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朝的時候就有紙,為什麼三國時還用竹簡?


看到另一個答案里說「魏晉開始,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我就不厚道地笑了。

三國時為什麼用竹簡呢?原因很簡單,人們的思想還沒轉變過來唄。紙這東西和竹簡相比,雖然有許多優點,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最顯著的就是太不耐保存,太容易被毀壞。所以用紙的人就很少了。

紙是怎麼普及開的呢?原因絕不是「魏晉國家統一,社會安定」,而是靠朝廷的行政命令。

東晉末年,桓玄造反,自己當了皇帝。他當皇帝後,下了一道詔令,命令政府內所有公文全部改用紙,從此之後,紙才正式取代了竹木簡,成為了國家法定的書寫載體。

======

有人說三國時造紙的技術還不過關。其實不是,三國時造紙技術已經很高了。漢靈帝時有一位造紙大師,叫左伯,史載他所造的左伯紙「研妙輝光」,蔡邕是大書法家,他寫字時就用左伯紙。可知那時造紙術技術之高。


桓玄的詔書固然是中國官方文書紙簡替代的標誌性事件之一,但這應該是建立在技術和社會基礎的前提上才能夠水到渠成,不然僅靠行政命令似乎難以完成這一替換。

技術基礎主要體現在造紙術的日漸完善,如果新的書寫材料不能保證官方文書的耐久性,即使其他優點非常突出,在文書檔案的使用上也不可能代替原來的書寫材料。在魏晉時期人們發明了「入潢」:「以櫱汁染紙,謂之入潢,則紙不生蟲,縫不綻解。」隨著紙張生產材料的擴大,質量更高的紙張被生產出來,如魏晉時即有的「左伯紙」、「藤紙」等,官文書長久保存問題得以解決。

社會基礎體現在紙張開始被當時人們特別是官方廣泛的接受。查詢漢晉時期的正史資料,《漢書》沒有關於「紙」的記載。而從《後漢書》開始,關於「紙」的記載逐漸多了起來。據王天泉(2009)統計,《後漢書》出現「紙」的地方有 8 處,《三國志》出現「紙」的地方有 9 處,《晉書》出現「紙」的地方有 16 處。

官方文書的紙簡替代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案牘』,即政府公文;另一個是『簿籍』,即經濟文書,如戶籍等。

『案牘』的紙簡替換始於三國,成於西晉。

如果說東漢時期,人們嘗試著用紙包裝、寫信、抄寫書籍的話,那麼,三國時代,逐漸有了紙張用於文書的記載。

《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曹操「每有疑事,輒以問曄」。

曹操在建安十年十月(公元 206 年)發布《乙亥求言令》,曰:「自今諸椽屬侍中、別駕,常以日朔各進得失,紙書封函主者,朝常給紙函各一。」(《初學記》卷31)。這是紙張發明 101 年後的事情,曹操向他的部下諮詢、部下向他上書言事,所用的書寫材料都是紙。

《三國志·劉放傳》(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 238 年):「帝納其言,即以黃紙授放作詔。」魏明帝接受了劉放等的建議,要求劉放用黃紙來起草詔書。

晉朝時期,對紙文書的記載就更多了。

「二年夏六月壬戌,劉裕至於京師。傅亮承裕密旨,諷帝禪位,草詔,請帝書之。帝欣然謂左右曰:『晉氏久已失之,今復何恨。』乃書赤紙為詔。」(《晉書·帝紀第十安帝恭帝》)

「帝嘗訪渾元會問郡國計吏方俗之宜,(王)渾奏曰:『可令中書指宣明詔,問方土異同,賢才秀異,風俗好尚,農桑本務,刑獄得無冤濫,守長得無侵虐。其勤心政化興利除害者,授以紙筆,盡意陳聞。』帝然之。」(《晉書·列傳第十二》)

由此可見,紙案牘對簡牘案牘的替代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這一過程大致開始於三國,完成於西晉。頻繁出現的關於「紙文書」的記載說明,作為傳遞行政信息、表達官方意志的官文書以紙代簡的過程還是比較快的。

『簿籍』的紙簡替代比『案牘』時間跨度要長。因為簿籍特別是其中的戶籍,數量大,內容和格式要求嚴格,不可能馬上採用一種新的造籍材料。

考古發現,江蘇連雲港尹灣漢簡、長沙走馬樓吳簡,其中都有大量的簡牘簿籍存在,內容豐富,格式嚴整。特別是1996年在湖南長沙走馬樓發掘出東吳簡牘十多萬片,上面有百萬字,多是倉庫記帳簿籍,也有少部分公文,其中寫有漢獻帝建安年號與孫權的赤烏(公元238—251年)年號。

有人推測:「這十多萬片簡牘集中堆放在三口井中,顯然不是為了存放檔案,當時正是紙簡替代時期,記帳簿籍在使用紙本以後,這些竹木文檔才會被廢棄集中堆放在一起。」雖然不能具體確定東吳所在地區具體什麼時候簿籍以紙代簡,但大致可以說三國時期簿籍仍然用的是簡牘材料無疑。

逮至西晉,樓蘭考古發現晉武帝泰始年間紙質簿籍和簡牘簿籍並存。而泰始四年的《晉令》仍然規定黃籍只能用木札來書寫,王朝的令與基層政權的實際運作產生不一致,說明紙張已經開始進入簿籍的領域,儘管還沒有被官方正式認可。紙張被正式認可還有待時日。

《晉令》:「郡國諸戶口黃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載名。」說明西晉初年,官方法定的戶籍,其材料還是用簡牘製成的「札」。(這裡的「黃籍」並不是黃紙製成的戶籍,「黃」字在古代典籍中泛稱人口,如「黃口小兒」,這裡的「黃籍」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戶籍的意思。)

從東晉咸和年間開始,黃籍由簡牘向紙轉變,寫在黃紙上的戶籍成為了正式戶籍。由此可知,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以後的東晉戶籍是寫在紙上的。此前的戰亂,版籍盡歸灰燼,西晉的戶籍蒙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咸和二年以後重新編製戶籍,這次用的材料是紙,黃籍成了「黃紙籍」。

由於戰亂,晉室南渡後,在東晉南朝境內有大量北來僑民,其戶籍與土著居民不同,系用白紙製成。這樣,東晉南朝普通居民的戶籍就分為兩種,用黃紙製成的土著居民的戶籍和用白紙製成的僑民戶籍,簡稱「黃籍」、「白籍」。以後,東晉王朝為了控制北來人口,實行檢籍和土斷,將僑民的白籍也歸入黃籍。《晉書·成帝康帝》:「(咸康七年)夏四月丁卯。實編戶,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於是,不再有黃籍、白籍之分。自此,魏晉官文書完成了以紙代簡的轉變。

公元404年,東晉桓玄以詔令的形式,肯定了紙代簡的趨勢。隨著簡牘的退出,紙張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至於平民階層,與趙家人不同,別說紙簡替換了,連識字都是奢求。對於他們而言,在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亂世中,還是先考慮好好活下去吧。

參考文獻

王天泉.魏晉官文書以紙代簡及其啟示[J].檔案學研究,2009(04):18-20.


三國時就有用紙的記錄。

如「又深陳宜速召太尉司馬宣王,以綱維皇室。帝納其言,即以黃紙授放作詔。」

魏明帝託付後事之時就有「黃紙作詔」的記錄。

又如江表傳,「凱重表曰:臣聞宮功當起,夙夜反側,是以頻煩上事,往往留中,不見省報,於邑嘆息,企想應罷。昨食時,被詔曰:『君所諫,誠是大趣,然未合鄙意,如何?此宮殿不利,宜當避之,乃可以妨勞役,長坐不利宮乎?父之不安,子亦何倚?』臣拜紙詔,伏讀一周,不覺氣結於胸,而涕泣雨集也。」

此處也是「紙詔」也。

參以此二條,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時皇帝的詔書或者說部分詔書應當是用紙寫就的。

晉書又有,「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也就是「洛陽紙貴」這個典故。

我們可以看出,紙此時的主要使用對象是「豪貴之家」。

也就是說,紙的產量是不高的,價格也不便宜。而當時社會簡牘的使用量是很大的,比如走馬樓吳簡光出土的就有10餘萬枚。

替代不了。


紙剛發明的時候,質量還很粗糙,書寫起來效果很不好。

相反,竹簡用了很多年了,制簡技術和工藝相當成熟。竹簡平整很多微孔,書寫便利。

另一個,初期的紙雜質較多,容易變質,時間長了容易損壞。其壽命遠不如竹簡。

到了公元三到四世紀,隨著技術的一步步完善,紙才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

另外,據說古埃及也發明了紙,是一種草紙,並且時間上可能比中國還要早。

但是,真正實用、耐久的,能夠用於寫字、畫圖的,仍然是中國的紙一枝獨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中國的造紙術仍高出歐洲一籌。西方傳教士、宮廷畫師、法國人蔣友仁仍將他了解到的中國的造紙技術畫成圖紙寄回巴黎。後來1797,歐洲採用機器造紙,開啟了工業造紙時代,中國造紙術開始落後。

有趣的是,古埃及文明傳世文字資料很少。而中國古代(特別是春秋戰國)留下來的文字資料很多,主要得益於近代出土的一系列竹簡和青銅器。而埃及的紙由於紙量較差,當時書寫的東西,基本上現在找不到了,只有金字塔里有少量遺物。

所以,DD在故宮向川皇介紹中國歷史時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長的。

需埃及和希臘都沒有傳承下來的文字資料。


夏商時代就能造磚瓦了,現在還有住茅草房的。夏之前就能生產糧食了,現在還有吃野菜樹皮的。

你能造是一回事,能造多少,能不能滿足全體人民需求,又是另一回事。這取決於生產力的大小。而生產力的大小又和生產關係密切相關。良好的生產關係能促進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不好的生產關係則會阻礙生產力發展。

漢代能造紙,但是當時質量不好,二是數量極少,非常昂貴;紙還得和筆墨相配套,而當時還沒有筆墨,在絹上寫字,通常用硃砂等天然染料,而這些天然染料多麼稀有你知道嗎?

自古以來,因為私有制的生產關係,財富和技術分散,所以生產力發展緩慢,物質財富不夠全體人民用的,只夠少數富人用的。打仗怕兵力分散,搞經濟怕財富和技術分散,一事無成。私有制里,某人想搞個企業,到處籌集資金,到處搜羅技術都難弄到,就是因為財富和技術分散。

解放後,生產資料公有,所以中國才能把財富和技術集中起來,迅速完成工業體系建設,使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為今天的發展打下基礎,才使物質財富普及,滿足大眾需要。


我們紙媒從業者到現在還有說紙媒不死,紙媒比新媒體好bulabulabulabula的人呢。

每次聽到這種說法,我都附和一句:「東漢的人應該也說過簡牘不死的吧。」

不過話說古今寫字的東西都可以拿來擦屁股,西北出土的很多竹木簡都是在廁所發現的,還帶著千年干屎。


你知道有一個成語叫洛陽紙貴嗎?因大家爭相傳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賦》,以至一時供不應求,《晉書·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信息:

第一,普通人是不識字不懂這些文章的,所以搶紙的都是權貴;

第二,當時的生產力非常低下,造的紙的數量非常少,居然連權貴抄本書都滿足不了,出現了大幅度的紙價飛漲。

其實不用說古代,說說我們那裡的農村吧,在八九十年代,我們村還用很多非常原始的器具,用竹子編的,用木頭組裝的,1880年發明的電燈,我們村也差不多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普及,而且經常是沒電,所以常備幾盞煤油燈,1876年發明的電話,我們村九十年代才斷斷續續有人裝,我記得,最早的時候是一家村裡的小鋪子裝電話,外地打工的人打電話回來,老闆娘就會高聲呼喊:誰誰,說你家誰打電話找你!整村人都能聽到。中國農村真正發生大變化是二十一世紀,很多城市的東西終於村裡也能用上了。


第一眼把竹簡看成廁籌


因為那時候紙的產量還比較有限,「洛陽紙貴」,嫌貴那可能就要用竹簡了


明明都可以電子化了,為什麼我們還要成天交書面材料?


因為貴吧


題主你把現在的人喜歡紙質書籍和用紙張書寫而不喜歡用電子設備的原因列舉一下、對應時代特點稍稍修改一下,大致也能用在紙張即將代替竹簡的時代。


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也一直沒有得到推廣,國內印刷術的普及還是後來隨著西方的炮火傳過來的,諷刺吧!


我要是說因為沒錢你信不信。

iPhoneX出來有一陣了我也買不起,太奢侈啦


我覺得主要還是當年不僅用竹簡也用紙,但是紙保存不下來,結果考古發現根本沒有紙,然後覺得三國時候沒有用紙。


紙張出現時還不成熟,人們並不習慣,況且那時候竹簡的製作技藝和使用都非常成熟了,所以紙張並沒有流行開,等紙張的製作技藝越來越完善時才真取代了竹簡。


可能當時出亂世普及較困難!大多數人觀念已經形成,就像現在早就有新能源車了,為什麼人們還是用汽油車一個道理!慢慢普及吧!


當時造紙技術還不成熟。直到南北朝的時候還是紙簡併用。其實這種新技術出現但舊技術仍然佔主導的情況很常見,並非新事物一旦產生就會必然取代舊事物。雕版印刷術在唐代就開始應用,但敦煌吐魯番發現的很多唐代文獻都是寫本,也就是手抄的。活字印刷術宋代也有了,但直到清代,印書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雕版印刷,我們現在經常說版本版本也就是這個。活字印刷節省材料但不適合大量印刷,而且排版出來有時候會很亂不如雕版。紙為什麼相當長時間內沒有取代竹簡,很大程度上是技術問題,跟統一與否、觀念轉換關係不大。人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紙的確那個時候能夠滿足需要,它的優越性可以得到充分展現,人不可能棄之不用。


謝邀!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原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但是這個時期的紙製作工序繁雜,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且表面粗糙,韌性不佳,並不利於書寫和保存。所以西漢的這種原始紙使用並不廣泛。

東漢的蔡倫和左伯先後改進了造紙技術,提高了紙的質量,但是工序仍然繁雜,生產過程耗費大量人工和時間。可以想見,紙張在當時作為新興的書寫材料可能並不比絹帛更便宜。直到晉代,造紙術廣泛傳播,紙張質量和製作工藝都得到了提高,才最終取代了竹簡。

具體到題主的問題,為何三國時期沒有廣泛使用?

一個新技術從誕生到被廣泛使用,中間不僅需要經曆數次技術革新,還要有適當的社會條件。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戰爭頻仍,民生凋敝,人口銳減。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要發展造紙術這樣的手工業無異於天方夜譚。而魏晉開始,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手工業恢復,造紙術才最終迎來了春天。

————————

評論中有人質疑魏晉時期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的說法,這個確實是我沒說清楚。

東漢後期的社會狀況是群雄四起、地方割據,各豪強武裝連年爭鬥,中央政權根本無力控制,正可謂「天下大亂」。而魏晉政權則在很大程度上結束了這種群雄割據的局面重新建立起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我們討論一個古代政權是否統一不能拿今天中國的疆域來衡量。西晉基本恢復了東漢政權的疆域,這在當時就算是完成統一了。至於兩晉以及後面的南北朝時期,雖然政治動蕩,多有權臣篡位,但這屬於統治階層的權力更迭,戰亂也是局部的,並沒有像東漢末年那樣影響社會經濟基本面。

我們還可以從人口情況來側面審視一下這個時期的社會變遷。根據文獻記載和今人統計,東漢人口最盛時達到6500萬,三國時期則銳減至1600-2000萬,到蜀漢滅亡時,魏蜀吳三國納稅人口加在一起只剩820萬。但是到西晉鼎盛時期(元康三年),人口恢復到2262萬。


推薦閱讀:

高級的書寫紙有哪些?哪裡能買到?
硫酸紙即不防水也不抗皺,為什麼用它來列印工程圖紙?為什麼要叫硫酸紙
請教各位,印刷用的紙都有哪些分類,去和區分紙的類型?
為什麼舊書的紙會發黃?
一般的包裝紙皮材料是什麼?

TAG: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