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肉為什麼好吃 為什麼好吃的動物經過那麼多年的進化沒有把自己進化難吃?


我們高中課本里都講過,氨基酸有鮮美的味道。肉里的氨基酸、脂肪這類高能量的食物對於生物生存是非常有益的,長此以往,愛吃肉的生物便有更大可能性存活下來。

所以對於生物來講,把自己進化難吃是很難做到的事情,這要求你不要用氨基酸來進行生命活動,而這在當前地球碳基生物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是很難另闢蹊徑的。

那假如像臭鼬這類生物一樣,在身體里摻一些難吃的東西能不能起作用呢?

肯定能起作用,你見過誰吃豬大腸不洗的嗎?

但是可以想見,當獵食者發現這個生物難吃時,這生物多半已經半死不活了。這種情況下,即使它難吃又能如何呢?它並沒有因為自己難吃而獲得了更高的存活率、更多的後代。

所以假如某種生物確實進化出了令大多數生物厭惡的化學物質,它一定會把這種物質用在刀刃上。比如蛇毒,比如臭鼬的臭腺。它們把這些物質都作為主動使用的具進攻性的武器,盡量確保自己能儘早脫離危險,而不是摻在肉里等被咬一口才發揮作用。

最後,人類出現後對生物進行人工選擇的方向是這些生物是否滿足人類需求。假如現在你面前有兩頭牛,一頭肉質鮮嫩,一頭又干又柴,你會選擇保留哪頭?當然是肉質鮮嫩的會得到交配機會進而繁衍後代。所以在人類社會好吃的動物才會更容易被保留。有沒有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感覺?


總覺得題主有點理解誤區。

首先進化是沒有方向性的。不是所有的進化都非得往你覺得好的方向進行的。比如人類因為擁有強大的大腦和靈巧的雙手,使得我們成了地球上獨樹一幟的存在。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智商越高對人類這個物種來說有更大的優勢。

所以,人類的進化應該是往高智商方向精華的。

但是,如果高智商都找不到媳婦呢?如果高智商都不喜歡找媳婦呢?如果高智商都滿足前面說的兩條中的其中一條並且還不願意去捐精,那高智商留下後代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長此以往,你覺得人類的平均智商會上升呢還是下降呢?

由此可見,推廣捐精是多麼重要(づ ̄ 3 ̄)づ

(出處見水印)

我是怎麼把自己要說的話題給說岔了的呢?

嘛,不管了自暴自棄了!

總之,以上的內容論證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進化是沒有方向性的!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所以,不是動物希望自己的肉變得不好吃就可以讓自己的肉變得不好吃的!

先不說改變肉質需要改變生物個體的幾個基因,這些基因的突變會不會恰好就發生了。就算確實有一批生物個體肉變難吃了,也不能這個物種的肉質一定會朝著越來越難吃的方向前進。這還是要看物種中肉不好吃的個體生存能力、擇偶能力等因素是否比肉好吃的個體強。然而作為那些物種的天敵,肉好不好吃並不是可以看出來或者聞出來的,是直接啃了再說,這對個體的生存根本就沒有幫助嘛!

這樣看來,對於同一個物種來說,難吃的個體生存幾率和好吃的其實也差不多,那肉怎麼朝著越來越難吃的方向進化?

其次,生物的進化是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作用於所有生物的過程(當然確實有物種保持了長時間的不進化,但你不能說那些物種從來沒有進化過)。

繼續開腦洞。

假設某年某月某日,有大量的生物,因為不滿人類暴政紛紛改變了自己的基因,使得自己的肉變得不好吃了(這個大前提就是個腦洞,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可憐的人類吃吃這個,覺得哇塞好難吃,吃吃那個覺得,天吶,這東西怎麼可以這麼難吃!

一部分人選擇吃素去了,另一部分人覺得:人類好不容易進化到了食物鏈頂端,不是吃素的!人類需要蛋白質!大量蛋白質!蛋白質萬歲!

但是肉實在難吃啊!

有些人就不願意吃肉,同時也不願意吃素,他們慢慢地被淘汰了。但是人群中有一群基因異常(我們稱作就「貝爾基因」好了)的吃嘛嘛香的人,他們覺得吃難吃的肉簡直太幸福啦~於是這群擁有貝爾基因的人,因為蛋白質的攝入沒有過低,導致他們身體健康,更容易找到媳婦出任CEO走向人生巔峰,而同時,因為孕期的營養,他們繁衍出的孩子更有生存能力。慢慢的,擁有貝爾基因的人占人類總數量的比例越來越高,同時因為蛋白質攝取比素食主義者更加方便,這群人的競爭更有優勢,慢慢的(大概要那麼一兩萬年吧)他們的數量甚至大於了素食主義者,很久很久以後,人類又恢復了常態。

多數的人類紛紛覺得,肉還是很好吃的。

不要以為被捕食者把自己的肉變難吃了捕食者就一點變化都沒有了!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早已沉澱下讓我們追逐蛋白質的基因。我們覺得很多動物的肉好吃,我們馴養動物捕食野味。我們不覺得大型貓科動物比如獅子啊老虎啊等生物的肉好吃,因為我們的祖先抓它們太費勁,它們也不是人類唯一的蛋白質來源,這裡並不存在會影響生物生存因素的東西存在。所以人類無須去適應它們的肉,也無所謂它們的肉在我們嘗起來的時候是好吃還是不好吃。

不過居然有人吃貓誒……

為什麼會有人吃貓啊……

聽說貓肉很難吃的……

那些吃貓的人,身上也是攜帶了貝爾基因嗎?

最後,提醒下,以上內容全部是水貨和腦洞。我舉得第一個例子中,影響智商的因素有許多的,不僅僅是遺傳,那個比方其實不夠恰當。而第二個例子中,因為進化的不確定性,人類也不一定要進化出「貝爾基因」使自己接受難吃的肉,這個例子也就只能當腦洞玩下。希望不要誤人子弟。

另外,有新的腦洞我會繼續補充……嗯,繼續一本道……

不要打我!


第一,有關演化的設問,其實都容易出現一個因果倒置的誤區。

因為喜食蛋白質的早期人類比不喜食蛋白質的能夠留下更多後代,所以喜歡吃肉的基因才會被廣泛傳播。因為吃肉對人類有好處,所以人類才會覺得肉是好吃的。

第二,雖然題主沒有指出是什麼動物的肉,我就假設題主是正常人,覺得好吃的是豬牛羊雞這些家禽家畜的肉,而不是河馬,袋鼠,浣熊這種「野味」……

這些豬牛羊雞家禽家畜其實已經不是天然的動物了,是已經經過人類上千年的篩選,留下的最適合人類口感的品種。就算同樣是豬,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野豬肉的口感是不如家豬肉的,雖然野豬和家豬的種名都是(S. scrofa)並且是沒有生殖隔離的。


1肉為什麼好吃?

從自我奮鬥來說,一是因為我們非常擅長廚藝,二是因為吃貨太多(見「中藥?那我嘗一小口」那個回答)。

從歷史的進程來看,覺得肉好吃的才更可能存活下來嘛。

2動物為什麼沒進化得難吃呢?

一是因為這種進化一般需要好多萬年,二是人類還專門挑出肉長得快、長得好吃的馴養起來,讓他們大量繁殖,多數人吃到的當然就是香噴噴的那種啦。


R策略不關注個體生存率,只維持總體數量,比如鱈魚,比如螞蟻,吃了也沒多大事,當然鱈魚是被吃的乾乾淨淨,連數量都保持不能了。

K策略通常都演化出了能夠提高後代生存率的特徵,例如高等哺乳動物的集群、照顧幼崽等行為。但是智人對自然界動物形成威脅的時間太短,K策略暫時還沒能演化出應對智人的手段。


肉的味道好吃不是絕對的,為什麼食草動物不覺得肉好吃?吃肉對食肉動物有利,所以通過長期進化,肉食動物的大腦讓自己覺得肉的味道好吃,如果食草動物變個難吃的味道話食肉動物只會在一段時間內覺得食草動物難吃,但經過一段時間進化又會覺得這個味道好吃了。


並不是生物進化讓自己一直保持好吃,而是漫長的時光中我們把好吃的都挑選出來了 !


你不知道樹懶嗎?


這個問題好可愛,我覺得是人類這個大殺器在吧


推薦閱讀:

我是一個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土生土長的蒙古族 牧民孩子。 我想把我們這裡的綠色的牛羊肉買到南方如何啊?
世間苦,有多少我們不曾感知
有吃火鍋不上火的方法嗎?
叉燒怎麼做才好吃

TAG:進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