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藥材跟家生藥材的藥效究竟差在哪?
01-30
生長環境無非就是家生的藥材水源肥料充足,那麼為啥一般說野生的藥效要好於家養的藥材呢?
生長環境很重要。
本來想自己手打的,後來感覺郝萬山老師曾經的一段話,說的非常透徹。轉帖如下;
有一年,我當學生的時候,上河北省的興隆山採藥。我這人好奇。我就一直下到背陰的深山溝里,我驚奇地發現,已經是夏天了,居然冰雪不化,周圍沒有什麼植物,就在冰雪的旁邊,長著一堆堆綠色的植物,開著紫色的花朵。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是什麼東西。然後我挖了一棵,扛到山頂上。帶我們採藥的老師一看:「哎呀,你從哪裡採的附子啊?」我恍然大悟,附子為什麼長在夏天冰雪都不化的地方,它正因為長這裡煉就了他耐寒的本領,世世代代長在這裡,所以它就有耐寒的這種內在的素質,到了人體不能耐寒的時候,我們中醫說陽虛寒盛的時候,我們就拿自然界的能夠耐寒的植物來吃,就能調節我們陰陽的失調。
可是後來我看了一本藥物栽培的書,它說附子種在向陽的肥沃的土地上長得好,誰都喜歡,環境富足一些,長得好,產量高,賣錢多。第一代可以,第二代還可以,後來我就問藥物栽培所的,說第三代就不行了,拿高壓鍋把附子蒸熟了,然後蘸糖當白薯吃,吃飽了不帶上火的(眾笑)。這個韓國種人蔘,它就模擬興安嶺的那種人蔘的自然生長狀態,濕度溫度土壤的成分。溫度、光照都要模擬,你不模擬它原始的生長狀態,質量就很差。我們還有種西洋參,也模擬西洋參原生那個地方的狀態包括土壤的成分,儘管如此,種上三代以後的西洋參的有效成分、有效含量也發生了特別嚴重的變化,可以說它的療效和第一代差多了。
我們人也是這樣,我們現在具有中國人的素質,愛和人鬥心眼兒,外國人直腸子,沒有花花心眼兒,有什麼說什麼,你到了美國,你的兒子你的孫子,雖然你是中國人,三代以後他也成了美國那個習慣了,也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都是直來直說,「我不喜歡你,咱們分手」,「分手就分手」(眾笑),就這麼直。這藥材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講究道地藥材,我們中藥系的同學就特別提出中藥材的質量問題。我們中醫臨床能夠延續到今天,就是靠療效。你辨證得再好,就這葯不是那麼回事,都是改良的,都是人工栽培的,一代代的這種東西,沒有療效,我們中醫也就成問題了。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是一回事,藥材的真正的質量又是很重要的保證。目前中藥是按照西藥那套標準來量化的,都講有效成分,單按這套標準來說,並不一定家種的有效成分含量就比野生的低,其實很大部分家中藥材有效成分含量比野生高的多。但是問題是按照西藥那套標準來量化中藥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說不一定合適
推薦閱讀:
※最近老婆迷上了中藥材的種植,想要在自己陽台上種人蔘,請問 大神,自己種的人蔘有藥效嗎?
※一共兩道不是很明白的中藥鑒定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