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腦袋裡什麼都不想,有什麼好處或壞處嗎?
01-30
謝邀什麼都不想,一般是發獃。發獃不是不想而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念頭,這樣容易愚痴,比如動物長期就是這種狀態。
人以為放鬆就是無念,比如坊間打坐冥想,都是在短時間內讓人暫時情緒波動不要太大,使身心得到一絲休息。
而念頭有粗大,細微,極細,真的四禪八定這些會覺知的清楚,對四禪八定感興趣可以看看這方面的開示。真的想修行請找師父。從佛法的角度來講,起心動念,無非是業。起善造善業,得善報;起噁心造惡業,得惡報。腦袋裡經常什麼也不想,沒有心思,叫做無計業。就是沒有善惡業力的果報。但由於不起聞思智慧,會得愚痴報,障礙心智。
如果你說的是發獃,
也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好處和壞處。
有的人適合想事,有的人不適合。
沒有絕對的好,或者不好。
如果你說的是打坐、冥想、禪定、出體、清明夢、等等等,
簡而言之這其實是「帶著覺知的深度的發獃」。
它比發獃要厲害的一點就是,整個過程是有覺知的,
知道自己在想或者不想,都知道。
這種「不想」,它涉及到的其實不是想什麼或者不想什麼,
而是無論處於哪種狀態,都知道,都清楚。
好處嘛,就是「不管怎麼樣,我都清晰的看到了」,
那想和不想,就沒那麼容易折磨到我。
佛經里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想沒好處,不想也沒好處,想太多更沒好處。論語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想和不想本來就是相對的,有想,才有不想。既然是相對的說明就是有生有滅的,所以想不想都沒好處,所以才要多學習,要去不斷累積自己的資糧,去除自己的習氣,彌補自己的不足。真的做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麼,想里無想,無想里有想。怎樣想都是好的
沒有,你閑得慌
謝謝邀請,我也不知道好處和壞處。什麼也不想跟行屍走肉有啥區別。
莊子說: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並不是要沒有念頭,而是要本性清明~說好處的話就是從眾的好處了。大部分人都從眾是進化出來的,不從眾就要冒比從眾更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不可控,可能使你成為超越眾人的開創者,也可能使你受到當前的秩序的懲罰。從眾的話至少在現有的秩序下不會有太多的苦難,至少可以保證一定的生活水平。壞處的話就是有很大的概率成為愚民。推薦讀《烏合之眾》這本書。這本書很清楚的寫明了大眾的思維缺點。這本書並沒有全篇都否定大眾的價值,裡面寫到如果大眾的作用都是負面的,那麼歷史就不會進步了。至於本人是喜歡思考各類問題的,畢竟做一個不滿足的人比做一個滿足的豬要好,做一個不滿足的蘇格拉底要比做一個滿足的普通人要好
邀我答么?無論你怎麼練,你都做不到什麼都不想,也談不上好處壞處了。念想,想念,人活著就是和念念相繼的過程,無想即是無念,你就死了……
說明你活得不錯,不需要費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