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Faraday Future的諜照中你能讀出什麼信息?
昨天,一張新車諜照從加州洛杉磯曝光,據稱這是美國初創電動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的首款量產車型,結合網上其他渠道獲取的信息,它應該是輛純電動車型。想請教各位,從這張諜照中你還能讀出其他什麼信息?
——————破解失敗,原答案留為紀念——————根據官方最新公布的消息:
FF91的長寬高尺寸5,250 x 2,283 x 1,598 mm,軸距達到3,200mm。
GLE的長寬高尺寸4813 x 1935 x 1761 mm真沒想到FF是個這麼大的車。。。——————以下為原答案——————謝邀,一切的偽裝都是紙老虎,要破解是分分鐘的事兒!以為黑色塗裝就看不出線條?這些汽車廠家真是圖樣圖森破,上台拿衣服!
題主給的諜照解析度太低,用類圖搜索引擎找高清大圖!!!奇怪的是為什麼連「X度」都認為跟特斯拉有關係?是關鍵詞的緣故?
選最大尺寸的下載,但照片依然是黑乎乎看不清線條啊,電腦沒PS軟體,手機頂上!
SNAPSEED好用的很!
HDR一調,消失的暗部回來了
得出這張畫質略差但能看到暗部細節的圖片
跟特斯拉中最接近的MODEL X找個相似角度對比一下
同樣的大溜背設計,同樣不算十分高的底盤,同樣的大輪轂、薄胎,諜照這款是跨界SUV是沒錯的了。
但比例似乎不太對的上呢,要知道我當年也是在知乎鹽CLUB看過MODEL X實車的人哇。
從更較高的腰線和更小的車窗占車身比例來看,這貨尺寸比特斯拉MODEL X還要大不少。有文章說到「從體型上判斷預計和寶馬X6、保時捷卡宴等車型相當。」是真的嗎?
找個現款X6當年的諜照,還有卡宴的諜照對比下
新一代寶馬X6最新諜照曝光 預計明年發布
保時捷新款卡宴原型車諜照 明年下半年登場
這媒體也太業餘了吧,他們的尺寸比例哪裡像了???完全不是一個畫風的好吧!
那下面的這個你又怎麼看?
像,真像!!!
車窗比例,車身線條簡直如出一轍,幾乎把線條直接複製上去就是OK的。。。。。。
那上面這貨又是啥?
是14年10月的賓士GLE Coupe諜照
諜照鏈接:賓士MLC更名GLE Coupe 2015年三季度上市
好消息是,現在這貨已經上市了,號稱運動SUV,GLE 400 4MATIC長這個樣子,大家感受一下。
這車身比例帶來的顏值感受應該說還是很不錯的,相比特斯拉MODEL X,會更符合國人的審美吧。FF的諜照車當然不會長賓士這個樣子,否則賓士不會放過他。好歹也是號稱高薪挖角法拉利、蘭博基尼、寶馬、特斯拉核心人員造出來的車,怎麼也不會跟某泰某風一樣無底線吧。
對比看看官網上的概念圖,FF造型雖然類似,但似乎還要更長更大一些???那GLE有多大?
GLE這尺寸可能大家沒什麼概念,對比日常看到的「7座大SUV」漢蘭達還要大上半圈!!!如果FF比GLE還大,那得多誇張?純電車做這麼大,FF是第一家嗎?超級大的空間也能裝備超級多的奇葩腦洞配置?畢竟互聯網造車都很多奇葩事兒,特斯拉的電視機級別IPAD和鷗翼門在當初也是夠奇葩的。
溜背太厲害了,所以7座應該無望?如果是和GLE一樣提供5座的設定,也可以提供超級大的後備箱
然後,GLE是台高性能運動SUV,全系6缸渦輪,0-100加速6.13秒。
那FF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實力呢?純電動車加速不比汽油車更快就有點說不過去吧,難道可以進5秒?
最後,最低配的GLE 300d 4MATIC起步價76.8萬,FF會更便宜還是更貴,其實都不是個問題,反正我都買不起。。。。。。
看來樂視和FF也不是傻,都知道跨界SUV賺錢呢,超跑雖好,買的人還是少啊,跑得很快的跨界SUV通常撈金能力都很快,畢竟連勞斯萊斯和蘭博基尼都要出SUV圈錢了,特斯拉就更不用說,那之前的超跑概念車就是純屬逗你玩了。
FF自稱「特斯拉殺手」,那麼採用一個碾壓級尺寸和空間的車去「殺」特斯拉也許是個捷徑,尤其對於國內這市場。反正據說樂視和FF搞的這個車會在明年正式上市(有沒有可能這麼快啊?),到時候就知道了唄。
最後,不排除這些媒體把新款GLE偽裝測試車誤認為FF的可能。。。手動滑稽
提問人說: 這是美國初創電動車公司FF的首款量產車諜照。
對於這個設問,我是有些懷疑的,畢竟諜照和概念車FF Zero1差別有點大嘛,哈哈哈
畢竟車尾部沒有貼上FF的金屬Logo嘛。
我不知道提問人和媒體是怎麼判斷的,為什麼一台在洛杉磯被拍到的新車諜照,就一定是FF的呢?
除非。。。是故意泄露出來,吸引媒體報道的吧。
當然了,這在汽車行業,完全無可厚非嘛,所有的廠家基本都會這麼干。各大傳統車廠的諜照文章滿天飛就不說了,外有Tesla為了一款沒有定型、量產尚無明確時間表的Model 3,在加州開過盛大的發布會,內有樂視為了一款概念車,大張旗鼓的邀請了眾多媒體,包下五棵松體育館——最牛逼的還是遊俠,為了一份PPT,也辦了一次發布會。
在商言商,其實這些都是手段,可能為了融資,可能也為了提前向市場宣傳自己,都正常。
我們吃瓜群眾是容易被忽悠但不怕被忽悠的,資本家可不是傻子,他們是很怕被忽悠但很難被忽悠的。
最後的關鍵,還是靠實力。
如果有哪個廠家的諜照泄密,居然不是故意為了新聞傳播,那可以算是重大的事故了。
比如說,像下面這樣:
上海大眾的7座中級SUV,離上市尚有時日,你這樣赤裸裸的出現在世人面前,真的不怕狗仔隊嗎?就算你不怕狗仔隊,也應該懼怕眾泰團隊拿著皮尺的設計師嘛。人家手腳很快的,搞不好,量產車早過你上市,並且註冊好外觀專利。
不正經的說了這麼多,下面繼續說一些更不正經的。
從一張諜照,要分析FF如何如何,我是做不到的。但是從一張諜照,不妨做點聯想和腦補,談談電動車創業浪潮的風向。
我看到的是,以下幾點:
- Why
SUV?Why a large SUV?
這種出牌套路,和所有的傳統汽車公司,大相徑庭。
傳統上來說,汽車公司都是重倉主流的產品線(Sedan轎車),然後再開發次主流的(SUV、MPV、Wagon旅行車),最後終於進入非主流(Sports Car跑車)。
21世紀有一個創業的汽車公司,叫觀致汽車,他們正在非常循規蹈矩的重複了這樣的經典套路。
但是這一波電動汽車估計不會了。FF已經展現了態度。官網上的一張圖,看起來輪廓和諜照非常呼應:
我估計其它的比如Next EV、威馬、和諧富士騰等,我估計其中的相當比例,也會做出類似的選擇,用SUV開路。
原因1:
油價有可能長期低迷,在油價比較低的情況下,SUV就會火(這是美國數十年來的規律,實際上,中國也一樣受這個樸素規律影響),因為本來消費者不買SUV的一個原因是擔心更多的費油支出,但這種支出被低油價大大化解了
原因2:
新創業電動車公司設計的SUV,會比以前的SUV更加偏向城市化、更加偏向轎車。這樣既可以憑藉「SUV」的外觀風格,去吸引喜歡SUV的客戶,也可以用「與轎車類似的舒適和操控」去吸引原本的轎車客戶。指望這車越野?別做夢了。
原因3:
既然是SUV,為何要做大呢?做大有不少好處。第一是老生常談的,從高端車起步,初創公司的品牌形象會好一些(當然銷售難度也會更大),第二是因為只有做大車,才能更好的讓高車價去吸收電動系統昂貴的成本(初創公司的研發和採購成本控制,肯定是不如傳統大企業的)。第三是考慮到競爭關係,新公司肯定要和老傢伙們搶奪生意。傳統車企的大型SUV產品,一般都是高定價、高利潤(通用福特在美國的利潤就指望著大皮卡和大SUV了),同時還支付給政府高稅收(比如在中國,有排量稅,也就是名義上的汽車消費稅),那麼初創公司做生意,一個相對優勢就是,首先排量稅(大型汽油發動機SUV的排量稅低不了)避開了,因為是電動車,其次毛利潤可以讓出來一些嘛,這方面真的可以學學小米嘛,先活下來再說。所以結論就是,做大SUV,初創公司在定價上,相對更有可能和傳統廠家競爭。如果需要補充第四個理由,那就是大而修長的SUV,預計會布置三排座椅,這是跟著ZF的政策走,跟著社會主義人民的需求走,完美對應中國的二胎化進程。
- Why
so hurry?
看到其它回答里,有知友提到了FF的業務推進速度,快馬加鞭,甚至可以說是急於求成。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這幫電動車公司能不急嗎?
誰都知道FF的背後是樂視。FF也好、樂視也好、Next EV也好,以及這裡雙手十個指頭不能窮盡的其它初創電動車公司,他們的頭號目標市場都是中國。
而在中國做生意,不是你有錢就可以下場打牌的。你首先要有加入遊戲的資格,而這個資格,就是新能源汽車製造的資質。
從目前國家的態度來看,這個新能源車的製造牌照,名額很寶貴,競爭很激烈。各位玩家,肯定都在為了牌照而焦慮,千方百計想要抱住政府的大腿,早日上船。
要上船,除了該跑的地方該拜訪的對象少不了,重要的是自己也得拿出些東西。
所以每一家企業,勢必急著開發布會、急著出概念車、急著參加車展、出路試車、蓋廠房或者找代工廠。
這就是在跟時間賽跑。
根據今年6月份,騰訊汽車的報道:FF的工廠在內華達州奠基。(州長都來站台,當然是看重當地投資和就業,可見在地方政府需要招商引資這件事情上,世界大同嘛)
加上之前4月在北京車展高調發布概念車FF Zero1,如今又疑似刻意的露出諜照。FF的司馬昭之心,可以說路人皆知。
你速度慢了,人家政府牌照發完了關門了,你怎麼辦?
你速度慢了,投資人投了別人,你怎麼辦?
你速度慢了,人家先造車先佔領了市場,你怎麼辦?
你速度慢了,大眾通用日產福特回過神了,人家電動車開始發力了,你怎麼辦?
你速度慢了,等你車造好,中國政府的所有補貼整車都取消了,你怎麼辦?
最先來的,不一定贏。來的太晚,一定會輸。
所有每一家都不得不日夜兼程,拚命趕工。
你說這是互聯網造車大躍進?沒錯!
但是,偉大領袖Chairman Mao在1927年3月《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過: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先放一張圖不知道是有意為之還是巧合,Faraday Future在年初CES發布FFzero1和VPA平台的時候,大概就已經對首款產品有了這樣的概念。這張圖到現在都還是FF官推的封面。根據諜照的身形來看,和上圖的車身比例是非常接近的。那麼也可以說驗證了FFzero1就是個標標準準的show car,給投資人有個交代、展現以下設計師的超現實想像力、給發布會一個噱頭,以及讓吃瓜群眾繼續瞎猜。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CES的時候FF的重磅發布是那個VPA的平台,模塊化,前後軸都可以布置電機,可大可小,伸縮自如...(我好污,手動捂臉),不過顯然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基本上接下來一票電動車平台都是差不多的布局。這樣一來,FF做什麼body style其實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不是么。倒是這麼對比一看,感覺他們的產品概念已經比較清楚了,當下SUV和跨界車越來越受歡迎,加上FF首先面對的就是北美客戶,那麼應該就是準備做一台純電動的大型跨界車,同時避開Model S和Model X的直接競爭,進入純電動汽車的一塊新的細分市場。接下去就是大量的整車測試。然而我和 @阿卜杜拉丶趙肆一樣,仍然覺得這個進度略有些誇張。不過從整車開發流程來講,如果不是到PPV的階段,2年的時間搞一個樣車的白車身出來還算勉強,而且最近獲悉Investment casting的鑄鋁白車身即將開始推廣應用,開發流程有望縮短近一年,對於這種聲稱走高端路線的電動車公司來說,採用新技術也是有可能的。不過這一波更主要的應該還是這個平台架構,三電系統的集成測試。樂視投FF的同時也投資了Atieva,這家公司應該算是一家初創公司,創始人來自特斯拉,員工也基本是從特斯拉帶過來的,主要做的就是電池和電控方面的業務,聲稱參與了Tesla Roadster/Chevrolet Volt/Audi R8 E-TRON的研發,然而參與度有多少要打個問號,不過應該FF核心技術的起點就是這家公司了,而且Atieva自己還在拿一台威霆作研發測試,那麼之前的一些研發工作或許可以幫助FF縮短一些研發時間。而且前不久FF已經拿到了梯形逆變器的專利,而且聲稱能量密度比競爭對手要高20%-30%,原因是體積非常的小,下圖是和特斯拉逆變器的對比。從目前進度來看,預計這車的上市時間在18-19年,跟之前FF的預告差不多,總的說來,汽車的整車流程還是很長啊,大概動力系統從傳統換成三電,標定驗證的時間還能再縮短一點,這幾年時間裡投的設備(好像工廠4月份已經開工了,設計圖辣么炫,肯定不便宜)、發的工資,可都不是做手機能比得,所以說這些新造車企業...額,好像跑題了...
手機答題,如有錯誤還請海涵。
首先單從一張諜照並不能總結出太多信息,但是小弟會盡我所能結合Faraday Future不斷釋放的消息進一步分析。希望能幫大家把一些碎片式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如果收到好評的話,後期還會持續更新。首先從題主提到的諜照來說,可以大致上得到兩個信息。1. 該車尺寸和特斯拉Model X相當,屬於中大型SUV; 2.沒有排氣管,因此應為純電動車型。而新能源和自動駕駛是汽車兩大方向。是類似Faraday Future這樣的初創公司肯定會去實現的兩大方向。
上面的諜照和後續更新的諜照慢慢和官方的宣傳吻合了起來。
純電動VPA平台
越來越多的諜照顯示車型的底部可以安放非常大容量的電池
這和官方宣傳的跨車型純電驅動VPA平台的理念是一致的
VPA平台的細節就是可以適合大小不同的車型,電池容量和動力組合也可按需配置
VPA適用於兩種不同大小的車型
不同容量的電池配置
動力組合也可按需配置兩驅,四驅,增強四驅
類似於Model S 85 85D P85D的區別最終靈活的實現多種車型變種
使用的電池方面,根據官方消息Faraday Future剛剛和LG Chem簽下了24億美元的大單
按照每車80kWh的電池組計算,該訂單可以滿足大概20萬輛車的用量。而樂視汽車中國工廠的設計年產能是40萬輛,美國工廠是14萬輛。可以說短期內樂視不用再為電池擔心。反而令人發愁的是怎麼應對中國政策的限韓令。
由於GM通用重點開發的純電小型車Bolt也使用了LG電芯以及車底平板電池組設計。因此該設計理念理論上是低風險的。大家也可以留意文後的人物篇,將會進一步降低應用風險。
雪佛蘭Bolt和其電池組
官方發布的如下激光感測器使用的消息應證了自動駕駛是Faraday Future的開發重點
而在具體的諜照照片中的紅圈處也可以找到相應的激光感測器。加之Faraday Future已獲得了美國自動駕駛的測試牌照,相信有關測試已經開始展開。
在VPA平台的宣傳中也提到了多感測器對車身周圍環境的感知技術
人物篇
Faraday Future近期更新了公司重大人事變動信息。兩位業界牛人加入了公司。Peter Savagian作為動力工程部的VP加入Faraday Future
其曾在GM擔任了近20年的動力系統開發職責。他的到來大大降低了VPA純電驅動平台的開發風險
Joerg Sommer則是新的銷售市場VP。他將為Faraday Future未來的市場營銷保駕護航
在雷諾和大眾電動汽車部門的多年營銷經驗使得其能力毋庸置疑。
未來展望:新能源和自動駕駛兩大方向肯定是Faraday Future的發展重點。另外兩大汽車發展驅動力-互聯互通和Car2Go汽車共享,相信也極有可能是Faraday Future未來發展方向。
由之前發布的概念車來看Faraday Future有很好的工業設計能力。相信最終發布的實車會很有科技感。從諜照到實車也許是如下這樣的。
套路很像是官方泄露的圖片,反正我是見得多了。嗯哼
這張圖信息量很大,以下是個人不負責任的揣測。
1. 這是一款7座SUV或者跨界SUV作為開過幾百款車的老司機,第一眼就覺得這車尺寸非常大。應該超過了5米長度和3米軸距。輪圈貌似是22英寸的,別問為什麼,輪圈像美女的小腿,看多了自然有感覺。如果在PhotoShop中用相同的透視來測量,兩個輪胎之間可以塞下4~5個輪圈的直徑,所以是55.8cm*(4.5+1),約等於3米長軸距,而3米廠軸距基本是全尺寸的7座SUV,例如賓士GLS是3.1米軸距和5.1米長度。奧迪Q7要比它小一點,寶馬X5要比它小一圈。這個SUV市場定位確實還挺精準的。同級別的汽油SUV都是百萬級別售價,如果能像特斯拉一樣用性能和配置取勝,這也是田忌賽馬的一種策略。2. 這是一個雙電機四驅布局的結構
後備廂地板很高,即便電動車把電池布置在地板高速,也不會侵佔這麼多的後備廂地板高度。只有後軸布置了電機和逆變器才會佔據很大空間。如果是雙電機四驅的話,基本就一步到位了,性能肯定對標特斯拉的Model X。如果不是雙電機,而後備廂地板那裡是個全尺寸備胎的話,那FF真的是學雷鋒了。22英寸輪圈加輪胎,價格不要太貴。3. 電池只能買松下/三星/LG,或者特斯拉超級工廠的電池
5米長的7座SUV,整備質量照著3噸去了。續航里程怎麼也得360公里以上吧,那電池就是特斯拉的90kWh容量了。松下電池去年產能才400萬kWh左右,還不夠餵飽特斯拉Model X一款車型的,這也是特斯拉執意要建設超級工廠GigaFactory的原因。如果一年要賣6萬輛,那就是540萬kWh,再加上衝量的Model 3,恐怕松下加三星都不夠特斯拉一家需要。問題來了,特斯拉都喂不飽,那FF的SUV找誰買電池去?能滿足Model X加速性能的電池,市面上的選擇就這幾家。買特斯拉電池恐怕是為數不多的選擇,反正大家都在加州嘛……再不濟,去買三星/松下/LG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韓國執意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那就別期望在中國電動車市場賣電池了。那對FF來說,還真是個不錯的選擇,算是撿漏了吧。畢竟,市場上性能好的電池廠家就這幾個了。4. 後備廂的那個矩形凸起遮蓋是什麼?
可能的猜測是:logo,毫米波雷達。放logo的話,是正常青年,雖然這個長寬比的矩形logo目前還沒在樂視品牌中見到過。放個類似賓士車頭的毫米波雷達的話,大小和尺寸比例都比較合適。那這就開創行業一個「顛覆性創新」了。友情提醒不要在低矮地庫打開後備箱,撞到地庫的通風管道,分分鐘返廠更換。保險人員會問你:你的車怎麼撞的?如果你回答:被一個通風管道撞壞了雷達。你猜保險公司會理賠嗎?汽車上各種感測器的布置已經非常成熟,如果要獨闢蹊徑,一定要想清楚為什麼別人不這麼做。ADAS,或者叫駕駛輔助系統(跟自動駕駛是兩回事),是傳統汽車廠家的強項,通常只出現在頂配或者次頂配車型上。這也是互聯網造車想要解決的「痛點」,想把高科技標配。不過在做之前,需要評估好冒進的風險,畢竟傳統汽車那麼多繁雜漫長的測試流程就是為了對用戶負責。特斯拉就沒做好這點,Mobileye已經表示「哥你太不靠譜我們還是分手吧,這鍋寶寶不背。」具體信息,參考我過去體驗過的特斯拉「自動駕駛」,基本上是分分鐘把用戶帶進坑的節奏。獅?喵?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就這水平 - 汽車那點事 - 知乎專欄估計不可能是攝像頭。
按照空氣動力學,車尾是高速行駛時候氣壓最低的地方,一大堆麻煩的空氣渦流,這也是汽車空氣阻力產生的主要原因。就咱們的兩箱家用車,跑高速之後你也能看到車尾要比車頭和側面髒得多。這裡放攝像頭,大眾是用隱藏式倒車攝像頭的,就是你掛倒擋,logo翻出來漏出不用經常擦拭灰塵的隱私部位……5. 不要相信官網的一些圖片
比如這個,還有聰明的網友貼了出來。如果你相信樂視第一款車是哪個酷炫吊炸天爬不進座艙駕駛員蛋蛋被賽車安全帶勒著的超級跑車,我只能說你們太年輕。如果你相信車展上那些奇形怪狀的方向盤可以量產,那你一定是鄙視賓士寶馬奧迪的智商。如果你相信一個連安全氣囊都沒地方安裝的設計模型會量產,那你一定不了解汽車安全碰撞法規存在幾十年並且原來越嚴格的意義。最後八八FF這家公司。
1. 毫無疑問是樂視控股的。放在美國來研發電驅動系統。那個註冊專利的「梯形逆變器」,看起來散熱效果還不如特斯拉啊。這個是特斯拉的,圖片來自其他知友的回答。那些綠色塊狀電路板,其實被厚厚一層硅膠狀物質覆蓋,特斯拉的交流電機需要把電池的直流電變成交流電,IGBT就是干這個的,工作頻率高噪音很大。硅膠不僅可以散熱也可以隔絕噪音。而且特斯拉很巧妙地做成環形,體積其實是很緊湊的。FF號稱自己的逆變器體積更小,不知道怎麼做到的,有待觀察。2. FF的車哪裡生產?
2015年12月10日,FF正式宣布將在位於內華達州的北拉斯維加斯建設製造工廠,總投資額為10億美金。2016年8月10日,浙江省政府與LeEco樂視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召開發布會,宣布雙方在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區、智能汽車產業基金、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合作項目正式啟動。8個月時間,兩條不同的信息出現。基本上後者為準,那FF在北美的工廠應該就是生產電驅動系統了,然後國內組裝。3. FF這款SUV的售價大概多少?一定不會比Model X高啊,不然為什麼直接買Model X?那就是50萬以下了,能享受政府補貼嗎?目前續航250公里以上的國補+地補(前提是你能爭取到補貼的資格)是最高11萬元,能爭取補貼政策的話,瞬間售價下降到40萬以下。40萬以下的純電動SUV,對比賓士GLS還是有不少優勢的。所以,最終看價格。看價格,價格,價格。四個輪子+一塊帶凹槽的平板,這個不叫平台,這個叫板車。
先佔坑,有空詳細說說
從roadster到model 3, 特斯拉是musk精準的判斷和極好的運氣才造就了今天的結果,但特斯拉還未盈利,還在路上,並且前途也不是一片光明,參照神車特斯拉這幾年的路線,樂視的路才剛開始,而且不一定會比特斯拉好走
我該如何評價?完全不了解。
謝 @Meoooov邀請,但是我實在是不了解整車,我只是做電流感測器的,我在年初的時候得到的信息是FF的第一款量產車確實是純電動SUV,核心的電機控制單元是全新的設計,其中核心元件都是找最好的廠家定製的,比如英飛凌的IGBT,當然還有萊姆的霍爾電流感測器,給到的量產時間是2017,具體節點是簽了保密協議的,無法透露。另外這車是不是FF的我無法判斷,我們拿到的概念圖和好多概念車都很像。。。
謝邀,對這個領域不了解,插科打諢。
@樓主,FF官網的概念圖比你發的諜照還有料...這是官網:Faraday Future想識字先學會查字典,
要懂車定要會看官網。不管什麼電動汽車、智能汽車、未來汽車,首先你得要有一個好網站。
另外,還....缺人....嗎?今天在倫敦看到一隻類似塗裝的車
說實話,造出一輛到十輛的試驗車,目前真不是難度。任何一個零部件廠商都能。不過要說量產,真心不太容易。等著看吧。
同時蹭臉法拉利和特斯拉,這名字取得有水平!
先不去討論這個諜照里到底是不是真的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首款量產車型,也不管是不是故意漏出來的,假設這個是真的,我給出以下的一些思考。
如果2016年8月就已經開始量產車的路試,那這個速度的確是驚人的,有答主也提到了,2014年公司成立,2016年初發布了一台概念車,4月工廠奠基,8月就開始了路試,假設一切靠譜,按計劃在2017年第一款量產車就上市,那等於工廠也能直接投入生產。
對於新的電動車生產廠家,有選擇代工的,有選擇自建廠的,很顯然後者更靠譜一些,相比路試車,我更關注FF的工廠何時建成。
據消息稱,該工廠佔地面積918英畝,工廠建築面積近30萬平米。該項目計劃兩年內完工,全部建成後計劃產能為10-15萬輛/年,其中一期產能約總產能的四分之 一。該工程總投資額為10億美金。據稱,該項目同時還獲得了美國內華達州政府高達3.35億美金的稅收及資金優惠獎勵,並能夠解決當地4500人就業。
工廠未來是這個樣子的,看起來很高大上:
我們可以拿特斯拉來做對比:特斯拉,2003年成立,2008年推出第一款量產車roadster,那台車還僅僅是在蓮花底盤上裝了幾千塊筆記本電腦電池,那也醞釀了五年。而Model S的概念車從2009年亮相到Model S量產版在2012年發布花了3年,Model X也差不多是這個節奏。而且特斯拉的概念車和量產版的外觀差異並不大,可以理解為,概念版亮相的時候其實已經基本定型,而在正式上市前的這三年內進行一些路試和驗證,以保證上市後車輛的可靠性。
有了硬體,人才也很關鍵。不過考慮到FF成立後挖了不少相關領域的人才,再加上美國加州的供應商日益成熟,FF成立那年就已經不是一張白紙,若是在14年就開始研發第一款兩車車型,那兩年後的上路測試車也未嘗不可。
我們看一下FF擁有哪些人才,國外媒體給出了一份 Faraday Future 核心團隊的名單:
- Nick Sampson — 產品架構師,前特斯拉 Model S 的機械和底盤工程師
- Richard Kim — 曾經領導過寶馬 i8 和 i3 概念車的設計
- Silva Hiti — 曾經負責過雪佛蘭 Volt 的動力總成開發
- Pontus Fontaeus — 曾經在法拉利、蘭博基尼、路虎工作過的內飾設計師
- Page Beermann — 外觀設計師,前寶馬的創意總監
- Porter Harris — 負責電池方面的工作,來自 SpaceX
Faraday Future 的員工主要來自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等。另外,他們的財務總監是 David Wisnieski,在加入 Faraday Future 之前,他在觀致負責財務工作。我們看到了來自特斯拉、寶馬、通用曾經參與新能源汽車研發的工程師名單,而法拉利和寶馬的內外飾設計師則讓我們對量產車的造型有點期待。
再加上此前另一張諜照:有媒體曝光一輛車身周圍裝滿感測器的林肯MK測試車,實際上是Faraday Future自動駕駛系統在進行路試,為即將到來的量產車做準備。加利福利亞州今年早些時候授予了Faraday Future對於無人駕駛技術進行路試的權利。這輛林肯MKZ車頭前方設有一條長型的裝置,跨度覆蓋了整個車頭,一直延伸至兩側轉角,前包圍下方也設有感測器;車身後部同樣設有長型的裝置,探測範圍覆蓋車身正後方和側後方;車身頂部同樣設有探測感測器。
這個新聞可以聯想到這個月樂視在國內的一個大動作:
8月10日,樂視對外宣布,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區正式落戶浙江省德清縣,總投資額為近200億元。其中,樂視超級汽車工廠建成後年產能將達到40萬輛,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動工。
根據項目規劃,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體驗園區第一階段規劃用地約4300畝,計劃年產40萬台整車。建成後,體驗園將形成以樂視超級汽車先進位造、觀光體驗為特色,融入樂視體育、樂視音樂和影視生態元素,面向全球的汽車整車製造基地和主題遊樂旅遊目的地。
這個特色小鎮也會是全球第一個無人駕駛試驗園區。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看質疑聲從何而來,雖然國內的互聯網汽車公司有很多,但哪怕是放出實體概念車的公司也並不多。再加上被稱為「PPT造車」的遊俠又開了個壞頭,拿了輛特斯拉改了一圈就當自己的實體車來發布,搞個大新聞來騙投資和補貼,但是很快就被人扒光了群嘲。
樂視發布的LeSee超級汽車和FF發布的ZERO1也幾乎躺槍了,因為兩台概念車從外觀到數據都很「概念」,讓人聯想到這依然是一種作秀也無可厚非。如果說FF當初發布的概念車是跟這台偽裝車形態類似的跨界車型,也許覺得靠譜的人會更多,但FF的戰略也就提前暴露給競爭對手了,並且轟動效應一定不比放一台炫酷超跑來的強,這當然也是各個企業自己的做事風格。
最後我也去看了看FF的官網(Product Innovation),概念和噱頭自然是不能少,但VPA平台的方向也十分清晰,通過增減電池串來改變軸距,而可以在這個底盤上打造不同形態的車身,SUV、轎車、跑車,而諜照中的很可能是軸距較大的SUV跨界車型,續航強、空間大、並且和特斯拉現有車型不重疊,直接開闢新的市場,如果價格合適,同樣來自美國,FF的首款量產車能夠得到市場接納的可能性就更高。
另外,FF的這個打造模式讓我想起了早在2002年通用發布的一款概念車Autonomy,只不過相較來說更加複雜和先進,底盤集成了氫燃料電池,而驅動方式為四個輪轂電機,車身則可以變化。所以VPA平台在技術和可靠性能夠保障的前提下可行性極高。
那麼接下來我關心的是這個路試車的完成度:是否已經是一台底盤、動力、車身等完全接近量產車型的試驗車?希望明年可以看到量產車的亮相,這樣不少人對樂視和FF的質疑也就不攻自破。
畢竟,生產資質這一張船票,誰都想要。
上路測試距離量產也就不遠了。如果FF能夠利用好樂視的資源,在車聯網、雲、大數據和互聯網內容等方面的優勢就極有可能是傳統車企以及特斯拉這樣的純汽車製造公司無法企及的,未來可期!而且從FF目前公布的VPA平台技術來看,在電動車領域實屬領先。
謝邀。我對電動車這方面屬於一竅不通的,待過的廠里也沒和電動車相關的。所以讀不出什麼東西,我只是單純地認為,既然是樂視的,那就不可能成功。
這輪轂超過22英寸了吧
推薦閱讀:
※聊聊推進電動汽車的猜想
※今晚將有大事發生,帶來兩大賺錢機會!
※知豆,剛剛好
※一度用車工作的感受?
TAG:汽車 | 電動汽車 | 新能源汽車 | FaradayFu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