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人的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難道沒有第三種狀態嗎?

比如滿滿的幸福,或者心流體驗,屬於什麼?


有。

慾望來臨時不僅僅只有壓抑和放縱,這恰巧也是凈化它們的時機。

之後,心會恢復平靜,快樂平和的心流會來臨。

心靈凈化的過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20333983?iam=ea7f2f76aa641d2e79210dcd6dc8aae8


在你還是光屁股玩泥巴的小男孩的時候,有慾望嗎?需要去滿足慾望嗎?不也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第三種狀態。


謝邀,有的。

關於這個說法,王爾德說的更悲慘。(恕我記不清原話了)大意:他說,人得不到會欲求不滿痛苦,得到了,嚼了嚼索然無味,更加痛苦。

我把前者理解叫做貪婪,後者叫做空虛。

帕斯卡曾經這樣講,(恕我又記不清原話了,哈哈)大意:人心裡永遠空著一塊,人拚命想要抓住一切,來滿足這個空虛,卻永遠填補不了。這一塊只有上帝可以填補。

世上的追求,無非名,利,地位,學識,愛情,親情,友情這些。

我是基督徒,對我來說,一直有平安和喜樂在心裡。我知道上帝掌管我的命運,因為他愛我,必定為我預備的是最好的。也許這個最好,和我當下的心意不一樣,但走過一段日子,我會發現,是我不了解自己,而神給我的都是最合適的。(合適不代表一定要像世人的功利心那樣,比如有名,有錢,很多時候,如果一個人不會正確的看待這些,有名使人驕傲,有錢使人放縱)

我也有過人生痛苦和心碎的日子,但是即便那些日子裡,心裡仍然悲傷不至於絕望。因為我信神的話,我給你們所負的軛必定是你們能當受的,而且一定會為你們開一條道路出來。所以即使在那些昏暗的日子裡,我心裡有一個盼望,知道後面一定會有出路。

事實的確如此,而且每一次的苦難,與其叫苦難,不如叫神的管教,像父母管教孩子一樣。每一次苦難以後,我得著的東西更多。最慘的兩次,第一次,我抑鬱了三個月,結果是我得到了上帝。第二次兩個月,兩個月以後,當初經常無所事事,刷手機,打電腦遊戲,看色情電影的我,居然對這些覺得索然無味,甚至厭惡。再叫我去混日子,看色情電影,簡直比叫我吃屎還難受。相反,我去乖乖努力學習了。以前無比浮躁,現在居然可以坐著學四五個小時。一天不學習覺得少了什麼,而且樂在其中。

關於自己的追求,我抱著這樣的心態,盡人事,聽天命。我努力了,就不後悔,沒有成就的,是上帝知道並不適合我,因此不給。

所以,你們看,以前作惡,現在可以不受捆綁了,良心不會拷問自己,當然一直快樂。追求的東西,我會竭力去做,但又不害怕失敗,當然也會快樂。

最重要的,今世若能大富大貴,名揚於世,抑或紅顏知己美人相伴,高朋滿座,兒孫滿堂我也知道這是上帝給的,他要拿走,我肯定會失落,因為我也是人,人都是軟弱的感情動物。但也知道,本不是我的,走了就走了。

而無論這一生如何,過了今世,我有永生,天國里與上帝同在。這個是不會失落,誰也搶不走的。上帝承諾的,必定實現。這是最終極的盼望,也是最終極的快樂。

心態如此,當然會有題主所謂滿滿的幸福,心靈的平靜。


我看了一下回答,似乎沒有從叔本華哲學的角度本身來進行解讀的。我以我對叔本華哲學的了解來談談大叔的這句話。

叔本華的認識論從西方的來源是康德的先驗哲學體系。叔本華堅信「世界是我的表象」,世間萬物,包括我們自己,都是一種「現象」,一種頭腦的反映。也就是我們生活中通過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這被稱為「現象界」。不是人因現象而存在,而是現象因人而存在。人走了,現象就沒了,但不是一無所有,照康德來說,剩下的是「自在之物」,也就是事物的本質,這是我們所無法洞穿的。而叔本華告訴我們,這就是「意志」。

因此,這個世界是一體兩面的,一面是表象,一面是意志,意志是我們存在的原因,表象是我們認知的意志。表象是我們時時刻刻都感受到的。那麼我們是從哪裡認識到意志的呢?既然意志是萬物之母,也是萬物之王,是萬物的主宰,我們應該能更直觀地感受到祂的存在。這,就是我們身體的特殊性。

我們的身體雖然也是現象,但它也是唯一的「直接客體」,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自己意志的表出,因此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意志對我們一切行為的支配與控制以及其它的意志對我們自己的意志的影響。(在這裡還可以拓展很多東西,比如因為身體是意志的展出,意志為了適應環境,會不斷改變自己的身體,叔本華在《論自然界中的意志》里直接反對了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理論,因為意志才是本質,祂決定了生物體的形態與結構。環境的影響是根本不可能「遺傳」的,只不過那些不適應環境(這種環境其實是不同等級的意志((無機物-植物-動物-人))之間的競爭)的意志被淘汰了,新的意志會產生出更適應環境的新客體(這完全就是達爾文的「演化」學說啊!)

但是,我們仍是處在現象界之中的,那麼一切現象一定是符合認識律(認識律又分為四個分支,存在的根據律、因果的決定律、先驗的認識律、超驗的邏輯律)的,因此人的性格是不變的(「悟知性格」),性格與外界環境提供的動機決定了人的一切行為。

意志是永不停歇的,即便是睡眠,也不過是意志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意志是無限的,精力是有限的)。意志貪婪地攫取著獵物,祂的慾望是無限的,因此慾望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祂只會不斷地改變追求的目標,當一個慾望得到了滿足,就會立刻追尋下一個目標(一旦我們完全得到了某樣東西,我們下一步不是視之如珍,而且棄之不顧)。

但關鍵是,這種慾望的滿足,並不是真正的快樂,這不過是一種痛苦的緩解,就好像一個大病初癒的人,僅僅從病體中走出就已經令他手舞足蹈,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參見柏拉圖《理想國》)。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質,所謂輝煌的人生,不過慾望的囚徒。這世間是沒有真正的最終目的,或者最終的目標的。它不過是盲目的意志客體化了的無數對象之間的相互撕咬爭奪的遊戲。

因此,在我的理解下,其實叔本華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是永遠不會有快樂與滿足的。(當然至於為什麼他反對自殺就又是後話了,這不是問題所要求的)

純屬個人理解,謝謝


有第三種狀態啊,而且是常態。

那就是痛並快樂著,即所謂笑Cry 。

半滿不滿,滿足一部分但又無法完全滿足。



瀉藥。

還有空虛、孤獨,如果只是叔本華說得如此簡單,為什麼千百年來如此多修行者?

生命是一團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人們尤其難以接受這種健康見解的原因,是世間的虛假是如此的真實。我們從早年起就應該對這種虛假作偽有所認識。很多人奢華和輝煌不過是門面而已,那猶如歌劇院的裝飾陪襯,但關鍵的內核卻是缺乏的。例如,那些掛起的三角旗,飾以花冠的船隻,張燈結綵,歡呼吶喊,鼓角禮炮齊鳴 ----- 這些只不過是表示人們歡樂的幌子和門面,這熱鬧錶面是歡樂的象形文字。但卻偏偏在這樣的熱鬧場景難以找到歡樂。歡樂拒絕在喜慶的場合露面。它真要出現的話,那一般都是悄無聲息,不作張揚地不請自來;它所到之處都是最平談無奇,日常普通的環境,場合,反而它就是不到那些顯赫輝煌的場合露面。歡樂就像海灘的金沙:它們分散在各處,沒有任何的規則和定律,找到它們純粹是偶然機會,並且每次也只能找到一小撮,因為它們甚少大量聚集在一起。

上文提到的所有熱鬧,渲染的幌子,目的就是在人們的頭腦製造歡樂的假象,促使人們相信這裡有歡樂的存在。歡樂是這樣,悲傷又何嘗不是如此。那長長的,緩慢行進的殯葬隊列顯得多麼悲傷、凄戚,列成隊列的人和車沒有盡頭。但看看裡頭吧!裡面都是空的。死者其實是給全城的人看的。

另一個例子就是高朋滿座、西裝革挺的隆重場面。表面上看,人們興高采烈,沉浸在一片高貴的愉悅氣氛之中,但通常,拘束、尷尬、無聊才是到場的真正客人。

看破紅塵易,忍受寂寞難。寂寞是一種自我封閉的行動,它能使我們意識到自身完全的孤立。雖然我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和情緒,但它們都是獨立和分裂的。我們習慣把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種事物都分成「你的」或「我的」,從而不斷地去分離、分化我們自己。不管是身體或心理上的活動,都是變成自我孤立的形式;而當沒有任何活動的時候,自我就會有空虛的感覺,寂寞就是這種空虛的產物。

寂寞正是由這種空虛、虛無引起的恐懼,是迫於無奈的虛無,只有「我」的意識是空虛寂寞時才會存在。寂寞有時候是因為自己找不到朋友,而一個人又沒有辦法好好地獨處,所以它促使我們表現出非常焦灼的樣子。寂寞就是當我們百無聊賴之後在自己的困室之中踱來踱去,想思考卻頭腦混亂,想看書看不進去,想看電影看不進去,想打遊戲也沒有心情的一種狀態。我們就像一頭困獸,想要逃離寂寞的樊籠,卻怎麼也找不到出口,那個時候總會產生一種無所適從的狂躁和憤怒。就像元曲里說的「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意思是說,人們儘管羨慕林下高潔之名,卻也難耐林下寂寞之實。即使淡於功名的人,也未必受得了長期與世隔絕的寂寞。

寂寞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寂寞的體驗是十分的私人化的,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寂寞,它讓人想到死,想到人生最悲慘的事情,它是情感當中最具殺傷 力的一種。如果一個人喜歡於寂寞打交道,或者說寂寞已經在這個人的身體里,佔據了相當的領地,而且不斷地擴展,這個人的精神堡壘離倒塌就不遠了。

為了避免自己的精神堡壘倒塌,人們必須尋求各種排遣寂寞的辦法,比如去會朋友、聊天、打牌、看電視,於是成為一個庸人。如果我們更仔細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我們愈來愈被外務分心,我們愈來愈世故及世俗。各式各樣的娛樂、數不清的書籍、報紙上整版的新聞和評論,很顯然,這一切都代表 著我們不停地需要被娛樂。因為我們的內心是空虛、無聊的,我們利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對社會的改革,作為逃避自我的方法。為了逃避寂寞,我們跑到廟裡或教堂,我們打扮自己,參加社交活動,看電視、上網、讀書、聽音樂等。

難道這不也是一種自我封閉嗎?我們將自己封閉在一個自以為能驅趕空虛的喧嘩當中,其實正是把自己隔離起來,我們的頭腦不讓我們去認識自己。為什麼我們不能讓自己安靜下來,觀察一下我們的寂寞,觀察一下我們的空虛?當我們真正靜下來全心全意、盡知盡能地觀察它們,我們還能發現一個叫做寂寞的東西嗎?

所以覺察到空虛的心靈需要做什麼,才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只要我們不了解自我封閉孤寂的狀態,不敢去直面自己的真實面目,消除寂寞就困難重重。反之,當我們開始自我了解,就是停止孤立的起步,我們就不再感到寂寞。靠內心的力量戰勝寂寞的人,必是和哲人或聖徒一樣的人。

空虛是一種內心的心理體驗,常常感到空虛的人,大多都活得不踏實,對人生和生活都壞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幻想,一直都在尋找追求目標卻沒有將行動落實到生活本身。他們有時感覺非常不好,非常無聊,但是卻無法將這種感覺傳達給別人,別人也無法深層次地體會他們的感受和感覺,沒有辦法正確的和他人實現交流和溝通,如果空虛的人自身不付出努力去改變這樣的狀況,將會引起惡性循環,他們將越來越被空虛情緒所包圍無法逃脫,找不到合適的情感疏導的出口。

我們的生命為什麼空虛?雖然我們看上去非常繁忙、活躍、我們上網、聽歌、看電影,雖然我們娛樂、結婚、上班、交朋友,然而我們的生活是空虛的、無聊的,所有的活動只是在例行公事而已。我們在利用各種知識填補自己的空虛。我們知道如何讓自己更活躍更有社交能力,知道如何學習,怎樣上網聊天。我們以為空虛的對面是頭腦滿滿的狀態,所以就利用一切手段、利用各方面的知識、關係去追求新鮮的東西,把它裝滿頭腦和心靈,填滿一切的時間和空間,以此去掩蓋空虛。可是我們真的消除空虛了嗎?你去電影院看電影,去文化沙龍和別人討論學術問題,去找朋友吃飯唱歌,去閱讀哲學書籍,去尋找宗教上的導師,通過這些行為你發現空虛依然存在,即使是從外在的形式上暫時擺脫了,活動的時候你以為自己是很充實的,可是下一分鐘它還是能重新回到你身邊。

基於擺脫空虛而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也是空虛的、庸俗的、廉價的。為什麼?當你覺得空虛時,你希望找個人幫助你擺脫這種焦灼不安的狀態,所以你首先已經在心裏面確立了一個目的:我是來找你填補空虛的。無論是和他人交談的時候,還是看著他人做事情的時候,我們的頭腦一直在想:我還空虛嗎。我的目的達到了嗎?這樣的關係是不穩定的,一旦我們的目的沒有達到,我們就會和他人產生衝突,我們會對他人很失望,並拒絕再與他人交往,這種孤立的行為就常常讓我們變得更空虛。

生存之所以空虛,叔本華認為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人類的慾望是得隴望蜀,永遠無法滿足。我們大多數人都想要在人與人的關係中製造我們「鶴立雞群」的局面,這迫使我們有意無意地尋求孤立。我們想成為財產、妻子、孩子的唯一擁有者,想將那些東西命名為「我的」,這明確顯示了獨佔。這種排除的過程無可避免地導致可孤立感,而由於無人能活在孤立中,就有了衝突;在衝突中,我們就想逃脫,逃脫就製造了新的空虛。

要消除空虛敢感,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空虛的真相,而不是想辦法去逃避。當空虛襲來的時候,我們不要把注意力移開,而是保持頭腦的清醒,充分覺知那些空虛的感覺,體驗那一刻的真實。讓心慢慢地靜下來,就在那一刻的觀察空虛,找出它的真面目,那麼空虛就會得到了解和轉變、最後就會發現空虛漸漸消失了。

孤獨也是一種真真切切的事實。人們都或深或淺地經歷過孤獨。我們可能會擁有所有的財富,可能享受過種種快樂,也可能具有超強的能力並得到上蒼的福佑,但孤獨的身影總是閃現其中。孤獨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出現的?

當我們深入這種孤獨狀態的時候,我們的思維是怎樣的?這個時候,大腦思維會選擇聽電台、玩樂、或讀書來逃避孤獨。孤獨變成了一種逃避。比如說,一個人會選擇躲到人群中,於他人嬉戲歡笑,約朋友去看電影、去酒吧;一個人會選擇躲到文字中,看前人是怎麼逃避孤獨的.....無論選擇任何逃避的形式, 實質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自我的活動。

看到這裡,我們可能已經明白:孤獨是一種隔離的狀態,當我們無法與任何事情相容,無法與集體相容,也無法與國家、與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與孩子相容的時候,我們就切斷了與別人的關係。因為在這種狀態中思維停止對一切關係的思考,變得封閉。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把能量消耗在自我中心活動里,這些自我中心的能量從根本上阻礙了所有能量的流動,這就是孤獨。

孤獨對環境是沒有必然的要求的,孤獨者是可以身處鬧市,可以被人群包圍著,甚至是和朋友在一起。我們對自己關注得越多,我們越是孤獨的,自我意識的形成就是孤獨產生的過程,自我中心構成了孤獨的象徵。

為什麼說自我中心構成了孤獨的象徵?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認為自己是了不起的大人物,這使得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表現得野心勃勃、貪得無厭、 嫉妒心強、固執己見、這些自我的情愫和行為往往阻礙了我們與他人的交往,也就將自己與他人孤立起來,孤獨感油然而生。

有人認為,孤獨是由思想帶來的揮之不去的氣質,我們可以一眼就識別出周圍的孤獨者,因為他們身上有一種思想的光環在籠罩著。我們很輕易地看到 孤獨的產生不是人的本性,它也不是我們從父母那繼承來的,這使得我們感到疑惑:難道真的是我們的心智、我們的大腦本身帶來這些孤獨者完全的孤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創造了這種孤立感嗎?在生活中,我們為了要成為一個即富有又尊貴的高層人士,我們每天的思想都在不停地運作,我們時刻都在試圖讓自己更出眾,即便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也不曾歇息,反而高速運轉著,思考種種關於工作、生活的問題。由此可見,我們要成為什麼的慾望造成了孤獨,慾望是思想的活動,因此思想的活動帶來了孤獨。思想、心靈,總是在使自己更出色、更偉大,最後不得不將它自己引向孤獨。

孤獨讓人特別痛苦,我們不得不絞盡腦汁逃避它,我們去寺廟,去從事社會工作,和戀人結婚,養育子女,交一堆朋友或者吸毒。只要能夠避開這巨大而絕望的孤獨,我們可以去做任何事情。我們一刻也不能停止下來,還最害怕獨處,讓我們獨自待一分鐘都是一種酷刑。頭腦經常不讓我們獨處,它變得局促不安,忙於找到種種出路,所以我們在忙些什麼呢?我們正試圖用已知的東西填補這個巨大的空虛。但最後我們發現逃避沒有任何用,孤獨仍孤影隨行——內在的孤獨,外在的孤獨。

要解除孤獨,只有一個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停止「我」的思考,停止以自我為中心的各種思想的活動。也就是說,當孤獨來臨時,我們不要想著逃避它,而要用心去感受它,自我就會慢慢消失,孤獨漸漸就改變了它可怕的面目,反而成為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心靈身處的自我的最佳工具。


只聽說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沒聽說有滿足的時候。馬雲成為亞洲首富,但這個首富不是他一開始就要達到的慾望,是十萬、百萬、千萬、億的不斷增加新的慾望目標,到現在還在最求更高的目標。其實人人都這樣,有種種不同的慾望目標,但從來沒有滿足過。

叔本華的思想過於理想化了。


叔本華說的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厭倦是針對一般人的,他把人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天才,他能夠專註於自己的內心,專註自己喜歡的事,他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對於天才來說,只有自己研究的領域才是最重要的,他們活的最開心和幸福,第二種人興趣廣泛,對世界有很強的好奇心,這種人不斷尋求新的刺激,不會讓自己停下探索的腳步,但是人的精神物質肉體會消退,人的精力會越來越差,追求的範圍就越來越小,所以就開始痛苦。比如說你今天玩個通宵,那你第二天肯定玩不動,人是需要休息的,隨著年齡增長,你就越來越玩不動了。第三種人是傭人,這種人愚蠢且對精神世界沒有追求,這種人是最痛苦的。叔本華的文章確實可以看看,他會教你什麼是幸福。。。


慾望總是由某種恐懼驅使的,比如因為怕餓死所以吃飯,因為怕成為一個失敗者所以拼了命的往上爬來讓自己變得成功,比如害怕被羞辱所以當被別人羞辱的時候會反抗。所以,只要這種恐懼,這種顧慮不消失,慾望就不會消失,煩惱就不會消失。但是,如果你能不再害怕,恐懼任何事情,自然你也就不會再有顧慮,不會再有煩惱。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嚮往無憂無慮的快樂的原因。


謝邀!人的慾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

這話是對的,因為有慾望就有痛苦,慾望滿足了,也就索然無味了。自體需要滿足,但得到的時候發現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說 「也就那樣」。


感覺你只是隨意看到這一句話引起了你的思考,沒有看整本書啊,理解的很片面。 而且強答不少


當然有啊。無私奉獻就不會出現你說的情況。


第三種就是在達成慾望的過程呀。

每天想吃飯了吃飯,想睡覺了就睡覺,這個過程的流暢性難道不幸福嗎?


蟹邀

我覺得沒毛病 不滿足你拚命想要 苦苦追求得不到而痛苦 滿足了你已經擁有了 時間久了就無聊了 這句話意義很深 已經包含了很多意思。

第三種 你可以選擇放棄


沒有慾望而內心平靜,就是第三種狀態。

慾望是種騙局,我以為我想要,但等我得到後卻又感到空虛。既然我已經知道這是種騙局了,那我自然就會忽略它。

但有種東西不是騙局,他是你做的當下會感到很充實的感覺,而且結束後這種充實感(快樂)不會消失,不會有空虛感,會有莫名的感動。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這東西是什麼,我想各人不同,自己去體會。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