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打仗(全世界),那些將軍們一般沖在最前面,在幾萬人的拼殺中,他們為何還有那麼大的存活概率?

冷兵器時代打仗(全世界),那些將軍們一般沖在最前面,在幾萬人的拼殺中,他們為何還有那麼大的存活概率? 1)小戰役每個人都會一直殺到鳴金收兵,或者殺到對方几乎全部死亡,一旦打起來,先鋒或者將軍也是普通人一般的防禦,如何保命?2)都知道火炮這麼厲害,明明宋就有了(唐末就有了火箭之類),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成立部隊?畢竟比起人力攻擊,提供的效果那麼明顯。3)攻城戰直到解放戰爭,大部分仍是靠人堆人去消耗守城方資源,這時第一批攻擊的部隊幾乎一定死亡(古:被箭擊中、被城防砍死、被推開梯子摔死、被火燒死、被石頭砸死。。近代:被槍、炮擊中),幾千年來的攻城模式這麼落後,一定沒有方法避開這種一定存在的人員消耗?


0)全世界到哪裡,將軍一般都不會沖在最前面。

1)不會死光,封建軍隊往往傷亡1/7-1/10就會崩潰,大部分人逃散。

2)當時襁褓時期火炮的性能並沒有那麼強,可靠性也不佳。歐洲的火炮大概是在16-17世紀才有較大發展,中國這地方嘛從明代開始就是大量靠進口和放置歐洲火炮,日本也差不多。至於火箭,當時基本也就撓個痒痒,要談實戰意義等康格里夫火箭出來再說吧。

3)圍城,這是普遍現象,比攻城普遍的多。


現代有一玩笑話,別拿村長不當幹部。

古代也有一句話,別拿偏將、裨將、牙將、騎將、材官/伏波/游擊將軍不當將軍。

古代作戰,統帥居中軍,輕易不與敵交戰,確實如此。但作戰意圖只有中高級軍官、參謀才知道,打起仗來必有一驍將為先鋒,率軍衝鋒,要不然小兵連從哪條路過去送死都不知道。

雖然位於戰鬥一線死亡率確實高很多,不過一般敢上戰場的將軍身手都不錯,很多從小就練武,如果是軍二代,還很容易請軍中好手教習,有些乾脆自己老爹就是武術高手。吃得好、穿得好,從小習武,比普通小兵戰鬥力高不知幾倍。

而且一般將軍都有親衛,除了日常的警衛工作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戰場上保護將軍的人身安全,避免將軍被人群毆,搞不好將軍戰死,親軍全部陪葬。

還有一點很重要,將軍及親衛多騎馬,甲胄也比普通小兵「貴重」上好幾個數量級,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小傷,或者乾脆打不過趕緊跑。

歡迎專業人士指正。


一般冷兵器時代戰爭中,將領,其實用將領這個概念太模糊了,叫軍官,這種統一的職稱比較確定,一般衝鋒的都是中下層軍官。在做了非常高級後還衝鋒的比較少了,比如 唐朝時薛仁貴 ,白袍衝鋒就是為了秀表現,拿 軍功。而且不同歷史階段 親身上陣的情況也不同,越早越傾向於高層人士直接沖陣,比如 春秋時 諸候,周天子,都臨陣過,也都有挨打的例子。 他們的存活率不算高,你見到的都是倖存下來的而已,不過存活率仍然比小兵高得太多了,裝備好,自身武力高,有護衛親兵,是決定性因素。

1,古代沒有現代軍事思想 打造的軍隊,紀律和訓練遠不如很多人想像中的好,一般劣勢方被殺掉10%,就整體崩潰了,所以,少量的精銳士兵極其有用,如果有個有勇名,非常能打的將軍就更有用了,一衝過去對面心理就敗了一半。 更有極端的例子,唐朝時征服天山九姓,薛仁貴 三箭射倒對面三個勇士,對面就投降了。

2,任何時候用不用一類東西,決定的因素都是性價比,火藥武器,在當時的生產力下,性價比是很低的,根本不能撼動冷兵器的地位。

3,《孫子兵法·謀攻篇》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抄一段白話史記:看看一個古代名將曾有過多少次攻城「先登」

舞陽侯樊噲是沛縣人,以殺狗賣狗肉為生,曾經和漢高祖一起隱藏在鄉間。

當初跟從高祖在豐縣起兵,攻取了沛縣。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噲為舍人。接著,他跟隨沛公攻打胡陵、方與,回過頭來又鎮守豐縣,在豐縣城下,擊敗了泗水郡郡監所帶領的軍隊。再次平定沛縣,在薛縣西部,擊敗了泗水郡守所帶領的軍隊。在碭(dàng,盪)東,樊噲與章邯的部下司馬(rén,仁),交鋒,擊退敵軍,斬敵首十五級,被賜爵為國大夫。樊噲經常跟隨在沛公的身邊,沛公在濮陽攻打章邯的軍隊,攻城時他率先登城,斬首二十三級,被賜爵為列大夫。他跟從沛公攻打城陽,又是率先登城,同時還攻下了戶牖(yǒu,有),打敗了秦將李由的軍隊,斬敵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在成武,樊噲跟隨沛公圍住了東郡守尉,擊退敵軍,斬敵首十四級,俘虜十一人,被賜爵五大夫。跟從沛公襲擊秦軍,出兵亳(bó,博)南,在杠里擊破了河間郡守的軍隊。在開封以北又大敗趙賁的軍隊,因為在戰鬥中英勇殺敵,率先登城,殺死一個偵察兵的頭目,斬敵首六十八級,俘虜二十七人,被賜卿爵。在曲遇,隨沛公攻破楊熊的軍隊。攻宛陵時,率先登城,斬首八級,俘虜四十四人,被賜爵,封號賢成君。跟隨沛公攻打長社、(huán,環)轅,斷絕了黃河渡口,向東攻打屍一帶的秦軍。又向南攻打犨邑的秦軍。在陽城打垮了南陽郡郡守呂(yǐ,以)的軍隊。再向東攻打宛城,率先登城。再向西攻酈縣,因為樊噲擊退敵軍,斬首二十四級,俘虜四十人,沛公對他再加封賞。進軍武關,來到霸上,殺秦都尉一人,斬首十級,俘虜一百四十六人,收降卒兩千九百人。

這些都是鴻門宴之前的戰績,所以鴻門宴上,他闖上宴席,項羽都要誇為壯士,賜以豬肘子。

鴻門宴之後

樊噲為列侯,號臨武君。後又升任郎中,跟隨漢王進入漢中。

當漢王回軍平定三秦的時候,樊噲單獨帶兵在白水以北攻打西城縣丞的軍隊,又在雍縣之南攻打雍王章邯的輕車騎兵,都打敗了他們。跟從漢王攻打雍縣、(tái,台)縣縣城,率先登城。在好畤(zhì至)攻打章平的軍隊,攻城時樊噲又先登城。帶頭衝鋒陷陣,殺死縣令一人,縣丞一人,斬首十一級,俘虜二十人,升先郎中騎將。跟隨漢王在壤東攻打秦軍的車騎部隊,擊退敵人的進攻,升任將軍。在進攻趙賁的軍隊時,在攻取郿(méi,眉),槐里、柳中、咸陽的戰鬥中,以及引水灌廢丘的敵軍,樊噲的功勞都最大。到了櫟(yuè,月)陽,漢王把杜陵的樊鄉賜給樊噲當作食邑。跟從漢王進攻項羽,血洗了煮棗。在外黃,擊敗了王武、程處所帶領的部隊。接著又先後攻打鄒縣,魯城、瑕丘和薛縣。項羽在彭城把漢王打得大敗,全部收復了魯、梁一帶的地盤。樊噲回軍到滎陽,漢王又給他增加了平陰兩千戶作為他的食邑,以將軍之職守衛廣武。一年之後,項羽帶兵東去。樊噲又跟從漢王攻打項羽,攻取了陽夏,俘虜了楚國周將軍的士卒四千人。把項羽圍困在陳縣,把他打得大敗。樊噲血洗了胡陵。

項羽死後,漢王立為皇帝,因樊噲堅守城池和出擊作戰有功,又加封食邑八百戶。跟隨高祖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並俘虜了他,平定了燕地。楚王韓信發動叛亂,樊噲隨從高祖到陳縣,逮捕了韓信,平定了楚地。高祖改賜列侯的爵位,與諸侯剖符為信,讓他們世代相傳不絕。高祖把樊噲以前的食邑除去,賜食舞陽,號為舞陽侯。樊噲又嘆以將軍之職跟隨高祖前往代地,攻打反叛的韓王信。從霍人一直打到雲中,都是樊噲和絳侯周勃等人共同平定的,於是又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戶。後來,樊噲又率領人馬襲擊叛臣陳豨和曼丘臣的軍隊,襄國大戰,在攻取柏人縣時,率先登城,又降服平定了清河,常山兩郡的二十七個縣,搗毀了東垣縣城,以此功升任左丞相。在無終、廣昌,擊破了綦毋卬(áng,昂),尹潘的軍隊,並且活捉了他們二人。在代南,擊破了陳豨手下的胡人將領王黃所帶領的軍隊。接著,又進軍參合,攻打韓王信的軍隊,他所帶領的將士斬殺韓王信。在橫谷,大敗陳豨的胡人騎兵部隊,斬殺了將軍趙既,俘虜了代國丞相漢梁、郡守孫奮,大將軍王黃、太僕解以及將軍等十人 。和諸將領共同平定了代地的鄉邑七十三個。在此之後,燕王盧綰起兵造反,樊噲以相國之職帶兵攻打盧綰,在薊縣之南擊破盧綰丞相所帶領的軍隊,平定了燕地共十八個縣,五十一個鄉邑。於是高祖又給樊噲增加食邑一千三百戶,確定他作為舞陽侯的食邑共五千四百戶。樊噲跟從高祖征戰時,共斬敵人首級一百七十六個,俘虜敵兵一百八十八人。他自己單獨帶兵打仗,打垮過七支敵軍,攻下過五座城池,平定了六個郡,五十二個縣,並俘虜過敵人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二千石以下到三百石的官員十一人。

樊噲封的五千四百戶,曹參功勞更大,封的一萬六百戶,受過的傷呢:眾臣:「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七十創!


其他答主都諷刺題主沒讀歷史,我不諷刺,因為其實歷史上很多將軍真的在第一線奮戰過。

第一:大部分史書記載武將的時候都會說一句類似「少有氣力」之類的話,表明此人有武功,這說明他們至少是在戰場上展示過個人的英勇。

第二:越是古代越容易出現一線的將軍,現在我們看到的戰爭和軍隊是經過改進的,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佔主要地位的並不是勇武。可是在古代,將軍及士兵的個人武力或者說是戰鬥精神是可以改變戰局的。

三:我們有實例:

關羽: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秦瓊(從關羽聯想到的):

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進封翼國公。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合撒兒:

遂又往山上後退。

塔陽汗又問札木合道:

「那(帖木真)後面率領眾多 人馬衝過來的是誰?」

札木合說:

「那時訶額侖媽媽用人肉餵養 的兒子。

他身高三度,

能吃三歲小牛;

身披三層甲,

三頭犍牛拽著來也。

把帶弓箭的人整個咽下,

不礙著喉嚨;

把一個男子漢完全吞下,

還不夠充當零食。

他發怒彎弓,

射出叉披箭,

飛過山嶺,

把一、二十人穿透。

他拉弓射箭,

飛過曠野,

射穿敵人。

他猛力拉弓,能射到九百度 遠;他稍用力拉弓,能射到五百度遠。他生得與眾不同,身軀高大壯實如巨蟒。名叫拙赤合撒兒的就是他!」

(蒙古秘史)

英王哈羅德二世(存疑):

在黑斯廷斯戰役中,因為騎兵無法對抗長槍陣,諾曼人使用了一種巧妙的戰法:先頭部隊和英國的槍陣接觸後迅速潰退,等英國人追擊的時候再用騎兵衝擊,這樣贏得了勝利。當時英王在部隊一線作戰,雖然起到了鼓舞作用,但是無法制止隊伍的追擊,所以導致了一次次的失敗,最後不得不潰敗。如果英王在後方指揮的話,可能就不會如此。

(來自一部英國戰爭紀錄片,名字我忘了)

其他答主基本上持有的觀點是大多數將領都不會在火線上作戰,事實上在古代,可能只有中高級將領會如此。更多數的將領可能會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戰鬥。所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在歐洲和西亞,將領更偏向於身先士卒。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高級將領也會參加戰鬥,上面的例子就是這樣。


冷兵器時代打仗(全世界),那些將軍們一般並不沖在最前面 ╮(╯_╰)╭

絕大多數時候,小戰役並不會殺到對方几乎全部死亡 ╮(╯_╰)╭

都知道火炮這麼厲害,但明明宋代還沒有造出來 ╮(╯_╰)╭

幾千年來的攻城模式這麼落後,直到一戰,攻堅時還是沒有方法避開這種一定存在的人員消耗 ╮(╯_╰)╭

嗯,題主您幾乎成功避開了一切史實.... ╮(╯_╰)╭

建議回去讀讀第一手史料再發問,而不是靠自己腦洞腦補。 ╮(╯_╰)╭


先說將領。

第一。將領們通常騎馬,打得過打,打不過還能跑。如亞歷山大大帝、內伊、謬拉、古斯塔夫(古斯塔夫中2槍後還騎馬跑回了瑞典陣營沒給帝國軍留下屍體)

第二。將領們通常還有一組護衛團隊,衛隊們要負責保衛將領。如秦軍軍法「主將有失,護衛皆斬。」

第三。將領們裝備通常很好,如李世民中40餘箭未能破甲、袁崇煥被射成刺蝟仍舊活蹦亂跳....

再說火器。宋代火炮效果還不如扭力投石機...金軍守開封用的放一炮冷卻半個鐘頭...也就聽個響...

再說攻城。強行攻城肯定對人員消耗極大。有效減少人員傷亡的方式無非:地道、灌水、摧毀城牆、細作開門、圍城。

而守城方也會針對這些容易破城的手段進行反制。對付地道使用地聽。對付灌水就泄洪。摧毀城牆難度太高……薩拉丁用幾百台扭力投石機在耶路撒冷砸個缺口...奧斯曼打君士但丁堡用超級大炮...真要摧毀城牆也是實力代差過大了...至於細作開門和圍城就不說了...


哪國將軍沖最前面?你是看《三國演義》看多了吧……

1)前面說了,將軍沒幾個會沖前線的,就算沖前線也很少帶頭沖的。

2)貴啊,養一門火炮的價錢可以養1000個兵,火炮打一場也轟不1000個兵,你說我選哪個

3)最有效的就是圍而不攻困死對面,然而只有對方糧食短缺才有用。只要強攻就是拿人命往上填,沒法避免。「最下攻城」,孫武子不是說著玩的。


歐洲因為帶兵的將領一般都是貴族,而各國貴族一般沾親帶故,所以打起來也不會往死里打。更傾向於活捉回去敲詐一筆贖金。後來大家為了保證這種在戰場上認出自己的贖金價值的做法更高效可靠,就搞出了紋章學……

中國這邊這種情況要少很多,所以沖一線的一般都是真的很能打的武林高手。也不乏沖得太狠被人反殺的例子。後期流行文人帶兵,就名正言順不沖一線了。


影視文學作品為了迎合讀者觀念等很正常。

至於古時的記錄——也是有宣傳和歌頌等目的,正常情況在後面指揮沒啥好記錄的,偶爾幾個個例反而有記錄。畢竟古時傳記之類的也是要凸現將軍的英勇啥的。

將軍沖肉搏了誰來指揮?古代指揮方法:擊鼓,旗語,傳令兵等,將軍跑去砍人了誰來指揮,要不能指揮的將軍何用?雖然身先士卒能加士氣但是帥旗一出來敵人肯定會集中兵力攻擊的吧?帥旗倒了自己人基本就潰敗了——收益在多數情況下不高,風險特別高,通常沒將軍會這麼賭吧?


第一,在古代戰爭中,是有先鋒(將軍的一種)存在的。因此必然會出現一個高級將領帶頭衝鋒,後續部隊跟上的情況。

但是,要知道將軍都是有自己的親兵或者親信的(類似偏將)。因此在戰鬥中親衛隊必然陪伴在左右,一起跟隨將軍(也就是先鋒)衝鋒陷陣,類似於團長的警衛排。師長的警衛營等等。。。

所以說為什麼這作將軍的能活下來?你且看他身邊的衛隊之裝容。

第二,關於火器。在明朝已經有成建制的火器部隊出現。就是明朝的神機營,五千人左右的規模,已經算是比較大了。但是為什麼沒有進一步擴大,因為這個東西在當時算是殺人之利器,一個沒練過武的人可以用它殺死一個練武多年身強體壯的人。威脅太大,因此神機營必須握在皇帝手中,神機營多是拱衛京師之存在。

第三,關於攻城戰,很遺憾這是必然現象,就好比希特勒妄圖用不間斷的轟炸擊垮英國,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成功。因此戰爭從微觀角度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戰鬥,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各國原來對陸軍部隊的訓練情況很重視的原因,都是人和人打,我怎麼打死你但保證我自己不死就是學問了。所以,一般攻城作戰,第一梯隊必然會有傷亡,但是第一梯隊的主要目的在於攻破城門,為後續部隊入城巷戰打開突破口。


只能說,時代不同,當在需要將領衝鋒一線鼓舞士氣的時代,他衝到最後也是正常的。但是隨著武器,兵種,戰法革新,將領衝鋒死亡的概率增大,在後方指揮更加高效,等等因素下,他在要再去沖,那隻能說他是個不合格的將領了。古代涵蓋的時間太長了,你要是說亞帝東征那個年代,我們就來聊聊什麼叫坐鎮指揮有個毛用。

亞帝跟大流士三世第一次決戰,大流士三世不論天時地利人數全部佔有絕對的優勢。亞帝率親衛殺到他面前,(謠傳當時倒在亞帝身邊的高級將領多達八個。波斯人好鬥個人武力幾乎和職位成正比。)大流士三世在局面佔優的情況下上馬跑了,波斯人遂敗。

發奮圖強的大流士三世在戰略正確的情況下三年後又以絕對的兵力優勢下跟打上門的亞帝決戰。然並軟,當亞帝再次殺到他面前的時候,大流士三世精心準備多年的僱傭兵已經擊潰敵方左翼(還是右翼,我忘了,見諒見諒。),但是,該逃的還是得逃,波斯遂滅。

平心而論大流士三世絕對不是庸才,但是最後輸的跟一個玩笑似的只能說,在個人用武就能決勝的年代,你非要說應該坐鎮指揮更好,糊你一臉好不好?(? ??_??)?


將軍的甲胄級別和小兵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弓箭對重甲殺傷有限,經常看到將軍被射成刺蝟還活蹦亂跳的,比如貞德胸口中了一箭依然橫衝直撞,(平胸的福利)而且將軍身邊的親軍也不是吃素的,可能一隻隊伍最有戰鬥力的就是親軍。而且戰陣嗎,不是一個人一人人對砍,而是一堆人配合,無論是小兵還是將軍都會和戰友配合,比如鴛鴦陣有盾牌有狼xian(找不到那個字),馬其頓方陣配王伴騎兵(夥伴騎兵,叫王伴霸氣些),所以每個人各司其職要對付的並不是很多,只要把對方陣型衝散,就是一面倒的屠殺,當然也不會死太多,畢竟人一跑是不可能讓你隨便追上嘿嘿嘿的,說雙方拼到一兵一卒那是下象棋,現實中小兵也是有腦子的。

將軍作為開頭,只要能殺進去,後面自然會有人跟上。上單打野開團,apc,adc會不衝進去嗎?打仗不是開無雙,不是一個人就能改變戰局的。

更何況一旦出事肯定讓領導先走啊(*ˉ︶ˉ*)而且地位高的肯定在遠處指揮,中下級軍官才會拼殺在前,不然怎麼指揮。

至於傷亡率,其實也不低,但肯定低於雜兵啦,題主還是建議多看看書吧(雖然我也沒看幾本,這個答案也只是寫寫常識)


別聽他們的。騎兵將領不沖怎麼帶兵?繆拉,拉薩爾,內伊,哪個不是冒著彈雨和刀山衝鋒才混成元帥大將。憑什麼?個人武勇,集體配合。簡言之,訓練。以上提到的三人,只有拉薩爾死於流彈。


譚綸(1520~1577)

字子理,號二華,明宜黃縣譚坊人。傑出的軍事家、抗倭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

譚綸自幼飽覽詩書,性格沉穩,有雄才大略。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舉,次年登進士第。二十七年,授南京禮部主事。不久,補兵部郎中。時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員驚慌失措,將士「怯懦不前」。譚綸請命募壯士500,擊退倭賊,以能用兵聞於朝廷。二十九年,浙江倭犯猖獗,譚綸受命台州知府。他募鄉兵千人,「教以荊楚劍法及方圓行陣」,嚴格訓練,成為勁旅。三十六年五月,倭寇侵擾台州一帶,譚綸率兵大挫倭犯。三十七年四月,倭寇再次聚集數萬人竄擾台、溫、福、泉、漳等州,譚綸親率精兵與寇大戰。三戰三捷,軍威大振。升浙江按察司副使,巡視海道,轉右參政使,兼治兵事。此時,他與浙江僉都司、參將戚繼光、浙江總兵官俞大猷等聯合,轉戰於浙江沿海,屢戰皆捷,四十年,浙江倭患得以平息。譚綸改任福建參政。

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又在廣東、福建沿海大肆劫掠。三月倭陷興化,朝廷命譚綸為右僉都御史、福建巡撫,提督福建軍務。譚綸日夜兼程,急赴平海衛。命浙江副總兵官戚繼光火速從廣東、江西一帶回閩。令福建總兵官俞大猷,整飭營內,疏通河道,扼守海口,斷敵退路。著廣東總兵官劉顯速率軍馳赴興化,對倭寇實行重圍。四月上旬,各路進剿軍先後入閩。譚綸召俞、戚、劉商討破敵之策,自任總指揮,戚繼光率中路軍直搗倭賊大本營平海衛,劉顯率左路軍側翼迂迴,俞大猷率水師為右路,斷敵退路。各路軍分頭進擊,一舉殲敵2200餘人,解救被擄男女3000餘人,隨即收復興化城。以軍功升右副都御史。次年二月,2萬餘倭寇又圍攻仙游等地,譚綸親率戚繼光部馳援,攻下仙游,斬敵千餘,又追殲逃倭數千名,殘餘倭寇搶奪漁舟入海逃遁。譚綸遷陝西督撫。四十四年十二月,改調四川。不久,即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

隆慶元年(1567),以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與戚繼光共同負責練兵。自居庸關至山海關,修築邊牆1000餘公里,構築禦敵台3000座,造戰車700乘,佛郎機(大炮)5000架,使京師東、北沿邊防禦得到大大加強,敵不敢犯。隆慶六年七月,升任兵部尚書,兼理京中軍務。萬曆元年(1573)加太子少保銜。五年四月,卒於任上,贈太子太保,謚「襄敏」。著有《譚襄敏公奏議》、《睹物寓武》等。

譚綸主持兵事近30年,抗倭、戍邊,屢建奇功,與戚繼光齊名,號稱「譚戚」。他善於用人。戚繼光、俞大猷、劉顯、李梁、李超、陳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戰將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稱為「善任俞戚而建大勛」者。

此外,他任浙江台州知府回鄉時,帶回海鹽腔戲班,教習家鄉藝人,並將弋陽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黃腔」。湯顯祖對宜黃腔極為欣賞,其著名的《臨川四夢》,均由宜黃藝人首次演出以至流傳。宜黃腔後經藝人不斷探索和改進,不僅在省內廣泛流行,在安徽、江蘇、湖南、湖北、四川、陝西、廣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傳。一些曲調還融入京劇。


看了上面的回答也想湊湊熱鬧。

古代中國的軍隊指揮體系,按照職稱分為將軍、校尉,按照書中說的,分為帥、將,其實指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即有一個指揮官和基層軍官,指揮官一般需要坐鎮中軍,也就是帥旗所在地,通過戰前部署、擊鼓鳴金、旗號、響箭、狼煙等對軍隊進行調度,基層軍官帶領所屬軍隊進行具體的執行。

為什麼影視劇里總能看到將軍沖在前面,其實是種誤解。古代軍隊中職業軍人(披甲士)較少,一般都是基層軍官和自己直屬親兵組成,屬於精銳部隊,一隻精銳部隊再配屬大量的民兵組成了一隻基本的戰鬥單位,而老百姓看到了披甲騎馬的基層軍官(校尉)帶著自己的親兵進行衝鋒,往往理解為將軍衝鋒了,其實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校尉,簡單說一個連長帶隊衝鋒並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古代戰爭因為軍隊組成的絕大多數屬於屯兵或是民兵,軍隊的士氣與鬥志往往不高,讓他們一哄而上可以,但是讓他們打硬仗死戰不退那基本不可能(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一點無法與共和國士氣的羅馬軍團相比,這裡不展開說,因此中國古代軍隊戰鬥團隊中需要有一隻素養高、裝備好、士氣高的軍隊依靠武力、威懾力引領大部隊進行戰鬥。

而問為什麼幾萬人拼殺中還能有那麼大的存活率,這個是偽命題,披甲騎馬的校尉(被誤認為是將軍)在軍隊中成百上千,立功受獎活下來並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肯定一直沒死過,其他的無名英雄都馬革裹屍了。

即使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真正的主將在雙方列陣時站在最前面鼓舞士氣,一旦開始衝鋒打起來,躲到哪裡誰知道。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