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槍作為戰爭武器與弓弩相比效果如果?為什麼西方歷史上有很多裝備投槍的軍隊而中國沒有?


考古課上老師提問過關於標槍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去找了找資料,之前又遇到知友提問,所以有了下面的答案。

——————————————————

有,標槍,最早由原始人類使用獵殺大型野獸,當時石矛,石鏃等加上柄投擲的武器在原始部落是重要的遠程武器,自石器時代到商周都有大量使用。

在周代的戰術中,雙方激戰往往先發矢射遠,繼以標槍互擲,然後衝鋒陷陣,短兵相接。但是,周代以至唐代的史籍中極少提及標槍,可能因為過於依賴弓弩。然而,用以投擊的矛或可視之為標槍。在實戰中,短矛近可刺,遠可投,是重要的武器裝備。

因為弓弩的良好性能所以作為主要遠程武器開始大規模裝備,標槍因為對軍隊素質要求比較高,所以地位有所下降,但標槍的殺傷力是毋庸置疑的。

宋代以後,標槍被列為軍中的常規作戰兵器。宋高承《事物紀原·戎容兵械·旁牌》:「《宋朝會要》曰:太宗聞南方以標槍旁牌為兵,令蕭延皓取廣德軍習之。軍士之用標牌,此其始也。」

蒙古騎兵尤其善用標槍,風格獨特而技藝精湛。他們使用的標槍既可兩頭刺敵,又能投擲殺敵,在縱橫歐亞的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明代沿襲宋代遺制,軍隊非常重視標槍,而且強調步戰使用必與藤牌相配。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三》:「梭槍長數尺,本出南方蠻獠用之,一手持旁牌,一手 以制人,數十步內中者皆踣。以其如梭之擲,故云梭槍,亦云飛槍。」

清代沿襲明制,軍中配備多種形式的標槍。

我們所知最有名的配備標槍的部隊是三國時期馬超所率領部隊。

騎兵和標槍的配置是戰爭里比較重要的配置。

總得來說,標槍在我國古代是一種戰爭兵器,而並未如同西方一樣發展為競技體育。

現在我國邊緣地區少數民族仍有使用標槍狩獵的留存。

另外,在我國古代並沒有單獨作為標槍的武器,大都是短矛,短槍,帶柄鏃等既能近處攻擊又能投擲攻擊的武器。


標槍相比較弓弩,缺點是射程短。羅馬帝國末期所改進的超輕標槍射程也只有五十米。弓弩的射程可以參考下面找個問題,說法不一,但肯定比標槍遠

古代戰爭使用的弓箭射程有多遠? - 知乎

但標槍的優點是弓弩無法替代的。首先是可以破甲盾和打亂敵方陣型。面對持有大盾的方陣,弓弩的箭矢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為盾牌加上幾根箭羽。而標槍則可以依靠自身較大質量帶來的慣性貫穿盾牌。即使沒能貫穿盾牌,標槍在釘在盾上之後會使盾的重心不穩,迫使持盾者放棄盾牌。其次,標槍可以單手使用,弓和弩都不行。當刀(劍)盾兵面對使用長兵器的敵人時,使用標槍一來可以彌補原本攻擊範圍不足的問題,二來分散對方注意力以便貼身近戰。在潮濕環境下,弓弦和弩弦容易損壞,複合弓也難以製作,所以歐洲和我國南方的冷兵器戰爭中可以頻頻見到標槍的身影。

其實中國有不少關於標槍的記載,只是當代人沒復原好。兩漢和三國時期的「手戟」就有標槍的功能,《三國志》記載董卓因為小事發火對呂布發火「拔手戟擲布」,「親射虎,看孫郎」中孫權當時用來射老虎的也是手戟「權投以雙戟,虎卻廢」。《明實錄》中的靖難之役,朱棣面對南軍的盾牆,命令手下用「木矛長六七尺,橫貫鐵釘於端,釘末有逆鉤」來「連貫其盾」。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有「藤牌無棄槍(標槍),如無牌同」的說法,刀盾手除了裝備盾牌和刀,還都裝備「棄槍三枝」(是不是和傳統印象中的羅馬軍團很像)。


標槍怎麼是那些辣雞cqb武器所能比擬?


推薦閱讀:

歐洲細劍看起來那麼細,對砍大刀會折斷嗎?
羽儀映松雪,戈甲帶春寒—榆園外拍
他們說日本刀砍幾個人後會變鈍,所以南京大屠殺百人斬不存在?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抗戰大刀記
被李連杰點贊!中國人穿盔甲、拿大刀參加的是什麼比賽?

TAG:歷史 | 軍事 | 冷兵器 | 古代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