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具體判斷標準下,你是怎麼發現,自己的、技能/能力/實力/名氣/.思想是在進步的?

人生不是網路遊戲,沒有數值標準下,你是怎麼知道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在進步的?當然,名氣或許更好判斷一些,但是那些沒什麼實際標準的其他方面呢?


@肖何 謝邀。是有標準的,技能/能力/實力/名氣/.思想的進步都可以衡量。

人的進步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思想,思想上的進步體現在思考的獨立,人格的獨立,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什麼值得做,什麼不值得做,都有自己的一套衡量標準和價值體系。這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

而進步的方法有思辨、閱讀、自我審判等等,你得先知道一個有思想的人是什麼樣子,才會往這個方向進行發展。比如王小波,你去看他的書,會發現他看問題的很多觀點都很有意思,不在於別人怎麼看,觀眾怎麼看,而在於你自己怎麼看。

隨波逐流的人永遠也無法在思想上進行獨立,正如同你看黃河,它的流向固定,但是你站在岸邊,知道自己該走向哪裡。

進步的第二層面則是你說的技能/能力/實力,具體表現為解決一件事情的能力,再具體一點就是解決問題所花的時間與最後產出的質量。這是在工作效率上進行的提升,縱向與過去的自己進行對比。

而如果想要在舊有的模式繼續突破自己,則需要橫向觀察行業、人才、潮流的走向。知道國內行業的情況,人才水準大概怎樣,國際市場又是一番怎樣的光景。仍需要你對什麼是優秀有一個大概的概念。

正如同以我們已知的知識領域畫一個圓,本科以前都是普通義務教育,本科以後可以往一個方向走點,研究生再突破一點,而到博士則已經到達已知經驗世界的邊界,頂尖的人才會想著再往這個方向走一點,嘗試突破這個世界,讓已知的圈,再大一點。

如圖所示:色塊由里到位分別對應著小學、中學、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知識框架。

1 對話泡泡學知識:什麼是博士?(大屏版)

2 對話泡泡學知識:什麼是博士?(手機版)

3 什麼是博士?(靜態網頁版,阮一峰的網路日誌)

@吳笛(pimgeek) 感謝這位知友提供的素材、資料和回答。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知識想推薦給年輕人? - 吳笛(pimgeek) 的回答 - 知乎


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很適合用來總結一下自己,就不請自答了。

我覺得其實就是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變得和從前不同了

*對自己越來越狠心*

就是會突然發現,自己怎麼那麼差勁?然後會看不慣現在的自己,於是想法設法「折磨」自己。

比如看不慣自己懶,就把鬧鐘改成早上六點半的,每天起來後去樓下溜個彎,回來淡定從容地吃個早餐,聽聽邏輯思維,整個人神清氣爽。

比如受不了自己牙齒不健康,主動去醫院拔掉智齒。雖然牙齦開刀疼到顫抖,還是很欣慰終於沒有容易積攢食物殘渣的地方了,周圍的牙終於可以健健康康地吃東西了。

比如頭疼自己的中式英語發音,就在app花錢買口語課,課程是關卡式的,過不了就要一遍遍重複。因為課程有效期有限,所以自己必須有時間就練,根本沒時間看劇看視頻。

*對一切越來越挑剔*

會突然發現自己怎麼活的那麼糙?然後變得越來越矯情。

比如枕巾要一星期換兩次,洗之前先用開水燙,消毒。

比如擤鼻涕要前先在紙上噴點薏仁水,防止鼻子周圍的皮膚脫水乾燥。

比如突然發現之前買的毛衣料子很粗糙,就一點也不心疼地拎到廢品回收站去。

比如會練習兩腿之間重心切換,防止在地鐵啟動或停止時摔倒,以此避免接觸人人都摸的扶手。

*越來越會花錢*

以前只願意買能得到「及時反饋喜悅」的東西,比如衣服、飾品、美甲、吃。不論和誰約會,內容幾乎都是逛街、吃飯,特別無趣。現在自己越來越樂意在長久的可持續性的事情上花錢。

買了一些傢具小件,改造了出租屋。買了書架,有位置擺自己喜歡的書。買了相機,用出去採風代替宅在家裡。花錢去美容院做護膚,得到針對性的護膚指導。

會花錢圍觀微博問答,也會花錢上一期理財課。不再為了省錢網購衣服,逛實體店時也不再只盯著打折區。只要真的適合自己,自己買得起就一定會買。

*臉皮越來越厚*

以前特別注重別人怎麼看自己,現在不怎麼在意別人的目光了。

想要什麼就爭取,哪怕被拒絕也不會玻璃心了。

重拾寫字夢,開了公眾號,敢在朋友圈發自己寫的文章了。

看到了越來越比自己優秀的人和自己渴望成為的人,開始毫不掩飾地去追隨去學習甚至去請教。

*眼前越來越開闊*

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看了。

發現自己能正視曾經的黑歷史了

發現自己周圍的人變得越來越精進了。

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樣的自己了。

誰都有想成為的樣子,一開始它可能離你很遠,讓你覺得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發現好像也不是那麼高不可攀。然後又發現自己好像也沒有那麼差勁,自己努努力也可以做到。慢慢發現自己已經走出很遠很遠,離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又近了一些。

這就是在進步吧。


推薦閱讀:

TAG:人生 | 判斷標準 | 自我提升 | 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