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還是「會笑的孩子有糖吃」?這兩者有邏輯聯繫嗎?
01-30
用最平凡的語言說出深刻的道理。
說的深一點~ 會哭的孩子:在社會上處於弱勢或懂得藉機示弱的人。 會笑的孩子:在社會上處於優勢或積極向上的人。有奶吃:給予基本需求保障
有糖吃:高於基本需求上的享受 串聯起來, 人們同情憐憫最窮苦的人,普眾思想下都會給予援手,滿足其根本的生理需求,這是道德底線,人之本性。 人們敬佩尊敬成功人士,笑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是快樂的表現,人們不自覺的受之感染,並認為他們得到一些意外驚喜,受之無愧。 兩句相反的話,一種同樣的思維,都是構建在「會哭、會笑"這一基礎上,語義相反,但地位作用一樣,無形中觸動了感受者或憐憫弱者,或崇敬強者的內在本性。殊途同歸。 ps,就普通人倒霉啊,沉默的大多數,惟有淚千行~一個代表母愛,一個代表父愛。母愛代表大地,是消極的,不需要你做出努力的,你只要表示出你需要,母愛就會光顧你。你享受母愛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你是你。這是母愛的偉大之處,也是母愛的缺陷:你沒有辦法獲得不屬於你的母愛,一切都是「命運」。而父愛不一樣,父愛代表天空,秩序,是主動的力量。你想獲得父愛,必須達到父親的要求。父愛是有條件的,必須靠你自己的爭取才能得到。而這兩種極端的力量會在一個人成長階段慢慢融合,達到平衡,最後讓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以上參考自 弗洛姆 艾利希 《愛的藝術》。
會哭的孩子,屬於懂得要資源的 —— 奶是支持。會笑的孩子,屬於能貢獻價值的 —— 糖是獎勵。
前者是程序員的角度,以實現功能為目的 後者是產品經理的角度,除了實現功能之外,還要追求用戶體驗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還說得過去,會笑的有糖吃不就純扯淡了。
前者是本能需求的直接表達,後者是正面體驗的交流反饋。明顯後一個孩子年紀大,索取方式去自我化,呈現互動的趨勢。而嬰幼兒尚且停留在通過哭聲把大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階段。
相同的地方是,你要弄懂賦予者的獎勵規則是什麼,並有針對的付之於行動,在吃奶這件事里,你要是笑就會被認為是不餓,怎麼可能給你奶呢!在池塘這件事里,你要是哭就是被認為不乖,怎麼可能得到糖呢!所以,明白賦予者的賦予判斷規則,學會正確的表達需求和慾望
最受不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種理論了,就因為這樣才有了跟多不願幹活只裝可憐的人;全身的細胞都在鄙視這類人!離得越遠越好!
奶是基本品,糖是附屬品。我認為會笑的孩子比會哭的孩子高一個層次,我是說他們自身的能力。同樣都是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會哭的孩子需要奶,但是他沒有,所以只能用哭來得到奶。會笑的孩子肯定是在有了奶的基礎上,不需要再去利用哭來爭取奶,沒了後顧之憂,才去笑著爭取糖的。不管是哭還是笑,都是一種立場和態度,看你想要得到的是基本需求之上的還是之下的,看清並結合自己的地位再去選擇用哪一種態度。
現實的例子是孩子既會哭又會笑,哭和笑只是表達方式,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手段以滿足自己需要。
高情商的孩子能夠把握好環境和方式的關係。都是一回事,都是表現。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會叫的鳥兒有蟲吃」。
很多幼鳥都是長鳥喂蟲子吃長大的。而一窩幼鳥中,哪個沒吃到,哪個吃到了,長鳥哪裡知道?只有判斷幼鳥的叫喚聲音了。如果你沒吃飽,但是你又不叫,哪你只有被淘汰了。
從自然淘汰的法則來講,如果幼鳥的叫聲不足以吸引長鳥,那是因為發育得不健康,而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我們只需要健康的幼鳥。
另外,在西奧迪尼著,《影響力》開篇中,就舉了一個例子:當小火雞不發出「吱吱」的叫聲時,它的媽媽不但會置之不理,甚至有時會殺死它。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長大以後會不會變成」有奶就是娘「的人?
」會笑的孩子有糖吃「,長大以後會不會變成」笑面虎「一樣的人?
我並非悲觀思考。這些也是客觀的存在。要看怎麼去教育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博得憐憫 不如偽裝笑臉 奶水是施捨的 糖是靠本事掙的
分情況,對於救濟。。當然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越慘越好。。。對於獎勵,當然是會笑的孩子有糖吃。。。越有親和力越好你已經說了是奶和糖,自然就有以上區別
看來應該是根據不同的」目的「採取不同的」手段「。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