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知乎用戶劉軒鴻獨立著述的《三國六大家族列傳》一書?


謝邀,原本成剛這麼沒素質的人,還噴過我,按理我不該跟他站在一個立場。但我覺得劉軒鴻的營銷策略是很成功的案例。大王威國師、淚痕春雨大師、沈雅涵老人等等在被打臉的時候,都是厚著臉皮反駁回去,結果整得天怒人怨,臭名遠揚,到現在都沒能成功賣書。劉軒鴻選擇的是認錯道歉,使勁示好。他在知乎宣傳新書的時候,有明確的計劃和消費人群,針對的是最普通的三國愛好者,考究歷史的態度本就沒打算走向專業哪一路,他從一開始就是跟《桌游志》合作,所以當時書是出定了。成剛帶節奏黑他,只能說這架都沒打到一起,會買劉軒鴻書的人群,跟三國歷史愛好者基本沒有交集。但不得不說劉軒鴻在這方面強於淚痕春雨大師等人,如果有人也想出書圈錢,應該多學習他的宣傳策略。

當然,劉軒鴻的東西發到網上還算說得過去,用來出版實在比較抱歉。雖然我沒看過那本書,但如果內容就是他發在知乎那些,覺得無論定位為小說或歷史科普都不夠格。也許知乎是為了帶動流量,之前他的回答都自帶幾千贊。翻開他專欄里諸葛氏那文,就發現他描述諸葛亮祖先葛嬰的介紹來自百度百科,史書根本沒有葛嬰是陳勝首席名將的記載,也沒什麼有勇有謀,用兵如神。陳勝麾下算得上人物怎麼說也是周文,這人原來是項燕和黃歇的部下,一路打到關中,戰績算得上最出眾。諸如此類劉軒鴻沒史料根據就隨口評價的段落,在他文章中比比皆是。

這是劉軒鴻專欄的截圖

這是百度百科截圖

不說是翻譯百度百科,那怕是翻譯三國志,也是一本質量很差的白話版本,錯漏太多。只不過現在的讀者一看到古文就退步,更願意看白白的翻譯。他製造那份三國年表還開打賞,那種年表一是我在十幾年前就在論壇見過的東西,第二他那東西連月份都沒有,更別說時間錯漏一堆。也不難看過他抄了許多網文的觀點,只是洗稿有一定水平,他個人風格濃厚,你硬要說暗合,大家都沒辦法。

至於《三國六大家族列傳》是個很奇怪的名字,從書名看來就缺乏歷史常識,從《史記》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體開始,世家和列傳是兩種文體,沒理由即家族又列傳。其中曹操、劉備、孫權等人又是帝王,把他們降級也不妥。

劉軒鴻的選題也是莫名其妙,為什麼是曹、孫、劉、夏侯、司馬、諸葛六大世家?把諸葛和夏侯放進去很奇怪,論影響力,何以孫吳的陸氏和曹魏的荀氏沒有?倘若他認為夏侯氏與曹氏是近親,何以需要分開?陳壽都沒把諸曹夏侯分開。如果要論三國的主線,這種選題也不立體,作者立傳意向不明。

再說他著書參考的資料吧,他列資料很多我都沒看過,倒是他參考蘇沉船那回答我看過,如果他真看過田餘慶的著作還能寫成這樣,我真有些詞窮。劉軒鴻為什麼感謝知乎大V,因為他懂得淚痕大師等人不懂的道理,爭取在知乎擁有話語權人物的友善度,遠比爭取一群學術愛好者友善度更有利。他把知乎上三國高贊的回答參考個遍,無論那些回答槽點如何,至少他能獲得給那些回答點贊的基本人群。很多人以為出書的基礎是文學,殊不知出書要更懂數據。

順便一說,上面的標籤如果有知乎用戶,這個問題沒法出現在很多人的時間線上,所以我曾經去掉知乎用戶改成作家。但不知為啥有人悄悄加上知乎用戶,又悄悄去掉作家,這位作者出書,歸納為作家話題,不跑題吧?


兩天被舉報了兩次,只能說一句,這本書,真強。

真懷疑這問題里是不是有水軍。


下面這段話,送給某些「通俗讀物」(包括但不限於《三國六大家族列傳》)的部分書粉。

只要沒人指摘,就吹成比正史還牛逼。有人指摘,就說你抓著本小說不放,心胸狹隘。真是薛定諤的通俗讀物。

有的書包裝得(或者說被書粉吹得)也過了頭,一邊用著通俗讀物的水平,一邊享著媲美專業書籍的名聲。

【我想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jpg】

當年掄《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沒少被這種神邏輯欺負。總有那麼幾個半點史實拿不出來,就仗著神邏輯加上一嘴酸話的貨在評論區橫行霸道。後來我才知道,知乎有個東西叫黑名單。

今天看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這種神邏輯看來絕非某門派獨傳武功……


竟然有小學生朋友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看這位小學生朋友的眼界也太開闊了吧!

難道是作業太少了嗎?!口亨!

——正文開始——

我一直沒回答這題,是因為我真的沒看全這本書啊!書都沒看完,就跑來評頭論足,肯定不妥。

我在後面也是以管中窺豹的方式來嘗試評價一下。

請允許我先回憶一下我與劉軒鴻若干交集吧。

我在去年(2016年)初建了一個QQ群,主要是把我這讀書三年來,在網上認識的書友拉到一起,方便讀書交流。

群里進了幾個知乎的大V,在他們的影響下,我才開始接觸到了知乎。

劉軒鴻是什麼時候進我的群的,我真沒印象,就是進群後,發了一條賣書(就是《三國六大家族列傳》)的信息,我也沒在意。

大約一個月後,劉軒鴻又發了一次同樣的賣書信息,導致群里有人退群,我看,不管不行了,就乾脆把劉軒鴻給踢了。

坦白說,如果劉軒鴻平時能跟大家互動討論一下,或者說幫小朋友解答一些讀書問題,或者要發賣書信息之前,跟我打聲招呼,可能也不會出現被踢的那一幕。

後來的交集是在去年,百度賈詡吧的大吧(知乎ID玉藻前,已拖黑,所以不召喚了)在知乎答題時靠百度複製粘貼,把我的文字和劉軒鴻的文字拼湊在一起。

為了這事,我在懟玉藻前的時候還特意召喚了劉軒鴻,劉軒鴻百忙之中沒回應。

再一次,是劉軒鴻邀請我回答一個三國時期墓葬考古的話題,這事我是個外行,所以我也只能置之不理。

回到正題。

對於劉軒鴻的大作,我是在知乎上簡單的看了一些的,包括上次張方事件時,我也提過的。

我唯一認真看完的應該是這篇,我也不知道是否錄入了六大家族一書中。

漢末三國二三線人物的史詩--涼州群雄篇 - 知乎專欄

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覺是,劉軒鴻的功課做的非常欠缺。

1.有些人物在史書中是有姓名記載的,在劉文中卻只剩官職描述。我簡單舉兩個例子。(劉原文加粗字體)

傅燮是個高富帥,年少時就來到洛陽,拜知識水平最高的長者為師。 ——傅燮是劉寬門生。

涼州地區爆發大規模叛亂,護羌校尉被殺。 ——護羌校尉冷征(冷或作伶。)

2.時間記載不規範。例如:

公元188年10月。——這種寫法,拿不出手吧。

正確的寫法應該是:中平五年(188年)十月。

或者堅持用公元紀年,那就不要寫月,因為西曆和中歷的月份根本不匹配啊!

3.細節欠缺,功課不足。

唯有韓約寧肯不要高官厚祿也不願依附何進,主動申請回到原單位工作。
——如果看過我寫的何進文章的話,應該知道,拒絕何進的還有一大把士人楷模,不過都是老骨頭,若要論年輕人的話,我覺得, 張紘也可以算一個。
當時的涼州刺史是大書法家梁鵠,這位書法家因為作品失傳的原因如今已經沒什麼名氣了 。
——漢獻帝劉協禪讓給曹丕時,立的《受禪碑》就是梁鵠的作品。顯然劉軒鴻的功課沒做足,才會寫出「作品失傳」的文字來。
他們很快就衝出涼州進入司州扶風郡,威逼長安,新任護羌校尉領兵迎戰,遭到叛軍包圍,形勢萬分危急。
——新任的護羌校尉應該是夏育,雖然沒有足夠證據,但僅從姓名看,極可能是當年段熲的部將。
叛軍知道傅燮為人正直,有數千人在城外一起磕頭,請求這位敵軍的指揮官能夠開城投降。
——這數千人是北地胡人騎兵,傅燮是北地人,第一是同鄉,第二傅燮對這幫胡人有恩德。
經過董卓、孫堅等將領的努力和流星雨的幫忙,勉強阻擊了叛軍。
——可能不知道孫堅在美陽被叛軍打得官印都丟了的事。

4.胡亂髮揮。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人有了「字如其人」的觀念,且不說宋代的蔡京、秦檜,單是這位梁刺史就足以證明以字論人的觀念是要不得的。
——梁鵠受到靈帝重用,不是源於「字如其人」的評價,而是靈帝設鴻都門學召集擅書法、辭賦之人,梁鵠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而已,靈帝喜歡重用鴻都門生,這事在楊賜、蔡邕傳中都提到過。同樣的,郤正的祖父郤儉也是鴻都門學出來的,出任益州刺史。
魚麗之陣由步兵和戰車組成,在春秋時期曾展現過強大的威力,就蓋勛所處的時代而言應該很久都沒人用過了,但這個陣法能夠犧牲防禦力以提高攻擊力,在絕境下作為同歸於盡的打法還是比較合算的。
——從《左傳》到《蓋勛傳》對「魚麗之陣」的記載,都沒提到戰車吧?我百度了一下,發現是《司馬法》中提到的戰車。但是聯繫《蓋勛傳》原文,蓋勛是集合了剩餘的一百多人組成戰陣,而且東漢時已經沒有了戰車參戰的記載,所以我覺得這段文字發揮失當。
他的兒子崔鈞,字州平,是諸葛亮最好的朋友。
——崔鈞,字元平,其弟崔州平才是諸葛亮的好朋友,但是在史書上沒有留名。新唐書的那個記載本來是有問題的。

5.記載錯誤。

公元187年,韓遂發動兵變,將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全部殺死。
—— 按范書《董卓列傳》,應該是公元186年冬。原文是:其冬,征(張)溫還京師,韓遂乃殺邊章及伯玉、文侯,擁兵十餘萬,進圍隴西。

通篇讀完,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1.劉軒鴻竟然使用柏楊的《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中的翻譯用詞。

例如,把「議郎」翻譯成」皇家顧問「,還有:

主簿→秘書(柏楊:秘書官)主播楊會。

治中從事→辦公室主任(柏楊:州政府總務官)治中程球。

2.更誇張的是,劉軒鴻還模仿了柏楊的用詞風格,給古人加稱「先生」。

空出來的太尉職務由曹操的老爹曹嵩先生以高價買入。

這一點,熟悉柏楊文章的人應該都是非常熟悉了。

3.最後,我敢說劉軒鴻肯定是把《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翻看了很久,瞭然於胸,因為我看到這句話:

叛軍中的一個羌族部落首領在造反前得到過蓋勛的照顧。

因為《資治通鑒》和《蓋勛傳》原文是「句就種羌滇吾」,這六個字直接翻譯怎麼也不會翻譯出「首領」兩個字吧?

普天之下,只有我敬愛的歷史啟蒙老師柏楊老先生翻譯成「句就部落首長滇吾」,叫我印象如何能不深刻呢?

所以,我覺得劉軒鴻應該在其參考著作名單中為吾尊師柏楊留一席之地,以告慰郭老在天之靈!

感謝!


謝邀。真心沒看過,沖這書名就沒了閱讀欲_(:з」∠)_ 剛翻了開頭一篇,有以下觀感:

1、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節操已在下水道;

2、槽點太多,不知從何吐起;

3、參考書籍中居然沒有《三國演義》,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為老羅鳴不平(? ??_??)?

末了,希望作者不要問我槽有哪些可吐,心知肚明,好自為之,切切。


有些答主真有意思,一句「歷史小說」就打發了?那圖書介紹和宣傳文案有沒有說明是小說呢?《三國六大家族列傳》,這書名有強烈誤導甚至欺騙消費者的嫌疑,什麼是《列傳》,《列傳》是什麼,不知道嗎?掛羊頭賣狗肉,賺錢的是自己,禍害的是讀者!


我本來比較好奇為什麼參考書目里只寫了仇鹿鳴的一篇論文,現在我知道了--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他根本就沒看幾頁。

按說夏侯徽之死是仇鹿鳴分析過的啊?這事明明已經被確定是子虛烏有的啊!

我不禁對整個參考書目都生了疑心。


劉軒鴻「評中華書局」感覺一句話把書局出版的無論平裝精裝一棍子打死了,未免簡單粗暴。另,難道書的質量靠紙質取勝?不禁想起有些人覺得厚的書就該賣貴,薄的書就該便宜點。


真誠道歉,堅決不改。


我買了。也就只能當做紙質列印版的知乎答案看一看吧。如果想知道三國基本的故事不如去聽聽品三國入個門,但若是已經入門成功且自己已經做了一點功課,那麼這本書也沒什麼價值了,不嚴謹內容也沒什麼新意。

還是不能畏懼古文,去看看真實的史料,有的時候會發現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調節枯燥。


您好,按常規來講:晚生未曾「拜讀」過您的新作,是不適宜評論的。倘若妄加評論,晚生預料又會有所過咎…因此,我與劉先生就不就書談書了,只談談一點兒我對於「推陳出新」的看法:新事物及新觀點的產生,是需要時間來驗證的…況且著述論作,作為當今社會上間接性人與人交流的方式之一,它如果有「高度」,自然探討性就強;它如果「內容豐富」,那閱讀範圍自然就廣,它如果「深入人心」,甚至就可以「影響當代」。

我簡單看了下劉先生的回復:不覺得劉先生您是內心示弱,而是劉先生您覺得自己仍存在不足。這種態度才是將來能更好完善自己的開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遇到不好的處境,我們應當不埋怨上天對自己不公,也不去責怪別人不看好自己。劉先生僅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依朱先生之言:「蓋凡{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更可況是「著述論作」的君子之為呢?相信劉先生的初衷一定是好的。

晚生也不「道聽途說」《論語·陽貨》,只希望劉先生今後不要因為外界非議而懷疑自己熱愛歷史、學習歷史,陳述自己觀點意見的心啊!

最後祝願劉先生學史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筆杆子」再創新作,為自己著述負責,為廣大讀者負責,晚生以為也就可以了。


我是一個三國歷史領域的純小白,劉知友還在知乎上發他的這些文章、做宣傳的時候我就基本全都看了,感覺水平不高,史實錯誤有,自我臆斷也有,更多的是陳詞濫調和人云亦云(比如陳寅老的某些現在非常流行的方法),我的看法是大概和張方屬於同一個水平範圍,比黃粱還差那麼一點點——當然這三個人的文字都不太推薦閱讀,因為對錯夾雜,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太容易掉到坑裡,所以最好有 @琅邪楊文理 @成剛 這樣水平比較高的人在旁邊勘誤。

沒有懟的意思,就說一下我對這些文章的看法。


內容就不多說了,文風實在是乾澀,敘述方式也讓人難受。以前看過一個關於司馬炎的回答,我感覺司馬炎兒子寫的文章都能比這個強。


人家大家族不應該叫「世家」嗎?怎麼就進「列傳」了呢?


本來不想趟渾水,問題標籤怎麼回事,誰告訴你是獨立著述的,抄襲那麼多你看不出來?還有不是清華出版社嗎,為什麼加南開標籤啊,我南開躺槍,5555


我校又在戰勝隔壁的歷史進程中邁出了一大步。


讀書這件事不要眼高手低。

我自問沒時間也沒能力去讀專業史書,那我買一本這種書看看還是有收穫的。哪一天這類書滿足不了我了,再去研究專業歷史學者的書也不遲。對中華書局的評價是不太厚道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如果以此來暗示作者人品有問題所以書一定也不好就有點單純了。我是看了作者在知乎上的文字再去買的書,對於我這類普通人這書寫得可以了。


挺好的,和你國歷史環境完全吻合


我覺得能出書變現很成功了

而且內容梳理上也可以

至於內容也不是成剛說的那麼差

百度百科不也是立足於三國志本傳的翻譯么…

無所謂抄襲吧

PS:不認識劉,也不認識成剛。但成剛覺得他嘲諷的很好很妙很美滋滋,就繼續這麼美滋滋唄,我是無所謂,願意人工置頂就置頂,反正我也沒意見。

PPS:那個成剛為什麼自我感覺這麼良好呢?總覺得別人都是傻逼就他最清醒需要拯救嘲諷無知愚昧的人呢


我發現這本&<三國六大家族&>的時候,是在網路上搜了好看的歷史小說,有人推薦了這本,就拿來在通勤的時候看看。從家族來寫三國歷史是很有趣的新想法,之前我是沒讀過類似的歷史小說。

看清楚了,來源並不是搜索什麼三國歷史分析之類的考據式內容。

這個答案下有些個三國歷史大牛,我本來是一直挺尊重的,看他們的答案我常會感慨收穫良多。但是,這件事上我個人真不喜歡,你顯擺啥呢?


推薦閱讀:

三國古錢
第二節 非主流官二代劉玄德

TAG:歷史 | 三國 | 出版社 | 南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