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中,每味葯的作用不一,當取其其中一個作用時,如何知道其他作用對疾病的影響?


我建議可以看一下用藥如用兵論,和鄧中甲老師講的方劑學,鄧老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天一個患者來了,情緒不好,符合肝鬱氣滯的辯證,他讓學生開方,學生上來想都沒想就開了一味柴胡,鄧老沒說什麼,就問那個學生,柴胡的基本功效是什麼啊?學生背的很熟「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鄧老笑問「那你怎麼命令柴胡主要使疏肝解郁這個功能的?」學生就蒙了,單位葯的功效自然是那麼多,但是放在一個方劑裡面就有不同的制衡,這其中還包括炮製法,煎煮法,具體的還可以參考朱良春,施今墨前輩的關於中藥葯對的書,還有名家醫案,總結理論基礎,最後用於臨床。

我也是在探索,觀點有不正確之處還望指正。


這是一個經過深入思考後形成的問題,非常樂於回答。

我們如今對中藥的印象是

眼睛不好,查書,書上說就吃決明子

最近血脂高了,查書,說決明子可以降血脂

便秘了,查書,上面說大黃可以通大便

……

這些都是藥物的功用。

如果列舉功用,我們會發現,在需要止咳時可以有一大批藥物用得上。要降血壓時,還有另外一大批可以加味。

於是,一堆我們希望的(YY)功用的葯堆了進入。

但問題在於,事實上,藥物進入人體不會按照你希望的功效發揮作用的。

藥物進入人體就像香水進入一個空間,彌散分布的。

而人體生病,只不過是這個空間的瀰漫程度不均勻,有的地方多了(局部的實),有的地方少了(局部的虛),有的地方阻滯了(局部氣機阻滯),甚至有的地方有反常的方向(典型少陰證見手足溫熱或脈浮大)。

所以老師總說「沒有純粹的虛,也沒有純粹的實。」

這些都是需要在臨床去體會的部分。

像現在這樣學習,對於咱們中醫學生來說,拿來應試非常有用,拿來在臨床用藥實踐幫助不大。臨床上,藥物的加味,很可能讓整張方子偏掉軸心,失去本來的功效。

比如,小建中湯加龍骨牡蠣等等。

學習本草,重點在於體會藥物的勢能——葯勢,而不是功效。功效是結果,葯勢則是功效之前的那個東西。一個是本,一個是末。

掌握了葯勢,那你就能明白一張方子的大方向

如何明確一個方子的大方向?

重點把握藥物的四氣,五味,剛柔,走守,動靜,厚薄,升降。這些細微的部分需要靜坐體會。不是單單依賴書本填充給頭腦的一些知識就可以拿到臨床用的。要用也可以,但是用起來很粗,臨床療效未必好。

把握一個方子中的藥味

開or闔

升or降

力量是剛猛的還是柔和的,是清透的還是持續的。

這才是算得上初步掌握了一個方子的大方向。

每個藥物都有自己的作用層次,我們要學會自行歸納整理。

進而整理出一個個方子的大方向。


結論應該是:一首方劑中選用的所有藥物往往具有一個共同的作用方向,一個藥物能否被選入某首方劑中,要在確保其發揮共同作用的前提下,看它次要的功效對治療該疾病是否是正向的,其次才是用配伍來增效或減輕毒副作用。且當病人患有多種疾病的情況下,選擇對多個疾病或癥狀同時有效的藥物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舉例來說《傷寒論》中的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炙) 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升(湯洗) 細辛三兩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常規來說,本方用於治療傷寒外寒內飲,或哮喘屬寒飲,或溢飲等。

再來看看《本經》、《別錄》中對這些葯的描述:

麻黃 味苦,溫、微溫,無毒。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傷寒頭疼,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虛。

芍藥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

細辛 味辛,溫,無毒。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 (音瓮)鼻,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氣。久服明目,利九竅

乾薑 味辛,溫、大熱,無毒。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生者尤良。

甘草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 (時勇切)解毒,溫中下氣,煩悶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葯毒。

味甘、辛,大熱,有小毒。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出汗,止煩止唾,咳嗽鼻 ,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葯,無所畏。

五味子 味酸,溫,無毒。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養五臟,除熱,生陰中肌。

半夏 味辛,平,生微寒、熟溫,有毒。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腹鳴,止汗,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有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可以看到,上面斜體的功效是針對傷寒、咳逆的,全部藥物都考慮了這兩方面;而粗體表達的是活血的功效,有五味明確涉及。

我的一位老師曾治療過一位上呼吸道感染後咳嗽一個月的女患者。除了咳嗽、咯白泡沫痰,她同時患有閉經(之前規律,現4個月未來),老師看著咳嗽新病,可用小青龍湯,閉經屬血瘀,可以治好咳嗽再治療。然而3劑小青龍湯下去,患者咳嗽好了八九成,月經也來了,查舌脈瘀血也散了。

這個案例足以說明復方治療的多面性。方劑中,尤其是經方中,一味葯的選用從來不是只從一個作用方向考慮的。方劑經歷了從單方到復方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醫生對疾病和藥物認識遞進的過程。每一首方劑的出現,都是先發現了某一個病,醫生再根據知識處方,行之有效再記錄下來,反覆驗證,傳世名方都是由此而來。因此,中醫必須要充分了解各個藥物的功效屬性,這樣才能在處方時詳加鑒別,使處方精簡有效。

經方中這種一味葯在一首方中發揮多個功效,對多重病機,同時處理多個癥狀的現象很常見。時方的名方之中也常有這一現象。例如龍膽瀉肝湯,方中的藥物多為肝經濕熱所致陰癢臊臭所設,但是對照《本經》、《別錄》來看,大多數藥物兼有治療關節疼痛的作用,因此用它治療痹症、痛風屬實熱這療效遠在加味四妙散等方劑之上。當痛風兼有陰部瘙癢時,用此方治療自然是一石二鳥。

上圖是圍棋史上著名的「耳赤之妙手」,第127手是日本大棋豪本因坊秀策對幻庵因碩弈出的妙手。如果問:

棋局中,每一手棋的作用不一,當取其其中一個作用時,如何知道其他作用對全局的影響?

這個問題顯得非常奇怪。

事實是,第127手乃是出於多方考慮的結果,兼顧著棋盤的上下左右,稍有偏移都達不到如此效果,絕非是單純的應對第126手。

在臨床應對病人的實際情況時,更不應該著眼於一味藥物的其中一個作用,而是當這個藥物全方位的契合於病機時才應使用。若某味葯非用不可,又會對病情產生不利影響時,就需要佐制。多數經方和部分時方是直接做到了第一點。總之,全面慎重考慮每一味葯的性味功效,從全局出發,預判其對疾病的全部影響,精簡方劑,方能確保療效,並為避免不良反應留出餘地。


再奇葩的藥物也會有一個主要的核心作用,其他的都是輔助,病也一樣,再奇怪的病也會有一個核心點,所以只要葯的核心和病的核心對得上,就算有其他副作用也是很快就好了,無論是配藥還是製藥都是為了提升藥效和減少副作用~

然而,如何判斷葯和病的核心怎麼對上號,完全是一臉懵逼~╮( ̄▽ ̄")╭


方劑學課本里提到了一個很小的知識點,方葯離合,我聽課的時候沒在意,複習的時候沒看懂,後來大致明白了是什麼意思,對自己不求甚解的中藥學習大為懊惱。到現在也沒有真明白。

推薦閱讀《本經疏證》,非常透徹的講傷寒用藥。


煎煮時把握,用別的葯克制,飯前後的服法等等


推薦閱讀:

這味草藥藥力好生霸道,是治療濕疹的好葯!
台灣張釗漢的原始點療法是不是只是普通的中醫方法,並沒有宣傳的那麼玄乎,簡直可以說是包治百病?
脈沉細微,手足厥冷,古人用三味中藥尋覓生機!

TAG:中醫 | 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