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兵種合成部隊中純兵種部隊最大編製是多少比較合適?

現代乃至近代戰爭中人類已經完全是諸兵種協同作戰了,但我有一個疑問,在諸兵種合成部隊中單一兵種單位的最大編製是多少比較合適?

是類似於冷戰巔峰時蘇軍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師級單位為純兵種單元,陸航更是單獨編成陸航軍配屬集團軍或方面軍作戰?

還是類似於當代美軍,營級作戰隊就已經是合成部隊,極限更是可以做到連級合成作戰隊,純兵種組成單位已經小到排級,陸航也是師級下屬單位。

不要提醒我蘇軍的摩步團也是合成了防空排、反坦克排、工兵排......這個我知道,我的純兵種不是指嚴格意義上一模一樣的部隊,而是指在戰役尺度上承擔不同任務的部隊,比如裝甲兵、步兵、陸航的區別,換句話說是突破單位、跟進鞏固戰果單位、火力支援單位之間的區別。

去年我看過一篇文章,好像是說冷戰時期蘇軍實施戰役時純兵種單位大於美軍,然而蘇軍的極高軍事理論研究成果與把合成作戰貫徹軍官培養始終的軍事院校體系,使蘇軍可以靈活地做到大單位的協同作戰,這對軍官的要求更高,也更能體現極高的指揮藝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作戰效果是不是更好?還有這個觀點是否客觀?

當然我也知道不同的編製體系是在面臨的不同任務條件時的擇優選擇結果。比方說冷戰蘇軍的大單位純兵種是因為面臨著世界大戰的威脅,當代美軍的小單位合成是使用特種戰反恐戰的結果。

但是在同一條件下,蘇軍的純兵種單位好像總是大於同時代美軍的(好吧,我就是在說冷戰時期,二戰具體數據我不知道,現代蘇軍已經不存在了也不具備可比性)。

我就是想弄懂兩個東西:

1、冷戰時期蘇軍美軍哪個合成化程度高?我們不談綜合國力,三戰模擬什麼的。就只考量集團軍至方面軍級部隊,蘇美哪一個戰鬥力強?哪一個合成化程度高?哪一個編製和配套的作戰理論先進?哪一個編製方式對軍官要求高?哪一個編製對後勤要求高?哪一國軍官素質更高更能適應自己國家作戰理論對自己的要求?

2、開個腦洞,冷戰巔峰時的蘇軍和現代美軍遇上了,哪個強?同樣不考慮綜合國力什麼的,為了控制變數,將雙方裝備技術水平拉至同一時代,集團軍至方面軍級單位,分別在各自擅長領域比試一場(即蘇軍的大平原與美軍的反恐戰),各自評價打分如何。說白了也就是評價冷戰蘇軍與現代美軍分別在自己擅長領域的擅長程度與在自己不擅長領域的適應能力。


冷戰時期,蘇軍是合成團(摩步團有坦克營,坦克團有摩步營),美軍那個狀況不好講,頂多說是合成旅。雙方都有合成營嘗試,但是沒有廣泛推行。

如果說蘇軍和美軍的特點的話,蘇軍是大一線小二線,主戰兵器多,支援單位少,突擊力強,持續作戰力弱;美軍是大二線小一線,主戰兵器少,支援單位多,突擊力差,持續作戰力強。級別越高越明顯。還有一點是蘇軍的營相對較小。

1、總體而言冷戰期間雙方的師內的合成狀況差不多。考慮到蘇軍的營比較小,可以說蘇軍合成兵團比美軍更小一點點,不過沒什麼決定性的意義。

其實到80年代為止美國方面對蘇軍的合成營試點還是不太理解的。

戰力的話主要看你要在多長的時間軸上進行評價。如果是2-3天內的話,一個蘇軍集團軍(3摩1坦)的戰力可以輕易壓制住一個美國軍(2個重型師),然而放到2-3個月的時間軸上,美國軍(加強到3個重型師)可能已經和蘇軍2-3個集團軍打成了均勢,因為蘇軍的大部分單位已經失去戰鬥力了,而美軍沒有。

美蘇陸軍理論各有側重,總體而言都是出於自己的戰略戰術形勢的考量,比如蘇軍的戰役機動集群和美軍的空地一體戰,這東西交給對方都是複製不出來的,也很難相互比較孰優孰劣。

對軍官的要求也是各有側重:在師以下,蘇軍對團級幹部要求高,美軍對營級幹部要求高。原因在於,蘇軍的團是獨立的戰術單元,營部則據說處於一個「傳聲筒」的地位,因為團往往直接干涉到連。美軍方面則強調營的戰時獨立作戰能力,營在戰時會得到加強,作為獨立的戰術單元(在往往處於兵力劣勢、對抗對面2/3個團乃至1個團的情況下)實施作戰。

2、我是一向認為,旅級戰鬥隊化的美軍師的編製是明顯領先於86師時代的,合成營,模塊化旅,旅支援營旅工兵營,這都是優勢。即便是打冷戰變熱那樣的全面戰爭,由BCT構成的美軍師(只要稍微重型一點)也只會表現得比86師好。至於蘇軍的編製真的是不適合打治安戰的,營太弱,團太大,最後發現只適合組織連級戰鬥隊。甚至可以推測,如果是蘇軍介入到越南戰爭(高烈度治安戰/反游擊戰),那結果會悲慘的多。


糾正題主一個錯誤,不論是戰間時期還是冷戰時期,俄軍的最小合成單位都是團。團長這個職位在俄軍的體系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師則是戰術兵團的概念了。

美軍的營和俄軍的團才是角色相似的層次,也就是最小的合成兵種單位,也都擁有最低級的參謀機構。

從戰略角度講,旅戰鬥隊實現了戰術兵團和運載能力的匹配。一艘或兩艘運輸艦就可以把一個完整的戰術兵團以及一定基數的物資補給一次性轉運走。對於美軍這樣需要頻繁遠征的軍隊來說,這無疑比師級規模的戰術兵團方便得多。

下面轉載兩篇我在其他論壇發表的——姑且稱之為文章吧。

其一

關於陸軍編製演化的一點兒感想

1、從拿破崙時代近萬人的師團,到兩次大戰時代數千人的聯隊,再到冷戰末期和現代近千人的大隊,地面單位的單一兵種模塊規模在迅速縮小。這基本是以每一百年降低一個編製層級的速率在進行,而單一兵種模塊的規模每降低一個層次,就對應一次軍事理論革命。


2、從拿破崙時代約三四萬人的軍團,到兩次大戰時約2萬人的師團,再到冷戰末期兩三萬人的師團(美,算上臨時配屬單位共約三四萬人)、軍團(俄,實際人數),地面戰鬥隊(Combat Team)的規模變化不大。

3、看似矛盾的以上兩點其實有其內在聯繫。究其原因,隨著技術的發展,一支戰鬥隊內的兵種類型逐步複雜化、多元化,兵種模塊的數量在逐步增加。這個趨勢抵消了單一模塊規模縮小的影響。或者可以反過來說,單一模塊規模縮小以及相應的軍事理論革命,其實是技術進步和兵種複雜化倒逼所致。


4、海上強國長久以來便有在沒有大戰壓力時以旅團為地面部隊行動單位的習慣,只有在大戰和有大戰壓力時才會擴軍,改以師團為單位。美軍地面單位近年來的師拆旅,其實原因便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沒有面臨大戰威脅的壓力。這不是時代的變化,恰恰是歷史的習慣。

其二

專業分工與合成化和冗餘度

之前寫過一張帖子,談論的是一支野戰軍團內的模塊構成隨著兵種分化的細化而發生的變化。其實兵種和兵科的細化對一個模塊內的構成同樣有很大的影響。


隨著兵種和兵科的細化,一個模塊內的崗位種類會不斷增加。與之相應的,就是每個崗位的人數在不斷減少。模塊規模的小型化會進一步加速這個過程。隨著每個崗位上人員的減少,其人員的損失造成的影響就會越明顯,也就是降低了編製的冗餘度。然而考慮到戰場上的傷亡,在編製上保持一定的冗餘度是十分必要的。編製冗餘度過低的部隊,承擔傷亡的能力就會比較差。所以單一崗位的人數必然有一個下限。把這些崗位的規模下限匯總到一起,就會得到一個模塊規模的下限。


拿破崙時代的軍隊,往往整營整營地都基本是清一色的步槍手。在兩次大戰時的主流和二流國家的軍隊里,即便是步兵連內也開始有了一些步槍以外的支援武器,如迫擊炮、輕機槍、反坦克機槍。在現代美軍,即便是步兵班、組內,也把步兵繼續細分為機槍手、步槍手、榴彈手和霰彈手等崗位。


當然可以考慮身兼數職的情況。然而身兼數職會增加所需的訓練時間;而隨著專業化的進一步發展和崗位的進一步細分,訓練時間也會有一個極限。畢竟常規部隊不是特種部隊,兩者的角色和任務都完全不同。過長的訓練時間會導致邊際效用遞減效應,降低整體的作戰能力和資源利用效率。


此外,現代美軍與它的對手相比往往有比較大的科技和組織優勢,往往可以在戰場上碾壓對手而大幅降低自身的傷亡,所以相對降低對冗餘度的要求。然而對於其他軍隊而言,傷亡因素和冗餘度的問題是不得不考慮的。


所以我覺得這可能已經接近了崗位細分的極限。考慮到一個模塊的建制內必須包含能夠維持其自身基本運轉的支援和保障單位,繼續降低合成化的層次,特別是試圖大規模地組建合成連的嘗試,可能會因為人員過少,無法容納足夠的專業分工和兵種、兵科而最終失敗。


這也可能是一些使用或曾經使用俄式教範的軍隊無法在原有編製框架內建立合成營的部分原因。這些國家如果想建立合成營,就必然要大幅擴大營的規模,提高對營長的能力要求、並提高營職軍官對應的軍銜。與其拋棄自身傳統和部隊歷史,還不如直接調整團的編製,使之符合現代化戰爭的需要。

甚至即便是在合成營的層面,現代美軍的一些具體編製也可能過於「精簡」了。比如步兵班,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就應該適當增加一些步槍手。


謝邀

有兩個詞,咬文嚼字一下,這不能一概而論

蘇聯在冷戰的作戰理論,都一直在琢磨德國的閃電戰,可惜他們學的不太到家

美國人也在琢磨,可是學的太爛,空地一體戰,最早也是德軍實施,美帝喜歡理論化而已

冷戰時期政治環境使得速決戰成為廣泛取向,而這種戰爭形式有幾個方面,和幾個歷史發展階段

1:高效動員與指揮(毛奇)2:迅速行動(施里芬)3:絕對的突然性(古德里安)

總的來說這些是德軍奠定的速決戰理論方向,今天的大部分戰爭指導方向還是這三個方面

諸兵種合成屬於第二個方面,通過兵種合成提高持續戰鬥力

諸兵種協同作戰就是兩碼事了啊,這個是提高突然性方面

在諸兵種合成部隊中單一兵種單位的最大編製是多少比較合適?

看時代的發展

曾經諸兵種合成使得部隊的突破能力大大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戰)

然後下一個時代放棄了諸兵種合成(第二次世界大戰)

放棄諸兵種合成,後果是提高了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和行動速度,突然性,突破能力都提高了

諸兵種合成只是一種手段。關鍵是在於結果,而非手段

冷戰中期兵種合成的優勢又體現出來,自然大家都加強這一方面,

單說冷戰,難說啊,都是旅一級獨立作戰,大概都是合成旅

然而時代的發展怎麼預測啊,誰知道以後會怎麼發展,順水推舟就行了。

戰鬥力,那就更難說了,他們又沒打過。

哪一個編製和配套的作戰理論先進?

上面說了,先進與否,是和時代發展有關,冷戰那個時代推崇速決戰

美國在這方面的見識,只停留在喊口號方面。

美國的軍事理論方面是弱點,雖然研究部門和高校多,看起來繁盛的很。

但大部分弱智,水平低下,不配稱世界一流。

政治→戰爭→戰略→戰爭指導→軍制→技術

左邊決定右邊,美國在戰略和戰爭指導上如朽木,決定了後面的提升效果是有限且微小的

哪一個編製對後勤要求高?一樣

在軍隊靠雙腳走路的年代裡,從亞歷山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勤的要求基本是一樣的。

亞歷山大時代的進軍速度和一戰步兵的進軍速度相差的不多

只要是坦克還在燒油速度也相差不多的時代,後勤的要求也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一戰出現了鐵路、卡車、電報這樣強力的後勤體系,可是大炸逼用的炮彈更多了

冷戰有流水線、運輸機、重型卡車、高速鐵路、計算機、無線電,後勤能力理應更強大了

可是坦克消耗的油料更多了,火炮的火力更強了,部隊的規模更大了

哪一國軍官素質更高更能適應自己國家作戰理論對自己的要求?

關於團一級獨立作戰能力,上面的說過了,我就不多說了

二戰時期德軍的作戰指揮,也是強調團一級的靈活指揮能力

實際上這個問題沒什麼意義了就,指揮能力你怎麼比啊....

基層軍官的指揮能力主要是看應變能力和對條例的執行能力......這怎麼量化比較啊?


我告訴你目前是連級,各個軍事強國都在往連級走。我舉一個例子,合成營現在各國都在搞,包括什麼,機步連,裝甲連,工兵連和炮兵連,足夠完成高級戰術單位的任務,不能再小了,因為你連以下的班排單獨拿出來,陸軍各個兵種是形成不了戰鬥力的,你能單獨把一個戰炮排在沒有指揮排的情況下拿出來打仗嗎?你能讓機械化步兵連的戰車班在沒有偵察班的情況下出動嗎?連級是各個兵種部署兵力和發揚火力的最小單位,不光是合成營,合成旅都是用連拼成的。裝甲營裡面可以帶炮兵連,但是你裝甲連不可能再插入戰炮排了。美軍俄軍和pla都是這樣,因為目前的武器裝備就是這個水平,如果將來都是智能武器了,那就有可能有合成連了。


合成度的關鍵實際上要看所在國對於相應水平指揮人員能夠給出的平均待遇。舉個例子,抗美援朝的時間,我國的司機與美軍的司機成本差別是很大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蘇州大學張鎮華先生在西交利物浦大學進行的軍事理論課程?
南開大學軍事理論課是慕課好還是實地授課好?好的軍事理論課應該是什麼樣?
中國目前單純的空軍實力在世界上可以排在第幾位?
俄羅斯為什麼會同意印度入常?
無人機時代無革命論對不對?

TAG:軍事 | 軍事理論 | 軍制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