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政府不多花錢吸引牛逼的人回國?

這個問題提出背景:與【為什麼很多名牌大學留學生不回國效力?】對比

補充:

1. 最好能比較一下中國現有人才引進計劃資金占國民預算比重, 與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相比如何.

2. 這些措施海外人才做出回國或者移民中國的決策有何影響?


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從2008年開始,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學科、實驗室以及中央企業和國有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引進2000名左右人才並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同時,各省(區、市)也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計劃」。2012年7月25日,「千人計劃」已引進各領域高端人才2263名。(引用自百度百科)

以及請參考

《關於實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見》

《北京市鼓勵海外高層次人才來京創業和工作暫行辦法》

《北京市促進留學人員來京創業和工作暫行辦法》

其他省市也有


說幾句大棋黨風格而且絕對政治不正確的話:

政府在留學問題上的心態和搶小米差不多。

八九十年代鄧小平的留學政策,本質就是出錢買「高端人才的購買權」,有點像米粉去買F碼(或者叫優購碼?反正就是那玩意)

當時笑貧天尊面臨的問題是:即使出很高的價格也不可能吸引到優秀的外國人才。(就好像高價也搶不到小米手機)

那麼就退而求其次,花錢把人送出去(就好像買f碼),這些留學人才學成之後再開高薪把他們請回來(花錢買手機)。

吸引一個留學生回國的價碼肯定比招募一個外國學者低得多。

當然笑貧天尊高估了這些留學生報效國家的決心,流失的人才遠超他的預期。

不過在政府眼裡,這個可能不重要,因為公派留學名額現在還在逐年增加(但美國確實不那麼好去了~),反正這些人才放在國內也沒能力培養,還不如送出去,回來一個賺一個。

目前政府面臨的狀況:

1,國內產業低端,大學、研究所少。

2,每年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隨之產生大量海龜。

其結果就是高端人才供過於求,政府掌握了定價權,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供過於求的問題會更加明顯,因此海龜會越來越不值錢。

當然政府的用意可能還包括這些:隨著國內科研水平教育水平的提升,對待遇要求更低的「土博」在二三流高校攻城略地,海龜的選擇餘地也會越來越小,不得不接受自己降價的現實。

至於有些人說:國內知識分子只能淪為考慮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犬儒blabla,我只能說,在任何一個政府眼裡,高端人才都是商品,只是開價高低的問題。


文革時不花錢他們也是回來了,然後他們都活過來了嗎?


1,不用比,肯定非常低。

2,沒有什麼影響。

海外人才回國,高校是一個主要的流向,但請看大學教師的收入就知道答案了。其實不用給太多,按現在的二線城市標準,一年20W大部分人就心滿意足的去為國家搞科研了。

不過說實話,中國人確實太多了,985學校哪怕不發工資,也有一群人擠破頭的想進來,其中不乏資歷顯赫者。但進來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科學和國家民族。

從市場供求上來說,確實少發了很多錢,省了經費。

但從導向上來看,知識分子淪為為了柴米油鹽蠅營狗苟的犬儒,不會再有那麼一群人去探索,去發聲,去為了一些崇高可愛的東西去思考奮鬥了,這對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很傷,也很可惜。

說這些都是淚啊,我愛著家鄉的土地,我對物質沒有沒有很高的期許,我甚至還有著幼稚的理想。但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準確的說是 花了錢,但是吸引了一堆渣渣,然後遇見了一群因此嗤之以鼻的人。


國家想留的都會去留,想招的都會去招;不想留的早走早好,不想招的愛理不理。總之一句話:你少操這份心。。。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笑的笑話。奴隸主通過各種手段套奴隸的錢,然後給奴隸說我們大家要團結一心,穩固局勢。然後奴隸整天想著穩固局勢,而奴隸主開始放心大膽的套錢。


推薦閱讀:

【技術移民職業解讀】- 餐飲與住宿
沒有海外工作經驗,知外君告訴你可不可以技術移民去澳洲!
【技術移民職業解讀】- 放射技師
【技術移民職業解讀】 - 藝術管理者
「加拿大已成全球最易移民國家!」用數據告訴你:不可信!

TAG:技術人才 | 海歸 | 技術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