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中賢良為什麼要反對鹽鐵官營制度?

文學的觀點是 「(鹽鐵官營)與民爭利」,又說「末(即工商業)修則民淫,本修則民愨」 這兩個觀點不是互相矛盾的嗎?鹽鐵官營以後讓人民無法進入市場,不是能更好的起到重農抑商的作用嗎?


先說群儒的反對理由。借鑒吳曉波先生的《歷代經濟變革得失》來看有這麼三點。

第一是與民爭利,官商勾結,物價沸騰,民間經濟蕭條。

二是國營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弊端。商品要麼不適民用,要麼質量低劣,而且還有官吏強買強賣的現象。

三是權貴經濟的形成。以國營為名通過特權攫取龐大利益的經濟集團權勢超過了朝廷重臣。

然後說說這些賢良文學。

這六十多位大多數都是來自民間各地,沒有治國經驗。在這場辯論中,他們只能提出國營化的弊端,但是拿不出建設性的方案。其實要說一個制度的缺點在哪裡很多人都懂,批判和否定是大家都會的。難的就是重建和改善。雙方的交鋒每每擦肩而過,面對難解的「桑弘羊之問」誰也找不到答案。記錄這場辯論的桓寬實際上也站在群儒那一邊,很多東西他自己也想不清楚吧。被壓抑得久了,想要從鹽鐵裡面得到點利益,不希望國家「與民爭利」,但是又怕農業基礎被動搖了民風糟糕,他們也糾結。

關於這場辯論。為什麼敢反對。

發生在漢武帝鬱鬱而終之後的六年,是中央集權體制在中國出現之後對於經濟治理模式的總檢討。而在漢武帝去世的兩年之前發表的《輪台罪己詔》中已經對鹽鐵國營有了一定的反思,想想吧皇上都說了我做得有些過分了,儒生們自然就撒開了膽子敢說話了。

關於兩句話是否矛盾。

群儒觀點還是以農立國,農本工商末,所以他們希望國家能夠把更多的關注放到農業生產上。覺得工商業應該是民眾來做的小事兒,國家不能和民眾在這個細枝末節搶飯吃。

說「與民爭利」是為了這個目的,說「末修則民淫,本修則民愨」也是這個目的。

我覺得這裡的「修」是在國家層面來講的「重視發展」。理財大師桑弘羊的政策也並不在於壓制工商業,而是把潛在的巨大私人利潤轉化為國家的利潤。但儒生們覺得國家層面重視工商業會造成民風浮躁,國家層面重視農業才會讓民風淳樸。在他們看來,決定民眾是奢淫還是淳樸的不是民眾的財富擁有量,而是國家的關注點。大家有點錢沒關係,只要國家重視的還是從土地里長出錢來就不會毀了風氣。

這樣想的話兩句話其實是統一的。

關於鹽鐵官營與重農抑商。

從漢武帝開始,歷代統治者都沒有輕視工商業,只是抑制民間商人而已。

鹽鐵官營以後的工商業其實是發展很快的,規模和工藝都有空前的提升。如果說」抑商「的話也是抑制了民眾參與而不是商業發展,從國家宏觀角度來看還是正面推動作用呢。

鹽鐵官營當然能夠把利潤籠罩在政府的手裡,讓人民無法進入。但這給大家的心理暗示是「鹽鐵是塊兒肥肉」,當然事實也是這樣的。然而國家獨佔利潤會讓大家很不爽啊有木有,鹽鐵官營是讓人們在行為上遠離了工商業,但心理上更加渴望去嘗試裡面的甜頭。這種心理怕才是影響民風的東西。這種效果就是群儒很不希望看到的了,所以要反對鹽鐵官營啦。


推薦一本書

漢代財經大辯論——鹽鐵論

詹宏志著

有較為通俗完整的分析


通過壟斷與民爭利

1 壓制民間商業發展

2 把財富集中到了國庫,國富民窮

——李國平教授


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文彥博


推薦閱讀:

王朝?10 失望天山南
王朝08? 羅布鹽澤
東漢時期人們如果去酒樓吃飯也是跪著嗎?

TAG:中國歷史 | 諸子百家 | 漢朝 | 古代經濟 | 鹽鐵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