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的解釋府兵制,和明朝的軍戶制有什麼區別?


府兵制和衛所製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僅僅是表面上,其差別可謂天壤之別。以下我分別簡述一下對府兵制和衛所制的理解:

府兵制:府就是軍府、折衝府,其框架來源來自西魏、北周、隋的柱國制度以及的總管制度。唐朝初年加以完善調整形成了十二衛(而不是十六衛,其中四個不領軍府)統領諸折衝府的結構。各個軍府根據地點重要程度和實際需要分為上中下三等(1200,1000,800)。接下來就要說說府兵的來源。在唐初(武德、貞觀二朝以及高宗前半期),成為府兵衛士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事,甚至成為一種榮耀。因為衛士的遴選要考慮你的出身成分,家財狀況。在當時,關隴子弟優先,殷實富農優先,如此才能保證府兵制度的運行。衛士的部分武器裝備比如騾馬、戰刀、戰袍、被褥、炊具、工具(繩子火石之類)以及最重要的糧草都要自行準備,而其他物品例如盔甲、長矛、弓箭等則是由官府統一配發。因此普通的自耕農或者貧民是根本無法支撐的,甚至中農也甚為吃力。所謂的兵農合一實際上是嚴重的字面誤導,因為根據以上的描述,可以發現當時的府兵衛士至少可以稱為小老爺了,田產殷實,財富可觀,根本無需親自務農。耕作工作一概交給家奴、佃戶等完成,是舉家養一兵。因此就產生了富養精兵化的現象,糧草裝備都不是問題,足以完成番上入京、輪換戍邊、集結出戰等任務。同時衛士又有社會地位,已經有種職業化養兵的感覺。因此在唐朝初年,以府兵為核心的唐軍縱橫寰宇,先後消滅了東突厥、西突厥、高昌、薛延陀、百濟、高句麗、吐谷渾等勢力,成為了當時亞洲東部頭號強權,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又一巔峰時代。府兵制的衰落和崩潰是同一個問題的反面,正因為府兵衛士倚仗自身的優厚資本,承擔了高難度的作戰任務,隨著唐朝疆域的不斷擴展,邊防屯駐所需的兵力越來越多,番上輪替的距離越來越遠,府兵制度難以維繫。士兵們越發感到征途漫漫,厭惡戍邊,從而導致徵兵困難,邊塞現役士兵歸鄉無期,無法完成規定的交換。而且隨著軍府設置數目越來越多(總數最終達到630餘個),越來越難以補齊符合條件的官兵,精兵化現象不斷稀釋。為了彌補日漸捉襟見肘的兵員供應,兵募越來越多,就是所謂的健兒。這些健兒有臨時徵召,事畢遣散的,也有長期維持的。健兒的出現和發展更加加快了府兵制度的瓦解,最終在開元年間,軍府由於再無兵可發而全部廢除,府兵制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邊鎮,後來天寶年間發展為大家熟悉的節度方鎮。

衛所制:明代衛所制的框架來源於元代萬戶制度,甚至再往前可以追溯到金朝的猛安謀克制度,在此不加贅述。元代軍事層級依次為元帥、萬戶、千戶、百戶等,明初略加調整,形成了都督、都指揮、衛指揮、千戶、百戶、總旗、小旗這一套指揮層級。全國範圍內分軍政(都司衛所)、民政(布政司府縣)兩大體系。其中衛所分實土和無實土兩大類,實土衛所絕大多數分布在邊境地區,區內全部軍管,並無民政的府縣機關;而無實土衛所往往分布在內地,與民政機關犬牙交錯,保留少量軍屯土地。衛所軍士的來源,主要有如下幾類:朱元璋的淮西元從紅巾軍和東征西討過程中不斷前來投效的其他地方武裝;歷次洪武北伐收降的元朝蒙漢各族官兵;設置衛所後,遷移而來的民眾,改為軍籍,就是所謂「籍民為軍」。從早期衛所軍士的來源我們可以發現,他們與府兵制的衛士存在很大不同,絕大部分軍士原本都是貧苦的底層民眾,並不存在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甚至上述的第三類來源都非民眾自願,而是強制執行,更談不上什麼榮譽感了。以上是來源問題,接下來我們談談衛所制度的運行,衛所上下官兵,實行世兵制,即子承父業,世代為軍(PS:在明代,衛所兵通稱為軍,而兵則專指通過招募而來的武裝)。凡軍戶之家,男子不能從事其他產業,定要世代從戎,理論上只有軍戶絕嗣,官府才能勾掉這家的軍籍,然而實際操作上官府往往不這樣做,反而強令該戶從鄰里親戚中強拉男丁充軍補上缺額。世兵制的弊端顯而易見,而且實際上是走回了六朝時代世兵制的老路,實屬一大倒退。正因如此,這種落後的更替制度構成了衛所制度迅速衰敗的原因之一。衛所制度的另一大衰落原因是永樂元年以後的肆意內遷、改設、濫設以及靖難之後的濫授軍職等,相關內容本人在自己原創的另一篇知乎文章有更詳細的講述(題目開頭:北平大寧二司),諸位看官如有興趣,可以移步。無論如何,衛所制度只在洪武一朝大放光彩,區區三十年出頭,之後便迅速衰敗,導致大明陷入了長期的無兵可用局面,而府兵制在唐初風行五十餘年且帶來了無比輝煌的戰果,尤其是依靠府兵制相對牢固的掌握了遙遠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的廣闊地域,個中高下,想必觀者自有分辨。

結語:無論府兵制還是衛所制,其結局甚為相似,就是全面崩潰(衛所後來僅保留框架),然而有意思的是,接替她們的確是相似的新制度-----邊鎮募兵制度。募兵往往意味著朝廷開銷的陡增和掌控力的下降,其中明朝的鎮營兵制更加典型,士兵頻頻鬧餉嘩變,朝廷苦不堪言,焦頭爛額。然而中央直屬軍事實力的持續衰退也許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養兵的死結和宿命,只能以招募的方式加以彌補,飲鴆止渴,延長壽命。


二者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細節上有區別。北朝隋唐搞的是均田制,因為誤打誤撞用了周尺,實際上等同變相復活了井田制(依然不一樣,井田制是按田湊人,保證三個半勞動力,經常是一大家子分成哥哥弟弟組成一個家,老爹和小兒子另組一個家,現在陝西還是這樣,均田制是按人分田,且必須僅僅一夫一妻為一家,有牛則可以分更多),均田制每家都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家家有餘糧,宿衛出征還有補助,府兵基本就從這些均田戶里出。

其他說地主的,那是北軍,不是南軍,南軍就是中農而已,農忙時需要僱傭短工,但是關內府兵的均田是關外的1.2倍,屬於富農,可能要長期僱傭一家的長工。

《舊唐書》武德七年,改五尺為步,畝仍為二百四十步,百畝為頃。 原本355米交的稅,現在295米就要交這個數了,等同變相加稅。 唐《夏侯陽算經》:唐《雜令》諸度地,以五尺為一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李文公集》 (唐)李翱《卷3,平賦書》:五尺謂之步。。。三百有六十步謂之里。唐太宗《隋書地理志》、唐玄宗《唐六典》、唐憲宗《元和郡縣誌》、北宋《長安志》、元《長安志圖》、清《唐兩京城坊考》記長安城裡步,外郭「東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後晉《舊唐書》作「十八里一百五十步」也就是6630步,北宋《新唐書》作「六千六百六十五步」,比6595步要多,也與考古發現的9721米不符,0.295*5*6595=9721米。 唐憲宗《元和郡縣誌》、北宋《長安志》「周六十七里」。《唐六典》:一尺二寸為大尺,周黑黍0.2463*1.2=唐紅黍0.2956米,0.29436*5*360*67=35.5公里。 0.246*6*300=445米,0.246*5*360=445米,通行早期紅黍區,足夠糊弄老百姓了,後發現沒考慮田埂道路。 0.295*5*360=531米,通行新都城區和府兵紅黍區,以擴大份地,暗肥府兵。操作起來也方便,0.295*5*300=445米,缺的0.295*5*60,每5個府兵瓜分一塊新田就行了,不必大動干戈。 0.231*6*360=498.96米,通行黑黍城區。 0.31?5?360=558米,通行府兵黑黍區,以擴大份地,暗肥府兵。 0.31?5?300=465米,通行紅黍區,此次可以完美解決田埂道路問題。 普通百姓在加稅,府兵卻在增加份地面積,看似不變的大家都一樣的均田制,實際上府兵大大的有好處,自然大家都願意當府兵。 此時唐已經使用(黑黍)0.31米和(紅黍)0.295米為營造用尺,但估計只限長安周邊的關中各折衝府的府兵,並未實質改變全國田制。 到宋元, 《金史》量田以營造尺,五尺為步,闊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畝,百畝為頃。 《四庫全書》1040冊636頁,明初陶宗儀《輟耕錄,卷二一,宮闕制度》引元《經世大典》「至元四年1267,城京師。。。城方六十里,里二百四十步」0.31*6*240=446.4米,已經改用唐尺和240步來通行紅黍區,實現田制與里制的統一。 《續通典》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田。。。五尺為步,步二百四十為畝,畝百為頃。《清朝文獻通考卷一田賦》《清會典戶部》也依然如此。 明清黑黍紅黍被新作物取代,卻東施效顰改用360步,《清會典》以營造尺起度,五尺為步,三百六十步為里,0.32*5*360=576米,已經是打著復古旗號的新作物的天下了。 所以我們口中的里,在周朝以後,實際上各地有 紅黍區445(誤)、465、 黑黍區東北、山東、河北、洛陽 480(誤)、500、 部分關中531、 部分黑黍區東北、山東、河北、洛陽558、 (清)河北576米 這五種

明朝軍戶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普通農民地主隨你多少地不管,軍戶則是均田制,朝明朝唐唯一的不同只是戶籍,但是府兵擁有自己獨立的戶籍,雖然是民籍,但是和明朝軍籍沒啥太大區別,也就是逃亡不會被抓而已。

唐太宗時期首都實時兵力佔全國兵力的7% 滿編佔20% 擴編佔40%

唐太宗時期長安城首都衛戍部隊總兵力不超過5萬人 貞觀年間,中央禁衛任務主要由「番上」服役的府兵擔任 總兵力約為四五萬人 「舉關中之兵以臨四方」(《陸宣公奏義》卷十一)

全國府兵60萬 按照「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新唐書?兵志》)的編製,關中府兵總數共在26萬以上。佔全國的40% 輪流實時兵力4萬人,佔全國的7% 京兆131府,約13萬人;佔全國的20% 同州26府,約2.6萬人; 華州20府,約2萬人; 鳳翔15府,約1.5萬人; 鄜州13府,約1.3萬人; 寧州12府,約1.2萬人; 邠州11府,約1.1萬人; 其他府州共33府,約3.3萬人。

明朝三大營也是相當於漢朝唐朝北軍的職責,是常備軍。這是從原始社會就有的民兵與少數職業軍人結合的體制。

其中基本以關中府兵擔任宿衛,關外的基本都是折錢划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de2a74f01019vyr.html

唐朝的關內道包含關中地區面積更大 關中作為行政區劃的所指範圍,古今不盡相同。 唐代稱關內道,東至黃河,西至祖厲河畔(流經今甘肅會寧、靖逯縣境),北達陰山山脈,其南境,長安以西,抵於秦嶺;長安以東,則包括今商洛地區。這是關中最廣的實際區劃。 民國初年,陝西中部為關中道,北括韓城、郃陽(今合陽)、澄城、白水、同官(今銅川市)、栒邑(今旬邑)等縣,西南以秦嶺為界,東南含有商洛地區,隴關、散關和武關在其轄境之內,而函谷關和蕭關則在其外 與唐代的關內道相比,其範圍要小得多。 現在一般所說的關中,是指陝西中部秦嶺以北,子午嶺、黃龍山以南,隴山以東,潼關以西的區域。 東西長約 360公里,南北寬約10~80公里,海拔在300~600米。

唐朝的皇帝貼身警衛讓外駐將軍充任警衛有助於提高忠誠度 唐代的中央禁衛軍: 一部分是南衙16衛「番上宿衛」的府兵;另一部分是北衙禁軍。 南衙諸軍,屯於宮南,歷來由宰相指揮,可按皇帝旨意,調遣武臣和軍隊; 北衙諸軍,屯於宮苑之內,歸皇帝親轄,並由武臣主事,宰相不得過問。 為了便於對禁衛軍的控制,南北衙屯營和直宿相互交錯,兵將相互滲透。 程知節是左屯衛(左領軍衛)大將軍,也屬南衙,但委之檢校北門(屬北衙)屯兵; 張延師是左衛將軍,也屬南衙,卻負責典北衙羽林兵達30多年; 薛仁貴是雲泉府果毅都尉,卻奉令在北門宿衛; 張希衛是尚德府折衝都尉,卻在龍武軍(屬北衙禁軍)宿衛。 左右羽林(屬北衙)在大朝會時,與衛府內仗(屬南衙府兵)交錯在一起。

隋唐時期左右衛負責皇帝的貼身警衛左衛比右衛更高級 隋文帝初年,為了使軍權直接地集中於皇帝,實行內外禁衛結合,中外軍結合的衛府制度。 左、右衛府是皇帝的內衛,主要負責宮廷的禁衛。 設有直閣將軍、直寢、直齋、直後、奉車都尉、武騎常侍、殿內將軍、員外將軍、殿內司馬督、員外司馬督、另行參軍等領軍官吏177人。 左、右武衛府主要是統領外軍,負責宮廷以外的警衛 無直閣以下人員。 左、右武侯府主要負責皇帝護從,擔任前衛、後衛、晝夜巡查,執捕奸非,警戒道路,偵察水草。皇帝巡視地方或田獵時,還要擔任宿營警衛。其官吏設置與左、右衛府基本相同。 左、右領府負責侍衛皇帝左右,供御兵仗。設有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備身等領軍官吏88人。 左、右監門府負責宮殿門禁、警衛。下設郎將、校尉、直長、長史、司馬、錄事等領兵官吏40餘人。 左、右領軍府負責十二軍的籍帳、差科、辭頌等事。不設大將軍、將軍,只有長史、司馬、椽屬及錄事等參軍,法、鎧等曹行參軍、行參軍和明法等領軍官吏等近40人。


先挖個坑,做標記。回頭補上

現在把坑補上:

府兵與軍戶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兵制,府兵屬於徵兵制、軍戶是世兵制。府兵制下無論軍戶還是軍人均為民籍,軍戶制下均為軍籍。

府兵制建立於西魏大統十六年(公元550年),宇文泰「籍民有才力者為府兵」。中央設八柱國,其中六柱國分統全國府兵,建立之初共開24府。隋代在北魏府兵的基礎上創立十二衛府(創立於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內領禁軍外督上番府兵宿衛。另有太子東宮十率在十二衛府外統領一部分府兵。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10年),改十二衛府為十六衛府既十二衛、四府,統領禁軍職責由四府擔任。唐承隋制,改十六衛府與東宮十率為十二衛府和東宮六率。貞觀十年(公元630年)唐太宗重新劃分全國為10道、630餘府。全國折衝府除在上中下劃分外還有內外府之分。內府數量不多只有五府,最初只有上柱國及五品以上官員子弟方可入選。

這裡說點不認同第一個答案的觀點:府兵在其頂峰時期就已有630餘府,不存在說因為有了630多折衝府所以府兵數量湊不齊,質量下滑的問題。府兵徵召不是關隴子弟優先而是折衝府的設立以關隴地區為主,關隴地區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折衝府。府兵制度的崩潰除啦@開平中純衛指揮王彥章所說還有一個重要的經濟原因就是均田制收到破壞,土地集中兼并大規模出現,府兵制的基礎中小地主以及自耕農大規模破產。無法為府兵提供數量充足且有質量保障的兵員。

衛所制:其框架來源於元萬戶制但與萬戶制不同;萬戶製為族兵制,軍戶製為世兵制。軍戶制古已有之。不過明承元制所以與元代軍戶制有相近的地方。明代的軍戶制的用意個人看法更接近于軍屯的制度,衛所除顯示軍事存在外更多的是在種地屬於很典型的朱元璋風格。朱元璋曾自得的說到「吾養百萬兵,不費百姓一粒米」。其他的沒有什麼不同意見了。


特別通俗的話就是:衛所兵是土鱉、農奴、罪犯、垃圾,府兵是騎士老爺。


一個是全民皆兵,一個是全兵皆民,怎麼能一樣。


府兵制,兵農合一,平時為民,戰時自備武器乾糧去打仗,當然打了勝仗時會獲得賞賜戰利品啥的,所以收入不低。關鍵是府兵不幹了,子孫後代後可以自由從事其他職業。

軍戶制,這個的就是在全國各地有衛所,戶籍就是軍戶,老子死了兒子繼續是軍戶,人為把人束縛在衛所,在土地。要是這個衛所兵的土地保有量世代不變也還不錯,關鍵是那些大大小小軍官侵佔士兵的土地,時間一長軍官成了地主,士兵成了佃戶,所以衛所制崩壞的很厲害,時間一長,士兵戰鬥力就呵呵了!當初明太祖自豪的說養百萬兵不花一分錢,就是沒花錢,分土地,讓你世世代代當兵打仗,土地被侵佔,士兵也就成了乞丐,士兵戰鬥力也就無從談起。而且衛所兵的後代從事其他職業也是受限制的,人身不自由,成為軍戶也是被人歧視的。

府兵建立之初可是厲害太多,西魏宇文泰建立府兵制就不斷擴展,橫掃天下,直至唐朝後期,均田制被破壞的不像樣子,府兵制也就崩壞了,但是這個府兵制是真的很厲害,很牛逼,士兵戰鬥力也一直很有保障,而衛所制建立之初也是橫掃一切,不過五十多年,一些和平地區的衛所士兵就扛不起槍了!然後明朝中後期,邊疆地區率先募兵,募兵制開始流行。


瀉藥,對這方面不大了解,個人覺得可能就是義務兵和士官的區別吧


日本武士就學習唐代的,明代是奴隸差不多 的


瀉藥,不太了解這方面問題


府兵制就是當年分田分地的一幫人,這幫人拖家帶口的享受國家分到的土地,然後不上稅不服徭役,沒事種地有事備辦些裝備乾糧啥的跟著國家去打仗。每戶要保證多少多少的「丁」去備戰,當兵當夠了不當了可以退伍拉倒。

《木蘭辭》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其實就是府兵制時期出征之前的寫照。

衛所制就是當年當兵的一幫人、勞改的一幫人、抓壯丁的一幫人,這幫人被國家編成衛所世世代代的種地當兵,沒事種地、有事打仗。當兵當夠了不當了……不當了也得當,因為衛所制下兵成了一種身份,不可以脫離這種身份去干別的,或者到別處去。


推薦閱讀:

請問這是唐刀嗎?是什麼樣式的?感覺非常有特色。?
如何解讀 送孟浩然之廣陵?
為什麼中古時代的吐蕃可以威脅最強大的唐王朝,現在的藏地要全國援助?
如何正面評價安祿山?

TAG:中國歷史 | 軍事 | 唐朝李唐 | 中國軍事史 | 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