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ifier 和 affordance 的區別是什麼?

Don Norman - Signifiers, not affordances http://www.jnd.org/dn.mss/signifiers_not_affordances.html


Signifiers 是 Norman 引入設計中,用於解決引入 Affordance 引發的問題。

Signifiers 是一種提示,特別告訴用戶可以採取什麼行為,以及應該怎麼操作。大部分是一種『意識』的。

Affordance 是 Gibson 創造的一個詞,Normal 引入到設計後,將它解釋為:人與環境之間可能的互動,有時候是可感知的,有時候不能被感知。可以理解成『無意識』的。 舉個例子:

門上寫的的『推』和『拉』的字,就是一種 Signifiers ,明確告訴用戶該怎麼做。

門提供了一種功能『可被推開』,就是一種 Affordance ,至於能不能打開,就要取決於人的能力。如果推門需要很大力氣,你可以,不代表三歲娃娃也可以。


Signifier解釋的是「它是什麼」

Affordance解釋的是「它如何被操作」,暗示人(主體)可以與其發生的交互動作

Signifiers, not affordances可以用下面這個栗子解釋:

加了下劃線的文字,是「鏈接」的Signifier

而不能說:加了下劃線的文字,其Affordance是「鏈接」

它的Affordance是可以用滑鼠點擊(或者說:加了下劃線的文字affords點擊動作)


Affordance,Donald Norman的 『設計心理學』里引入的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在中信出版社的版本里被翻譯為「示能」,書里 Norman 用了一大段的篇幅來解釋什麼是 affordance(具體關於 Affordance 的介紹可以看我這個答案:認知科學和設計領域中的 Affordance 是什麼?),比如:

「示能」這個詞,是指一個物理對象與人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甚至是機器和機器人,他們之間發生的任何交互作用。

示能的體現,由物品的品質,和與之交互的主體的能力共同決定。

Signifier 與 affordance

panel的示能

單純的定義還是很難解釋,這裡舉一個經典的例子,戲稱「諾曼門」,比如某商場入口的一扇推拉門,在理論上來說這扇門你可以推,也可以拉,此時人與這扇門就存在推與拉兩種示能。所以,示能(Affordance)在 Norman 的理論體系里,是指人或者物體,與他人或者其他物體的相互關係,而不是實指。

設計師發現他們在為電子設備做界面設計時,需要一種方法來標示哪些部分可以感觸、上滑、下滑,或側滑,或點擊。由於沒有合適的詞來描述,設計心理學這本書發表後,於是設計師們用了最接近的現成的詞「Affordance」(示能),用這句話來表達它們為什麼在屏幕上顯示為一個圓圈,表明那裡可以觸摸或點擊:

你這個界面上缺一個 Affordance!

這在 Norman 看來其實是一種濫用和誤用,設計師真正想表達的是,缺少一個如何操作的提示。而示能,則是指所有操作的可能性。Norman 針對這個現象,特意發表了一篇文章「Signifiers, Not Affordance」,從符號學領域引入了一個辭彙,Signifiers,並翻譯為「意符」(通常在符號學領域翻譯為「能指」),來表達「提示或暗示用戶如何操作」的意思。比如上圖中,門具有推拉兩類示能,而門上的 「push」 就是提示你需要推的意符。

而與 Gibson 不同的是 Norman 使用這個詞實際上被理解為 Perceived Affordance(預設用途),意指可被感知的有意義的示能。

向用戶提示這些有意義的、可被感知的 Affordance 有什麼功能、如何使用的符號才被稱為意符(Signifiers,即上文提及的界面中的圓圈等)

同樣,以下這個例子也可以解釋 affordance(示能) 與 signifiers(意符) 的區別。

設計師與導師的對話


推薦閱讀:

MIT的黑科技:隔著屏幕,也能和男神互動了
兀自轉向的人生
CNC紋身
筷子還能不能進行設計改進?
確定按鈕該放在左邊還是右邊?

TAG:人機交互 | 認知科學 | Afford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