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對孩子說話總愛拉長音,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不光上課講故事,平時說話也這樣,「聲情並茂」的感覺很做作,不會好好說話的感覺。總覺得幼兒園和小學老師對孩子說話拉長音和「聲情並茂」的不太好。還是教孩子就應該這樣?讓孩子學會正常人的語言表達不是更好么?
謝邀!
從兒童語言發展過程中的普遍規則來看,幼兒園的老師是需要這樣做的,而且我想說,您很幸運遇到了一個較優的老師。
成為幼兒老師的第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學會聲情並茂的表演本節課所要進行的教育目標。這樣做是為了更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讓孩子可以明確的根據老師的表情、語音、語調來理解老師語句要表達的內容。
2-6歲的幼兒語言的發展可以從語言形式,語言內容,語言運用技能這三方面進行訓練
而孩子的語言發展,一定要經歷幾個過程:
從不完整句階段——完整句階段——複合句階段
如:車車——坐車車——坐車車玩——我要坐車玩——我要坐車去外面玩
用成人的語言表達來教孩子是可以的,但是要讓孩子能夠聽得懂成人的語言表達,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然孩子將無法理解您所要表達的內容。
因此,如果老師只是聲情並茂的語言表達是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是適合孩子的,但是如果一直用疊詞(如:坐車車,吃飯飯等)或兒話(不分主語的你、我、他)來教孩子,那就需要提醒老師教育的方法了。
我們也不想這樣啊~有時候自己都受不了自己,但孩子喜歡啊,他們不會像成人一樣去想"這個老師講話怎麼這麼做作…"他們只會聽好聽的聲音和看漂亮的事物,直觀性思維方式
做作這個詞 emmm……怎麼說,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小朋友,說話做事當然得和藹可親,你講故事要是像讀課文一樣,我敢相信撐不過一分鐘小朋友就失去興趣了,所以,我們在工作中最需要的就是聲情並茂我也不想這樣啊……有時候都覺得自己要變神經病了比如莫名特定的abb詞式 吃飯飯
喝水水
吃肉肉 拉粑粑總的一句話,幼兒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
誇張第一階段:哭來喚起互動;
第二階段:音調變化、疊詞強調重點 以補償 無完整邏輯的缺陷,當時經常伴隨苦笑等動作或表情;
第三階段:簡單的邏輯 伴隨手勢、苦笑或表情;
第四階段:完整的邏輯 伴隨手勢或表情;
--
你去看動物世界、人類社會發展等,可以看出來這種現象和規律;
典型案例:
某電視劇中主人公遇到土著,不懂語言,則簡單地幾個單詞,疊詞或音調強調出重點。
手指自己,Ami...A..mi
手指食物,Huo-ho...Huo...ho....Huo-ho...Huo-ho.....並用手捧到嘴邊——看到主人公吃,則笑伴隨手舞足蹈。
本人幼教五年,天地可鑒我平常說話就跟男人一樣,咳咳,說到我的痛處,但是上課的時候你必須做作啊2333不做作誰聽你上課啊?那些小鬼五秒都堅持不了好嗎?不僅說話要做作還要手舞足蹈做動作好嗎,心痛,現在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上課時間不長,因為真的很累!!!(好吧,上課時間這個問題完全是因為幼兒年齡來界定的)
孩子可不這樣想
無邀自來。我接觸的幼兒教師和小朋友說話就和平常沒什麼兩樣,和幼兒說話,最重要的是能引導小朋友在語言領域得到發展,並讓他們聽懂,而不是語氣聲色和小朋友一樣奶聲奶氣。題主提到的做作幼兒教師之所以會那樣和幼兒交流,可能和她平時語言習慣有關係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