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亞歷山大遠征軍打到中國會怎麼樣?


補給跟不上,團滅在新疆。


帖木兒都不能,何談亞歷山大那個時代的補給水平。

估計八成在被埋在新疆的沙漠里,然後我國考古出現了重大發現。

當然這不是題主希望看到的,題主想看架空歷史。就算亞歷山大真的空降河套,八成也是被中原強弩射成篩子,馬其頓本身和中山國差不多大,和秦趙這種動輒動員三四十萬的國家相比確實稍顯劣勢。而且行政科技落後太多,一個奴隸制全盛期,一個快要進入封建制。軍科應該差不多,但是數量差距太大了,如果動員僕從國強拉幾十萬也不好說。


如果當年亞歷山大打到中國的話,以地理位置來說首當其衝的不是秦就是楚,而在戰國七雄中最有希望兼并六國的國家有三個:秦強,楚大,齊富,而其它四國中三晉雖然兵強但四分五裂,四面受敵,無年不戰.燕國地處偏遠,國小民窮.當年亞歷山大打到印度就無法再進一步了,這和南亞次大陸惡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所以與楚國交鋒的可能性就可以排除了,那麼就只有秦國才有可能與亞歷山大交手了,在當時秦軍的整體戰鬥力是天下聞名的,在七國中穩列前三名,天下甲兵,非秦即趙......

而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方陣步兵也是當時世界數一數二的精銳部隊,兩強相遇,由於兵員的補充和後勤補給的不對稱,亞歷山大肯定會失敗,雖然未必象克拉蘇那樣死在東方。

所以不要老是覺得外國的歷史軍力很強大,回看自己祖國名族的將士其實才是真正的東方雄獅。


我來談一談我和歐洲同學研究的馬其頓體系!

古代歐洲國家和中東國家都與古代中國不同,他們喜歡創立通用體系戰陣通用體系戰陣即是將自己國家的軍隊按照自身國家兵種與武器來合理的編成!優勢是通用,全國將領都能學習並能高效使用。劣勢是呆板布陣沒有其他陣型容易受地形和地勢不同的影響,導致戰爭中不利!馬其頓體系也是一樣!亞歷山大他爸與馬其頓將領創造馬其頓體系是針對古希臘的重裝步兵,因而加長長槍,組建槍林部隊,加強正面攻勢,用輕盾兵和夥伴騎兵防兩翼(重點是步兵中距離近身決戰)。這對當時普遍使用極差遠程的歐洲單一通用體系戰陣的軍隊與武器不一,訓練不一,士氣不一的中東單一通用體系戰陣的軍隊都有較大殺傷力。然而馬其頓國王與將領制定體系後,便開始單一體系打天下,沒有在變化和改良陣型去適應不同戰爭的問題,頂多改變武器來調整,例如加長長槍。繼業者戰爭時,尤為明顯!

但亞歷山大大帝確實算是歐洲戰爭奇才,他在馬其頓體系中補充了兩種方式,使其方陣能夠滿足不同戰爭需要。一.高效兵種調整使用。他並沒有將希臘全部部隊去轉職方陣槍兵,而是保留重裝步兵(這在後期叢林戰與丘陵戰時替換了方陣槍兵,作為主力作戰)。二.吸收各國不同軍隊作為輔助軍協助馬其頓軍作戰。如波斯軍,希臘軍,印度兵。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馬其頓體系安全,也補充馬其頓體系的缺點。但後來隨著馬其頓帝國解體與繼業者們的能力太差,亞歷山大的兩種優勢盡喪!

中國軍事是孫子兵法思維,除了相對標準體系戰陣外,還有自創戰陣,以及各種無戰陣作戰!這在當時世界上是一種先進的軍事能力!並不是人們說的那樣,亞歷山大可以秒殺中國軍隊!

中國在精銳部隊布陣上,有因地制宜的的布陣方式,陣型因地而變,較為靈活。(精銳部隊對亞歷山大馬其頓體系應該是半斤八兩各有勝負的,但是普通部隊的標準方陣對亞歷山大馬其頓體系就會死得很慘!)

孫子兵法思維是提倡穩紮穩打,能用「物」(火攻,用間,攻心,外交等)造成大規模傷亡就不用「人」(兵戰),儘可能保留人力,以備下一場決戰。通過決戰徹底打敗敵人。這就註定了中國軍隊作戰方式多元化。各種奇襲,埋伏等各種作戰方式與謀略。畢竟「以正合,以奇勝。」」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是亞歷山大無法使用的。他的軍隊不能過度分兵(分兵是可以的,但分兵就會減弱總體實力與暴露陣型弱點),只有集合起來才能發揮馬其頓體系最大優勢!

武器上,其實中國游牧民族在遠程武器上是當時較為先進的,吸收了游牧民族複合弓以及改良後的弩(雖然沒有後世先進和高效以及威力)都要比當時歐洲標槍(主要遠程)和弩(希臘弩(很少幾乎不用)),中東弓先進,其破甲力在當時已經足夠了。近戰武器,沒什麼好說的,真要打起來都是對刺,殺多少人那就看訓練與素養。另外,中國也有超長矛。

鎧甲上都半斤八兩,亞歷山大的軍隊也不是人人都有鎧甲的,大多都無甲或布甲。

總的來說,在經歷了春秋戰國後的中國,總體軍事實力其實是要比歐洲和中東都要強不少的,尤其是戰爭思維。有了先進的戰爭思維才能發展出更多的作戰方式,讓人難以防備!

這裡打個軟廣,有興趣了解孫子兵法戰爭思維的可以來看我寫的解析文章,不定期更新!順便交個朋友,謝謝!


估計會餓死吧


怎麼說呢?就憑馬其頓軍隊從希臘能一直打到印度就足以說明其嚴密的組織和紀律了,目測七國沒有一國能做到這樣。


推薦閱讀:

世界上還有沒有和外界接觸的部落嗎,假如沒有,已知最後一個與現代文明接觸的原始部落是哪個?
歡樂意淫帖,各國網友眼中的國家理想版圖

TAG:中國歷史 | 古希臘 | 世界歷史 | 釣魚諷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