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文里沒有(或很少)交叉筆劃?

就目前見到的韓文來看,還未見過韓國文字中,有交叉筆畫(即筆畫交叉如十字,有交叉點)。而同為東亞文化的其他文字交叉筆畫是常用寫法,其歷史文化源流是什麼?


我認為,題目應該改為,漢字文化圈裡的文字,也就是漢字、日文、越文(字喃)為何存在交叉筆畫,而韓文卻沒有?

這個問題就應該從文字的創製角度講起了。

1446年,朝鮮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當時包括17個輔音,11個母音,共28個字母。母音的創製靈感來源於「天、地、人」(三才),形成三個基本母音,通過組合,擴大為11個;而輔音則是按照發音器官的外形以及發音原理創製的,例如:?字母,橫代表舌,豎代表喉,先以舌根堵喉,阻礙氣流,在突然放開,則是輔音?的發音原理;?字母,仿照人的嘴唇創製,而這個音的發音方法,也正是雙唇緊閉,氣流由喉部起,經鼻腔而出,等等。

而每一個獨立的韓文字母,根據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順序,一輔一元,或在整個音節下方添加韻尾,完成拼寫。

而之前還有一種說法,稱韓文的創製來源於元代八思巴蒙字。早在《訓民正音》創製前,由於蒙古人的入侵,朝鮮半島就已經有僧侶在用八思巴蒙字來記錄佛經了。而八思巴蒙字也是一套人為創製的表音文字,是解決老懞古語字母無法標註漢語等讀音問題而產生的。這種文字因為字形難以辨認,並沒有在全國大範圍地被推廣。直到上世紀40年代,韓國出土《訓民正音解例本》,書中明確記錄了韓文的創製始末及原理後,這種假說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不可否認的是,朝鮮半島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得半島國家能夠吸收來自陸地和海洋兩種文明,各種文化在這裡交匯,也豐富了半島民族進行創作的來源。《訓民正音》在一個儒家文化處於絕對支配地位的時代,一個用漢字表音的時代被創造出來,很難是世宗大王及幾位學者綿薄之力就能完成的,勢必會借鑒當時諸多先進的音韻學、文字學方面的成果。這是毫無疑問的。

綜上,韓文的字形特點以及拼寫方式,就決定其不能產生交叉筆畫的特點。

與此相對,日文平假名的字形,本就來源於漢字草書,那麼漢字有的特點,平假名亦會有;而字喃更是直接比照漢字的結構及發音特點,來記錄越南語發音的,現代越文採用拉丁語字母進行拼寫,則不屬於題目討論範文。至於漢字,象形文字,來源於日常生活,比如說這個「田」,正是因為有了縱橫交錯的土地,才有了這個漢字。

貼幾張圖片,大家感受一下。

從上至下,依次是漢字、日文、字喃、八思巴蒙字和韓文、韓文

............................................................................................................................................

歡迎各位討論。


推薦閱讀:

My Life In Art
符號與語言文字
世界奇妙文字(華夏篇)
台灣繁體與港澳繁體有何差別?為何差別?

TAG:歷史 | 文化差異 | 文化 | 文字 | 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