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購物頻道中經常出現促銷的雙立人刀具和鍋具,從品牌建設的角度來看,雙立人是基於怎樣的考量?

雙立人的廚房用品曾經的定位很高端,銷售渠道也主要是在中高端的實體購物中心。近年來,卻大量出現在各個電視購物頻道當中,以低於五折並且含有大量贈品的方式售賣。是基於怎樣的考量?是否會對雙立人的品牌形象與線下銷售產生很大的影響?其競爭對手例如WMF等品牌,有怎樣的應對方法?貨品能否保證是正品?如果不是,雙立人如何管理自己的銷售渠道


第一次收到邀約!謝邀!

雙立人產品在國外本不就是高端市場定位。相反在國內的電視購物渠道,往往能給受眾以高端感覺,畢竟雙立人作為一個知名品牌,該有的還都是有的!而且電視購物定位的受眾人群,多為40歲左右以及往上的年齡人群,他們接受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少,多通過電視了解,加上節目呈現效果加上購物專家的遊說,很容易動心。

當然電視購物分兩類,雙立人主要還是出現廣電旗下的主流的家庭購物平台。這些平台對於資質的審核比天貓和京東甚至要求都嚴格。

價格方面的優勢在於其實諸如雙立人這樣的品牌,一是基於雙立人自身的品牌推廣,所以這著重點就打開了雙立人在電視購物渠道相對於普通市場的優勢,這可反面推翻電視購物的不是假貨和非正規渠道經銷商行為,而恰恰是雙立人正規總代的權利。因為就我在電視購物渠道的5年的工作經歷告訴我,電視購物渠道比起相對應的普通市場渠道經營更為艱難,是有一定的門檻性的,所以普通經銷商要拿到這一渠道的授權,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打個比方來講,如今的天貓運營,如果品牌垂直操作,大多需要代運營公司。所以運營很關鍵,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另外關於價格方面的討論,還有另外一種思路。就是如果同一品牌的正規渠道,比如天貓、電視購物的價格與店面銷售價格相差過大,一方面是實體店面的運營費用高導致實體店的毛利高,還有一方面是天貓、電視購物的特別定製款。就我經歷來講,天貓實體店鋪和電視購物三個渠道,天貓和電視購物更能達到「一等價錢一等貨」的心理預期。

比如雙立人的刀具,可能電視購物的毛利在25%左右,實際電視購物除去電視台落地費用以及物流管理費用,大概利潤在10個點不到左右,而且屬於原廠直供,品牌營銷推廣,即使是特別定製款,可能與實體店鋪稍有差距,但是差距真的比不上價格的差距。

以上


從電視購物近幾年出現的國內知名品牌(美的、格蘭仕、新秀麗、波司登等)及國際品牌(雙立人、飛利浦、現代、松下等)的情況來看,品牌方無非是出於一下幾種考量。

首先,品牌每年對於傳統渠道的廣告推廣費用支出是很大的,而電視購物相比之下運營費用要小很多,這樣可以花很小的代價起到品牌宣傳作用。 其次,與傳統十幾秒鐘的廣告相比,電視購物可以在30-40分鐘的時間內把一個產品進行深入講解,相當於商超系統面對面的介紹,而國內持有全國牌照的一線購物頻道覆蓋客群動輒過億,所以有助於深入推廣品牌及產品功能。

至於問題所提到的不利影響,首先品牌方在線下及電商渠道投放的產品種類繁多,而這是電視購物所不具備的,一般電視購物同品牌同類商品最多銷售1-2款。品牌方在電視購物上選擇銷售的產品款式和型號一般是區別於其他渠道的。在產品成本中加入廣告投入的部分,就可以大幅降低價格,類似超市活動中的特價款,與正常商品不具備可比性。另外電視購物上億的覆蓋群體,下單購買的消費者只有萬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依據自己的購物習慣去商超或電商渠道購買。而這時電視購物對產品和品牌的介紹還可以對這兩個渠道的成交有促進作用。有實驗證明,電視購物正在播出的產品和品牌,當時的網路搜索流量會比平時高出3-4倍,網上商城的成交率也會有明顯提高。而線下也是如此,比如惠人原汁機、韓束化妝品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點拙見,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不懂裝懂的回答我真是服了……

電視購物的不是假貨,而且很大幾率就是廠家自己花錢去做的,而不是經銷商。

雙立人、WMF、菲仕樂的低端產品本來在國外就是便宜貨,更不用說國內代工的這些,高端產品沒有一個做過。

最後,電視購物的價格還行,比電商有時候稍低,但是那些東西也就值那個價,談不上超值


作為一名某電視購物頻繁的運營者來看,品牌產品在電視購物渠道上銷售並不會降低品牌調性,尤其是這些年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普通老百姓的購物喜歡消費理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那麼,如果老牌產商或者其經銷商固步自封畏首畏尾繼續走實體,,答案不言而喻。而且雙立人刀具4.9在某電視購物頻道的直播中,銷售達成為節目預期的170%!!!


雙立人的東西本來就很爛,都是供應商那裡買來的價錢直接乘十,電視購物都是二等品。


噗,題主你這都信啊,我小學就不信了|?ω?`)


推薦閱讀:

TAG:市場營銷 | 購物 | 電視購物 | 品牌建設 | 雙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