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北伐的失敗原因是什麼,失敗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主要是因為地理原因,軍制原因,還是和趙光義或者曹彬個人因素有關?此後為什麼沒有再進行收復燕雲的努力?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
1、高粱河之戰的影響。
高粱河之戰,宋軍雖然是以疲敝之師連續作戰,但在戰爭之初確實是勢如破竹。而反觀契丹,在宋軍進軍之時,軍民望風而降,幽州百姓甚至「以牛酒迎犒王師」,說明在遼國在燕雲一帶的統治已經基本瓦解。——如果說宋朝曾經有一次最接近收復燕雲十六州,那肯定就是高粱河。
可惜,高粱河最終還是慘敗。高粱河一戰,對宋遼雙方的影響都是極其深刻的。從宋朝一方來說,從此再也不敢進行這種大縱深的軍事突破,——換言之,趙二的膽子被嚇破了。而對遼方來說,完全建立了對宋軍的心理優勢,而燕雲一帶的軍民也再不敢對宋軍寄以期望。
這種影響在雍熙北伐時的體現,對宋朝來說,在戰略上只敢採用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方式,同時還寄希望於燕雲人民的響應。但他們沒有想到,經過高粱河的慘敗後,燕雲人民已經不可能象當初那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因此我們看到在雍熙北伐的過程中,再也沒有了遼國官軍聞風而降的景象,相反,每下一城都必須經過血戰。即使有投降的,也是在經過惡戰後的被迫行為。
2、戰機的選擇
雍熙北伐之肇始,是雍熙元年知雄州賀令圖上表,云:「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其大將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人疾之,請乘其釁,以取幽薊。」據說宋太宗看了之後,「始有意北伐」。
但賀令圖的這個情報是不準確的。當時遼聖宗雖然年幼,但其母蕭燕燕卻是古往今來少有的傑出女政治家,到北伐出師時(雍熙三年),蕭太后已經鞏固了權力,得到了耶律休哥等重臣的擁戴。而且賀令圖等人看到韓德讓和蕭太后的特殊關係,想當然以為是「寵幸用事,國人疾之」,其實蕭韓二人的關係是公開、光明正大的,以契丹風俗而看,兩人關係是完全合理的,根本不存在「國人疾之」的情況。因此所謂的「釁」也就不存在。
3、戰略的制定
雍熙北伐的戰略構想,是宋軍兵分三路,東路以曹彬、米信為統帥,率軍十萬,陳兵於雄州、霸州一帶(即山前地區),吸引遼軍主力。中路軍以田重進為主帥,出兵飛狐口,切斷遼軍西援的通道。西路軍以潘美為主帥,攻佔代北諸州(即山後地區)。待到潘美完全佔領山後之後,再三路大軍合圍,共同攻打幽州,收復山前。
這個戰略構想乍一看來彷彿很美,但實際上是有問題的。雍熙北伐的主要戰略目標,永遠是幽州,但這一戰略的可操作部分,其實是代北。也就是曹彬吸引敵軍主力,田重進切斷救援通道,給潘美攻佔代北創造條件。——事實上,在戰爭初期,潘美也非常完美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但接下來呢?山後的勝利,對山前這個戰略最終目標有多大的幫助?事實上,曹彬一直在承受著整個戰場 最大的壓力,而這個壓力並未隨著山後的勝利而有所減輕。最後反而是因為山前的潰敗,導致山後的得而復失。
4、戰術的執行
在戰術上,宋太宗要求「曹彬等頓兵於雄、霸,裹糧坐甲,以張軍聲,待一、兩月間,山後平定,潘美、田重進等將會並以進,直抵幽州,并力驅攘,俾契丹之黨遠遁沙漠」。
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當看到中路田重進和西路潘美的不斷取得戰功,東路諸將坐不住了,「自以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謀畫蜂起,更相矛盾,彬不能制,乃裹五十日糧,再往攻涿州」,實際上就已經把既定的戰略戰術全部破壞殆盡了。
這裡要說一句,為什麼眾將「謀劃蜂起」呢?為什麼曹彬「不能制」呢?我們知道曹彬不是一個強勢的人,但他好歹從軍多年,算是一代名將,看他攻南唐時,雖然也不那麼強勢,但一令即下,麾下哪個敢違?為什麼到歧溝關這裡就慫成這樣了?
其實這和朝廷內部的鬥爭有關。曹彬算是宋太祖的人,太宗即位,對曹彬等人深加忌疑。雍熙北伐之前,鎮州駐泊都監弭德超誣陷曹彬,稱「樞密使曹彬秉政歲久,能得眾心」,結果就被宋太宗罷去了樞密使之職,數月後,弭德超因他事獲罪而真相大白,太宗心知曹彬無罪,但也未能復曹彬樞密使之職。
歧溝關之戰,宋太宗對曹彬基本上是當作門面使用,曹彬對此心知肚明,為了避免猜忌,他對軍中紛爭採取了高高掛起的態度,——其實這支軍隊的實際指揮權很可能是在東京大內的宋太宗手中。譬如曹彬和諸將「裹五十日糧,往攻涿州」後,因為軍糧不濟,被迫撤退,《太宗實錄》雲「軍士疲乏,所齎糧且盡,上憂之,令還師境上」,可知這支軍隊的一舉一動都是在趙二的掌控之中。但等到兵敗之後,趙二卻說「奈何將帥不尊成算,領十萬甲士初塞遠斗,速取其郡縣,又還師以援輜重,往複勞弊,為戎人所襲而敗」,把自己撇的乾乾淨淨,把黑鍋全部扣到曹彬的頭上,只能說太不要臉了。
其實因為這種權力鬥爭而導致的戰術執行混亂,在宋軍中比比皆是。再比如導致楊業戰死的陳家谷口之戰,潘美和楊業的任務是接應朔州等四州軍民撤離,楊業提出的以聲東擊西掩護撤離的正確戰術,卻被監軍王侁否決,逼楊業正面決戰,而潘美卻不能出一聲。在戰鬥中,潘美、王侁又棄既定戰術於不顧,先是冒進,然後又撤伏而退,將楊業至於死地而不顧。這種戰術執行能力,要不敗才沒天理呢。
5、後勤的困難
雍熙北伐,宋軍共20萬,而當時全國兵力也不過30萬,換言之,是動員了全國2/3的兵力。後勤供給始終是一個大問題。曹彬初次進兵至涿州,因糧盡而退。回來後「裹五十日糧」再次進兵涿州,又因糧盡而退,終至大敗。
當曹彬第二次因糧盡而從涿州撤退時,數萬後勤部隊還在歧溝關,這說明宋軍的糧食短缺不是沒有糧食,而是糧食送不到前線。這或許是因為宋軍那糟糕的組織調度所致,也有可能是因為耶律休哥襲擾所致,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宋軍能力低下的表現。
6、士兵的組織紀律
戰後,張洎在表章中寫到:「臣頃聞涿州之戰,元戎不知將校之能否,將校不知三軍之勇怯,各不相管轄,以謙謹自任,未聞賞一暛用,戮一叛命者。……臣頃聞涿州之戰,陣場既布,或取索兵仗,或遷移部隊,萬口傳闃,囂聲沸騰,乃至轍亂塵驚,莫知攸往。……臣頃聞涿州之戰,王師霧集,聲詟戎敵,然而矢石未交,奇正先亂。」
「元戎不知將校之能否,將校不知三軍之勇怯,各不相管轄」這種局面,那是宋朝「將從中御」的光榮傳統,但太祖時好歹還能對武將保持基本的信任,到太宗這時,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孫子曰:「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這要不敗,真沒天理了。
至於「轍亂塵驚,莫知攸往……矢石未交,奇正先亂」,這樣的軍隊要想取勝,難矣哉。——尤其是面對的還是耶律休哥這樣不世出的名將。
至於為什麼再沒有收復燕雲的努力,很簡單,高粱河、歧溝關兩戰(或許還包括君子館),把趙官家的膽子嚇破了唄。一本書,曾瑞龍先生的《經略幽燕—宋遼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這是國內研究宋代軍事最前沿的著作之一了雖然也是十幾年前的書了,但是曾先生絕對開創了宋代軍事研究的新局面,可惜英年早逝,死於非典~惜哉
一將無能,累死千軍!趙二本身就是個廢物,加上打仗不給錢,所以輸了是必然的!
歡迎讀者指教。
二伐戰略是有問題的。這點曾瑞龍《經略幽燕》里講述過了:山後的勝利並不能對幽州會戰構成直接的優勢,一不能隔絕援軍與補給,二不能斷絕退路,最終還是要幽州會戰。
我很喜歡宋琪的方案里的用水隔絕援軍的思路,不過,宋琪的構想下,大軍也是要從山後走的~換而言之,誰說打山後沒有直接用處?決水斷援啊!太宗頗採用宋琪的策略,或許就包含了決水斷援。但宋琪的想法也有問題:距離長+山地多,這對大軍的後勤要求是很大的。所以如果要像二伐這樣動用20w大軍,主力還是該走雄霸直進。至於太宗希望通過山後的勝利,得以三路並進,促使敵軍抵抗意志崩潰,結果告訴我們,這是扯淡的,但如果我們能考慮到太宗可能是想決水,將遼軍退路遮斷,(宋琪是構想動作快,在遼軍援軍到之前給隔絕了),那麼契丹堅守意志會不會崩潰呢?
和宋琪的想法不同的事,太宗希望能夠先搞定山後,而不是放著山後敵軍不管。這我是贊同的。山地地形破碎,補給線很容易切斷,宋琪說援糧而進,抱歉這個詞我沒查到什麼意思,援字有拉的意思,個人理解是靠著隨軍帶著的那些糧食完成任務,不靠一條線的補給。即使如此,還要擔心本身軍隊被敵人的奚族步兵襲擾,分出三五千人(仍慮步奚為寇,可分雄勇兵士三五千人,至青白軍以來山中防遏)。如果是靠著民夫負糧推車來反,這個更難保護。
至於最後希望拿下幽州,敵人就退卻,甚至山後也投降,這個假設如何證實?曾書里說太宗戰略雙重假設,就說太宗認為拿下幽州敵人無法立足而退,這是沒法保證的。太宗原話是「共力驅攘,俾契丹之黨遠遁沙漠,然後……」俾就是使。是甚麼使契丹逃遁?共力驅攘,打出去的。所以我覺得太宗這裡不是假設,宋琪才是。
就這樣一個不顧山後威脅,帶著糧食搶到幽州,引水至高梁河的計劃,我只想說:看起來很美。一來一路上威脅不小,二來要是敗了你怎麼回去,三來後勤限制兵力。說到底就是不想和遼國援軍正面剛,遼國援軍什麼時候來,這個可以估算(也只是估算),但是你路上花多久,這個很大程度取決于山後一路上的抵抗,怎麼算,又如何精確,又如何實現?
回到太宗的計划上,搞定山後的必要性,已經說了,那麼為什麼不幹脆放棄山後的路,跟一伐一樣只走雄霸?高梁河之戰宋軍人數規模大約是10w,這次20w,只從東路走,和原計劃比一些地方的糧食調撥距離變大,後勤不一定搞的定。而東路10w,跟上次差別不大,這個規模不能說小。
但是計劃最後崩了,為什麼呢?直接原因就是東路先敗了。老有人說太宗不放權,遙控啊甚麼的,麻煩自己算下信息來去時間。怎麼算?
五月庚午,至岐溝關北,敵追及之,我師大敗。丙子,宮苑使王繼恩自易州馳騎至。上始聞曹彬等軍敗庚辛壬癸甲乙丙,路上6天多,乘二算12-13天,即使太宗當即作出決策,消息也根本來不及傳達。那麼太宗遙控是怎麼回事呢?上聞之,大駭曰:「豈有敵人在前,而卻軍以援芻粟乎?何失策之甚也。」亟遣使止之,【令勿復前……】,曹彬退涿州已經生米煮熟飯了,還能制止他退涿州?制止再打破計劃向前,讓他「養兵畜銳以張西師之勢」!
僅此一事有這機會條件和必要性來從開封發令。然並卵,曹彬沒有實現這個命令。有人(誰?不告訴你)說,太宗意思是利用山後聲勢吸引遼軍,曹彬趁著正面這個空檔突入。這個……反正歷史上的情況我沒看出他有這個意思,不如當做一個戰略假設看,如果當初這麼做如何,balabala。會如何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覺得曹彬10w人是沒法掩藏的,遼軍不可能坐看10w人在這邊,不援東路援山後。
最後說下曹彬的鍋。鍋是有的,但是謀劃蜂起這幫人鍋最大,個個都要打,曹彬能制住是厲害,制不住也很正常。這路統帥,除非太宗來~可惜他當年中箭了,可能不適合再出征了。雖然與趙二瞎指揮對指揮體系的干擾有關,但是三軍主帥雖然曾經戰功卓著,但是對著契丹內心早已破膽和嚴重缺乏信信心直接相關。印象最深就是潘美王冼以為楊業勝利就急不可耐準備去搶功,聽說楊業一敗就撒丫子就跑的沒影,不說能力,就這破膽的心態,在PLA做個連長都不合格吧。
好大喜功應該去開奧運會,而不是去招惹比自己強大的對手。
沒電台,搞什麼總參謀部...
曹彬 貪功冒進,東路軍覆滅後,西路軍幸虧楊業要不也是全軍覆滅,甚至南宋提前。。。遼東的水師部隊損失最小、、、論失敗原因曹彬第一,太宗第二,因為上次幽州失敗給他打擊太大,只想著慢慢打,(東路軍每一步行動必須徵求皇上的同意)實際上戰場上雄州部隊的拖延造成了曹彬的貪功冒進。。。實際上如果深究石敬瑭才是最大的罪魁禍首,宋朝沒騎軍完全永遠沒法真正的打擊到遼軍。。。
二次雍熙北伐,主力集中在東線是有問題的,東線多是平原,有利於契丹騎兵發揮優勢,主力應當用於西線,依傍太行山,步步為營,逐步推進至幽州城下,之後大兵圍城,引誘遼國以主力契丹騎兵硬攻宋軍的即設陣地,具體實施,可以根據宋琪的方案微調,面向契丹的河岸,要設置堅固陣地,具體參考韓信的背水設陣以及劉裕的卻月陣,河另一邊的宋軍壓制幽州城內,保障河對岸宋軍的供給,這樣遼國方面要救援幽州,只能以契丹騎兵硬攻河對岸的宋軍即設堅固營地(以戰車圍繞陣地,挖掘塹壕、多設鹿砦,配以強弓硬弩),消耗契丹騎兵,同時宋軍相機出動騎兵擊潰遼軍,在野戰中消滅遼軍契丹騎兵之後,再行攻城。
二次北伐的三路並進,應該作此調整,主力為中路和西路軍,分別沿太行山的東西兩側進軍,西路軍佔領雲州同時負責蔚州的守衛,切斷契丹從西北方向救援幽州的路徑,中路軍作為主力,沿太行山東麓北進,在佔領蔚州後,將蔚州守衛交由西路軍,之後全軍東進,圍攻幽州,東路軍在中路軍進至幽州城下的同時進至幽州,與中路軍聯合包圍幽州。兩軍聯合後,在桑乾河北岸的幾處渡口,設置堅固陣地,南岸宋軍監視幽州,並支持北岸宋軍。如遼國以契丹騎兵硬攻北岸宋軍陣地,那麼按照上段的方案,依託即設陣地消耗掉契丹騎兵的攻勢銳氣,同時以騎兵出擊最終擊潰遼軍。
推薦閱讀:
※此葉此花真可羨——說晏殊
※如果北宋末年真的有人題那樣的反詩會如何?
※如果「蒙元滅宋」是中國亡國,那麼「西晉滅亡」「靖康之變」是否也是中國亡國?
※穿越到北宋教皇帝在北邊養大象打仗,可以改變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