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可以學習的東西,但是也發現時間根本不夠,如何很好的進行管理呢?

這是一個管理和效率的問題,如何解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熟練掌握一個技能需要10000小時。

每天1小時,需要30年

每天2小時,需要15年

每天3小時,需要10年【十年磨一劍】

每天4小時,需要7.5年

每天5小時,需要6年

每天6小時,需要5年【工作技能】【持續一生使用】

每天7小時,需要4.3年

每天8小時,需要3.75年

每天9小時,需要3.33年

每天10小時,需要3年【充分投入】【速效技能】【短期快速提高唯一技能】

每天11小時,需要2.7年

每天12小時,需要2.5年

每天13小時,需要2.4年

每天14小時,需要2.1年

每天15小時,需要2年【除非你需要奇蹟】【性價比不高】

。。。

其餘的從健康和實際來看,可以忽略。

所以10000小時理論也告訴你,你不能做好所有事情,你只能做好一到兩件事情。

「一次只專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並積極地把它做成功,這樣你就不會感到筋疲力盡。把你決定去做的那件事當成是一大排抽屜中的一個抽屜。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開一個抽屜,令人滿意地完成抽屜內的工作,然後將抽屜推回去。不要總想著所有的抽屜,而要將精力集中於你已經打開了的那個抽屜。 」


以讀書來說,書籍太多是一種災難

網路上有 文淵閣四庫全書的電子版下載,加上續修四庫是 250G左右,2500本左右

實際研修的時候,還是從 四書開始,京東花了幾百塊買了幾本書,看完就兩個月過去了

這時候明白 此生也有涯,學海也無涯

然後就把下載好的PDF刪了,自此不再囤積不看的書

循序漸進,我知道大致的框架,四書,四書解讀;五經,五經解讀;

我的時間和消化能力一周看完一本300頁的書,看完一遍四書五經和解讀,大概1年就過去了

等到學有所成,也能入手一套四庫的錢也夠了

從一開始收集資料,做閱讀計劃,最後變成現在這樣,只有一個里程碑,沒有時間線了

用毛主席的話來說,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做個大概的學問計劃,著眼於眼下細緻些吧,總之,埋頭學便是,別想太多


學而不思則惘。個人覺得大量的學習別人的知識不如腳踏實地的思考。知識是學不完的,如果你不學會思考,今天學習了,明天也會忘記,也不可能成為你的。談再多的管理,不如在實踐中思考,看再多的書,不如在思考中悟出道理來的深刻。我們注重的不應該是學習的量,而應該是質!


我也是,四書五經是很精深的學問,從最初的粗讀到現在的略有心得,已經過去了10個年頭,可讀得越深入,反倒覺得自己的理解越淺薄,恐怕再過10個年頭我仍然不能說自己讀得通,仍然是略有心得。可這樣就夠了,不是嗎?讀書為的不是記住什麼,或者理解什麼,也許讀書的目的僅僅在於閱讀,在於求知的過程,為自己獲得新知而欣喜,從容一切,不要被龐大的信息綁架,要為了自己思考。

下個月,我就要年滿10歲了。已有年齡變為雙為數,可能今生不能三位數,可這重要嗎?生命不是數字,過程,活在每一刻每一秒里,或給自己,不被任何目的所綁架,掙脫信仰和理想的束縛。這,是我,在9歲最後的日子裡感悟到的,也是要送給10歲和未來每一個兩位數的我的寄語。


我不是想學習啊~我只是想補完金庸的武俠小說,然後發現還有古龍的,然後發現還有梁羽生的,最後當我發現七俠五義這個龐大世界的時候我已經覺得沒有可能了·


要知道你需要什麼!然後,沒了╮(╯_╰)╭


推薦一本書《把時間當作朋友》時間管理講的是方法,這本書則講的是心態。書中有一句話受益終生「耐心有著神奇的力量」。願你讀罷此書能提升自己的心智,然後再去思考上述問題。


讀書應該分為主題閱讀和興趣閱讀。主題閱讀是目的性的,一個主題相關的書看一些把問題搞清楚就行了。興趣閱讀就隨意得多,有時間有精力就讀。沒時間就做自己更重要的事。


不是管理問題,是心態問題。

怕什麼真力無窮,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推薦閱讀:

你會科學的提問嗎?如何才能問一個好問題?
我根據這本書梳理了一個提升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的知識管理書單
當張小姐說她想辭職時,我按這個框架給她做了分析
知識管理利器:幕布
如何建立個人知識體系(二) 創造和加工知識

TAG:知識管理 | 高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