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師者王,據說語出曾子?

我在《曾子》,沒發現相關的話,南懷瑾書《歷史的經驗》有提到;其他在網上搜索(百度),沒找到原出處,不少人只寫出自《曾子》,哪位知道的,給個篇名上下文。 還是這句話完全是後人杜撰的?


謝 題主邀請 @Taylor (見尾圖),這題拖了兩年,現在才做答,因為之前感覺讀過相似的文獻,但是當時一下子找不到,因此沒有立馬作答,而之後自己的事情又多,一下子也沒有立即去找。現在找到相似的文獻了,做個回答。

該句話網上流傳的版本是「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下省稱網上版),謂出自曾子。考察得知,這個説法的來源是南懷瑾(下為節省時間,省稱 南氏)《歷史的經驗》一書中的《上編·話題》該部分。此說法正確與否,現就此作一考察。

在本題下,知友 @Tianchi Li 認為該句話「似乎並沒有出處」、「是杜撰的」,而「杜撰」可能依據的典故是《孟子·公孫丑上》中

「將大有爲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爲也。」 故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醜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爲管仲者乎?

一段。

按 @Tianchi Li 以及 @張曉立 謂「杜撰」,考「杜撰」之義,「謂沒有根據地編造;虛構」(據《漢語大詞典》),該段雖然有牽合「用師者王」的地方,然而跟後面兩句話的含義並不能聯繫。那末,這句「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王」到底是生生編造出的,還是其來源確有相似道理的文獻呢?

考《鶡冠子·博選》:

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亡主與徒處

該處與可網上流傳的版本是「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可列下表:

  • 帝者與師處→用師者王
  • 王者與友處→用友者霸
  • 亡主與徒處→用徒者亡

從上可見,除開《鶡冠子》寫作「帝」處,網上版寫作了「王」;《鶡冠子》寫作「王」處,網上版寫作了「霸」,其餘皆能一一對應。

復次,考《韓詩外傳·卷五》:

智如泉源,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智可以砥,行可以為輔弼者、人友也。據法守職,而不敢為非者、人吏也。當前決意,一呼再喏者、人隸也。上主以師爲佐,中主以友爲佐,下主以吏爲佐,危亡之主以隸爲佐

這裡確有「用師」、「用友」、「用吏」、「用隸」的相關性記載。在網上流傳版本中,後者寫作「用徒」,「徒」就是「隸」,玄應《續一切經音義》卷八引《禮記》:「徒,隸也。」《廣韻》、《集韻》皆有此解釋。徒、隸,謂臺仆、給賤役者。

那麼相較網上的版本,同《韓詩外傳》卷五的對比的結果可以列下表:

  • 「用師者王」→「上主以師為佐」;
  • 「用友者霸」→「中主以友為佐」;
  • 「用徒者亡」→「危亡之主以隸為佐」。

「亡」與「危亡」相對應,不言自明。而另外兩句,網上版則以「王」對應「上主」,以「霸」對應「中主」。我們要問,這樣對應是否合適?

考賈誼《新書·連語》:

上主者,堯舜是也。……中主者,齊桓公是也。

我們知道,堯舜乃是「五帝」之二,而齊桓公則是「五霸」之一。從此看,以「霸」對應「中主」可以説也沒有什麼問題了。而「上主」對應「帝」,這也與文上《鶡冠子》「帝者與師處」相互對應,從此看,似乎網上版並不是很切合。然而我們知道,「帝」與「王」析言之有別,但是通言之,則不異。那末,可以説網上版「用師者王」云云,的確能夠找到其思想的淵源,有文獻證據作為支撐。

換言之,網上版「用師者王」一句,思想上並不是「沒有來源與根據」的。

那末,網上普遍把這句話歸結於曾子所言,是否切合呢?

《漢書·藝文志》儒家類曾經記載有《曾子》一書十八篇。但是很可惜,大約在靖康之變時,因為戰火而亡佚了。南宋人汪晫(1162~1237)因此就收集經史子書中曾子的言行,編纂為一書,題名為《曾子全書》,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因歷史上的《曾子》亡佚,所以就將此書編入。但是,歷史上十八篇的《曾子》,較主流的説法是,今本的《大戴禮記》中,保存了《曾子》一書中的十篇。

通過考察《曾子全書》同《大戴禮記》所載的《曾子》十篇,都沒有「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這十二個字,或者是與「用師者王」該句思想相近或相關的文獻。

因此,所謂【曾子説「用師者王」云云】,這個説法顯係杜撰。

另外,「曾子説用師者王」云云,該説出於南氏,可以證明。《歷史的經驗(上編)》一書(該説法見於本書《上編》),台版出現時間為1985年。利用百度檢索,中文網上出現「用師者王」最早的時間可追溯到2006年4月30日(見下圖)。其內容大概是某一管理學考試的分析題。因此,可以説,現在無論何處出現的把「用師者王」的版權認為是曾子的説法,都是源於南氏。

那末,再考察《歷史的經驗》一書的成書過程,從該書的《前言》中我們可以知道,本書是南氏在一九七五年春夏之交,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信口開河」、「毫無目的」、「無次序地信手拈來」,「既不學術」,「更無所學問」的談談歷史,其後,大概是其「門人弟子」,根據錄音,整理而成。

那末,原心定罪,南氏可能在這樣「毫無目的」、「信口開河」、「信手拈來」的談談中,由於模糊印象,一時錯記該思想的產權與版權了。

我們知道,人人在這種隨性的談話中,都會,或者説都可能犯這樣錯記來源,錯記歸屬的錯誤,但是,在寫成書,或者是寫成訪談録時,對於自己的居止有要求的個人,必然會在出書前,認真的一一核對來源。而不會延續在其訪談中犯下的低級錯誤。即使是照實記録他的演講,也會在文末註明,其在演講中誤記了什麼而犯了錯,並註明改正後的説法

當然,如果一個人本來對這種訪談毫不關心,而有些人恰恰要打這個人的旗號謀財騙名而致使謬誤流傳,最後,把罪名歸結到這個人身上。那末,「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總而言之,上文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1. 「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這句話,思想淵源有根據,思想來源是《鶡冠子·博選》與《韓詩外傳》。但是並沒有寫成這樣十二個字的形式。
  2. 「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這句話網上認為出自曾子,這樣的説法來自於南懷瑾《歷史的經驗》一書,這樣的歸結和引用,在事實上是錯誤的。
  3. 南氏犯下這樣的錯誤,最初可能是誤記。但是並沒有改正,後經一些借南氏牟利的人的傳播,使該錯誤,廣為流傳。南與這些人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

附記:本文寫作以及考證過程時,由於筆者在做其他事而輸入法保持的是繁體輸入狀態,寫完後考慮到閱讀問題,使用在線工具轉換了一下繁簡體,但是由於轉換工具的問題,其中有些可能並沒有轉換成功,造成了本文繁體與簡體錯雜的現象,且由於筆者對此問題,並不是很在意,只是聊為考據而已,因此不再檢改。希求讀者原諒。


應該是今人古譯吧……

毛澤東曰:槍杆子底下出政權。


不光曾子沒有,四庫,佛道藏都沒有。應該是杜撰的。

對南懷瑾先生的書,當做實修的見解看可以,千萬別當學術書看。


出處應該是 《孟子·公孫丑》中的最後一段:

至於「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幾句,似乎沒有找到出處,可能是後人根據下面典故杜撰的。

王使人問疾,醫來。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採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

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

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

「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

故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醜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於伊尹,桓公之於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也把譯文放上:

  齊王打發人來問候孟子的病,並且帶來了醫生。孟仲子應付說:「昨天大王命令來時,他正生著病,不能上朝廷去。今天病剛好了一點,已經上朝廷去了,但我不知道他能否到達。」

  孟仲子又立即派人到路上去攔孟子,轉告孟子說:「請您無論如何不要回家,而趕快上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而到景丑的家裡去住宿。景丑說:「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這是人與人出問最重要的倫理關係。父子之間以慈恩為主,君臣之間以恭敬為主。我只看見齊王尊敬您,卻沒看見您尊敬齊王。」

  孟子說:「哎!這是什麼話!在齊國人中,沒有一個與齊王談論仁義的。難道是他們覺得仁義不好嗎?不是。他們心裡想的是:『這樣的王哪裡配和他談論仁義呢?這才是他們對齊王最大的不恭敬.至於我,不是堯舜之道就不敢拿來向齊王陳述。所以,齊國人沒有誰比我更對齊王恭敬了。」

  景丑說:「不,我不是說的這個方面。禮經上說過,父親召喚,不等到應『諾』,『唯』一聲就起身;君王召喚,不等到車馬備好就起身,可您呢,本來就誰備朝見齊王,聽到齊王的召見卻反而不去了,這似乎和禮經上所說的不大相合吧。」

  孟子說:「原來你說的是這個呀!曾子說過:『晉國和楚國的財富,沒有人趕得上。不過,他有他的財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義。我有什麼不如他的呢?』曾子說這些話難道沒有道理嗎?應該是有道理的罷。」

  「天下有三樣最尊貴的東西:一樣是爵位,一樣是年齡,一樣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貴的是爵位;在鄉里最尊貴的是年齡;至於輔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貴的是德行。他怎麼能夠憑爵位就來怠慢我的年齡和德行呢?所以,大有作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喚的大臣,如果他有什麼事情需要出謀劃策,就親自去拜訪他們。這就叫尊重德行喜愛仁道,不這樣,就不能夠做到大有作為。」

  「因此,商湯對於伊尹,先向伊尹學習,然後才以他為臣,於是不費大力氣就統一了天下;桓公對於管仲,也是先向他學習,然後才以他為臣,於是不費大力氣就稱霸於諸侯。現在,天下各國的土地都差不多,君主的德行也都不相上下,相互之間誰也不能高出一籌,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君王們只喜歡用聽他們的話的人為臣,而不喜歡用能夠教導他們的人為臣。商湯對於伊尹,桓公對於管仲就不敢召喚。管仲尚且不可以被召喚,更何況連管仲都不屑於做的人呢?」


呂氏春秋


推薦閱讀:

宋明兩朝軍隊的戰鬥力為什麼低?| 西遊記照妖鏡 01
怎樣評價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TAG:國學 | 管理 | 曾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