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瞬移到火星上,手邊有一把工兵鏟,只有一天時間,可能帶來哪些發現?

假設有續航足夠一天的呼吸、保暖、通信設備,有高熱量的流質食物,不考慮怎麼去的以及怎麼回來。我會被指派什麼樣的任務?有可能帶來什麼樣的科學發現?


我也來開個腦洞~按照題設也看不出來題主本身的地質知識水平和地質野外考察水平到什麼程度,那就姑且假設題主和普通人差不多的非專業水平吧,工具只有一把工兵鏟,那就是除了肉眼識別基本的地質地貌差異和基本的距離測量(藉助目視、身高、量步子)之外沒有其他測量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了一下,還真有一天可以乾的事兒,是正兒八經的科學任務,而且人力完全做得到

前提是瞬移到火星上的題主能夠確定瞬移點的經緯度,或者自帶導航定位功能可以知道自己在火星上的位置,不然什麼測量都白搭

然後幹什麼呢?只管往下挖吧!如果運氣好剛好瞬移到中低緯地區,那就更棒了!

往下挖能幹什麼?兩個目標:1、水冰,2、風化層分界。

先說水冰。這篇文章里火星中緯區域首次發現大量地下純凈水冰——未來的火星移民:鑿冰飲水,指日可待? 我介紹過,火星地下可能埋藏著大量水冰,但具體哪裡有,有多深,還是得眼見為實,挖出來才算

奧德賽號的伽馬光譜儀測量的火星全球超熱中子量分布,因為超熱中子被氫原子慢化的效率最高,所以觀測到的超熱中子量越低就代表氫的富集度(水冰含量)越高。極區的水冰主要是表層冰蓋,而中地緯的水冰應當主要以地下水冰的形式存在。白線劃定的區域被認為地表80cm以下有穩定存在的水冰。(Boynton et al., Science, 2002 Fig. 6)

目前只有鳳凰號著陸器在北緯68°左右挖出來過一些水冰,如果題主能在中低緯挖一挖就很厲害了。中緯地區一些地方水冰據估計埋藏在地下1-2米深,是人力完全挖的到的,而且表層土壤和下層水冰的分界不需要什麼地質學背景,正常人類都能識別,準確度有保證具體的深度測量也是藉助人類的身高可以較為準確估計的尺度。就算挖了一天挖不到,也可以確定這個區域水冰深度的下限,也很有意義。

左下和右下是鳳凰號挖到的兩處水冰示例。(Mellon et al., 2009 Fig. 2)

如果這個區域沒有水冰,那麼一直往下挖可能就會挖到表層風化層和下層基岩的分界面,這個也是比較容易識別的。風化層是一層岩質天體表面覆蓋的一層細密物質,可以理解為土壤層,在月球一般就叫月壤。

阿波羅11號宇航員的腳印,能形成這樣的腳印正是說明月球表層物質是一層細膩的土層而不是堅硬的岩石。來源:NASA

通常認為,風化層(regolith)是岩質天體的表面基岩經過是長期撞擊和風化的產物,所以一個區域風化層的厚度是非常重要的科學探測參數,它可以體現這個區域的撞擊歷史和形成年齡(越古老的區域經歷的撞擊越多,風化層越厚)。

月球淺表的垂直分布,最上面那層細膩的表層就是風化層。Hiesinger and Head (2006)

火星風化層厚度會不會太厚?在藉助遙感影像估計的不完全統計之下,深度在2-8米不等的區域還是挺多的,比如之前因為NASA的洞察號著陸器需要安裝熱流檢測儀,這個是需要鑽孔打進地下的,要是鑽不進去就很尷尬了,所以對這一片區域的風化層深度進行詳細估算,深度中位數應該在4-5米,人力挖一天完全可以挖到邊界,而且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一半,比在地球上挖省力多了唯一的問題是要注意方法,別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給埋了orz

洞察號的計劃著陸區域。來源:NASA

總之就悶頭挖吧,挖到了就把深度記下來,然後走遠一點再接著挖下一個,多多益善。時間有限,祝題主身體健壯,效率夠高~

參考

  • Mellon, M. T., Feldman, W. C., Prettyman, T. H. (2004). The presence and stability of ground ic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of Mars. Icarus, 169(2), 324-340.
  • Boynton, W. V., Feldman, W. C., Squyres, S. W., Prettyman, T. H., Brückner, J., Evans, L. G., ... Englert, P. A. J. (2002). Distribution of hydrogen in the near surface of Mars:

    Evidence for subsurface ice deposits. Science, 297(5578), 81-85.
  • Mellon, M. T., Arvidson, R. E., Sizemore, H. G., Searls, M. L., Blaney, D. L., Cull, S., ... Markiewicz, W. J. (2009). Ground ice at the Phoenix landing site: Stability state and origi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114 (E1).


找個看起來像河流/湖泊/海相沉積岩的地方刨點化石唄。

別的也不指望你幹了,刨一天坑、劈一天石板子沒什麼難的。

其他岩漿岩變質岩什麼的,你拿個手標本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所以還是刨點化石的好。

也別亂跑看剖面,一天下來看不了幾個點,不如刨化石。

刨不刨的出來另算,先刨一天看看。

就刨一天……

佛系宇航地質學家三連


發現人是可以瞬移的


挖個五星紅旗圖案,再挖出一行字:……自古以來……


1、先看看能不能瞬移回去。

2、大致溜達一圈,發現有趣的東西就做好標記以待後人。

3、和地球組織以及家人聯繫一下。

4、給自己挖一個好看的坑,走也要走得體面點。


聽我說,工兵鏟挖地不行的,你得用鑽石鎬


確保能回的話

到處走走,多留點標記

反正那地方現在也不講究環保

有石頭的話,先敲一塊留著帶回來當樣本,記得拍賣

然後找個平整點的石板刻字:

某年月日,鄙人tony到此一游。

這雖然只是我的一小段話,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段進步。

感謝祖國,感謝人民,感謝指導我穿越火星的各級領導,感謝稍後務必接我回去的各位程序猿技術猿,順便再稍微感謝下我的父母,我的老婆孩子。

我45度角仰望地球,思考社會和人生。

將一個太陽系分成兩個行星聯盟之和,或一個聯合國分成兩個倫敦愛狗NGO之和,這是不可能的。關於此,我確信已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 ,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

刻完這些字,大概也中午了,吃個飯,找個類似柱子的地方尿一把

記得在日記里詳細記錄下來,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重要一尿。通過對比地火兩個星球上尿的距離,科學家們可以很容易分析出兩種環境下人類身體素質的變化。

然後

休息休息吧

做這麼長的夢挺累的

下午還得上班呢


「啊~」

你提上褲子,看著地上被你澆出一幅亞洲地圖的尿漬,很是滿意。

「對地球人來說,這是偉大的一泡尿,嗯。」

你帶上勞保手套,抄起那把鏟子,舞了兩下,重量正好。鏟刃泛著異樣的光芒,裡面蘊含著全人類的意念。

你用你最後的二十四小時,試圖為人類的未來找出一絲絲希望

整個星球,唯一能聽見的,就是風聲,和鏟子刨地的鏗鏘之聲

第一個小時,沒有發現……

第二個小時,沒有發現……

第三個小時……

第四個小時……

……

第二十三小時五十九分。你就要放棄了。

「砰!」突然,火星四濺,終於!

倒數第五秒。你不顧渾身疲憊,不顧眼淚狂飆,激動地手腳並用,把一塊被風沙掩蓋的金屬銘牌挖了出來。

你一臉欣慰,所有謎團被你揭開。

最後一秒。

你躺在地上,成大字型,沐浴著火星上的晨光。

「這樣死去,也不錯啊……」

右手握著已經卷刃的鏟子,左手拿著那塊銹跡斑斑的金屬銘牌,上面依稀亮著:

「禁止隨地小便!」


種土豆


用中文刻上:人類不應該只被困在地球


先把我這條狗命帶回來吧


把jj掏出來撒泡尿寫上到此一游。

火星沙漠太快乾的話,就在石頭上刻一個,順便把刻出來的碎石抓一把回去。

實在不行,把鏟子弄一半出來丟在火星,然後多旅遊一下吧。

至於科研,一克石頭和一kg其實差不多


劃一篇衛星能看見的建國宣言,火星是我的,哪怕一天,地球人滾粗


發現你的人生如此短暫~


看看有沒有外星人,有的話拍個照(握草這什麼玩意兒)


如果能瞬間移動到火星,你可以找一個舒適的地方,不停的往下挖,看能不能挖出水或者找到一些化石,亦或用石頭壘個桌子,旁邊寫上地球駐火星辦事處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