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世界前六條長河裡兩條都在中國,中國在古代卻曾鬧過饑荒」?

原問題:…前五條大河……。不符事實


1、除了乾旱以外,洪澇也是糧食減產絕收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就算五大河全在中國,也不意味著馬爾薩斯陷阱會對中國開放例外。畢竟自然條件下再怎麼肥沃的河床,也就是150kg畝產而且同一塊土地用不到第三年。

------20161008更新

首先的首先,饑荒在農業的工業化大生產之前,是全世界農業文明的一種常態,而非「中國特色」。

在人類尚未習得輪耕與施肥等改良耕地的手段時,河床的淤泥就是最肥沃的耕地,這也是農耕文明大多伴隨大江大河而生的最主要原因——河流只是提供了「供農耕文明產生」的肥沃耕地而已,在最原始的耕作條件下,這些肥沃耕地無論是面積還是產量都十分有限(我們暫且不說河流在留下肥沃河床的同時,也因頻繁改道而留下了細數不盡的破壞與災難)。

在人類剛剛從漁獵進入農耕生產方式的時候,由於相較於漁獵生產方式,農耕生產方式下單位土地可養活的人口驟增(從0.5人每平方英里驟增至10人每平方英里以上),所以這時候土地對人口的承載力是有富餘的,饑荒也只發生於天災或氣候條件驟變的時候(在上古的奴隸制社會時期,很少有關於饑荒的記載。無論是商朝的酒池肉林和祭祀習俗,還是古羅馬「奴隸也能以豆製品為主食」的記載,都不像是會遭受頻繁饑荒的文明的生活習俗)。

隨著人口增加鋪滿所有可耕種的地盤,土地代替了人口成為農業社會最稀缺的資源,因此在耕作方式沒有革命性進步、農產品產量也沒有革命性突破的情況下,單位面積耕地的作物產量即土地對人口的承載力成為制約人口的最主要瓶頸。相對於原始社會更加良好的生存環境使得人類的出生率大幅提高,人口也因此而走上指數增長的道路。但是當人口數量超過土地對人口的承載力時,糧食便不夠用了,周期性的饑荒便應運而生。隨後由於饑荒,大量人口死於飢餓與戰亂,當人口減少到土地對人口的承載力極限之下(由於慣性往往是之下很多)的時候,人們才會恢復耕作與生產,然後等待人口回升進入下一個輪迴——這就是《人口論》當中描述的「馬爾薩斯陷阱」。事實上,較之以水稻為主糧的東亞地區,以小麥為主糧的歐洲地區由於糧食畝產更低,所以對馬爾薩斯陷阱的體會反而更加深刻明顯。

很顯然,只要是糧食產量沒有突破,任何農耕文明都無法擺脫這個循環。而進入現代社會饑荒變得罕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現代出現的化肥、農藥以及育種技術將糧食的平均畝產從150kg每畝驟增至400kg每畝以上。養殖業與畜牧業的旺盛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日常飲食結構的改善,也離不開糧食的增產(因為糧食增產所以我們才有足夠的糧食用來飼養肉用禽畜)。


所有的河流都在地球上,為什麼地球人還吃不飽飯……


這就是馬爾薩斯陷阱的精妙之處啊。

你這片土地,不管你是貧瘠的荒漠,環境容納量1萬人也好;是肥沃的沖積平原,環境容納量10萬人也好;還是96K氪金土壤,環境容納量1萬億也好。在不計劃生育的情況下,人口指數繁殖到和環境容納量相等,都不會花費太久。

然後有一點天災,環境容納量一波動。大家都按比例死。

馬爾薩斯的原理是帶有condition的。其的適用範圍是前現代化社會,當中有一個重要假設為「人不會自發地控制生育數量,也沒有政府對人進行強制計劃生育」。在這個假設下,馬爾薩斯的論斷是完全成立的。至於現代社會,這項假設已經不成立,馬爾薩斯理論自然也不會成立。

然而儘管如此,馬爾薩斯就像一口警鐘,不斷地警示著我們。當前,在這個地球上仍然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和民族正在進行毫無節制的生育。如果不進行自發的或者暴力的控制,馬爾薩斯的幽靈就在你的頭上盤旋。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有效利用河流降水是技術活,真的

有水的前提下種地是技術活,真的……

有效收集餘糧也是個技術活,真的……

有效分配餘糧更是個技術活,真的……


首先需要說明:人類文明發源於大河,並不是因為這些河流給農業種植提供了水源,因為原始的農業幾乎不依賴灌溉,而是這些大河塑造了廣闊的沖積平原,如黃河沖積的華北平原,其支流渭河沖積的關中盆地、汾河沖積的晉中盆地,這些平原或河谷盆地土壤肥沃宜於農耕,所以是農業開發最早的地方。

所以,有的答案糾結於黃河流量較小,卻忘了華北平原是誰沖積的。

明白了上述情況即可知道,大河給予人類的主要是可耕地,利用河水灌溉與天然雨水相比對農業的貢獻也居於次要地位。除都江堰(舊稱灌縣,灌字很能說明問題)、銀川平原、河套平原是引水灌溉的案例外,古代大多數水利工程主要功能是泄洪和航運。

對於造成饑荒的原因,諸多答案分為兩派:一是馬爾薩斯陷阱,一是土地兼并。我覺得這兩個答案都偏離了饑荒二字。

馬爾薩斯陷阱的實質是在什麼樣的農業技術條件下能養活多少人口的問題,是一個瓶頸。這不能用來解釋饑荒,比如南宋能養活近億人,而有的朝代只有三四千萬人還鬧饑荒,農業技術並無差別,怎麼解釋呢?

土地兼并論。土地兼并只是加劇了貧富不均,誠然會有些人窮到餓死,但這決不能等同於大規模餓死人的饑荒。

造成饑荒的原因其實是明白而淺顯的,主要是天災(洪、旱、蝗)和人禍(戰亂)。不信翻開史書看,每次發生人相食的饑荒不外乎這些原因。尤其是天災,以至於連「三年困難時期」也歸罪於「自然災害」,當然明白人都知道什麼原因。

在農業時代的技術條件下,倉儲是一個難題,豐年收穫的餘糧不能得到長久有效的儲藏,不僅有老鼠愛大米,還有盜賊,還有監守自盜的墨吏,防不勝防,所以吃到肚裡或釀酒及時消費掉更划算。還有,中國古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高,糠菜半年糧,就連地主人家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天天大魚大肉。

不妨大開腦洞玩一回穿越,如果能讓一位知乎的網友穿越回古代做個太守,該怎樣避免饑荒拯救古人呢?前提是不能攜帶當今的科技。


黃河,鄭州花園口以下,全部是地上河!我的哥!!!!!

黃泛泛的三公里寬啊!!!全是地上河!!!我的哥!!!!!

現在黃河出海口在哪??在山東!!

以前呢??

奪淮入海啊!!!我的哥!!!

淮在那裡??

淮在江蘇啊我的哥!!!

秦嶺淮河是我國南北方分界線(800毫米等量降水線先等等等```)

直愣愣的1000多公里啊!

你說好好地一條北方的大河,有一天突然蹦到了南方,

我的哥啊!!你會游泳嗎??

SO 我的大開封帝國才會被淹了6次!

七座古城!城摞城!連城市中軸線都沒有變化,

一刀切下去那就是7條步行街啊!!!!我的哥!!!!

`````````````````````````````````````````````````````````````````````````````````

我的那個親娘啊,

第一次知乎回答破百!!我的哥啊!上圖!!!

&print_R("多圖預警!");

echo"流量黨慎重!土豪和WiFi隨意";

die;

?&>

嚇人啊我的哥!!!

請注意!!裡面是河!外面是田地和村莊!

弟已嚇尿!我的哥!!!

滋滋滋~~~~我想跳裡面洗個澡~~~

黃河大橋```````河面真寬啊!我的哥!!!!!!


現在的開封,下邊埋著六層舊城,

都是拜黃河所賜。


一:河有旱澇

尤其是黃河

二:河水不能當飯吃

世界第六第七大河邊上耕地為啥那麼少?

三:和農業更加相關的指標是徑流量和流域面積

長江徑流量世界第四


中國的河流幾乎是世界最適合農業的土地,長江黃河大面積的平原,養活了世界最多的人口

另外一個比較好的是印度恆河平原,但是面積小得多,第二旱季太長。唯一的優勢是恆河三角洲比江南面積大得多,是古代農業最富裕地區之一。

密西西比河流域有龍捲風河大暴雪,農業很容易全滅

尼羅河只有河周邊那一點地方可以農業,養活人口有限,我很懷疑所謂的埃及文明有多強大,因為人口數量不支持。今天的埃及只有中國的14分之一人口,已經是不堪重負。

亞馬遜剛果河熱帶雨林,難以農業。

歐洲的萊茵河也算適合農業,但是天氣陰冷,在土豆發現之前非常不適合農業。其他多瑙河伏爾加河也有這個問題。

問題來了,既然中國的土地這麼好,怎麼還是饑荒不斷呢?這個我估計跟人口爆炸,土地兼并,和古代的旱災水災有關。中國古代的人口增長都是很變態的,人口多了自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一有災荒就是饑民遍地。如果每個時代都有每個農戶上百畝地,我想不至於經常饑荒的。印度農業最發達的孟加拉地區,歷史上也是饑荒遍地的地區。

而現代,我們解決了農業問題,說實話,除開化肥種子的作用,別忘了對東北,西北,內蒙這些以前不屬於漢人地盤的地方大開發。今天雖然農業問題已經解決了很多,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在工業化大樓用流水線合成生產糧食出現之前,恐怕都是很難解決的。


曾鬧過饑荒這太正常了 除非人口一直維持在吃野果也能養活的地步 不然沒有哪個地方會永遠不鬧饑荒(古代條件下)

題主在看到中國古代鬧過饑荒的同時 更應該看到中國即使在古代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我們長期用更少的耕地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就是就是!看人家南極洲,什麼時候有過饑荒!連?人民起義都沒有!


只要橫向對比印度就知道了,你有聽說印度經常餓死人嗎?沒有吧?

印度比中國有這麼幾點優勢:

1,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水熱資源豐富,作物可以多次成熟,每年夏季大量降雨,經常發洪水。

2,印度耕地面積廣闊,300多萬平方公里。

3,印度人口相對較少,只有1億人口。

4,印度是民主國家,眾所周知,民主國家不會饑荒。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水多不行要常淹,你總不能在河水裡種東西吧。

熱量要足才能多熟。

耕地面積要廣闊,不然水庫水多,你跳水裡種?同理,鹽鹼地水一般也多,草都不怎麼長,怎麼種?

相對於耕地面積來說人口不是太多。

民主國家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人吃糧食豬吃草,還有餘糧能外銷。


我還是第一次知道人只喝水就能活著。


長江黃河都不怎麼聽話啊少年··

黃河北到海河,南到淮河,都是它肆虐的地方啊····這就是大半個中華的精華地帶了···


總體來看,中國的饑荒基本上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但是每一期的饑荒起因各不相同,自然災害、戰亂、趕英超美等不一而同。但是從整體來看,鴉片戰爭以來西方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糧食總產量滿足全體人口需求是沒有太大問題,饑荒的原因一個是重農抑商的小農經濟導致商品經濟不發達,經濟單一抗自然災害能力弱。另一個是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存在階級利益對立,地主階級救災不符合階級利益,因此鎮壓農民起義的積極性遠遠高於救災的積極性。

《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中就有因為直隸、山東、山西發生嚴重旱災,清朝統治者對救災不熱心,反而把中心放在防止農民起義上,於是主張扶清滅洋的義和團在北方興起。然而南方是風調雨順的大豐收,在帝國主義入侵後商品經濟大大發展,反而殘酷鎮壓義和團,面對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南方還成立了五省互保,打擊義和團,不干涉聯軍的行動。

印度本身商業和手工業發達,國土相對遼闊很難發生全國範圍的自然災害,自然就不容易發生饑荒。額且印度很早就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畢竟背靠的是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國家,英國有先進的社會管理經驗,也就不會因為政府管理不到位發生饑荒了。不過印度的宗教衝突導致的死亡很多,在中國就沒有發生過。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另外中國秦以後的歷史主要是【長期的大一統(戰亂烈度較小)】【長期的南北對峙】【短期的諸侯割據】三種形式,前兩種戰爭烈度比後一種要小,因此人口增長較快,尤其是第一種,很容易觸發馬爾薩斯人口陷阱,而歐洲中世紀長期諸侯割據,戰爭頻繁,人口增長較慢,人均土地就多了


人類歷史上控制了五條長河,卻仍爆發了饑荒


看看餓死人的時候中國有多少人口和當時的農業技術水平不就結了。


如果其他三條河流域沒有鬧過饑荒,那麼你的問題是成立的


南極一條河都沒有,卻一次饑荒也沒鬧過


推薦閱讀:

薩達姆·海珊的24年(7)
和大家一起看看書(28)-------西方政治思想史③
特朗普主義和美國民主困境
007 里的「License to Kill」(殺人執照),或其相似物,真的存在嗎?

TAG:歷史 | 政治 | 地理 | 人口經濟學 | 馬爾薩斯英國人口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