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便利店密度這麼高,怎麼生存?
在大陸來說,上海應該是24小時便利店密度最高的城市沒有之一。在晚上去買關東煮和茶葉蛋的時候,我總會困惑上海已經有如此高密度的便利店了,為什麼居然還在不斷擴張,基本已經到了一家全家挨著一家好德,對面一家7-11挨著一家羅森的地步。競爭這麼激烈也不關張?
我以前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所以以嘗試著解答問題。
在上海開這麼多家店,已經不稀奇了,在我高中附近,步行5分鐘就能到的全家有3家,無法想像吧,讀高中那會兒真的覺得「全家」的決策者腦袋進水了,但是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我覺得這和品牌策略有關。
大部分消費者長期消費一類產品,都會有「品牌忠誠度」(brand loyalty)。品牌忠誠度一般分為三個Level:路人粉(brand awareness),普通粉(brand preference) 死忠粉(brand insistence)。
路人粉:誒,這個牌子我有聽說過誒,要不我試試看吧(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洗腦廣告的原因)普通粉:我沒有選擇困擾,我選我經常用的牌子死忠粉:555~怎麼可以這樣~我要的牌子沒有了,今天沒辦法用XXX腫么辦!55555....(死忠粉一般無視替代品活著替代品牌的存在)便利店是可能每天都進去消費的地方,所以,如何提高顧客的忠誠度甚至吸引新的顧客源,是他們的營銷戰略重點。
以我親身感受為例,在便利店剛剛進軍上海的時候,大多數品牌店可沒有這麼多,基本上一個街區你只能見到一家便利店,那時候我進去消費連店名都不看,因為沒有必要區分,有地方買零食就夠了(所以這個時候我連粉都不是)
後來我去日本玩,街上也是各種便利店,晚上有去7-11「嘗鮮」,因為這家店離酒店近而且我聽說過這個名字(路人粉),但是體驗完沒什麼特別的感受,還是沒有理由地偏愛羅森(估計是因為我家附近有羅森並且經常去。。。)再後來我上高中了,如上文所提,完全就是被全家給包圍了,而且沒有其他便利店哦~這簡直有點「被綁架」的感覺~加上全家擴張速度,之後,便利店我只去全家(哪裡都見得到嘛,所以我現在是全家的忠粉)根據我的體驗,像便利店這種日常必需品,一定要保證自己的「availability」 「accessibility 」,否則就容易流失一大部分普通粉。而如果大範圍擴張,除了能維持和普通粉的聯繫,還能順便給自己打打廣告,一舉兩得。至於便利店要有死忠粉,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天兩天你可以忍,長期是忍不下去的。(比如谷歌崩潰了,正常人都會轉去用百度或者Bing吧)
綜上,因為競爭大,所以密度高,否則顧客都要被別人給搶走了呢~
希望對答主有幫助~感覺這些品牌的消費群體和主打產品都略有不同,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就是個人的選擇不同。
打鐵還需自身硬 自身硬了找竅門 可以更新一下銷售的模式 轉化下思路 可以依靠以客拓客的方式來發展消費範圍 就是和錢生錢是一樣的道理 顧客就是上帝 上帝會認識很多上帝 中國人喜歡聚堆 所以就可以憑藉這個習慣來發展
所以很多家開張不久就已經關門了吖
推薦閱讀:
※互聯網正在夕陽化
※好創意會不會因為商業計劃書泄露而被複制?
※如何看待10月14日「高通在三國採取行動 起訴魅族侵犯專利 」?
※怎麼打贏模擬商戰marksimos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