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環境會怎麼影響表達習慣?
我在一個英語國家讀研一年多了,實驗室里的同事基本都是英語母語,所以工作時間都用英語。這是背景。
我現在發現,平時自己和周圍的中國朋友(和我所處的環境類似)交流的時候,非常習慣用中英夾雜的方式說話。(我是例句不要吐槽:比如,you know,有時候就會覺得那個英文詞是exactly自己需要的,而用純中文表述就很難達到這個效果,或者會需要多花很多effort來說清楚。)我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中文退步。事實上,如果我願意,是可以純用中文來表達的(否則我簡直就沒法和父母對話了);但有時候就會覺得中英夾雜更輕鬆一些。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經歷和感受的人呢?
謝 @AI Euler 喵。
我很開門見山地說,這個回答其實相當於一個有關code-mixing現象的總結,其本身的信息量可能有限,更多在於給出的一大堆prerequisite reading裡面。知乎上重複提問的現象實在是太多了,以後誰再問類似的問題我一概不再次作答,看見類似的問題的人煩請直接把這個回答的地址粘貼給其他題主。如同 @Sunshroom 所說,這就是傳說中的code-mixing / code-switching(這兩個術語可以混用),知乎上出現這種問題實際上已經不止一次兩次了, @拾荒少女 曾經就這個現象寫過一篇比較完整的專欄介紹:社會語言學第三講:雙語很重要——談談多語現象Multilingualism - 宏樹酒館 - 知乎專欄(第二部分:個體層面的轉碼)。
這種情況在長期使用兩種語言的人身上很常見,但是其產生需要一定的條件:首先,code-mixing現象的主體(也就是說話的人)必須同時精通雙語(這裡所說的「精通」其實標準並不高,一般CEFR達到B2水平及以上就可以了,相當於雅思5.0,托福87,DAF 3,日語N2),如果兩種語言其中一種水平比較低,通常是不會出現code-mixing的;也就是說,題主如果沒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是絕對不會出現code-mixing的。其次,code-mixing的產生受到嚴格的社會語言環境的制約,在單純的單語環境下是不會出現code-mixing現象的,即使談話者一方精通雙語也不會出現;這就是為什麼題主只會和在國外的中國同學聊天時出現這種現象,和以英語為母語的同事、以漢語為母語的父母聊天時都不會。第三,code-mixing的出現受到雙方意願的牽制,如果有一方堅持不願意以code-mixing方式交流,那麼這種對話也是不會持續的,採取code-mixing,實際上是雙方在表達上進行博弈得出的結果;正因為在國外的環境下,題主和同學很少受到國內「語言凈化主義」的制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對話。關於這方面的分析,我的豆瓣友鄰滷味許曾經寫過一篇不錯的日誌,可以供參考:也談中英混雜問題;我之前的「十二周入門語言學」的第八周里也做過類似的介紹:「十二周入門語言學」第八周 核心理論語言學之外的世界。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上:雙語環境會如何影響表達習慣?——有了之前的鋪墊,我們也就可以把問題轉化為「雙語環境會如何影響code-mixing現象的出現」,而我接下來的介紹總結也都是基於這個轉化過的問題來解釋的。
首先,雙語環境本身直接提供了上一部分提出的條件一和條件二。在雙語環境下生活、並且使用雙語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精通雙語的(不管是雙母語還是次序雙語),所以一定已經有了code-mixing的語言基礎。而雙語環境本身也為code-mixing的出現提供了語言轉換的基礎,因為這保證不管你用哪一種語言進行對話,對方都是有能力聽懂的。其次,雙語環境間接地導向了寬鬆的語言選擇意願,也就是間接提供了一個條件三的環境。在單語環境下,語言凈化主義容易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漢語對外來語的態度一向並不開放,這也是為什麼在中文網站、純漢語環境下出現code-mixing的時候會被人斥責為「裝逼」、「炫耀」的原因(這點我想 @拾荒少女 有的是發言權,她不止一次因為在知乎回答里引用英文術語而被讀者噴了);但是在雙語環境下,code-mixing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被社會允許的習慣,所以交替利用雙語進行交流的方式才會被容許,而對話雙方不覺得「彆扭」。第三,在雙語環境里,特別是當兩種語言同時負責工作生活的不同部分時,不同的語言會引入不同的概念,導致交替使用雙語的思維成本相對降低。這點解釋起來有可能比較抽象,我還是自我引用一下之前的另一個回答進行解釋:母語是中文的人學習英語到一定程度會在大腦里用英語思考嗎?是否經過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的過程? - Chris Xia 的回答。我在下面兩段給出一個小小的總結,具體內容參照我原來回答的解釋。我們假設,在大腦里每一個「概念」(原文是心理語Mentalese的辭彙)對應到「實際語言」的結構是一個星號的形狀(*),其中星號的中心交點是概念本身,伸出的每一個分支則對應到不同的語言的辭彙上。每一個分支都有不同的連接強度,記為S(a, b),強度越大,我們構建這個分支聯繫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越容易想到、使用這種語言的這個詞。code-mixing的現象,往往是出現在S(m, e)&>&>S(m, c)&<&>=S(c, e)和S(m, c)&<&>=S(m, e)&>&>S(c, e)的情況下,在這兩種情況下,要不就是英語與概念的連接強度更大(比如我們直接在英語環境下習得某些術語,根本不知道它的漢語意思),要不就是英語和概念、漢語和概念的連接強度差不多,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兩種語言的表達是相互對應的(比如「知道了」和「I see」)。在這個時候,選擇說出口的語言,實際上是在拼這個分支的連接強度,哪一個在當時思維佔優勢,就容易直接說出口。對於不同的詞,我們往往會有不同的連接強度(比如就語法框架來說我們更容易習慣漢語,而對於工作當中習得的實詞,我們可能更習慣英語),所以為了採用最大的連接強度,我們說出口的話就變成了幾種語言的混雜體。
這樣的一個猜想,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解釋為什麼有時候我們並不算是「精通」一門語言卻偶爾會蹦出相應的詞語來。之前說,「如果兩種語言其中一種水平比較低,通常是不會出現code-mixing的」,當然會有例外。我英語遠比日語好,但是在想到「原來如此」的時候,也偶爾會蹦出なるほど或者そうですね的短語,就是因為「原來如此」這個短語的概念與英語的連接比與日語的連接還要低,因為在英語里我並不經常用這個含義,而是轉用「I see」。比起單純的語言水平決定code-mixing來說,這個猜想能覆蓋的範圍更為廣泛。第四,由於在雙語環境下,使用code-mixing的思維成本降低,導致我們更容易用code-mixing的結構轉化我們想要說的內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在雙語環境下,code-mixing的語句更容易表達出我們當時的內心狀態,也就是所謂的「更具有表達力」,從而促使我們繼續使用code-mixing。在這點上我借用了語用學的Relevance Theory的概念:在說者說出一句話的時候,我們必須默認他的這句話已經完全地表達了他的一切內心狀態,而聽者的任務則是根據這句話去推理說者的內心狀態。這個理論實際上是在支持code-mixing的合理性:我們之所以這麼說,不僅是因為單純的「偷懶」,還因為如果不這麼說的話我們就沒法最大化地表達自己。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一個熟練的雙語者來說,「報告」和「report」是有區別的,「精力」和「effort」是有區別的,而「我艹」和「f*ck you」,其實也是有區別的;正是這點細微的區別,反映出了我們實際的內心狀態,而如果讓我們「換一個詞」、「翻譯成中文」來說的話,不僅會提高思維成本,同時也會削弱對內心狀態的表達(對應拾荒少女所說的「修辭性轉碼」)。code-mixing的現象,到底是不是母語退步呢?按照剛才我們對雙語現象產生的社會背景、思維背景和語用背景的分析,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得出一個回答:不是。
在語言中出現code-mixing的部分,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在填補我們在母語環境下的空白,比如說,我們在漢語里基本沒有過「每個人拎著幻燈片上台講20分鐘自己的研究,然後再來十分鐘的自由問答、五分鐘的導師點評」這樣的概念,也沒有直接的與之對應的辭彙,而英語的「presentation」這個詞就填補了這個概念上的空白。可以說,如果沒有英語這個詞,我們照樣沒有辦法在漢語里簡單明確地表述這個概念,所以這種「填補空白」的code-mixing現象,實際上並沒有影響到我們的母語水平。另外一種,則是在已有的概念—母語連接上,出現了新的概念—外語連接,並且這個新的連接強度大於之前的概念—母語連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確「偷懶」了,為了能夠降低思維成本而直接轉化了語言(但是實際上,在轉化語言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還有一系列非常複雜的活動,比如調用音系信息、句法信息等,整個過程里總歸會有思維損耗);但是已有的概念—母語連接基本上沒有出現任何改變:這個連接依然存在,並沒有消失,雖然比起調用外語來說,我們調用它的時間可能需要稍微長一點,但是不至於完全無法調用。我們也並沒有喪失母語的表達能力。所以大概就是這樣吧。起初覺得 @Lee Sam 的回答挺有趣點了個贊,但是過後一想,除了吐槽還夾雜著一些狹隘的偏見,不甚贊同,再這篇回復里小小反駁一下。
總而言之,我認為雙語的混雜很大程度是『入鄉隨俗』的一個轉變。說白了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處在什麼樣的群體,那麼說話的方式很可能就會隨之轉變,融入。對於別人習慣使用怎麼樣的語言或者怎麼樣的混搭,我們可以表示不理解,但是不必給予負面評價甚至歧視。
下面一段是 @Lee Sam 的回答,引用一下首尾:我14歲出國,你說的這些習慣基本是我出國之後的頭3年很常見的習慣。殘酷的告訴你,你夾雜著說是因為你同時說兩種語言的時間還太短,在兩種語言之間轉換的經驗還不多。哪天你可以流利的做同聲翻譯了,你會發現你描述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真正可以中英文夾雜的說的,應該是因為地區文化差異,在中文中沒有相對名詞的概念,通常出現在各種專業術語中。例如哪天高盛如果又推出了某個奇葩的衍生品,然後自己給取了一個名字,那這個確實沒有什麼翻譯的必要。你這種日常生活用語都中英文夾雜的,純粹屬於討打。
一開始覺得他說得非常有趣,竟然有人把app分開念成「A, P, P」。看完全文我撤贊了.
我覺得以一個聽似『權威』的視角來評價不同人的語言習慣,是非常不禮貌的。
1. 我覺得題主所表達的不是一個『問題』,而只是一種有趣的現象。
比如出國幾年後,與中國同學之間常常說『你的project什麼時候due啊?』, 『周末去吃Korean BBQ』吧, 『別太遠了,Hamilton的中國菜也還行!』。為什麼在好好的英文裡面要說辣莫多英文單詞?是不是像 @Lee Sam 說得一樣,我們中國學生平時這麼聊天『純粹屬於討打』?
我可以想像我與一個中國學生在街頭互毆:
我說,「去Hamilton Downtown 吃 Korean BBQ!」砰!一拳打我臉上。
他說,「說得不對!去漢密爾頓的市中心吃韓國燒烤!」 我,"Duang...."我想問,隨便怎麼說,DOES IT REALLY MATTER?互相懂了對方的意思不就行了,不100%說中文就得罰請客吃飯啊?
既然混雜雙語不是一個『疑難雜症』或者問題,那麼 @Lee Sam 表達的憤慨情緒我便不是很能理解了。我猜想,應該是Lee去過一些陌生的環境,但是那裡的人跟自己100%英文或者100%中文的交流習慣不同,甚至有些別人所習慣的用法Lee並不知道,從而權威的心理地位受到衝擊,所以爆發一下不滿的情緒吧?比如他說到香港有人把『Job Description』叫做 JD他不理解所以感到不爽:「說成職位描述會死啊」...
其實,有可能那是那家公司某個老大開頭,進而成為某些人都習慣使用的縮寫,方便各自之間的交流。
他們說JD是Job Description,說不定哪天我開個頭,跟我發email,JD就是『雞蛋』的縮寫!
2. 為什麼會參雜不同的語言?
我來從一個直接的用戶體驗里來表達一下之所以會有這種行為的原因。
首先,一些常用詞的表達方式成為了某個固定群體的『俚語』。
當時處在一個本科留學生的階段,每天上課老師告訴你的就是"The project is due by Friday",那麼同一時間你跟遇見的中國學生接觸,自然而然會想說我的"project周五due",甚至說成『三個project Friday due』,類似於中文的詞語順序不變,但是習慣用了英文單詞:三個作業 周五交。
語法來講也許是不對的,但這樣非常簡單:對方處在和你一樣的語境,你說的project due他200%聽得懂你在說什麼。這不就是語言交流的基本目的?
試想一下,出門見到個同學,人家問你這周忙不忙,你回答「這個星期我有三個項目/大作業要交」...是,即使很少有人叫project為『項目/作業』,對方腦子可能拐個零點幾毫秒的彎一定能100%理解你說的是啥。說英文單詞大家完全理解,而每個詞都翻譯回中文,你這不是脫褲子那啥么,多此一舉。
當最簡單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可以達到共同的目的,那麼我們都是很懶的,當然用之啊!
同樣,如果一個小孩干錯事了,他爸爸一個眼神就能把他嚇尿,達到訓誡的作用就好了。難道他老爹還非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打完全套』,那小孩本來就容易犯錯,長10個PP也不夠抽的啊!
那麼,表達某個意思,在特定的語言環境裡面,大家用互相認可的『俚語』就行了。一個眼神就給你答案。
其次,像題主說得"exactly",通常很多單詞,由於在當時的語言環境裡面最常使用,那麼就能最貼心貼切地表達我們心中的意思。
比如你跟一個同學做CS project,人家要輸出數據,你要拿他輸出的數據繼續做。人家做的精確無比,然後問你一句「你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吧?」, 然後我看了激動不已覺得哥們真給力啊,那我就很自然喊一句「Exactly!」 簡潔明了,而且充滿感激,其實表達了『我去,真他媽好強啊做出來的跟我想要的一模一樣立刻能用,咱們的project很快就能做成功了啊你真牛逼』。組員也立刻收到意思,表示滿意。這一套很自然的交流,難道要像 @Lee Sam 說得一樣,硬生生地找一個中文詞去代替,就因為我在跟一個中國哥們聊天?
「你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吧?」
我說,「剛好!」哥們說,"Duang..."
是,沒錯,『剛好』的意思是差不多,但是此時此刻,我就想表達那種對哥們的成果『分毫不差,滿意無比,角度刁鑽而完美』的讚許,一個『剛好』對我來說,是絕對不能表達『Exactly』的情緒的. 那麼用哪個詞,在這個語境和我們這兩個參與者之間,就很明顯了。
最後,還有一個我可以想到的解釋,很簡單,就是入鄉隨俗。
你到了這個新環境,你希望融入,那麼怎麼融入,就是習慣別人的方式,了解別人的做法。就算不主動去改變,也很容易被環境帶著帶著就進入角色了。(當然這裡討論的是語言環境,挺善良的。惡劣/邪惡環境裡面可不要輕易低頭啊...)
如果到了哪個環境都是憤世嫉俗的,估計也混不太開,盡跟同學上街互毆,爭論『Hamilton和漢密爾頓』的區別去了。
現實一點講,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很多術語和產品,是要一點一點了解的,但是並不是每個縮寫都必須按照『某個規範』去做的。進公司以後,總沒必要去糾正公司的用語習慣是『怎麼樣的,對與錯』 吧?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 那麼最有效率的交流(我好想說『最efficient的交流』啊!!!!)就是一個非常可取的交流方式。如果在特殊場合,必須遵守嚴謹的語言規範,那麼另當別論,但是平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我們覺得表達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只要互相雙方實在同一頻率(我好想說『同一channel』啊!!!)。
如果你覺得跳舞最能表達你的想法,那麼也可以每天上街蹦達去。
3. 副作用
不得不承認,用混雜的語言是個偷懶的做法。因為跟同一語境的人,說起話來行雲流水,快准狠。但是到了家裡就卡殼了。
最直接的還是那個『project』,我想跟我爸媽解釋我在幹啥。
我說『項目』,老人家可能會覺得太嚴肅了你怎麼還在給我們打電話趕緊回去忙項目的事情!我說『作業』老人家可能還不理解我做的其實是不是數學題和背單詞。最後估計還是把project的具體內容提一提,爸媽終於理解了,「噢你是碼農啊」。這樣的情況在和爸媽在美國一起開車旅行時常常發生,每次想說個啥,都得特地思考一下,然後再開口。這種情況,就是我們雙方的語言頻率有所偏差,那麼自然而然的就要我做出調整了,或者帶二老去新東方。
不知大家有沒有反向的經歷。老闆是美國人,我跟老闆說話緊張的時候,經常會冒出一個兩個『嗯』,『這個』,『那個』的詞,轉瞬即逝,當然我還是看到了老闆臉上『沒聽懂』的表情,雖然他不知道到底是他沒聽清還是我沒說准。
----------
不論如何,我覺得雙語的混搭還是一個挺有意思的體驗,並且是互補的。在特殊語境裡面,有時候某一個語言無法表達的意思,另一個語言剛好切切實實地補位,特別給力!這裡補一個感受:編程語言裡面同樣是有這樣的感受啊!一般大家都熟知的C style語言,最基本的一個if statement:
if (variable == 1) {
//Do something
}
對不對?
我這段時間徹底開了腦洞,有一個scripting language是這麼寫if statement的:if variable is 1 Then
"Do something
Endif
這一類叫啥style?我這兩天才開始補腦,寫得真是很心碎,而且『Then』還必須和if在一行...
感嘆一下. 學了一個style的語言,再換一種類型,有時候也是非常痛苦的!無代志啦, jom來馬來西亞你會發現your case其實sedikit masalah je,唔係我吹水。
我被封印在多倫多讀書,現在切身感覺自己說母語的時候越來結巴了,因為很多概念是來這邊才接受到的,根本就沒想過他的中文意思是什麼,所以告訴我那個英文單詞,我腦中浮現的就是畫面感而非一個中文釋義然後再轉化為畫面感,比如跟我說token,我就想到那圓圓的小硬幣,和我說settlement我就想到一個大屋子裡一群工作人員在幫新移民做事情,所以很多時候和其他一樣說普通話的人交流起來經常卡住,因為我要想一想這個詞到底中文是啥,我知道我可以用英文說,但我不喜歡這種中英夾雜的表達方式,所以寧願卡一下。
還有更瘮人的是在微信上和人打漢字交流的時候,腦子裡很多怪念頭飄過,比如講到過去的事情就想給動詞加個ed啊,想給可數名詞加個s,兩個動詞連在一起希望後面那個屁股後面跟ing. 這時候就深深感覺自己的母語受到了"污染"。版權所有。
————————————————————日語N1接近滿分,托福過百,的文學青年還是很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的,因為雖然喜歡外語,中文才是真愛啊。
對最高樓的code-mixing現象不會造成母語退步提出質疑。個人感覺,code-mixing的現象還是會造成母語退步的。中文的語法自由,所以還是想說句式。外語對母語句式的解構和重組,換句話說削弱了原本的母語句式,增強了外語語法的習慣性。中文裡一些慣用的修辭,比如象徵、排比、頂真,這些修辭手法在當代的文章里是越來越不常見,或者感覺越來越不受待見,估計就是邏輯語境對寫意語境的入侵。之前看過一篇批評中國人寫狼的文章,大意是說中國人把狼的幾個特性不顧自然規律地附會成中國人自身性質——沒想到有人對象徵手法已經不能接受到這個程度了。1.語法上的冗餘隨便舉個例子,包含兩個問題,直到……才(not until)的句型慣用和主語不省略。舉個例子:A.直到奶奶告訴我那個東西不是弟弟拿的,我才明白我錯怪弟弟了。B.奶奶告訴我那個東西不是弟弟拿的,我才明白錯怪弟弟了。很顯然,「直到」和某些場景下主語的省略是更流暢凝練的中文表達,但是學過英語後A句也變成可以容忍的,於是容忍進了我們的下意識,導致了中文語感的疏散。2.用關聯詞指示邏輯日文接續詞是我蠻討厭的一種語法結構。日語作文課,許多同學都「少寫」了「接續詞」,被日本外教畫一個加入符號,要求我們加入接續詞。原來在中文的習慣中根本不需要多餘的接續詞來幫助,自此才發現中文的邏輯往往隱含在句意中。搞得現在寫中文文章,不小心就會變成一段一頓的思維方式,然後切得很細,不能行雲流水了。(也許未必是壞事)例子如有需要可補充……3.外來文化表達的粘貼英文的例子:Whatever.我真的很討厭這句話,理由不說了行嗎,你們感受一下……A:昨天的英語考試真的好難,你覺得呢?B:Whatever.日語的例子:一直以來謝謝你的照顧!/請大家多多關照!/不可以給別人添麻煩!儘管中文不習慣表達這個意思,或表達同樣意思並不存在任何固定說法,當日文翻來覆去地講這些話,有時候在差不多的時機,這些台詞便從嘴裡滑出了。「一直都謝謝你的照顧」,用靈活的中文去表達,通常是拆分開來,展開多個畫面,連貫而產生感情。比如「我大一的時候,你鼓勵我XXX,大二,我XXX,你又幫忙,現在你又~ 我要怎麼還你哦」。日本人慣於這種場面,於是他們有了固定句式,碰到相似場面往往只是深情地朝對方鞠一躬,大聲說「一直以來謝謝你的照顧!」保持鞠躬姿勢一秒——對!重點是人家的表情和姿勢和這句話是配套的。在中文裡直接拿來用,實際上相當不合適……平時不容易意識到這是個問題,特別是學外語的人之間互相交流,很容易採用文化習慣粘貼的交流方式。個人覺得和本國人說話要注意避免隨意使用文化印記較強的表達,因為這些表達背後的感情基礎薄弱(本地文化習慣缺失),容易導致交流無效。不過,在吸收外語的過程中,吞進中文裡沒有的概念,即使是不得不使用外語表達那個概念,其實對中文也是有助益的,這種助益不體現在單個概念的表達上,卻體現在整體思維的更新上。畢竟時代在前進,語言只是隨之前進而已。用中文去刻畫所處的時代,是我熱愛中文的方式。我困惑過。之前回國的時候都很小心不用英文辭彙。有時後說話會打磕,因為不知道某個詞怎麼說。
結果被人罵裝逼,說我「在國外混久了,中文都不會說了,搞得自己英文有多好一樣「。
後來我就放棄了,英文中文怎麼順怎麼來,自然又是被罵裝逼,說我」中文裡夾英文好似鑲了金牙「。
如果對方會因為一種外語不好而自卑,你無論怎麼做都無法取悅TA的。而不為此自卑的人,要麼自己英語不錯,分辨得出裝逼的和被逼的中英夾雜的區別,要麼根本不在意。
實際上這也是基礎教育里矯枉過正的一個結果。我沒見到一個中文裡夾義大利西班牙阿拉伯語的人被說裝逼的。今天貌似得了急性腸胃炎,但看到這個問題還是想掙扎著爬起來說點什麼...
我之前也是這毛病的患者,後來研究生去讀了口譯,奇蹟般地好了!非常開心!!高中念了國際班,後來在英國呆了四年,三年本科念了傳媒,一年在巴斯讀了口譯,基本上這毛病在大二大三暑假回國的時候特別顯著。那時候和高中同學在微信上講話,都要嗯嗯啊啊老半天,最後也找不到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的確有表達功能的欠缺,自己也意識到了。我真心覺得這就是一個問題,對於一個小時候當語文課代表的人說,閑聊都找不到合理描述,中文文章完全不會寫,簡直是噩夢!!
後來開始念口譯,行業準則就是中英文都要好,中文說得像中文,英文像英文,中式英語和翻譯腔都給我扔掉!而要找到在語境下最合適的詞或表達,一詞多義的現象非常普遍,比如前面 @Shawn Zhang 提到的『exactly",也不一定要說成「剛好」啊,按照語境來說「對!」 或「就是這樣!」 不也可以?
平常不用做回答的話,字典上是「精確地,確切地」,但也是可以隨情況不同來改變的,比如說 『What does that mean exactly?』這句,符合中文習慣的翻譯有:「那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改變詞性,說 「那具體是什麼意思?」 根據語境來翻譯的另一個例子就是不同場合說不同的話,在聯合國大會的致辭中,你總不能把各代表叫成"you guys", 而是"distingushed delegates"。今年年初去一個廣告公司面試,面試官是香港人,一和他聊開就覺得有這樣一個上司太幸福了!甚至可以發展成密友啊!可他後來一開口:「我們的team work 的都很close...",我就暈了,也不覺得他欠揍,只能說習慣不好。
引用 @Shawn Zhang 的一段:1. 我覺得題主所表達的不是一個『問題』,而只是一種有趣的現象。
比如出國幾年後,與中國同學之間常常說『你的project什麼時候due啊?』, 『周末去吃Korean BBQ』吧, 『別太遠了,Hamilton的中國菜也還行!』。為什麼在好好的英文裡面要說辣莫多英文單詞?是不是像 @Lee Sam 說得一樣,我們中國學生平時這麼聊天『純粹屬於討打』?我可以想像我與一個中國學生在街頭互毆:
我說,「去Hamilton Downtown 吃 Korean BBQ!」砰!一拳打我臉上。他說,「說得不對!去漢密爾頓的市中心吃韓國燒烤!」我,"Duang...."我想問,隨便怎麼說,DOES IT REALLY MATTER?互相懂了對方的意思不就行了,不100%說中文就得罰請客吃飯啊?
我覺得這樣說當然沒問題,但這純粹屬於名詞的轉換,不涉及語法,但像我上面舉的例子,涉及語法的同時,時態都不知道怎麼搞了,我想 @Lee Sam 是不是主要指這種。
而關於APP啊PPT這些事兒,西方人也說APP呀,只不過是連起來讀的,就像UGG靴子——一般能發音的都會把它當做一個詞來讀,而PPT就說powerpoint嘛!這也展現了語境的作用,畢竟這些都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嘛!
最後再引一段:語言是用來交流的, 那麼最有效率的交流(我好想說『最efficient的交流』啊!!!!)就是一個非常可取的交流方式。如果在特殊場合,必須遵守嚴謹的語言規範,那麼另當別論,但是平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我們覺得表達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只要互相雙方實在同一頻率(我好想說『同一channel』啊!!!)。
額,我覺得你可以說 "最有效」 和「同一類人」...語言是用來交流的沒錯,可是不去保證每種語言的特點,這個國家的文化屬性就容易丟失,最後落成個三不像。
哎呀媽,現在覺得俺不但中文進步了,英文也進步了呢!我覺得無所謂的人也不必來爭,但表達能力對我個人來說很重要,說句肉麻的,現在中文好了,覺得終於找到了根,找到了和小時候自己的紐帶——開始寫文章、又開始喜歡閱讀。好了我要回去吃藥了...我14歲出國,你說的這些習慣基本是我出國之後的頭3年很常見的習慣。殘酷的告訴你,你夾雜著說是因為你同時說兩種語言的時間還太短,在兩種語言之間轉換的經驗還不多。哪天你可以流利的做同聲翻譯了,你會發現你描述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就拿你舉的幾個例子來說,
you know基本上可以用「呃」這個字來代替,exactly用「剛好」可以完美替代。effort都不翻譯只能說說明你太懶了,你說的「花很多effort」和中文裡「要想很久」是等效的。你這幾個例子算好的,前兩天參加了國內一個廣告公司舉辦的會議,裡面出現的中英文夾雜算是把我噁心透了。面對一屋對互聯網不了解、英文很一般的傳統行業的老闆,該公司的幻燈片中竟然出現了下面的語句:
「我們做過幾個case」(案例)
「待會把demo發給你"(演示)「這是我們剛做的APP【把三個字母分別讀出來】」(手機軟體)「我們網站的PV很高」(page view, 頁面瀏覽量)全部都是可以直接找到對應的單詞,居然還不翻譯。你要是內部會議也就算了,我尊重你們的行業習慣。你這給甲方看的東西你做成這樣做是什麼意思?當然最後的效果是達到了:老闆們看了這麼多自己完全看不懂的專業名詞,深感互聯網博大精深,立刻體驗到了傳統企業轉型的必要性。
對於這些夾雜用法用法,有的人會說是在國外待久了,不習慣。這純粹是瞎扯,核心原因是英文太差了,一下才還沒想不出來中文的對應詞是哪一個。就和你一樣,才出國一年,對英語使用也僅僅是剛剛習慣,要熟練的翻譯需要對說話時的感覺有深入了解,才能在中文中找出等效的語句。
國內還一個每次看到了我都想吐的習慣,就是自創一些國外都不會用的簡稱,比如,某人事主管會說我把JD發給你吧,搞了半天才知道了是job description的簡稱。說成「職位描述"會死啊,何況JD這種簡寫在英文里也沒有人用。我還見國某些香港學生說「我最喜歡做MC」,一問才知道是「Multiple Choice"(選擇題)的縮寫。話說你們知不道英語里簡寫已經夠泛濫了,一般只要不是四五個單片語成的詞根本不會隨便創造簡稱啊。你以為自己自己創建幾個縮寫就顯得你很專業了?
真正可以中英文夾雜的說的,應該是因為地區文化差異、在中文中沒有相對名詞的概念。這些詞通常出現在各種專業術語中。例如哪天高盛如果又推出了某個奇葩的衍生品,然後自己給取了一個名字,那這個確實沒有什麼翻譯的必要。或者像評論提到了當地某特色餐館的名字,那翻譯過來反而會造成混亂。但是你這種日常生活中用的介詞也不翻譯,純粹屬於討打。
我個人覺得,如果你兩種語言都說熟了,那麼對新辭彙的翻譯習慣就負有一定責任,而直接上英文是很懶惰的行為。現在有些英文被夾雜到中文裡,完全是行業從業者和媒體的失職。手機軟體被說成A-P-P,幻燈片被說成了ppt,最後造出來的會是一些在中文和英文里本來都沒有的詞,國內的行外人事聽不懂,老外也聽不懂。這種人為定義新詞不但破壞了語言原本的優美性,還會為後面的人在學習時造成大量的腦力浪費,最後肯定會讓「德律風」這種垃圾翻譯滿地橫行。一些東西剛接觸的時候就是用英文學的,所以有時候還真不太清楚對應的中文。這個問題在學術辭彙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比如跟國內的小夥伴討論intro to electrical system的作業的時候,提到op-amp,他的表達是「運放」,我就反應不過來那是什麼……還有cascade,根據字面意思直接翻譯的話我只能表達成「小瀑布」,查一下才知道似乎叫「級聯」。
再比如intro to mechanics課裡面的truss,你要是跟我說「桁架」……第一個字根本不認識好嗎。
還有做題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的「Given that ..." 我一下子也想不到完美對應的中文表達。(評論區@趙永峰提出可以譯成「給定」,謝謝!)。
日常表達中也有這種情況,雖然相對學術表達來說要少一些。這種大多是由於文化差異造成的。舉個栗子:gimme 5難道說成「快舉起手跟我擊掌」?這個動作在中文環境中就很少遇到,所以在我的中文詞庫里沒有與之對應的詞語。
中文對應不到英文的情況也很多……比如「吃虧」。
個人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輕鬆隨意的場合中英夾雜是無所謂,目標是讓對方聽懂就好。更加正式些的場合,注意一下的話也不會為難到話都說不好。既然能力在那裡,那麼根據場合選擇更合適的表達罷了。
------------3.25.2015更新---------一些後話:上周我加入了一個微信公共平台的翻譯小組,翻一些學術科技類的小文章。在翻譯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很多長句子和術語。在對中英文表達習慣上的區別有了更深一步認識的同時,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語言能力還有待提高。個人感覺也算是種鍛煉和學習吧。老公是韓裔美國人,只會說英語,韓語聽得懂大部分但是不會說!婆家是韓國人!娘家上海人!小孩……自己外企上班,客戶大部分是日企!每天答主生活在,和老公講英文,和孩子講國語,和婆婆講韓語,和親媽講上海話,和客戶飆日語的混亂世界裡!對!沒錯!答主就是能夠駕馭這幾種語言的超強女漢子!但是沒錯,經常腦子裡一塌糊塗!和老公交流英文夾雜韓語,和親媽則時不時國語mix上海話,轉換的時候也有卡住了著急講不好的狀況發生!尤其日語和韓語會竄掉!學過這兩種的可以理解!因為很相似!經常前半句韓語後面日語接起來!其實很辛苦啊!腫么辦!若干年後發現中文表達能力都受到一定影響!這可是母語誒!先佔坑等高人來指點!
所以真正的雙語人好難當。我都不會用中文來回答關於自己工作的問題
取匿方便認親+ 正兒八經答題一下 = =
關於雙語表達習慣,在大段中文裡,有些特定詞語(大家生活中常用的固定詞語,或者直接引用大家都默認在討論的書面文章里的單詞 ,以及很難找到一個簡短準確的中文翻譯來對應的),直接插入英文是沒有問題的
舉例: 我明天有個presentation。(翻譯成中文:演講彙報?怪怪的) 我剛剛收到offer啦!(收到錄取通知書。。。怪怪的而且好長。。)你發封email去和他們說一下(好吧,這個地方其實email和郵件都無所謂的。。但是!!!!!
有些中國人,在和同是中國人私下交流,明明可以順暢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尤其是動詞!!),偏要中英文夾雜著說,簡直就是 呵呵呵呵舉例如下:你send一個email給我們的clients一下 (呵呵呵呵呵) 說 發封郵件給客戶會死么)你們今年recruit了多少人啊(說「招」 不比 說 「瑞柯如特 」方便多了。。)能幫忙把這份 report print出來么?(說列印有那麼難么?)想用英文裝逼 就全說英文啊。。。。
以及發一段之前在微博上寫的:
「關於在海外中國人在非正式場合的交流語言問題,我的主張是:如果兩個人的英語水平都可以達到自由交流的地步,那用什麼語言是雙方的自由,別人閉嘴。如果任何一方的或雙方英語比較捉急,那麼打著「英語是官方語言」的幌子在那裡笨拙連比劃帶猜的 硬要用英語交談 真的是傻逼 = =」
--------------原答案-----------------------------------
在新加坡的來怒答一發!
你們那些在中文裡不經意間 夾雜一兩個英語單詞或者短語的都弱爆了好么!!新加坡這邊交流是:噼里啪啦一段中文」好難的啊 學不會啊啊 老師讓什麼時候交 不知道啊 你交了沒有啊 這個地方是什麼意思啊 噢噢噢噢 那你怎麼 「一大段
然後瞬間莫名其妙就換成英文了!!」omg why you damn clever ! how u figured this out! tell me i won"t tell others 「噼里啪啦又大段全英文
然後莫名其妙又換成中文了「哎呀 真是笑啊 」 有吉利咣當一大段。。
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 華語好的新加坡人 和 英語好的中國人之間。。。上次去參加一個銀行的career talk, HR是中國出生的,然後就各種上面一句還是中文,下面一句就全換成英文,賊酷炫!!舉例:「if you guys have any enquires, feel free to drop me an email and i will try to reply as soon as possible」 (暫停了一下) "你們記得哦寫郵件的時候加上xxxxxx,就放在郵件標題,中括弧什麼的"(暫停了一下) 「so that I could recognise that you are in this program 」
主要是很沒有違和感。。。大家都好淡定。。也跟著這麼講。。。
以上看到這個問題有點汗顏自己目前有些雙標了…。試著回答一下。
我學英語十年多,從小學六年級到現在大三,至少英語課都是全英教學。大學以後因為專業是翻譯口譯,自認為英語交流無障礙。高中同學很大部分在國外讀大學,曾經對一些小夥伴中英夾雜的說話方式十分十分鄙視→_→「英語誰不會啊,要麼我們全用英語要麼請好好說中文謝謝。」
直到我這學期在DKU(崑山杜克大學,可以理解為Duke在中國的校區)交流,才深刻體會到全英環境的浸染力╮(╯_╰)╭
最明顯的例子是,因為無論是課程群還是活動群,都有相當一部分外國人,所以即使是在微信群里,無論語音還是打字都默認是英語。因此,當我收到國內同學的消息時,回復時腦內第一反應還是英語→_→如果當時身在IT Department或者Study Room這種環境音還是英語(因為工作人員都是外國人)的地方,相比中文,說英語確實更不需要思考。並且,當你生活中用英語自如聊天並且能適應和外國人開玩笑時,轉換真的需要費腦子…比方說我在跟同學轉述教授課上舉的例子,或是吃飯時跟A提起B跟我說過的笑話這種情況,如果原來說話的人用的是英語,轉述用英語就會比中文輕鬆,因為少了翻譯的過程……說實話,我一直在警惕不要中英夾雜,畢竟專業是翻譯口譯,如果以後在口譯現場冒出這樣的句子就……不可原諒了。所以我決定就算reading多到沒時間睡覺也要看看中文書……否則半年以後中文堪憂TAT
以下是出現這種情況的一些建議:
1、如果談話的對象受過良好英語教育,比如有留學背景或是外企工作背景,That"s fine, just talk in English, then both of you would in comfort zone.
2、如果確定對方可以聽懂,但是不確定是否能用英語流暢表達,可以先表示歉意,說我一些名詞和習慣說法太久沒接觸可能會冒出英語,你要是知道中文怎麼說一定告訴我啊!談話就會愉快很多。
3、如果對方英語不好,提起四六級就一臉不堪回首……千萬不要什麼都不解釋就中英夾雜!別人最討厭這種人了!裝X!這種時候說話慢一點,即使嘴快冒出了英語也請立刻補上中文。you know that...how to say...come on~!(表達你拉倒吧,別這樣等語氣)等口癖盡量不要有!
4、就算冒出英語也要是連貫的片語或是一個chunk(語塊)低級辭彙請不要夾雜,否則真的很招人反感。我現在還記得我高中時一個新東方老師在課上講的真實的故事:他在花旗銀行的實習沒做完就憤然出走的原因是,受不了廣東上司每天說話像這樣:「Simon啊,這個file你記得給我copy一下哦,等下meeting要用的厚,千萬不要forget啊!」
以上╮(╯_╰)╭
ruler, pen, book, paper
gabbro, granite, feldspar, orthoclase
兩行都是看得到的非抽象名詞。看出區別了嗎?第一行,小學學的,中文教學,中譯英範疇;第二行,大學學的,純英文環境,根本不知道中文對應的是啥。
綜上,遇到一個中文夾雜英文的,默認ta中文表達不夠好就可以了。出國也有5年了,每次和中國人說話我都會把日語翻譯成中文,絕不會夾雜著日語,除非真的不懂該怎麼翻譯的時候。我才會在中文裡夾雜著日語。和國內同學說話的時候更不可能夾雜日語,因為他們聽不懂。所以我認為還是分情況的。
這種情況叫code-mixing 或者code-switching。
在雙語環境下,可以有幾種原因導致這種中英夾雜或者其他雙語夾雜的的情況,以中英為例:1.某些英文單詞沒有對應的中文詞語,比如常見的presentation,paper,直接說成報告、論文好像都不是那麼回事,不如直接說成英文來的方便,還沒有歧義。2.雙語者因為掌握兩種語言,說某一個詞語的時候,某種語言處於活躍狀態會直接說出來,就像您的例子,you know,這個詞是個我現在想到的第一個,於是就說出來了。3. show-off(您看,我想到的就不是炫耀),當然這個並不發生在您身上,但是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以上是從原因的角度解釋了一下,至於「怎麼」影響,大部分情況就是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出現的。這當然不是語言的退步,我有同學本科在美國讀計算機專業,她回來有同學問相關的問題,她很多東西只能拿英語說,她說她也不想這樣夾雜這說,好像炫耀一樣,但是她不知道這些英文對應的中文是什麼,因為學就是這麼學來的。然後這也沒有到語言純潔性的高度上,題主說著高興就行啦~本來每個語言能夠精準表達的東西就是有限的,很多的東西都不能翻譯得很精準啊。。。所以嘛,多一種語言就多一些表達東西的方法,進而可以更精確更簡潔地交流思想,我覺得沒什麼不好的。
大家的例子那麼多,我來舉幾個我自己愛用的中英夾雜,看看是不是很難用純正漢語表達:
例子1: 我claim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 意思是我提出一個假設,而且我相信這個假設是真的,而且我可能等下會把這個假設證明給你看。當然,「他claim怎麼樣怎麼樣」,就是個比較消極的表達了,是說他表達了某個觀點但是沒有證明。。。(這個真的很難翻譯,因為美國人喜歡先claim一個結論再補充證明,中國人不喜歡這麼干所以這個詞都沒怎麼造出來)例子2: counterpart就是「對應的那個人或者物體」,比如:「你的申請文件應該交給DGS (註: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y,系裡面的研究生主管),就是Herman的counterpart」(標準的中文可能是「就是那個學校做Herman這個工作的人」)嗯,說到口頭禪,我倒是不說you know,我連說英語都不喜歡用這個。。。但是被人撞一下或者不小心做壞個東西什麼的一般會爆出一句「Oooooops」 (讀作 無普絲)
再講個段子:當年在法國上學的時候,大家地鐵上撞了別人什麼的都會說句對不起,法語叫Pardon(不是英語那樣「趴den」而是「八r動」),後來習慣了,回國坐地鐵,蹭著別人了也來這句"八...."一想不對,趕緊順勢念下去ba........o qian.....然後全車廂的人都看著我...當然,保持用你會的各種語言表達這些思想的能力也是重要的,畢竟有時候還是要跟只會某種語言的人交流。先來開個坑吧,看著眾人的回答心痒痒的。這是第一個可能會比較長的答案,還是蠻有紀念意義的。但我覺得我完全有離題的可能性有點大,中文也不是太給力(語句可能會不通順,怪新加坡的中文教育吧),各位看官請多多包涵。
讓我先來介紹下我混的地方。答主八歲到新加坡,十五歲離開。在當地只要不講中文,不會有人發現我不是新加坡的local。讓我來先介紹一下我大新加坡吧!新加坡國土面積400平方公里多一點,形象點的話,它可能有1.5個海淀區那麼大。
新加坡居民有531萬。其中華人佔73.4%(又分為廣東人和福建人),馬來人佔13.2%,印度裔(淡米爾人為主)然後剩下的就是Ang-Mo(翻譯過來應該是紅毛,泛指老外)。新加坡長期受英國統治,獨立後以英語為第一官方語言,但各「非英語族群」說英語時難免會摻入自己母語的用法,長久互相混用,形成了「新加坡式英語」,也就是我們所叫的Singlish。
『Singlish』的特色,是句尾常帶上揚的「la」、「me」、「lo」、「hah」等音調;此外,句中常有新加坡人自創的縮寫,以及馬來語、泰米爾語、福建話、潮州話、廣東話的用詞。作為一個Multiculturalism的社會,新加坡基本所有的學校都是各個族群的小孩都有(平均分布在每一個班),這些小孩從小就會運用其他族群的方言。這直接導致了這些人長大之後可以很流利的把這些詞運用在他們日常生活的語言當中。
讓我用我自己的經歷來做例子吧!我:Dey! Where you wanna go Makan? (哥們(泰米爾語) !你要去哪裡吃飯?(makan是馬來語的吃飯)
朋友:Dunno larh! Last time we ea the xxx(某食品)at the Pasar (馬來語的集市)so damn chao da(福建話的炒糊了)。 (不知道啦!上次在集市吃的xxx都是糊的)我:Alamat, go subway larh. (不要蛋疼了,去吃賽百味了事兒。)
以上現象導致了有些受教育程度不高(中專)的新加坡人在正式場合有時候會做不到用準確的英文來表達自己所說的東西,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著他們所熟悉的語言的代替品。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語言中抽取不同方面的辭彙,從而導致他們在兩種語言中都存在著語言豐富性缺乏的問題。好多新加坡人(我認識的)英文比上不足(英國人),比下有餘(非英語國家)。話又說回來,只要是受到過大學教育的新加坡人的語法這些真的是准得可怕。選詞簡單明了,常常我要用兩句話才說得清楚的事兒,他們一句就可以搞定。
我可以很自如地在一句話里混合英語馬來語潮州話淡米爾語然後用粵語的擬聲詞來結尾.
我蠻自豪自己有這等能力了。
給點Singlish的各種案例吧!
1 Makan already? 吃飯了嗎?
2 Sian ah! 悶呀!3 Alamak!Why you do that? 我的天呀,為什麼你這麼做?4 Can meh? 可以咩?5 Why you like that one? 為什麼你會這樣?6 You never eat meh? 你沒吃過嗎?7 Oh yah hor! 哦,對呵。8 Ok lah! Give it to you lah! 好吧,我給你啦。9 Toilet there. 廁所在那個方向。10 Don"t need to be so kiasu! 不要那麼怕輸。想想還有什麼想說的再來吧在Singapore讀書的感受深切,感覺當地土生土長的人都這樣。只是他們Singlish有時候太逗,受不鳥 lah。。。
作為中英泰三語混著說的人……這種情況只出現在可以跟自己說三語的人群里。有時候真會覺得腦子轉不過來,明明中文是母語,卻無法及時搜索到響應的辭彙,只好用泰文表達。有時候某個辭彙中文找不到合適的,泰文又不會說,就只好用英文。覺得出國以後,中文表達能力真的下降了很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