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格內向,怕陌生人,怎麼教育?
周末帶女兒(4歲)參加老婆公司部門的活動,同去的有5個年齡相差不到2歲的孩子,其他孩子表現都很好,只有我女跟怕生,不敢當眾吃飯,說自己不餓,問多了就哭,我把她帶到沒人的地方問她為什麼,她說不喜歡這裡,想回家,這種性格可以通過鍛煉改變嗎?
我兒子OK從小就屬於傳統觀念中「膽小內向」的孩子,最表面的體現就是不善爭搶、總是退讓。同齡孩子一起玩,有些小朋友會主動去「勾搭」別的娃兒,順手就去拿了別人的玩具玩,而OK從來都是那個被「勾搭」的對象,別人一來就開始後退兩步,等別人一個小手伸過來搶玩具,直接就拱手相讓了,連個你爭我奪的拉鋸戰都沒有,甚至被奪走玩具他還會退到沒人的地方去,像是自己做了什麼虧心事要躲藏起來似的。直到現在三歲多了,不善爭搶的性格一直就沒改過,凡事只要和小朋友起衝突了,讓步的一定是他。
前陣子和兩個朋友聊起這個話題,發現三家的小孩子都是這樣。於是大家就在聊——膽小、內向的娃兒在他們獨立去社交時是否會吃虧?爸媽需要怎樣做能讓他們膽大、外向點呢?
|你的擔心很可能是多餘的|
在弄清楚娃兒的「膽小、內向是否會讓他們吃虧」之前,我們可能更需要清楚的是,「膽小、內向」和「性格軟弱會吃虧」真是一回事嗎?
如果你的寶寶還不滿三歲,你眼中寶寶的膽小、內向可能只是假象。
首先,三歲前的小娃還沒有完全具備社交意識、掌握交際語言,他們在群體活動中的表現更多的是經驗的體現。你可以發現,那些膽大、外向的娃兒基本都是出來玩得多的小朋友,很可能從幾個月起家裡的老人就天天抱著到處兜,碰到不認識的人也能隨時隨地就能聊得起來,在長期觀察大人的交際方式後,「自來熟」模式對於小娃來說就是一種正常的交往方式。而「膽小、內小」的娃兒,通常在他們觀察中,可能更多的是」界限感「,不認識的人不主動去接觸。
其次,三歲前的小娃對周圍、對社交的認知,更多地取決於自身的安全感。如果寶寶本身並不能從爸媽的親子關係中理解到做什麼事是安全的、做什麼事是不安全的(比如在家打翻一個水杯會被老人的一驚一乍恐嚇到、撕破了一本繪本會被媽媽厲聲制止),慢慢他們就會建立起自我保護意識,認為少去惹事可以得到更加安全的環境。
所以,對於小娃早期的部分行為去做出性格上的斷定並不妥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貼標籤」,這種做法反而會引導娃兒朝著標籤的方向發展。但是,「三歲看到老」這句話也並不全無道理,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質這是無疑的,這來源於家庭環境、爸媽的相處和交流方式,以及一部分的天生遺傳。如果爸媽不希望看到寶寶的行為表現出膽小內向的特點,即使要改變,也得順著寶寶的天性來,在了解形成他們特質原因之後,再來考慮怎麼去引導娃兒變得更加開放、熱情。
天生自帶的體質,只有給出孩子時間和空間
爸媽們作為成年人,性格已經定型,對於自己的認知會更清晰。如果爸媽們自認為都是性格內向不善與人打交道的,那麼很有可能娃兒就已經部分遺傳了爸媽的性格特質。
對於先天就是性格內向,膽小忍讓的孩子,更多的我們還是要像接受自己一樣接受孩子的性格,要不然呢?!
有些爸媽自己本身就不那麼擅長與陌生人」破冰「,卻希望孩子在社交關係中能言善語。有一回帶OK在遊樂場中的挖沙池玩,旁邊來了個媽媽帶著孩子也來玩,因為挖沙工具和模具都已經被其它他小朋友拿在手裡或者就在他們身邊,小男孩就一直站在沙池旁看著別的小朋友玩不知道怎麼去拿挖沙工具。他媽媽一個勁的說」你去啊,你去啊,你跟他們說一說他們會讓給你玩的~「。可是在這個媽媽卻始終沒有引領小男孩去和小朋友交流,表情上還帶有「怒其不爭」的小懊惱。
但事實上,當娃兒不敢主動要求或主動參與的時候,爸媽又不能很好地帶領或者示範,那麼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給娃兒足夠空間,讓他能夠去嘗試,並且一定不要抱著目的性和壓迫感地勸慰,娃兒沒去做就開始威脅、硬推。
與外界接觸的少經驗自然少,那就多提供點機會
如果娃兒的成長環境相對封閉,缺乏和周圍的人交往的生活空間,自然就會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和體驗,慢慢的就看起來孤僻,孤僻也會連帶著膽怯、不敢嘗試的行為。
娃兒的家庭環境是由爸媽決定的,給多長的陪伴時間、家裡是否有每天固定化的親子時間、爸媽是否很自然地帶著娃兒去不同的場合、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打招呼,告訴他們怎麼和不同年齡的人交往,這些都會慢慢積累成為他們社交的經驗資本。
越多的把娃兒置身於真實的社交活動中,娃兒就會越多地體驗到自己在社交中與別人的互動關係,也會有更多機會去嘗試怎麼說話、怎麼去「爭取」一些玩具。
你可以試試,約有同齡寶寶的朋友,一起去戶外玩(在一起玩的時間要至少超過三小時,要提供專門的時間讓娃兒們互相分享美食和玩具),不經意地迸一些簡單的社交語言,這些會漸漸地植入娃兒的腦海里,可能在下一次一起和小朋友玩時就想到該怎麼表達了。
想要娃膽大,要明確讓他知道「我會永遠保護你」
有過不良的體驗對娃兒的影響可能會佔據很久。比如,被厲害的小朋友欺負時,我們並沒有採取適當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甚至還當眾訓斥娃兒」沒用、沒出息...",這種不良體驗外加缺乏保護,會直接導致娃兒在群體中不自信和失落感,不願意表達和表現自己,深怕再一次受到傷害。
遭遇過不良體驗的娃兒,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他們需要在有情緒的時候被安撫,需要爸媽幫他們找到自信的點。解決了這些問題後,他們才需要學習到一點小技巧,遇到別人欺負自己的時候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遇到和別人發生糾紛的時候自己怎麼獨立解決,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要學會遵守規則,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要懂的照顧別人。去嘗試所有的這些,他都需要確認是安全的,爸媽會站在身後保護他。想要
每一次引導孩子和陌生人的交流都會讓他力量感倍增
在小區逛經常會聽到一些帶著孩子的大人,娃兒要去碰一下別的小朋友的小推車,大人就會馬上說:「不行不行,那個阿姨要來罵罵了」;娃兒去爬個欄杆啥的,大人又馬上開始恐嚇:「不行不行,再爬警察叔叔要來了」...
也許大人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禮貌,或者不願意去和別人說情而不允許娃兒去碰別人的東西,又或許是為了進行安全教育不允許娃兒到處攀爬,但總是用恐嚇式的言來阻止,只會讓孩子因為害怕而退縮,心理上還留下陰影,後面再要改變想法又得花番力氣。
爸媽保護娃兒安全當然重要,但讓他們學會主動融入群體的、及早學會自己判斷安全和危險才是良性循環。後來我就有意識地給OK創造一些和陌生人說話的機會,例如在超市結賬,我會把卡交給OK,讓他去和營業員阿姨交流;要去鄰居家借個東西、敲個門,我也會安排OK去完成。每次在和陌生人成功交流之後,我都會看到他臉上湧現著自豪感、力量感。
感覺題主的女兒和我小時候好像呀⊙▽⊙~
首先要注意的是觀察一下小姑娘是在你們和陌生人面前都比較內向,還是只怕接觸陌生人,這主要其實是害羞嘛……
如果是第二種,請繼續看
小時候我爸都擔心我自閉症我會說……現在師範專業,大二,兼職旅行團陝博講解員 。就談談我老爸是怎麼改善(折磨)我的吧……
☆☆☆☆☆可愛的分割線☆☆☆☆☆
總得來說,就是父母適當的推一把,周圍的人扶一扶。
我小時候內向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有叔叔阿姨來家裡第一件事是躲在我爸身後,讓我說「叔叔阿姨好……」就別想了,還有從不跟陌生人(除了父母)多說話,真的是感覺說不出口(別問我現在為什麼像個話嘮!!)最誇張的爸媽給錢讓自己去買冰淇淋吃我站在商店裡半天不好開口說話!!
後來我爸是怎麼做的呢?他每天都會定我們當地的報紙,然後某天早上就拉著我和我弟拿著兩份報紙讓我們就在附近賣出去!!我弟很快就賣了,我在那兒站了特別長時間一句話都沒說。後來就是很感謝的一對情侶過來解圍說小姑娘好可愛,姐姐買了之類。所以說陌生人的善意是很重要的,尤其內向的孩子心裡都比較敏感~(其實題主可以考慮這個辦法然後找個托兒……)
我的小學是從學前班開始的(為什麼沒上幼兒園,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剛開始甚至普通話都不好,一點關於上學的概念都沒有,我就更加內向了。(所以題主要觀察一下女兒內向的原因在哪兒……)一路老師的評價都只有內向文靜之類(翻譯一下也就是沒存在感)
六年級的班主任對我很好,她的評價里有一句話「你多笑笑就更可愛了~」,其實內向的孩子並不是遲鈍,更多時候其實更敏感。又因為種種原因,我總算能稍稍外向一點了。
之後很幸運的是我一路都遇見的是很好很好的老師,一直都很順利。第一次舉手回答問題(而不是被叫到),第一次站在講台上競選課代表(因為我巨喜歡那個數學老師),第一次當班長要和七十多個同學溝通,第一次家長會發言,第一次站上講台講一節課(初中的一節數學課),第一次面,第一次出現在電視里(就十幾秒,~_~)……
其實這些並不是特別大不了的事情,但是通過一次次鍛煉,我好像也克服了所謂的膽小內向。而現在我覺得我好像走向另一個極端——話嘮了……~_~
最後想說的是性格是可以後天改變的,但氣質是先天的。題主需要改變的只是小姑娘的膽小,內向並不是說變就變的。即使我現在和小時候相比改善了太多,可每一次需要和陌生人溝通,面試,講課之前,都還是覺得有很有負擔。而內向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周圍也有很多內向但也非常內秀的姑娘,心有乾坤而不動聲色。
…………………………………………………………………………偶爾看到這個題目,回答只是經驗之談,可能有不適用的地方,但希望有用。祝好你孩子不是內向而是害羞!
1、「內向」到底是什麼?所謂一般人認為的兒童的"內向",是將其與害羞混淆。害羞實質是孩子不是沒有社交動機,而是缺乏社交技能。而內向則是人偏向於從內部世界尋找快樂,並非害羞而不與人交際。孩子不是不想交朋友,只是不懂如何交朋友
孩子,似乎由於家庭的原因,在社交發展上有所滯後,表現在不太愛和別人打招呼,甚至是對熟悉的人例如常走動的親戚也不親熱。但是仔細觀察,這些內向的兒童其實特別喜歡和別人玩,一旦有機會玩熟了,就特熱乎,甚至須臾離不開朋友。所以可以看到,一般兒童是有很強的交朋友的動機,即,非不欲也,是不能也。
2、兒童「內向」的原因
沒有足夠的機會和合適的環境進行充分的訓練是根本原因。
肌肉不發達,不能怪肌肉,只能怪沒有足夠的訓練(1)外地孩子,沒有本地的大型原生家庭的親友和孩子們作伴。
(2)本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不是愛熱鬧的人,比較喜歡宅在家裡,導致家庭設交模式相對窄化,孩子在社會特性上遺傳了家人的行為模式。 (3)孩子學校上課時分年齡分班教學 ,自由時間少 ,交往環境欠缺。 (4)天生的性格類型3、增加孩子群體性交往機會
(1)家庭外交往
學校師生同學。主要是課堂正式互動,課後有十幾分鐘可以私下玩耍。
課外的培訓班。主要是課堂正式互動,課後有十幾分鐘可以私下玩耍,如果是藝術運動類的,交往會比較多。小區鄰舍。一般現代小區老死不相往來,而且社區文化發展薄弱。
中國孩子的家庭外交往基本屬於課堂的正式交往,嚴重缺乏私人性交往,加之沒有充足的活動(社區、藝術、慈善和信仰團體等)來支撐人際之間的互動,導致大部分中國人都不太擅長交往。
增加兒童家庭外交往,充分利用小區遊樂場是關鍵。
因為:小區遊樂場是孩子大量聚集的地方
小區遊樂場是戶外,對預防近視,提高活動量很好
小區遊樂場的孩子是小區內的,安全性較好小區遊樂場的孩子都是附近單元的孩子,既有大量的陌生孩子,但又具有固定群 體的性質,所以對孩子的訓練既有陌生人破冰,又可以形成較為長期穩定的交往 關係。而其他場合,比如外面遊樂場,都是臨時性群體,一旦解體,以後再進行 活動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群。小區遊樂場有配套遊樂設施,孩子的活動有天然的硬體上的紐帶。
(2)家庭內交往
家庭內交往是家庭外交往的原型和基礎。
孩子進行深入的人際交往,一般是以家庭內的交往模式為原型拓展的。家庭內父母爺爺奶奶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至關重要。父母和孩子都沒多少交往或關係搞不好,能期望孩子出去交際很厲害?tip:
a、個人性事務盡量在家庭時間外完成
為了增加和孩子家庭內交往的機會,夫妻雙方一般的個人性事務(比如讀書、玩手機……)盡量在單位里完成(比如中午午休、上下班),回到家裡,一定要集中時間於集體性活動,提高家庭內部交往的頻度。
b、如果是個人性活動,要改造成家庭集體性活動
比如,單獨看電影就變成全家看電影,單獨讀書就變成親子閱讀,單獨聽書就變成親子共同聆聽,單獨鍛煉身體就變成全家集體鍛煉。
C、多組織家庭內和家庭間的活動
作為父母要經常打打電話,約朋友家庭一起搞活動。比如經常出去旅遊,家庭之間舉辦經常聚餐、爬山、運動和參加博物館、圖書館等活動
4、機會和環境提供了,孩子還不敢上前交際怎麼辦?
觀察等於學習(Observing is learning)
(1)不強迫責罵。
不要強迫孩子立刻離開舒適區,過於急迫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孩子玩(孩子一開始缺乏交朋友的技能)。更不能責罵、譏諷孩子。只要提高孩子去遊樂場的次數和時間,孩子就會慢慢融入這個大社交系統。(2)觀察即學習。
孩子僅僅通過觀看其他孩子之間的互動,就可增強社交的動力,學會基礎的社交技能。觀看等於學習,不要急於催逼孩子立刻投入實踐。(3)家長多示範。
家長要多次進行破冰示範,讓孩子看到家長如何交新朋友。與此類似,從零歲帶孩子去籃球場看籃球,到了籃球場不要催孩子拍球,也是這個道理,孩子到了新奇的地方,重要的任務不是自己去參與,而是觀看,是輸入,只有輸入決定著輸出。這是和大部分家長的想法相反的。相關研究請參Bandura,A. (1971) "Psychological Modelling".New York: Lieber-Antherton以及維基英文百科Observational learning(觀察性學習)詞條。
家長常示範破冰(models display)
當孩子在小區遊樂場里落單,暫時沒有能力在裡面找到朋友時,家長必須給予經常性的幫助。技巧如下:(1)從低難度目標開始
從簡單開始,尋找其他落單孩子,並開展簡單的互動。已經形成圈子的孩子,圈子容易形成排他性。由於挑戰大,自己的孩子也害怕融入,所以,可以先團結在遊樂場同樣沒有朋友的孩子,讓他們之間進行簡單的互動。比如,一起去玩蹺蹺板。一起去玩滑梯。一起去玩鞦韆,一個坐,另一個推。(2)從介紹和詢問開始
讓孩子學會介紹「我叫……,今年……歲了,上……年級」,然後,問「你叫什麼?幾歲了?上幾年級?」(3)認識後約好下次時間
在玩耍結束後,幫助孩子一起約定,「我一般……時間也在這裡,你如果看到我,可以來找我玩,記得,我叫……哦!」(4)經常性帶孩子去遊樂場
人際交往就和脫敏反應一樣,需要反覆多次的進行,讓孩子不斷適應強度,孩子一旦慢慢進步,就會最終活動主動去已經形成圈子的孩子中交朋友的能力,到了這時候,家長就不需要過多介入了。讓孩子多參加中長期課外活動
讓孩子參加夏令營和小主持人班 這類活動,就是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在相對固定的人群里進行學習中不自覺互動。孩子一旦能夠參加,對於人際關係的形成,意義重大。家長自己先訓練
孩子是家長的複製品和鏡子。孩子的交際行為模式一般都是從父母那學來的。孩子的社交問題往往反映出家長同樣的問題。
為了提高家長自身的社交能力,可以:(1)不要落單
每次在單位飯堂吃飯,絕對不要單獨坐,也不要僅僅坐在熟悉人的一張桌子上,而要不斷和不太熟的同志一起坐,並主動進行交談。(2)勤打招呼
經常性向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對於不是太熟的人,不要不打招呼或僅僅打一個招呼,停下來,聊一兩句再離開。(3)多聊家常
到任何活動場合,要盡量和所有認識的人都要剪短地聊聊家常。(4)多認識人
在各類活動場合,要經常性認識一些新人。(5)多去溝通
和較為熟悉的人,包括父母、同事等,要經常進行較為深入的聊天,不要總是只埋頭於個人性的活動。(6)多搞活動
和熟悉的朋友親人,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聚餐、徒步和旅行。更多文章請掃描下圖關注公眾號孩子天性氣質各有不同,有的孩子人來瘋,有的孩子羞怯一點,首先爸爸媽媽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目前環境看起來外向的孩子似乎更適應競爭,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很好的在人群中自處,這也可以理解,不過其實沉靜不愛熱鬧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啊。
羞怯怕生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更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在年紀小的時候,可以先在熟人間的溫馨聚會場合去幫她過渡,讓她逐漸適應人多的場合,逐漸接觸友善的陌生人。如果要參加這種比較陌生場合的聚會,也可以帶上一點她喜歡的零食、小的安慰物(玩具)或者她喜歡的活動(比如畫筆或者小遊戲),讓她可以在相對熟悉的情境中緩解不安的情緒。父母帶頭組織小朋友們一起遊戲也有助於孩子放鬆融入小夥伴之中。
對幼兒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和表達能力都不發達的情況下,追問原因對她是多一重壓力,雖然很能理解爸爸媽媽的心情,但是這種當場追問並不利於平復她在陌生情境下遭遇的情緒,還不如抱著她到處走走分散轉移一下對焦慮情緒的關注。不過至少你們通過這次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也更能在以後去找到幫助她適應的方法。孩子都得多帶多琢磨,才能發現對自己孩子最好的養育之道,祝願你們和孩子一起在各種煩惱和甜蜜中成長~^_^人的年齡越大,思考事情的角度和維度,就會變的越複雜,需要承擔的表達不善的「後果」,就越嚴重。所以事實上,如果沒有外力干涉,一個人的年齡越大,就會越「不愛」表現自己,就會越「不敢」展現自己。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是當事人並不清楚——怎樣表達是正確的!舉2個例子,您看一看:
1.孩子做了一件不對的人事情(無所謂什麼事,只要你覺得是錯誤的就行),當發生這件事情的地點發生改變時,你的反饋是否不同?她所接收到的反饋是否不同?比如說:在你自己的家裡、在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的家裡、在你的朋友家裡、在客戶家裡、在喧鬧的公眾場合、在靜謐的公眾場合……孩子沒有這種分辨能力,在不同的場景,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她是不清楚的。反而她會非常疑惑,為什麼我同樣做了一件事,媽媽的態度差這麼多?然後,你的孩子可能出去以後就會小心翼翼了。
2.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可能是好的,可能是不好的)你給孩子的反饋和老師給孩子的反饋是否差異很大?如果差異很大,那麼你以後說的很多有道理的話,孩子都會有選擇的去聽。因為在她的世界裡老師至上……除非你告訴你的孩子,你的老師有問題!當然了,這樣做會有很大的幾率造成孩子的厭學心理!所以你首先要跟孩子的老師保持高效的溝通,不過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和小學老師都有些敏感,這件事情對你的溝通技巧要求不低…
正題來了,你想讓孩子更外向,更主動,更大方,不扭捏,敢於展示自己!那麼,你得先審視一下,你的孩子有什麼特長!你的孩子做什麼做的好!(必須是真實的!不要明明她唱歌不好聽,結果為了鼓勵她,你偏要說唱的好聽…事實上,她幼兒園的同學,小區里的小夥伴,是不會幫你原謊的!到時候,你的其他鼓勵將大打折扣甚至作廢!)如果她什麼都不擅長的話,你讓她拿什麼去進行同齡人平等的社交呢?要知道,孩子們需要的是讚美:我跑的快,我動作靈敏,我反應快,我比別人棒,哪怕是吃的比其他小朋友快都會被她拿來炫耀和得意一會兒!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快樂,真正需要你做的,是在她快樂的前提下,給她更多的能力的提升!!!無論哪方面(當然了,實用性和常用性高的一定要優先)
對於目前的孩子的狀態,你觀察一下,她是不愛跟所有人說話,還是只是不喜歡跟陌生人說話,這區別大著呢!一個是性格的問題,一個是表現力的問題。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多帶她出去進行主動社交(你要起到示範的作用,主動跟人打交道,並且介紹你的孩子,聊兩句就走,而且不要指示她,非要讓她也跟人打招呼,她只需要看你怎麼做就可以了,然後回家調教,以聊為主,這樣做1-2個星期,就會好轉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我就是內向的女孩子。這一點經從小到大幾乎所有朋友的鑒定。但我充分享受我的獨處時間,我就不喜歡鬧騰,就喜歡自個待著,我不願意,也不習慣參加活動。大學之前,我不斷被告知自己內向,因而我拒絕自己的內向,努力去和別人交談,但好痛苦。大學裡,我接受了自己的性格,覺得萬物造人而各有其用。接受了之後,我坦然了許多,令人奇怪的是我漸漸變得外向(前幾天還有人這麼說呢}.因此,要去之,必先得之。
首先,題主需要明白什麼是「內向」。內向,是一種性格。真正的內向並不是「怕生」,只是他們不喜歡與人交往。內向的人樂於獨處,與人交往只是在耗費他的精力,只有獨處的時候才會恢復精力。關於內向,您可以看看這個視頻:TED入門_內向性格的力量最後說一下:我認為題主的女兒不是真正的內向,只是單純的「怕生」,對於這種情況,多帶她出去玩,讓她和性格好的人多接觸,慢慢的她就習慣了。
推薦閱讀:
※該怎麼樣對待感統失調的孩子? www.15552107979.com
※「愛麗絲與奇妙豆」:新年計劃與2017年文章主題
※「散養」切莫變成「放養」
TAG: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