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完 100本書會收穫到什麼?

會覺得很充實,啊,又看了100本,對世界又暸解了許多,彷彿活過了許多個人生。


前半年上課,每周一下午政治課,帶kindle看小說

後半年趕地鐵,一天來回倆小時,帶kindle看小說

從小到研一都不戴眼鏡的我,終於近視了。。


對16年讀的書目做了粗略記錄,數下來恰巧近百。

首先,讀書不是為了湊數而讀,我相信這個問題的意思是「多讀書會收穫到什麼」。其次,一年百本確實不算多,但好歹讀了點東西,收穫多少是有的。堅持讀書一兩年或一兩百本不一定有質的飛越,可一旦讀書成為習慣,生活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個人還在上學,每天只抽得出一兩個小時左右閱讀,也就是利用了同窗刷動態的時間。說個淺顯的,閱讀能有效幫助我放鬆學習壓力,是去燥的好辦法。另外是擴寬了眼界和境界,對世界的包容心更強,面對不公能更加冷靜處理。

我的記性不好,常常看完連人名地名都記不住,好在真正對人有益的東西不是需要刻意記住的。看到某段文字,內心受到啟迪,自然而然地記住了。


讀就讀,管那麼多幹什麼?

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或者遣詞造句的本領,這些東西的改變是潛移默化中完成的,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積累,

不是你讀完多少本書,就表明人生觀發生變化了,何況三天一本書的速度也實在太快了。

這個過程,是量變引起質變。

並不需要帶著某種提高的目的去看書,

至於記住記不住很重要嗎?

更何況,每本書都記下來是不可能的。

我小時候,看一本書我爸都會考察考察,比如不許跳過生字,甚至給我規定不帶字典不許看書,不寫筆記不許看書。

這tm還能愉快的看書嗎?

讀書不是僅僅為了記住內容,更不是機械的記裡面的生字。

做到只為讀書而讀書就可以啦。享受這個愉快的過程,其他方面的提高是緩慢的過程,心急不得。


看紙質書並不一定會增加眼睛的度數,但是看手機會!

讀過的書就像吃過的飯,早已融入你的骨子和血肉里,讓你成為現在的你

高中時天天無所事事然後就看書,什麼事都看。很多外國名著名現在都不知道什麼名字!

但是我讀過,如果說某個情節我可以回想起來!

一天我在睡午覺,有一個同學在講電視劇《傳奇之王》里的情節(電視劇名字是我和他後來查的)我直接說這個嚴重山寨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 他深深地不相信!

然後我第二天拿了這本書給他看!拿到書他開始無心學習快速讀完…

最後還意猶未盡買了一本細細品味!

不管怎樣看書總會增加知識面,不管多少總有那麼一點!

朱熹:「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

讀書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如果你一年只讀五本書,而且你思考了很多收穫了很多卻比沒有任何收穫地讀一百本好!

讀書還要反覆讀,不同時期讀相同的書感覺是不一樣的!因為思維在不同層次對相同事物的理解不一樣。

我發現初中讀過的書,現在來讀感覺差異很大!

六歲時,常聽到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年輕人少玩遊戲少看電視劇,多讀書吧!

圖片來自網路,侵則刪!

電視劇帶給你的僅僅是當時意淫的快感!

書可以給你積澱氣質!

個人觀點


如果,更加混亂也算收穫的話。

先列下書單吧

《哲學的思與惑》

哲學是什麼?沒有標準答案。悖論:國王的戰車,提到五蘊,忒休斯之船,各種主義

忒休斯之船:如果修船從每一塊開始替換,那麼當船上的沒一塊木板都被替換,那麼船是最開始的一艘還是後來的一艘?

想了幾天後,我發現,這是一個過程,只是用詞語替換了事實。船是由木板組成的,不能分割開來

《如何閱讀一本書》

看書分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四個層次,還附帶一些看書小技巧

《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用戶思維,簡約思維,迭代思維,社會化思維,流量思維等......

《潛意識的力量》

這本剛開始看覺得很有意思,潛意識的作用,如何運用潛意識,之類

現在看來,只說了,潛意識你不懂,自我暗示,潛意識能改變生活,墨菲定律

《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剛開始看的時候,也是很有意思,介紹了尼採的生平,著作,節選,理論

比如:上帝已死,真實,酒神精神,強力意志,受叔本華影響的悲觀主義基調,創造,意識與無意識,永恆輪迴,評價,意願,向理性挑戰,一切價值重估,忠實於大地,語言遮蔽,語言的藝術等。

但是後來讀尼采隨筆時,發現這本書太溫和了,尼采隨筆語句很理性,而且內容符實待定。

《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編程類,但是到現在這本書里的內容都不一定能說完全搞懂,閉包,標識符查詢機制,數據類型,指針,操作符,基本語句,正則表達式基礎,七種操作對象的方法,還有一些介面啊,pop(),shift(),map(),DOM,BOM,緩存,時間冒泡,捕獲,繼承,ajax,json,canvas一些其它東西,到現在還有很多坑要補

《把時間當做朋友》

  • 提到,元認知能力,學習規律,一些理論,比較好懂,也是有點內容,主要是學習規律,方法和對待時間的態度

《JavaScript Dom編程藝術》

  • 主要是操作dom的一些應用,沒有考慮基礎。介面的封裝之類的,屬性的運用

《博弈論的詭計》

  • 囚徒博弈,槍手博弈,重複博弈,酒吧博弈,智豬博弈,蜈蚣博弈等。

網上搜的,好幾種敘述方式,可能我看了假的。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

  • 設計的基本原則:對比,親密性,重複,對齊,以及顏色的運用,暗色和亮色,色輪等

《番茄工作法》

  • 表格,預估,評價,調整,意外的處理,心流,拖延,PDCA(計劃,執行,評估,應用)等

至今沒用過。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JavaScript描述》

  • 數據結構:棧,列表,隊列,鏈表,散列等,二叉樹查找,深度,廣度搜索,冒泡排序,插入排序,歸併排序,快速排序等,高級演算法等

整理了兩遍,打了兩遍,但是平時都沒怎麼用,都快廢了。

《思維導圖》

  • 整理的方法,聯想,想像,等

剛開始買筆整理,後來才知道有XMind,百度腦圖一些東西

《各自的朝聖路》

  • 世上還有比一切語言更偉大的東西,沉默把它留給了自己

《沉默的大多數》

  • 關於王小波對文化,科學,道德,信念,對有些事物的看法等

《愛的藝術》

  • 愛往往包含了愛的一切形式所共有的某些基本因素:關心,尊敬 ,責任感,了解

邏輯嚴密,並不空泛,應該算社會心理學,但是看的時候好像哪有點不對,難道是上帝的原因?

《西方哲學史》

  • 從古希臘到經院哲學到現代的哲學,看的時候快崩了,精神混亂,懵逼了,想想還有點後怕,後來到貼吧有人推薦看了些NASA的物理的科普視頻,好了點。。

羅素的和梯利的,都看了一點,感覺還是梯利的還好,不過都沒看完,只看到經院哲學。計劃補書籍。不看哲學史。

《哲學體系改革》

  • 相對哲學史而言不詳細,只是換方式敘述馬克思,結合了一點過去的觀點,然後給出了寫概念,還是比較簡單理解的,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好點

讀完了這本,當時就想,這些都是什麼鬼--意思是腦袋裡冒出了現實,實在的感覺。又看裡面分析康德的結論,對了一眼原來看起來很吃力的《純粹理性批判》,感覺好歪。

《設計中的設計》

  • 關於設計的歷史,以及設計設計的東西:色彩,形態,質地,節奏,點,線,面等
  • 以及設計的例子,信息之美:清晰,獨創,幽默
  • 設計的分類:產業設計,傳達設計,平面設計,維基百科有詳細介紹

《心經》

  • 在慕課網看視頻記的筆記:佛教的形成,歷史,以及在中國的演變
  • 苦,集,滅,道 四諦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心經的解讀

不完全了解,但是不會亂說了。看《一口氣讀完佛教史》感覺好難

《自控力》

  • 認識自己的情緒反應模式,評估,控制

《sass和compass設計指南》

  • 變數,佔位符,宏,邏輯的使用,是怎樣進行編譯的

但是沒用過函數,只試過用變數,和佔位符。電腦問題,沒深入試過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 生活的意義在於進程的阻隔

托馬斯,薩賓娜,特麗莎,弗蘭茨等人的故事,讀起來很舒服,由誤解開始的愛情,以及在這些觀念里的碰撞,高潮之後猝不及防的轉折

還記得那三句話:非如此不可。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以及最後的結局,在平淡之中結束,於開始相比,已經是非常大的轉折,只是最後托馬斯的個性色彩淡了許多。

《審美情結與審美構建研究》

  • 從三次美學熱展開: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美學爭鳴:李澤厚的實踐美學,蔡儀的客觀派,朱光潛的主客觀統一,高爾太等的主觀派。各種主義美學。
  • 後來得出的結論:美是人的本質豐富性的對象化
  • 美的特徵與內涵,以及對美的形式的討論

內容挺豐富的。見解很到位。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蓋方其始也,有聞見從耳目入,而以為主於其內而童心失。其長也,有道理從聞見而入,而以為主於其內而童心失.............夫道理聞見,皆自多讀書識義理而來...... --《雜述》

《看不見的城市》

  • 敘述了很多城市,這些城市的結構,樣子,風格都是符合幾何般的建構,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克波羅與可汗的對話,讓這些結構在腦海里落地生根。如其說是城市,不如說是記憶,感受,一個城市的文化,組成,所見所聞。其實是一個城吧。當所有的視覺角度糅合到一起,恩,很爽。

為了突出其它城市的特點,我必須先講永遠含蓄的第一個城

當然,這是人文的分析的觀點,每個城還是不一樣的。

《JavaScript設計模式》

  • 從單例模式到職責鏈模式,13種設計模式,是基於原型鏈的,也介紹了鏈式調用等,如果加上《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七種,20種,大佬說有23種,不懂,大佬說其實也只是設計思想而製造的模式。

至今只照樣子寫過,還是不會用。

《web全棧工程師的自我修養》

  • 介紹全棧工程師的路線:伺服器Linux命令行會用,資料庫(mySQL),PHP,HTML,css,Javascript或者其他等以及學習的路線
  • 設計基礎,版本控制器,需要了解的東西,HTTPS,
  • 語言的分類:特定領域語言和通用領域語言
  • Gunt,gulp,webpack,github等

電腦好才是真的好。。。

《圖解HTTP》

  • 網路協議的組成,http,https,其他協議,一些網站攻擊

《邏輯思維簡易入門》

《批判性思維》

  • 邏輯,形式邏輯,非形式邏輯,論證,論題,斷言,非論證,推理,謬誤,論證的分類,推理的方式

《第一沉思集》

  • 論可以引起懷疑的事物:懷疑
  • 論人的精神本質:我思故我在:當物體並不是被看見或是被摸到,而是被了解才認識到,當我反思時,以我為對象來審視,那個我是了解物體的我
  • 論上帝與存在
  • 論物質性的本質
  • 論物質性東西的存在

《Unix設計哲學》

這本對一些概念的由來介紹比較完整,而且也介紹了現在正在發展中的技術,適合小白。

《尼采隨筆-誰是誰的太陽》

對照《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看還是有點意思的,看了之後感覺尼採的熱情是冷靜的。可能是錯覺

還有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linux命令入門》《github入門與實踐》《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不持有的生活》《斷舍離》《冥想五分鐘等於熟睡兩小時》《小王子》《生命之書-冥想365天》《悟空傳》之類的,還有些也就是掃了一眼。今天掃了一下《邏輯哲學論》,還是覺得哲學有意思,再看原來那些《覺醒的力量》《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就覺得就寡淡無味了,不過我還是記得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時的心情.

這一年,說這些完全讀懂記住肯定是不可能的,可是當我忘掉這些的時候,還是個屌絲,天天隨便扯扯,也沒變文藝青年。也沒怎樣,看書了解到的東西都可能是錯的

只是,這一年讀的書真趕上以前十幾年的課外書了,起因是心情不好,轉移注意力,也不知道是怎麼的,看完這些書前,心情不好,會躺床上不起來,心情好,笑的很詭異。無數次自我反省,哪不好哪不好,什麼都不知道,一會沒意思,一會很亢奮,一直找不到人說說哪怕是不靠譜的話,實在低沉就看書咯,看完書忘了感覺自己太膚淺就再來一本,但是看了那些書,讀了很多能共情的句子,依舊是這樣,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看著哲學書,我信了叔本華的:個人應該認清意志的內在矛盾及生命本質上的虛無。信了:平庸才是真理--應該換成平凡,但是平庸語調好像順口點,看著老師上課累的灌雞湯,老師上課對股市,我們的人生規劃指點江山,有時候很不爽,看著知乎天天某些義正言辭的年薪20萬在北京買不起房,程序員在群里扯淡,看我們學校財務部老師從前兩年生機勃勃到去年走路雙眼無神,眼神里多了點社會裡經常見到的眼神,還有很多人再沉默中平凡著,還有越來越多敷衍的態度,我也是,腦海里划過曾經一次次轉變過的眼裡的世界,眼睛看起來好像不那麼陌生了,你問我得到了什麼?

我只覺得失去了很多,還有瘦了一點

看了下《邏輯哲學論》里的唯我論(應該是這個),

我們給我們自己建造世界的圖像。

世界的事實是無法描述的。

寫到這裡真害怕。

我還有很多不知道,不了解,這就是我現在讀書的目的,也是現在大多數時間的想法。

大概像我這種人,再讀書也沒用,也有可能現在的結論都是錯的,也可能,堅持不到看不到結局的結尾,就已經把自己給玩壞了。。

以上胡思亂想。


讀書不在多。重要的是能夠將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培養自己的思維,利用思維這一媒介活用知識、實踐


我還是個學生,讀書是我的職業,所以我是能做到一年100本書的(包括上課要學的)。但我得說為讀書而讀書是不可取的。

說說我的一家之言,我把書分為三種:能讓我感到快樂的、能讓我有收穫的、能讓我頭大的。

當然現在這個年代好像出書已經不是多難的事情了。文學類書讀起來,一些人覺得無病呻吟,可是有些人覺得是小清新。科普類書一定要看好出版社是否正規。漫畫類書自然因人而異了。最讓人放心的教科書不也有所帶網站鏈接出現問題的時候嘛?

如果你喜書而不厭讀,那何不多讀一些呢?在我看來,讀書確有其樂趣。千萬千萬不要把讀書當目標來做。(今天讀一章,明天讀兩章這樣)興起而讀,興去則休,極好。


看你讀的什麼書,你讀一百本專業書籍,經濟學專著之類的,你會成為超級達人,你讀一百本網路爽文。。。我表弟高中就實踐過了,結果就是復讀。


一年讀一百本書會收穫什麼,大概只有做過才能真正體會到吧。一月12號我看完了洛麗塔後決定給自己定一個一年一百本的小目標。

正好就在這個問題里做個記錄好了,等我完成後再回答題主的問題。書類,文學類

目標,一年一百本

1.一月十二日《洛麗塔》

2.一月十三《蛙》

3.一月十四日《面紗》

4.一月十五日《查令十字街84號》

5.一月十七日《夏洛的網》

6.一月十九日《包法利夫人》

7.一月二十日《威尼斯日記》

8.一月二十六日《日瓦戈醫生》

9.一月二十八日《生死晶黃》


會發現麻蛋 好多書第一遍不夠 筆記都沒時間記 記錄了也沒時間複習

也知道用本來衡量書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呢 的確說出來挺激動人心的


從閱讀量零開始,半年全職讀了120+本非虛構類書籍。我自己的心裡路程大概是這樣的:

我好像蠻厲害了

=&>哦不,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很大

=&>我還是太嫩了

=&>有好多書我都白讀了

=&>我居然浪費了這麼多時間,浪費了這麼多好書

=&>我真的菜到不行

=&>我還得繼續努力

短時間內讀100本書,好處是:

1. 培養了閱讀的習慣

2. 至少學會了怎麼選書

3. 了解自己的無知

讀書是一件客觀上做的越多,主觀上覺得做的越少的事。一旦需要踐行,便會發現能夠提取出來的少之又少。泛讀100本書談收穫,實在有點為時過早。


讀書的目的不是炫耀啊,粗讀100本書與精讀100書,讓我選,我選後者。

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


一年能夠讀完100本書?

能做到的前提大概只有這麼幾個。

第一就是所讀的書質量太差,沒有深度,才會不需要花時間深思消化。像讀者知音那類(如果這也算書的話),一年讀上個三五百本不算難,然而你能指望從中獲得什麼?大概只有雞湯哲學。哦對了,高中生還能找點例子去做議論文的論據。

第二就是讀書的方式太糊弄。朋友圈裡凡是在秀什麼「花了一個下午終於讀完了托爾斯泰的某名著,受益匪淺巴拉巴拉」這樣的裝逼犯直接拉黑算了。作家們花了幾年甚至幾十年寫完的作品不是供讀者一天看完的。這種人這麼去看書只有一種目的,就是告訴全世界你看我多牛逼多愛學習都來點贊啊妹子男神快來留言……抱著這種態度你說這種人他能讀出個什麼來?

而第三種針對那些的確有時間,也願意花時間去認真閱讀的人,比如說大學生,大學教授和退休老幹部,一年一百本不是不能做到,只是我覺得蹲在書桌前啥事不幹……太像程序員了。生活挺美好的,幹嘛找這罪受呢?

這個口號實際上是一種浮躁的體現。


我覺得與其追求一年讀完100本書,倒不如只去讀懂一本書。


收穫一年內讀100本書成就達成~

閱讀技能+5~理解力+3~智力+3~記憶力+8手指摩擦力Max~獲得特技隨時隨地分泌口水

社交能力隨機(+3裝逼加成~-5書獃子加成)

年齡+1

上面是搞笑~

講真~讀書的目的決定讀書的方式~如果為了加深對專業的理解~書貴精不貴多~應當細細去讀幾本精品,而且要循序漸進~如果為了擴展視野~應該先看簡介做個評估然後初略翻一下,如果感覺不錯就細細讀,如果沒感覺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如果你確實天賦異稟,過目不忘,100本一年不算多~如果你是一般水平,一年看個幾十本就夠了,沒必要去堆數量~讀書只是增長見識的一種方式而已~其他的也不能丟~


這麼多年我都沒想通一年看一百本書的人是怎麼看的,看的是什麼,我最多半個月看一本,接下來半個月看不動了沒事把上一本拿出來翻翻,所以老鐵們一年看一百本的列一下看的什麼怎麼看的唄qwq略看的那種就不用說了,那種屬於聰明人的方法,我理解不上去。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