務。我心情好,我不累。我可以選擇對你讓座。但是你如果態度對我不好,卻還想讓我給你讓座?憑什麼?憑什麼?吃你的了?用你的了?我按票座位。沒什麼不對,不要老是給人扣以道德不道德的帽子。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並保護自己權利的意識


首先,文中提到的公車是"公共資源",應該說的也沒錯。但是公共資源具有 排他性 和 非競爭性。這篇東西也只說到了非競爭性,卻絲毫不提 排他性。

既然有得加權後的權利定位,為什麼飛機上的頭等艙商務艙小夥子不給經濟艙的老人讓座就是合理的?

人民曰報嘛,用看似很大的詞忽悠忽悠我們,別太認真了。不讓座是我們的利,讓座是我們的權。

但是為了和諧社會,還是讓吧。(; ̄ェ ̄)


全文看下來個人感覺說的還是挺在理的。

至於是不是權利,答案很肯定,是。不過普遍認為有權的時候也別太任性。


你媽要我孝順了,那你幹嘛?

別的不說,針對的就是她姑娘。

說實在的擠一擠我沒意見,就是一人坐一陣子都行。不過,都有人讓座了,何必再來一句「年輕人多學一點」。人家的票錢是你出的?用的你家錢,吃的你家大米,憑什麼別人說了不算?

慷他人之慨的人,不是聖母婊就是自私婊,沒跑。


人民日報這個評論總體是比較客觀公正的。文中對於公交車的描述中這句話:「但這把尺子比較偏向行動迅速、體力強健者」這點與某些情況不是最相符,不能普適,很多地方很多時候會按排隊順序乘車。其他還是比較有道理的,文章的基調是在尊重規則的前提下,提倡禮讓的道德。也不贊成需被照顧者,站在道德高點指責別人。」不能因為自己的「年齡優勢」,就可以罵罵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強迫人讓座;可以捍衛權利,但要釐清權利的邊界」。

絕大部分評論者都不在現場,無法給出具體客觀評價。就大致事情而言,女生沒有錯。但是也不能算很對。面對一個病中的老人,報紙呼籲大家提倡道德,也指出不能進行道德綁架。在保障座位權利的基礎上,多些溫暖,多些愛心,有何不可。

我一直認為,人類其實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誰都會有老去的一天,誰都會有需要幫助的一天。對於那些說為什麼不買有座位的票的論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同樣的錢,誰都希望有座位。也許是無奈的選擇。


感覺全篇說得很在理。

你不讓座,可以,這是你的權利。

你讓座,也可以,我們鼓勵這種美德。

最基本的,讓與不讓的選擇,是我最基本的權利,不是別人強加給我的。那些強迫你讓座或者強迫你不讓座的人,都是道德綁架。


人民日報換主編了?


很多人把讚許當成應該


為什麼大家都要去指責或者糾纏這位女孩子,不去考慮事情的根本原因,類似事情的發生,每一次當事人都被置身於漩渦之中,帶來的困擾有多大?我們該去考慮下吧,當事件冷卻,央視才想起來該找原因而不是去責怪人。該找找自己交管和運輸部門的問題了,假若動車不賣站票,是不是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為何中巴車不能有超載,公交車就可以橫行無忌?


你要想讓你媽坐,把票錢退給我也行


很不容易,這回沒什麼毛病。


不多言,贊同日報


推薦閱讀:

TAG:社會現象 | 父母 | 公民權利 | 權利與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