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貨崇拜者為什麼沒有丟棄他們的信仰?
即使當地土著已經慢慢了解了現代文明,為什麼他們依然不丟棄自己的信仰
他們崇拜的是什麼?貨船。他們在等什麼?貨船給他們帶來貨物。
然後現在的船確實給他們了帶來遊客和收入。
所以說客觀上說他們已經把想等的東西等到了呀。放棄信仰?最起碼錶面上不能放棄吧,你不舉行儀式誰還來參觀?沒遊客了收入要減少的。民俗表演而已,就算是萬那杜也是現代社會的一員了,當地人保留了一些文化學符號性質的行為,作為有研究價值的史料流傳和表演賺錢罷了。
胡亂說一下,這信仰是他們親人,祖先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是民族記憶,也是身份認同,也是他們的一段歷史,有存在的意義.但是沒有丟棄不代表依然堅信,在現代文明衝擊下,對信仰的虔誠度肯定是有影響.這也是時間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信仰應該不是崇拜了,而是僅剩某些象徵儀式,再往後,信仰的儀式就會變成表演給遊客看的項目,再後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不再好奇,且它存在的所有功能和意義消失後,自然就可能被自己人徹底拋棄.歷史上消亡的種族及其信仰多不勝數.不過,像這種特殊現象,應該會保存在人們記憶中和宗教歷史相關書籍中,當然,人類學等其他學科也是對此很關注的.你看完笑笑就忘掉吧,我說話邏輯性不強.拜拜.
在看了尤爾瓦博士的《人類簡史》以後我想探討一下我的想法。現存在世的宗教,別特是以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為代表的三大宗教,之所以目前還有強大的影響力本質上是時間久遠和原信徒基數的大的勝利,正如你所說信徒也在不斷塑造宗教本身,用《人類簡史》里的話來說就是信徒們不斷的互相自我賦值,自我編織意義之網。但是自文藝復興和科學革命以來,新普世價值或者說新宗教「人文主義」攜著眼花繚亂的科學技術不斷解構和破壞原來的意義之網,就像幾萬年前農耕文明開始逐漸取代捕獵文明一樣。
當原始人文主義已經都已經發展出自由人文主義、社會人文主義和進化人文主義的分支的時候,舊宗教的忠實信徒還依舊抱殘守缺,對面新科技的衝擊,原來的舊宗教的認知模式已經無法解釋當前狀況,從邏輯上經常自相矛盾,漏洞百出。這些舊信徒們,要麼摒棄舊模式接受人文主義作為新模式,就像文藝復興起源地的越來越世俗化的基督教徒一樣,要麼放棄思考,堅守舊模式,就像中東的極端綠教教徒一樣。
其他人文主義的新宗教對這些舊宗教徒的看法可能是憤怒?鄙夷?冷漠?同情?理解?我個人對除了類似極端綠教信徒(已經破壞了人文主義的基本原則)外的舊宗教者基本是同情的看法,因為他們也在很努力的以舊框架去解釋和面對科技革命的衝擊。舉個極端的例子這個世界上至今現存有一些原始部落,如船貨崇拜,很好的詮釋了「足夠先進的科技與魔法無異」這句話。假如有人類社會學家一意孤行的不詢問部落成員意見要將這個部落強行剝離原有環境,帶入現代社會時,我想很大的幾率這些人面對新的思考方式會迷惘,甚至陷入黑暗自暴自棄。這樣做在我看來無疑是與人文主義精神相悖的,一般來說這個人類社會學家(默認為人類社會精英,信奉著人文主義)真想把現代文明帶給原始部落時會以細水長流,循序漸進的更柔和的方式來進行。
「科學每次都埋葬一點過去,並在這個過程中徐徐前進。一個科學真理的勝利,與其說靠的是說服它的對手們,讓他們信服,不如說是因為它的反對者們都死掉了,與此同時,熟悉新真理的年輕一代成長起來了。」
--by 馬克斯普朗克
我認為把科學替換成宗教也同樣適用
總結一下,就是認知模式無法升級,只能用舊認知模式來解釋新現象
推薦閱讀:
※都說國與國之間,都是信仰之爭,那說到底什麼是信仰?求解?
※一個民族有無信仰會影響他的發展之路嗎?
※飛天麵條神教的根據地在哪?那些網站,社交軟體上可以和教友們交流呢?
※我的夢想,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