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完 100本書會收穫到什麼?
收穫自己最初堅持讀書的目標,比如書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或者遣詞造句的本領又或者什麼都沒有,只為讀書而讀書,讀完就忘了
什麼都收穫不了。
就我讀書的經驗來說,能平均3天能讀完的書,除了時常要回顧下的方法論書(比如嚴耕望師的《治史三書》),基本都是些社科垃圾或者輕小說之類。
輕小說之類的,也就是個消遣,恐怕沒有多少人會去研究它們的寫法和社會意義,所以要收穫什麼,恐怕也就是個「爽」字而已。
而稍微嚴肅一點的小說或者社科,能平均3天讀完嗎?我堅決不信。我最近手頭的書單(今年一季度完成)供參考,能3天讀完並且吸收的人一定要私信我,真心佩服,務必指導。
1. 媒介、風險與科學(進行中)
2. 注意力市場(待進行)
3. 中國藥品政策:改革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中)
4 美國醫療保健的經濟演變(待進行)
5. 中國朋黨史(已完成)
6. 豹(已完成)
就這些,實際上我估計一季度根本讀不完,如果能讀完,至於能收穫什麼,看本人的專欄好了。
--------------你們夠了,我說得明明是會得近視眼
讀書不是盲目堆數量。那樣可能人還不如變成機器呢。
人的一生中,讀書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25歲之前;
這個階段最典型特徵,處於人生中的集中學習階段。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這個階段讀書的特點是,有很強的目的性。就是具體讀什麼書?達到什麼作用等等,均有具體的指向。
這個基本上知乎的,都清楚,不多談了。
2,30歲之後;
談談這第二個階段。
在這個人生階段,我們讀書的一個重要變化是:不要那麼目的化。要有更多的隨意性,盡興讀書!
讀書是陶冶我們的氣質,開闊我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短期內的目的並非所考慮的因素。當然,解決臨時難題時,難免還有抱佛腳的目的性讀書。
答案更新:
Reading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while reading 100 books is a bit abstract, I also take the notion seriously. Yes, you could read 50, 100, 200, 1000 books a year. But I stand with my original comment, that if you do read, you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nefit in a variety of ways. It is not the number 100 that is important, rather the act of actively learning from multiple sources. There isnt a magical formula for reading books and learning, as whatever we read must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against the knowledge we hold. Truthfully I took the question to be about reading lots and attempting to learn. The number 100 isnt important at all, just suggests a lot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knowledge.
原文:
Reading 100 books a year gives us many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bout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us. At a basic level, it should improve our ability to read, construct sentences, see grammar in action, and improve our vocabulary. More than this, i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subject specialist, as if we read 100 books on a certain period of history for example, we would indeed develop a great knowledge. Interestingly, if we read fiction, we can expand our imagination, and start to produce detailed stories in our minds, which can help us become authors ourselves. There is a downside, it might be expensive to purchase 100 books, and it might take a lot of time, but hopefully it is worth it.你會感覺像吃金針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參加了好多微信上的讀書小組,其實都是微信上自發組織的。
這些讀書計劃,都是15-20天一本書,幾個小組的書單湊起來,一年下來讀了將近30本。
有的每日打卡,彙報每日進度,也沒人核實真假
有的就是到了交讀書報告的時候,管理員才冒泡。更有的要你輸出讀書ppt,內容框架和思維導圖,你費勁吧啦寫的,具體有個人看也不知,發到群里,就在微信群里齊刷刷的收穫了一堆贊
那會兒為了完成任務,每天都安排了計划去讀書,另一方面,微信讀書群里,每天都是上千條消息,實時都在有人在刷新讀書進度,一群人又是一堆贊,工作忙一點,可能根本就沒有工夫細看聊天內容。
堅持是堅持了下來,一年裡踉踉蹌蹌的讀了十幾本書,可記住的卻是群里的段子。
後來我發現,與其這樣找你不認識的人公開讀書計劃,不如找幾個認識的朋友,交換書籍,讀書效果更好。加強朋友之間的話題數,人為的去了解她/他的興趣愛好。兄呆,一年才360多天,一年100本,合算3天半就讀完一本啊,不是我說啊,這個,有點快。。。大兄呆。。
收穫很少,要是能重來,最好選擇讀一本,多讀幾遍。
我也就不說什麼「讀書讓我收穫了思想」這類虛的了。我寫寫我的經歷——
2015年11月份,工作兩年後,感到自己不學無術。對,就是不學無術。於是決定開始改變,我選擇兩個突破口:一是讀書,二是跑步。
- 2015年11月24日,開了自己的一個公眾號,僅邀請了三五好友關注,準備記錄下我讀書以及思考的收穫。這種隨時光軸輪轉的記錄最能展現我有何收穫,有何蛻變。我寫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名字叫做《認識世界最好的方法,是認識自己的無知》。裡面的許多觀點,現在看起來會「沉默」。截選一段:
你相信這句話嗎?越無知的人越容易被人主導而不自知。 正如我們總會對層次比我們低的人發出這樣的驚嘆:「天吶!為何他們會這樣?」 而你不知道的是,比我們高一層次的人,也會對我們發出同樣的驚嘆......
事實就是:一個人越無知,他的意志越容易被人主導而不自知。如果回顧自己的人生,將會發現——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努力的去了解這個世界,通過對世界的認識,竭盡全力去掌控自己的意志,以求能得到獨立的自我。
果然是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現在我認為那時的水平只比雞湯文高一點。然而那時的我已經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了。果真應了標題,認識世界最好的方法是認識自己的無知。
- 2015年12月18日,寫了一篇《這世上只有兩件事:一件是關你屁事,一件是關我屁事》。咋一看標題牛逼哄哄的,並且裡面還引用了《狂熱分子》的話。實則現在看來文章,雖然說我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但是相當淺薄。而且需要引用權威的論點來闡述自己。看似牛逼實則裝逼,僅僅只是對一些生活現象的非常淺薄的思考。僅此而已。節選其中一段:
我們在與人聊天的時候,會很反感查戶口式的聊天行為,動不動你幾歲住哪兒工作是什麼工資多高?跟這類人往往都聊不深,因為他們觸及了你的隱私。我們更喜歡跟那些不問工作不問感情,只跟你談愛好的人聊天交往,我們都渴望認同、期望理解,不喜歡被他人看透。人世間遇到美食、遇到美人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這兩篇文章大概代表了我剛剛開始讀書,思考起步的水平。
==========================
==========================
2016年這一年,大概看了40本書左右,而且有些書是我看了兩遍以上,認真做筆記,遇到收穫很大的書我就多看,然後寫書評。
- 2016年1月9日,我生日前夕,開始感受到時光飛逝日月輪轉的威力。假文青病發作,於是寫了《人生的九百個方格》。大意是唏噓自己25歲了,已經走完了1/3的人生。節選:
二十五歲——三分之一的人生。往前看是意氣風發的少年,往後看則是緩慢受錘的中年。雖然我早已知道生活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還是忍不住在二十五歲這個時間節點上唏噓不已。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天,是你降生於世的那一天,和你領悟緣何而生的那一天」。降生之日以外的生日,唯一存在的意義是提醒900個方格的人生又可以塗掉12個;然而更冷酷的事實是,包括我在內的多數人並沒有領悟自己緣何而生,甚至連目標也很模糊,就這樣被錘光了奢望。
但對我來說值得欣慰的是: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細想了一下,我覺得自己還是有想要的東西,比如說:大家以後就叫我「大叔」吧。
實在是很蛋痛的年輕氣盛的感嘆。依然沒有脫離文字空虛的毛病。但有一點好處是,思想上已經開始逐漸認識到自己實則是處於很急迫的困境。知道這一點,不虧。
- 2016年1月31日,因為長跑達到了5km,感覺是一件很值得紀念的事,寫了《身體的慣性》。大意是思考高僧釋廣德為何能忍受自焚的痛苦而一動不動。我從自己跑步的感受出發,人在機械專註地作某事,到極點之後是感受不到意識的,此時是身體驅動自己,而非意識。節選:
現實中也很少有人可以達到這種慣性狀態,因為這需要極度的專註、而且機械式地重複某事,並達到極致。專註費神、機械乏味,種種阻力也會遏止我們達到極致。這也許就是我們都是普通人而不是高僧的原因吧。
這時候已經有了點獨特的想法,並且從這次思考里堅定持之以恆的決心。
- 2016年3月1日,過年受某事觸動,很感懷地寫了《父輩的fashion》。第一次收到好友給我發消息問:「這文章是你寫的?」 有點小得意。節選:
後來我在家翻相冊,老照片里我爸與他的朋友們叼著煙、戴著墨鏡、穿著那時流行的軍大衣,和每一個不羈的少年一樣,眼神里滿是熱烈。如果你翻相冊,會發現人的眼睛在人生每個階段都沒多大差別,但眼神卻大不相同。童年時代眼睛最亮,鏡頭裡的眼神天真爛漫,所有情緒都可以從裡面看出;青年時代眼神活力四射,看到的是熱烈,渴望去愛,去闖蕩;中年時代的眼神深邃,藏滿秘密,很難看出情緒;老年時代眼神則大都渾濁。而他們一幫老男人合唱時的眼神,正是青年時代的那種飽含「闖蕩感」的眼神。
我想無論誰,都缺乏對自己父親的了解。在他眼神熱烈,展現自己最真性情時,我們還未出世;當我們記事以後,他的眼神已經變得深邃。責任、挫折、壓力……讓一個男人不得不建立防線,於是眼神慢慢變得深邃莫測,這是一道牆。在這道牆建立的過程中,他會慢慢放棄追逐年少輕狂時所喜愛的,到了後來,顯得落伍,一點也不fashion。
這時候寫文章已經有了一些遞進的對比,而且頭一次體會到男人的蛻變過程。實際上男人的蛻變是一身不息的,到了某一天回首看從前,才能發現轉變劇烈。 這篇文章與其說是我觀察到了我父親的蛻變,不如說是預見了我自己的緩慢蛻變。
- 2016年3月12日,看完幾本關於經濟學的書,對階層固化有點自己的想法。這想法依然來自我爸。我寫了《談談階層固化》。 節選:
社會必將繼續發展,這意味著效率佔據更主動的地位。能者多得,不能者少得,收益的不平等產生了階級。階級一旦形成,其後輩子孫依靠前人遺澤繼續食利,社會大勢、制度健全都會閉塞上升通道,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從而底層民眾上升通道越來越窄。這就是所謂的階層固化。
達爾文的「進化論」道出了弱肉強食的真理。人類雖膚淺地把自我凌駕於低等動物之上,但依舊擺脫不了骨子裡的「強弱之分」。更多的人都是遇強則弱,而不是遇強則強。權力大於資本,資本大於學識,學識大於「三無」。這就是社會的強弱之分。至於弱者最終結局如何?不過是弱肉強食罷了。
但話說回來,為了社會的穩定發展,政府必然會重視「平等」。諸如基層公務員考試、中小企業創業貸款、升學貸款等都在提供上升通道。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階層固化難以避免,但踏入上層階級也不是毫無機會。對於社會如何發展,持樂觀態度還是悲觀態度,全看你如何定義自己。
初步認識到社會的發展脈絡,因為之前的我懵懵懂懂,僅僅知道階級這種浮於表面的概念,而不知內里的驅動。
- 2016年6月20日,已經算是讀書入門。也體會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道理,自己組建了一個叫「一周一本書」的讀書群,在豆瓣上拉了很多想要讀書的同道。寫了一篇《有關家國書常讀》的文章,從讀書的功利性和理想主義來分別探討來讀書的作用,順帶慶祝群的建立。節選:
——我們這個社會依然存在著「優勝劣汰」,但卻是通過思想來淘汰劣者,而不再是肉體。因為人類已逐漸擺脫生存的壓力,繁殖的壓力也已經大為減小,即基因的延續已不成多大問題,思想落後者將淘汰出局。在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名垂青史」的意義,名垂青史者顯然是希望自己的某種思想得以流傳。
思想上的君主,地位是遠遠高於一切世俗君主的。腓力三世邀請伏爾泰坐在專為王室成員特供的座位上,王公大臣見狀非常不滿,腓力三世力排眾議,認為伏爾泰是有資格和他平起平坐的。遠的不談,儒家的思想意識已經刻入了每個國人的骨子裡,孔子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永生。至於歷史上的君主,還有多少人記得?塵世間最大的成就,莫過於讓自己的思想得以延續下去。
此時,讀書逐漸進入正軌,自己的思想也開始逐漸深刻起來,並且找到某種歸屬感。這種感覺就是你某天突然看到一個觀點,然後恍然大悟:「對!就是它了!」 認識到自己追逐的是思想的獨立,或者說是延續。雖然在他人看來是幻想,但自己卻心滿意足。
- 2016年8月9日,因為生活里的一件小事,寫了《詩酒趁年華》。此時行文、思考能力都逐漸豐滿起來。節選:
也就是說,很多興趣都只能在年少時才能真正培養起來。一旦上了年齡,興趣間的樂趣就混雜了,混雜著物慾或其他。
隨年齡增長,我們心智不斷成熟,但也在不斷僵化。成熟思維讓我們追求更世俗的利益,這當然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實現自我價值。但成熟的思維也是僵化的,缺乏了活力,會讓我們很難理解他人愛好里的樂趣。正如許多人不理解藝術,認為這純粹是藝術家閑的蛋疼。這就是用自己僵硬的心靈去看待問題。
發展到最後,一生都以實現自我價值為樂:拜金者以賺錢為樂、求名者以揚名為喜。
再之後,實現了部分人生價值,開始覺得生活空虛無趣,想去培養一下興趣愛好,這時的愛好就已變味,基本體會不到純凈的樂趣了。於是發現,一生只以實現價值為樂,再沒有其他樂趣。
蘇軾寫道:」詩酒趁年華。」 詩酒都只在年華正茂時才會覺得浪漫,一旦年齡漸長,就會像我這般:這世界是有趣的,無趣的只是我。
這時候思維、視野開闊起來,因為我以前一度認為藝術家都是吃飽沒事幹,遠比不上科學家。這意味著我以前就是僵硬的心靈。
- 2016年11月8日,啃完卡爾波普的《歷史決定論的貧困》,自己以前的許多觀點完全被顛覆,並且更新。寫了書評《「對不起,弗洛伊德,馬克思」》。我完完全全把《歷史決定論的貧困》這本書的觀點,一條一條逐漸捋清,而且也加入了我以前的想法,以及現在的想法。其中許多名詞都是拗口,而且抽象的。 但是寫完書評,收穫巨大。算是我的一個小小轉折點。節選:
科學作為17世紀以來人類進步的最大推動力,其中包含的理論、方法、規律等,可以說超越了人類此前所有的思想成果總和,這種說法並不過分(雖然科學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常說要用科學的方式去思考,但什麼是「科學的方式」 ?用卡爾·波普的話來說,科學就是「完備知識的不可企及」,也就是說一個科學理論的基本特徵是它應該有「可證偽性」。
全文分為四個部分:前言寫為何我要耐心讀這本很難啃的書;第二部分寫我所觀察到的關於制度的不同現象;第三部分總結卡爾波普的觀點;第四部分探討卡爾波普的科學概念是否圓滿。這次以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開始只讀「名家」,難啃的書,各種代表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意味著我已經看不上一般的書了。認為讀一般的書純屬浪費時光。
==========================
==========================
- 2017年的最近一次文章是2017年3月四日。寫《國富論》讀後感《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注意,這時候我已經不用書評了。我用的是讀後感,因為自感「我所曾渴望的才智讓我更充分地意識到自己的及其無知」。節選:
顯然,後世經濟學在《國富論》的框架下發展進化,並顯得更為專業。「專業」一詞代表著更具說服力、更透徹,但也意味著偏狹。
例如,時下的經濟學由於僅基於「看不見的手」,把價格體系從其賴以生存的經濟制度中剝離出來,稱作價格理論;在研究市場運作時,又把其他非市場的因素排除,包括政府、法律、社會形態以及道德準則;更甚者,許多經濟學家的理論隱然是為資本背書,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這其中的緣故,可能是緣於經濟學家們過於渴望向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靠攏。在靠攏過程中,完成經濟學的專業化的同時,付出的卻是脫離大眾的成本。須知,經濟本質上是人們謀生的過程。脫離了大眾,其意義不言自明。
今天的我,文章里雖有些大言不慚,但自己的思考開始有點譜兒了;從大能身上所汲取的知識也開始慢慢串聯起來。
==========================
==========================
至於你說的收穫,我唯一的收穫是:意識到自己的極其無知。
讀書不在多,能有吸收有升華有碰撞,才有意義。
當你讀書在乎數量的時候,已經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要分什麼書,初二那一年大概讀了近50本玄幻小說。收穫是從重點高中苗子變成勉強考上普通高中
周末百無聊賴…
看了遍龍珠,看了遍灌籃高手…
還有364天,隨便哪天再看下死亡筆記或柯南就差不多過百了。心境比以前變了。不再喜歡量,買書也是非常謹慎,因為擔心買了不看。看一本書,如果書不好,會破壞心情,也會對自己的認知產生影響。
首先,現在的好書,我認為太少太少,在我看來確實沒必要看太多,多了人會亂掉。
以前一個月讀10多本書吧,現在想來,收穫在那時蠻多:
1,人會變充實,因為時間都用來讀書了,會經常和那些玩手機玩遊戲的朋友對比,來增加自己的快樂感。(找平衡吧)
2,會變得喜歡揣摩別人的心思。(現在想來,讀書人敏感確實由這個而來)
3,會經常用書中的知識來理解整個社會。(太主觀了,雞湯有毒)
4,會一直沉浸在書海里,每天花時間去找書,為下一本書做準備。(過多在意外在,忽略太多)
當然,以前的我太浮躁了,其實沒有幾本可以認真讀完的。但是每每也看到幾本有意思,讓我改變很多的書吧。有些書,就是你註定會遇到的,它就在那裡等你,你們相遇了,作者也把他的話說完,作者說服了你,知識成了你認知的一部分了。這時,你才真正看完一本書。
現在的我,一本書,一個文章,如果覺得有意義,是我的口味,我會花時間,讀它個一遍,兩遍,三遍,四遍,五遍,直到把它吸收進自己的腦子裡。就像你問我麥田守望者的每一幕,我都能反應過來,並和你說。(麥田我看了10次以上)這可能就和認識人一樣,磨久了,習性你都清楚,也就能以書的路線來認知整個世界。
有些人喜歡以書量來堆砌自信,有些人喜歡慢慢品書,還有些人喜歡電子書,也有些人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每個人,在他們的世界裡,肯定會細細說給你聽,但是,他人的世界,不正是我們的地獄嗎?
謝謝。
關於一年讀完100本書,我可能是有發言權的。
我從小喜歡看書,初中的時候幾乎每周最少三本(圖書館允許的數量),看的基本是類似魯迅類、世界名著類、心理學及相關拓展學術類等書籍,由於從小看書,看書速度也非常快,離一目十行估計也不遠。一年預計在144本。
高中的時候,因為一些原因看書和練琴的狀態基本進到了某種狀態,一周的看書量最少達到21本以上,多的時候可以達到60本左右。嗯,就是全天看,上課都在看書。這個時候書的品類更佳雜,包含各類感興趣的學術類書籍、勵志類書籍、心理學、禮儀、天文物理學、文言文,考古等,還有閑雜的當下流行小說、懸疑小說、言情、散文、兒童文學等,一年的量大概是在1500本左右。
結果是,我什麼都懂一點,但是什麼都不精,真的要說精的話,可能看書速度很可以。一邊看一邊動腦子,思維跳躍的也非常快,現在還記得當時為了測試看書的速度,當時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用了2個小時全部看完,之後還看了一個什麼小說不太記得了,40w字,也是2小時全部結束。內容情節都記得清楚。
但是由於心理學外擴展的臨床醫學等,天文學涉及的物理學等,文言文中的周易、本草綱目等讓我發現,原來有些書,你看一遍不夠,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去看透。我以上的速度,也就只是個看書和表層的動腦速度罷了。真正要學透,需要花的時間,也許一年看100本也嫌多了。
因為那之前唯一的娛樂是看書的緣故,書的需求量比較大,所以我不怎麼買書,大多是考慮去圖書館和朋友那邊借書,因為發現這個情況,我開始買書,家裡的書堆在一起滿滿的2、3個大書架,但是,除了朋友自己出的,沒有一本小說。
所以重點是看什麼書,好的書,一年一本都嫌多。
書的數量再多,其實未必有用。知識的儲備需要與原有的知識體系形成鏈接,具體的步驟,按我的理解,有這麼三步:1.拆分 每本書學習之後都能拆分出幾個核心概念(前提是已經理解)2.整合 就是把自己原有的相關知識體系化,系統化,最好是用導圖畫出來3.連接 把前面兩個步驟的重合的點放在一起,形成一幅更完美的導圖4.應用 不論什麼知識,如果不加以運用,與廢柴無異,因此,這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運用可以是複述)當然,怎麼運用,取決於你是哪一類人,知識的生產者,媒體人還是運營人,這點,以後會詳述,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 宇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