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泡出好喝的茶?

小弟剛剛接觸茶,比較感興趣,但是一竅不通。。請介紹具體種類茶的不同泡法,比如水溫,沖泡時間,沖泡技巧,容器等。。感謝。


怎樣才能泡出好喝的茶?不知道你喜歡喝什麼茶~~

手動碼字有點累。我慢慢說,一下都是我個人理解,如果有誤歡迎指出。

你所說好喝的茶應該就是指用每款茶最合適的沖泡方法發揮它最具特性的本質吧~

先說說泡茶的基本要素吧~

首先重中之重,茶本身。一款好茶和次品當然不能比了。說到這我就想說怎麼辨別茶葉的好壞。。。。

拿白毫銀針來說吧,最基本的外形~

全芽的就是白毫銀針,一芽一葉的就是白牡丹,一芽兩葉的就是貢眉。好的白毫銀針應該表面很明顯的顯豪。白毫銀針製作工藝主要就是萎凋和乾燥,很大程度上保持它最基本的味道。

如果你有時間買茶的時候也可以試試茶,(不知道為什麼國內市場水好深,各種參差不齊)好的白毫銀針有豆香~具體豆香你可以參考芸豆的味道。。。。。反正我喝了很多都是這樣的感覺。。。。口齒留香持久~

然後就是器皿了~比較常見的就是紫砂壺還有蓋碗了。

一般茶館的話用的蓋碗比較多,一來成本低,二來它可能用來泡不同的茶也比較方便。也沒有紫砂壺那麼多講究。而且蓋碗相對於新手來說比較好掌握,紫砂壺一不小心就把茶悶苦澀了,千萬不能浪費好茶!(樓主曾經第一次用紫砂壺的時候那叫一個窘態百出。。)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專門用一款好茶養一個壺~

其實之前老師講過,最好的器皿應該是玻璃器皿。它比較有利於觀察茶湯,還有茶葉沖泡時候的變化,也不會吸味。說的蠻有道理的~鑒別紫砂壺啊什麼的我不在行~

然後就是水質和水溫了~

陸羽在《茶經》中認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中」,水質和茶湯好壞有很明顯的關係。就不說什麼山泉雨水了,現在的山泉雨水也沒有原來的那麼乾淨了.主要就是軟水硬水還是水的酸鹼度。最好是軟水,而且PH值在6-7之間的弱酸水。

水溫的話一般的泡茶的在100℃-80℃,在分

具體一點,一般綠茶的話都是控制在85左右,不過生普就另外說了。烏龍茶都是在95℃

左右,後發酵的茶熟普就是95-100之間。

這也是有技巧的,如果你想把一泡茶儘可能的多泡幾遍的話就要合理控制水溫了,不能溫度太高,你既然說要好喝那還是遵循它的本質。

之後就是沖泡手法了。這個講究好多。。。。。。。

首先投茶量,這個一般是6g-8g,三到四個人的量,這個就看個人自己掌握了。下面說泡茶了,第一遍是洗茶,其實也有人不洗茶的。。。洗茶要快。之後的話,高壺出香,低壺淳。一般烏龍茶就要高壺,熟普低壺。綠茶出湯快,古樹生普出湯相對綠茶要慢。

就拿班章來說,生普類就有「班章為王易武為後」的說法,我剛剛開始接觸生普的時候還不習慣生普古樹茶的茶氣還有苦澀感,出湯就比較快,有一次老師讓我們每個人都泡一遍班章,我自己感覺還不錯後來老師把我說了一頓,班章本來就是很霸道的茶,我這樣泡就沒有它本身的那種特徵了,這樣喝起來還不如喝易武或者冰島,要尊重茶本身的特質。一款茶好就是好在它本身的特質上面。

到最後,我個人覺得還有泡茶的環境,泡茶以及喝茶人的心態,都能影響到一款茶~


陸羽茶經里有詳細記載,我記得好像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茶本身,其次是泡茶用的茶器具(據說在唐代陸羽的時候有24種,當然現在沒了,簡潔多了)、水,還有泡茶之法等。可以找專門介紹的書看看。


這是個很廣泛的問題呢,請問你常喝的是什麼茶了?


此前也有茶友問過懂茶帝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同樣的茶葉,同樣的茶具,同樣的水,我泡的茶就是沒有別人泡的好喝?」

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著我們,剛學茶時,怎泡茶都不如別人泡的好喝。其實,有這種困惑的茶友不在少數。

懂茶帝諮詢資深茶人謝偉文,沒想到,他此前也曾經回答過茶友類似的問題。小懂根據謝偉文的觀點,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幫到有志於泡好茶的各位茶友。

其實泡茶這件事真的很簡單,需要講究的地方有,但並沒有那麼玄乎。

注意三個方面

在茶葉品質沒問題的前提下,要把一款茶泡得好喝,主要在於茶具、投茶量、浸泡時間這三個方面,而且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茶具:蓋碗或壺外觀好看沒用,重要的是容量,多少容量跟接下去投茶量以及注水量、浸泡時間有直接關係,比如岩茶的袋泡裝是8g一泡,分別在容量100cc和130cc的蓋碗里沖泡,前者注水量和後者注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一樣的浸泡時間,泡出來的滋味也會不同,前者相對來說會濃郁一些。

投茶量:如果是泡袋裝的茶,基本上岩茶是8g一小袋,紅茶是5g一小袋,這種就方便了些。但如果是散裝的茶,你無法確定該投放多少茶葉量,可以先自己嘗試放適量茶葉沖泡,覺得淡了或者濃了,那麼下一次沖泡茶葉時,心裡就會知道該放多少量。

浸泡時間:是根據你投放的茶葉量所調節的,茶葉放多了,浸泡時間應該短些,茶葉少了,那麼浸泡時間則可稍微久一些。講究的人會在茶盤邊上備一台克稱,若不嫌麻煩,最好還是買台克稱的,每次喝多少就稱多少克的茶,至少會比憑感覺投放茶葉精準。

整茶和碎茶的區別

還有一點值得提下,一款茶,如果是散裝的,剛打開包裝開始喝,條索是完整的,並無異,當喝得差不多沒了快要見底,碎茶會比較多(正常情況,茶葉又干又脆,在抓取過程容易折斷茶葉,從而碎茶就漸漸留在了底部)。這時你泡包裝底部的茶葉,跟先前條索完整的茶相比,一樣的克數,底部包含碎茶的會略濃些,遇到這種情況,要是你覺得濃了,出湯就應該快一些。

袋泡裝的茶也會有類似情況,茶葉裝在大箱子里(運輸過程中會產生碎茶),一泡一泡包裝起來,當包裝到箱子底部,同樣也有碎茶出現。一般商家都會篩選碎末,把比較碎的篩掉,但不管怎麼篩選,還是沒有箱子剛開封前那樣的完整條索。所以這樣會造成部分袋泡裝里的茶葉包含碎茶,甚至碎茶偏多都有可能。

照搬泡茶方法你就輸了

以上只是一個參考建議,具體還需依自己口味而定,適合自己的口味才是最主要的。所以泡茶是可以很靈活,不必看著網上所謂的「泡茶方法」照葫蘆畫瓢。你喜歡什麼樣的口味,只需要琢磨投茶量和浸泡時間這兩點就行了,沒有規定一定要泡多少克和多少時間出湯。

茶葉是因人、因時而異的東西,因為制茶人和天氣關係,所制出的茶葉會有不同表現,比如有的茶因工藝或天氣、採摘等原因,茶味偏重,這種情況就不宜浸泡過久,否則會濃苦。而有的茶做出來茶味偏薄,無力,這就需要稍微浸泡下才出味,所以浸泡時間是沒法用準確時間去控制的,若依網上很多教大家的第一泡XX秒出湯、第二泡XX秒出湯的方式泡茶,那基本是個十分滑稽的事情。

希望剛喝茶的茶客們能夠記住這四個字「看茶泡茶」,不同茶葉有不同泡法,5克茶葉量有5克的泡法,10克茶葉量有10克的泡法。

三個影響因素

注水方式:我是直接注水入蓋碗,是否沿著邊緣注水還是直接注水,這個在我看來對茶葉影響不大,茶葉自身品質擺在那,一泡帶有澀感的茶,再怎樣變著花樣注水,依然還是澀。一泡口感好的茶,如果說直接注水會讓湯水口感變得不好,那這茶也不用喝第二次了。

關於水溫問題:除了綠茶要用80-85℃,其他茶用沸水泡完全沒問題。用80-90℃的水沖泡茶,湯水確實會柔和許多,包括茶葉的缺點,苦澀感也會減弱。一般來說,如果平時自己喝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用溫水泡茶,這樣口感會更好。

而如果是評審一款茶葉,最好用沸水沖泡,這樣就更能發現茶葉的優缺點。沸水衝下去會把苦澀感泡出來的茶是工藝欠缺,不是水溫的問題。

水質:不同地區的自來水存在差距,水質好的地區自來水還好,而對於氯氣味比較大的自來水,一般這種情況建議用桶裝純凈水就行了。

好的水無疑會增加點茶湯甜度,甚至湯水的厚度,拿純凈水跟山泉水泡茶,肯定是山泉水甜一些。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在家天天喝到山泉水,所以只要你家的水不會給茶帶來負面影響,不必過於追求所謂的「好水」。

因此大致可以總結如下:

水溫低:湯水柔和,茶味略淡; 沸水:茶味、香氣足,優缺點能明顯感受到。

投茶量少:浸泡時間不夠,味淡,水薄。投茶量多:浸泡時間沒控制好,茶味濃,甚至帶微苦。

需要注意的細節

有人提到,出茶湯時要把蓋碗里的茶湯淋凈是對的,否則會影響下一泡的口感。

還有出茶湯的速度,就是茶湯倒入公道杯時,手拿蓋碗的角度決定了出湯速度快與慢,這個我覺得也得注意。做了個小測試,130cc的蓋碗,直接垂直拿著倒入公道杯的出茶湯速度到茶湯淋凈是十秒左右,如果蓋碗從斜到垂直倒入大概是15秒左右。

這還要看蓋碗縫隙,縫隙大,出湯速度也會加快,縫隙小,出湯速度自然也就緩慢。不要小看這五六秒的差別,五六秒時間也是能夠增加茶湯濃度的。

把茶泡好的前提,除了茶葉自身品質基礎外,沖泡者應需有一定識茶基礎,不求有多專業,至少應該對不同茶類的特性略知一二,還有不要過去追求形式上的東西,避免玄化。


從精細角度來理解茶的話,勢必要理解一下這種茶的文化背景,這樣能很好的對茶的品質做一個把握。比如說,泰山女兒茶,此茶是取茶之嫩芽,一葉一芽製成,歷史上有近女兒身捂熱為乾隆泡茶之說,該茶特點柔軟、嬌嫩、清新,茶香淡而遠,泡這種茶的時候,水溫要極其把握好火候,否則就會大大變質。


我接觸茶有一段時間了,但我比較喜歡隨性的泡茶方法,但這不代表不好好泡,每當你泡茶的時候,你好好看一下,嫩的茶水溫就稍低一些,老點的茶水溫就高一些,你和朋友在一起喝茶,主要是大家心情愉悅了,不要怕泡壞了,很多茶就是因為歷史的錯誤才產生的。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說說你一般喝什麼茶,然後才好繼續解答


先得是茶茶好,才有可能泡出來好喝的,茶不好,後面方程不成立。


一杯熱茶一般都不難喝


泡茶本來沒有固定的泡法,自己多喝不同茶,多跟喜歡喝茶人交往。慢慢就會懂的,茶無定性。


自己找書去看。

你這個學習要求,任何一本科普講茶藝類的書都可以達到。


推薦閱讀:

製作手沖咖啡和泡茶的手法是否有相似性?
緊壓茶的沖泡時間,該如何把握?
喝茶時神秘的「回甘」,是神馬玩意兒?
怎樣可以泡出好喝的鐵觀音?

TAG:生活 | | 茶葉 | 茶道 | 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