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植會說「黃初八年」?

為什麼曹植在《慰情賦》里會說「黃初八年正月雨,而北風飄寒,園果墮冰,枝幹摧折」?那時候不是應該是太和了么...這是不拘小節還是故意找不痛快.....請各位大神幫忙解惑~~


我頂著這個ID來作答也是蠻詭異的,像自己在說自己的事一樣……

言歸正傳,我不能確切知道曹植為什麼會這麼寫,只是對「是否誤抄」做一個揣測。 @兮嘉 和某姜說的誤錄當然有可能,那個年代沒有大寫數字,而六和八長得挺像。不過,非誤錄也有可能。理由如下:

1)為什麼會寫:句子是「黃初八年正月雨」,正~月~雨,也就是剛剛改元沒幾天呢。現在每到1月我要寫日期,都得想一想今年是哪年——清醒狀態下。而曹植好酒,這點三國志有記載,醉後不知今夕何夕也是有的。

至於「不願意接受自己兄長已經去世的事實」「醉後以為阿兄還在」等等理由題主如果是丕植黨的話內心一定比我清楚多了哈哈哈,我就不多說。只一句:曹植並非沒得到消息,他還給曹丕做了誄。曹植寫的誄一共有5篇吧如果沒記錯的話,大多十分工整,唯這篇《文帝誄》末還添了百餘字的賦體直抒胸臆。前頭寫了些啥ni?

承問恍惚,惽懵哽咽。袖鋒抽刃,欲自僵斃。

追慕三良,甘心同穴,感彼南風,惟以郁滯;終於偕沒,指景自誓。

關於這點《文心雕龍》評價說:

陳思叨名,而體實繁緩,文皇誄末,百言自陳,其乖甚矣

2)為什麼沒有被曹睿揪出來大作文章:題主大概也知道,《慰情賦》本身沒有流傳,只有這句收錄於《北堂書鈔》。失傳並不是時間的問題,曹植曹丕那麼多詩文都傳了下來,而這篇沒有,我猜測和它影響力小有關。當時便沒有廣為傳頌,那麼一來,被曹睿知道的概率就小那麼一絲,二來,知道的群眾少,君主也就少一分非得處理的必要。

再者,曹睿防著曹植,是忌憚他曾經的奪嫡之舉,曹植如果僅僅是太思念曹丕,這件事未必會那麼戳他神經。這和樓上說的林彪事件大有不同: 周總理寫錯的時候,林彪的身份可是那什麼呀,何止送批閱的時候不能提?而曹植寫錯的時候(假定是黃初八年),曹丕的身份是先帝,是曹睿也要敬重的老爹。

重申一下:1)我不知道正牌才高八斗曹豆豆究竟為什麼寫了,以上是猜測。2)「六」抄錯成「八」是有可能的,個人認為原文就是「八」也是有可能的。

p.s……題主你若是丕植黨,萌就萌了唄!管它是不是抄錯。


古文傳抄中,經常把二抄成八,黃初八年正月雨我覺得應該是黃初二年正月雨。


好久沒說謝邀了,哈哈~這個問題,丕植黨頭頂青天啊( ̄▽ ̄)

手頭沒資料,憑記憶簡答一下。雖然我一直說七步詩是假的,也在之前的幾個問題里分析過兩人的關係並不像外人揣測的那麼劍拔弩張,但是對於黃初八年這事,其實並沒什麼浪漫意味在裡面,雖然YY的時候會想也許是不是子建固執地想通過這種方式懷念子桓,但其實事實應該只是後人抄錄的時候把六抄成了八=_=年號對古代皇帝的意義非常,子建向來身份敏感,亂用年號是大罪,從後來看曹睿一向是防著他的,我不認為他敢在這事上造次。

僅此拋磚引玉,希望有大神給出更確切的答案~


也許只是一種浪漫的懷念。

騙自己他還活著。


應該是抄錄中出錯了。

不過我想到一件事:紀登奎回憶,九一三事件以後,林彪已經死了,有一次周總理批閱材料,還是寫了呈毛主席、林副主席閱,寫完後才發現錯了,趕快揉了紙團重寫。


哥哥死得猝不及防。弟弟的習慣還來不及改。

私以為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小。子建是個感情深厚而細膩的人,對阿兄有所怨懟不假,但一直沒有斷念。各種斯德哥爾摩式的怨婦詩(怨而不棄,恨而不離,你傷害過我,我也恨過你,但我不易初心),將兄弟比喻為比翼,將自己與哥哥的關係比喻為蔦羅附松,子桓南征孫權時,他還想變成月亮去到南方找他哥。此中執念,一言難盡。(詩文極美,讀來心酸。手機不便,以後追加)

征孫權回來後,子桓路過子建的封地,去看望了他,增了他的食邑,賜他一些東西。

這是哥哥成為皇帝以來,子建頭一次沒有遭到哥哥貶削吧。

兄弟關係有所回暖。

子建的心裡的希望大概又回來了。

但子桓回去沒多久,就死了。

諸位大概也能夠想像子建此時的心情了吧。寫出黃初八年,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丕植黨表示,還是楊德祖深得我心。

我理解子桓的身不由己。但越是身不由己,越是虐得人心疼。

守好大魏基業與成為一個好哥哥,終不能兼得吧。


如果沒抄錯的話,曹植明帝年間還一個勁兒上表求自試,腦子是有多缺根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曹操立嗣那麼糾結?
如何評價三國殺武將曹植?
曹昂,曹丕,曹沖,曹植誰更有擔任魏國君主的能力?

TAG:三國 | 魏文帝曹丕 | 曹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