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片中,為什麼派會營救落水的老虎,卻能忍心敲死眾多的魚?
01-30
救虎和吃魚這兩件事的關係其實好比脫衣服和洗澡……
為了簡化問題,不妨認為派主要有兩重人格——
一重由宗教信仰驅動,一重由生存慾望驅動。
二者的衝突、妥協和交替是重要的看點,也是派能生存下來的原因。而老虎正是後者的化身。僅靠宗教信仰,少年派不足以應對海難之後的漫長漂流。
這時候必須要救那隻虎,讓本能的生存慾望不至於絕滅;
同時又必須保護宗教信仰驅動的那重人格免遭野性吞噬。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肉體和靈魂的雙倖存。因此後面破葷戒吃魚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一邊把魚殺了一邊還在感念神靈,正是兩重人格相互妥協的體現。回歸社會後,宗教信仰幫助派化解著道德準則和過往經歷之間的衝突,唯相信才可得救贖。
於是第一重人格奪回了絕對主導權,而老虎藏進了幽深的森林。世界至少在表面上重歸了和諧。是個暗喻他吃魚,代表他信仰宗教的矛盾。
抓一段,來自豆瓣,鏈接在文末,應該是馬伯庸親王寫的。慎入。
Pi是個素食主義者,他第一次抓到一條大魚,一邊大哭一邊用鎚子把它砸死。砸死以後,Pi跪倒在筏子上,哭著對魚的屍體說:「毗濕奴,謝謝你化身為魚來救我。」他這麼做,是因為自己面臨著饑饉危機,理性告訴他只能吃魚渡日,為了能夠達成心靈妥協,Pi必須在信仰里找了一個借口。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關於道德的教義太過鮮明,沒辦法利用,於是Pi只能選擇毗濕奴作為理由。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Pi的宗教觀。
於是,魚成了毗濕奴的化身,Pi有了一個可接受的理由,內心回歸平靜。這次吃魚事件非常重要,承前啟後。往前看,它與晚餐談話相對照。父親在晚餐時說了句話:「今天的羊肉很美味,可惜你們享受不了。」說明父親是家裡唯一一個肉食者,他代表著理性,理性是要吃肉的。母親則告訴Pi,理性可以解決外在,信仰可以解決內在。這一點是食魚事件里也得到體現,Pi理性地殺魚吃肉,然後用信仰給自己內心找了個避難所,一個借口。這個很變通甚至有點狡猾的舉動,與Pi在餐桌上輕鬆地說「我決定去受洗」的精神是一脈相承。
中略一段。。。宗教變成了Pi的心靈庇護所,他給自己構築了一個堅固的殼。對Pi來說,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教義太過清晰,對善惡的道德評判太過清晰,他唯一能選擇的——同時也恰好是她母親所信仰的——只有印度教。。。略。。。
說的不委婉一點就是,暗示派可以打著在宗教間穿插的解釋去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後面的不寫了,對少年派,不管你是相信第一個故事還是第二個故事,
或已有自己美好解讀的慎入。李安的隱喻森林與少年Pi的三個故事救虎影射了內心的善良和理想的追求,殺魚則是妥協於現實的殘酷。
因為老虎是他自己
沒認真看電影,人家說了老虎游泳健將,不餵飽他,就吃你
一開始派可沒有想要救虎,只是看到水中一團東西,本能的伸了一桿,看到是帕克時他還想要打掉它。當然之後的事就是他需要伴侶,抵抗孤獨云云了。
他們說老虎就是PI自己。。。。。。。。。。。所以呢,其實PI吃了魚,他又不好意思,就YY說老虎把魚吃了。。。。。。。。。
簡單頭腦簡單的想:派把老虎當成了朋友,「他救了落水的老虎」就是為了老虎能活下來,為了自己和朋友能夠生存,就捕魚吃,他抓魚就是為了吃它而不是營救它,再糾結也得敲死它。況且海上有許多魚,只有一隻老虎,物以稀為貴么。換做你,是否也會在某些情況下做出違背原則的事?
推薦閱讀:
※李安新片《少年派的奇妙漂流》中那個會吃人的無人島象徵了什麼?或者說對應了現實中的什麼?
TAG: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