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上海交大中國金融研究院發布的首份信託兌付風險排名?

詳見相關報道:首份信託兌付風險報告出爐:華澳信託排名末尾

另求:報告全文,拜謝!


用工商企業那一套指標來衡量信託公司的兌付能力,並將之量化,典型的閉門造車,太扯淡了。

未見全文。但從媒體報道的總結看,這份報告的核心是評估兌付能力,而其根本依據,則是建立在信託公司必須剛性兌付的基本假設之上。而監管明確規定,信託公司如恪盡職守,履行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則由投資者承擔損失風險。監管部門也再三強調,沒有剛性兌付一說。雖說實踐中各機構都堅持剛性兌付,但這只是潛規則,並非法律要求。今年年中,中信信託在三峽全通項目上就公開表示拒絕剛性兌付。近期湖北省一副省長也丟了烏紗帽,也與這個項目有莫大關係。

如果年中不是項目方及宜昌政府方面安排資金,中信信託打破剛性兌付,然後交大高金將中信信託兌付能力排名第一——那將是一副多麼滑稽的景象。

所以說,這份排名報告的基本假設就是錯誤的,而且是一種合規性錯誤,非常嚴重。

由於資產隔離的特性,所以,任何信託公司的投資安全性評價,都應該基於具體的項目風險情況,同時結合信託公司日常的風險管理水平,再進行綜合評價。而後者,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這一點講,暴露過風險的信託公司可能更能準確的進行評價。而且如前所述,如果兌付能力就是拼爹,爹牛逼的可以幫助兌付,也可以幫助不兌付還能讓投資者告狀無門,如強大者中信信託。

和銀行不同,信託產品畢竟屬於投資,而非存款,信託公司也不能吸收存款,信託帳戶相互隔離,所以很信託公司的剛性兌付能力的確都很低,和銀行沒得比。有些大公司固有資產規模比較大,或者背後股東實力強大,如中信、華潤,背後股東都是超級巨無霸,剛性兌付能力較強。但即使是這些公司,遇到系統性風險,照樣嗝屁。

再以中信信託為例,其2012年底固有總資產118億元,流動資產約100億元,凈資產99億元;信託總資產5913億元(已是一家中型銀行資產規模)。凈資產/信託總資產的比率僅為1.67%,流動資產/信託總資產的比率僅為1.69%。而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比率高達20.5%(大行)。兩相比較,就知道這是完全不同的標準,根本沒法比。

順便多說一句。根據目前形勢,2014年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勢必推出,到時銀行的「剛性兌付」也就是50萬為限。哈哈,和信託都沒法比了。


假設所有信託產品投資者都是風險規避的,那麼所有信託公司都進行剛性兌付是信託市場博弈的均衡狀態。因為如果所有信託公司都不說自己有「剛性兌付」,那隻要一家信託公司站出來說我保本,所有信託公司都會向該狀態轉變,從而形成市場均衡。一樓從業界的感覺來談這件事,這個報告更多的是從理論模型來談這件事,學界的觀點向來都只是參考,本人覺得報告更多的是提供一個方法和研究視角,結論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比如,國際上對TBTF的金融機構的系統重要性進行排序,很難說結果一定成立,但確實能提醒監管者在政策制定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國內的金融業界太不重視研究,任何研究一出台首先就是批評,根本不去反思自身,這樣永遠也不能創造優秀的金融生態環境。


其實最核心的是項目風險管控水平,你剛性兌付能力再強,不如永遠不需要剛性兌付。但是風險管控水平和搶好項目的水平不好度量啊。。。


最近這份報告,沒幾個支持的


推薦閱讀:

TAG:信託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