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飽」為什麼「溫」在前而「飽」在後呢?
主因是什麼?人的基本需求還是其他原因?
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第一根火柴時看到火爐,第二根則看到燒鵝,是否有類似的原因?---------------------------------------------------------------------------------------------------------------------------2014-06-05 更新:對於目前的回答,贊數高的多拘泥於文字含義,我比較失望。我比較希望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如辭彙來源、人生和社會意義等。例如「成家」與「立業」,為什麼「成家」在前呢?
「吃」重要還是「穿」重要? - 王路的粽子鋪 - 知乎專欄
答曰:
閣下以為漢字只有一種排列方式嗎?
倒過來也可以,不過不是飽溫,而是飽暖。
再如:饑寒。飢在前,寒在後。
倒過來也可以,不過不是寒飢,而是凍餒。
升級版解釋:
1、為什麼溫在飽前,而暖在飽後呢?
因為不溫就代表死了。佛家把死叫做「舍暖」,就是身體涼了,死了。
以人的追求來說,由低到高分別是:溫(不死),飽(不餓),暖(不冷)。
2、為什麼飢在寒前,而餒在凍後呢?
因為餒的本義是魚放壞了,引申出飢餓的意思。餒並不是沒吃的了才餓,而是沒好吃的才餓。
以人的恐懼來說,由大到小分別是:飢(餓),寒(冷)/ 凍(冰),餒(飢)。
更加升級版解釋:
1、寒和凍,到底哪種更冷一些?
凍的本義是,冰結得比較壯。俗語說,水上凍了。上凍了的冰,要比結冰了的冰還要厚實些。另外,對水來說,叫做冰,對其他東西來說,叫做凍。當水開始結冰的時候,大地開始上凍了。
寒的本義是:冷。或者是:下邊有冰。寒字底下的兩點,就是冰。
所以,寒和凍,沒有程度上的差別。凍(冰),偏客觀事實;寒(冷),偏主觀感受。
2、飢和餓,到底哪種更餓一些?
飢,是谷不熟。饉,是蔬不熟。遇到災荒年,叫饑饉。
餓,是吃不飽。
《韓非子》:家有常業,雖飢不餓。《淮南子》:寧一月飢,毋一旬餓。
可見,飢偏重天時,餓偏重人事。餓比飢要更餓一些。
餒是因為好吃的放壞了才飢,所以,餒比飢要輕一些。
買一送一版解釋:
1、吃喝,人不喝水會比不吃飯更容易死掉,為什麼吃在喝前邊?
文言里沒有吃喝這個詞。只有飲食。飲的確在食前邊。
2、吃穿、衣食,為什麼吃在穿前邊,而食在衣後邊?
文言里沒有吃穿這個詞。
衣,是遮蔽上體的東西。
食,本義並不是吃,而是吃穀物。在人類還沒有種植穀物之前,早就吃肉了。發明衣服是在吃糧食之前的。
「飽溫」不好聽啊,「饑寒交迫」的「飢」還在「寒」前面兒呢。
大家不要想太多,純粹是為了押韻,「飽溫」讀起來不會彆扭?
凍死比餓死快啊。
因為飽溫讀起來彆扭
這就和男女,雌雄一樣,只是漢字的順序而已
我和老婆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最後的結論是大概古代技術不發達,織布紡紗做絲綢的產量都比較小,而種植食物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所以才有衣食住行的排行。
哈哈,反正我們就是這麼想的因為「飽溫」很容易被聽成「保溫」。
你難道想在新聞聯播中聽到:我國人民保溫問題已解決*%#$&……?!
暖水瓶廠的廣告好不啦!?應該是語音造成的表達習慣吧。溫飽比飽溫說起來語氣順當。溫和飽沒有前後順序。你說的「溫飽」的習慣表達,跟賣火柴的小女孩先看到火爐後看到燒鵝的次序,確實是有的,但相反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吃飽穿暖」「飽暖思淫慾」「饑寒交迫」「饑寒起盜心」都是食物在先溫度在後。
目前看到的答案都沒說到點子上。記得在哪看到過,人所做的一切必要生存活動都是為了維持體溫,吃飯尤其是。所以溫在飽的前面。外行憑著印象說兩句,價值不大,還是期待專業人士更系統的解答。
第一,要是能吃飽,多活動活動就不冷了,實在不行拿草蓋一蓋,這個不是笑話,亂世的時候真有第二個,餓了,不是啥都能吃的啊,觀音土真能吃死人飢餓不好滿足,寒冷略微好抵抗一些以上
不穿衣服要飯,別人就被嚇跑了。不溫無飽,翹。
可能冷的話一會就凍死了,餓死的話就要久一點
在寒冷地方,一天不穿衣服能凍死人,但一天不吃飯,不會餓死人
推薦閱讀:
※如果晚上十一點後到早上七點這段時間全國停止互聯網會怎樣?
※什麼環境和因素造成了我國「大媽「這個群體?我們身邊的妹子們到了那個年紀會不會也會像現在的大媽這樣?
※做便衣警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