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端有哪些瀏覽器是國產自主的內核?

如果沒有的話,哪些是相對來說自主程度高一些的


據我所知開源社區webkit和chromium都有大量中國人參與,有的人還是commiter。大量優秀的工程師成年累月不斷的改進確保了瀏覽器內核的不斷前進,大公司的幕後推動確保了項目長期持續發展,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開發理念。

如果國產自主的定義是中國人寫的,並且政治正確,那我們沒有這樣的社群。


無。

並且手機端這個限定,可以去掉。瀏覽器內核不因終端產生差異。

原因也不複雜:

1、自由軟體無國界

2、商業上,不划算,已有的幾個也都不是國內的

在這片樂土,早有Webkit(MacOS)/Blink(Google)、Gecko/Servo(FF)和Trident(IE)開心地三飛許多年。自由軟體KHTML衍生的Webkit和Gecko都是開源社區。

最早的原始版Mozilla屬於網景君,此仙還沒熬到零零後就倒閉了。還魂的Mozilla基金會是一個非盈利無所屬國組織。我不知道怎麼定義它們具體屬於哪國,反正顯然,都不是中國自主。

當今的三大引擎及其衍生物裡面,有圖快的有圖穩的、有群毆的有單耍的、有企業的有社群的、有開放的有壟斷的,已經是超飽和市場了。更有在小眾操作系統和特種設備里自修神功的。

在歡樂的Windows/iOS/Android大家庭里,一次主流網速寬頻規模升級,或者硬體的升級(幾乎是沒幾年必然發生一次)秒這東西能帶來的性能提升二十八條半街遠,功能提升另說。自從連黑又硬的Opera也自廢武功不玩Presto以後,大家庭的大伙兒就更淞了。畢竟這是一個連蘋果谷歌、Amazon、Intel之流都懶得自己從頭兒開始弄的玩意,國產廠商去自主這種無利可圖的東西……不太划算。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國產的…個人認為,在此方面程度較高的似乎是ucweb(畢竟是僅稍遜IE超越Chrome、FF和Safari的全球第二大瀏覽器Orz),馬桶的早期版也頗有進取心,但親也知道在這種深度非商業的應用軟體領域,很多「國產自主研發」是些什麼貨色。顯然,這然並卵。

軍政內部使用的或許有程度更高的,但請恕我也不知。

關於內核標準,我的良心驅使著我額外說一句,瀏覽器的HTML DOM navigator.UserAgent是可以由廠商自己隨便寫的,隨便改,就算改成shit也不影響實際渲染。某些瀏覽器把自己的名字定義成(長的像)內核(的字串),這並沒有實際意義,也不意味著它真是一種「自主」內核。

瀏覽器的內核標誌可以告知服務端傳遞給他那種頁面作展現,這個特性表示著兼容與傳承,也意味著它必將被改的一塌糊塗。www.useragentstring.com 帶給我們的那串長長字元,也包含了這個領域幾十年的進化史。兼容、偽裝、傳承、合併、進化、選擇…到最後呢,早已忘了當初為了顯示最漂亮最快速頁面的夢想,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離。

然而,是不是真正自主、乃至國產自主,只有寫下代碼的coder對W3c組織和Mozilla基金會去暗暗默念了。隔壁答案 @謝震宇 - 知乎 《世界之窗瀏覽器》的Founder,當然比我更清楚這一點,這是一片開源自由軟體的樂土。

當然,說到國產,隨著國產企業的越來越猛…你懂的…

如果有一天,火狐一個狐失前蹄,被咱們的鵝貓熊狗豹什麼的給收購了,呵呵噠…

那時這個問題就有了定論,答主再來改答案 - - ORZ


問這種問題的人,腦子裡面一定想的是每個國家都是一群膚色文化高度統一的人在防護完好的地下室裡面憋出種種新科技。很抱歉,這種思想與時代嚴重脫節了。

在這個時代,任何有一定規模的科技必然是全人類共同合作的結果。所以不會有100%「國產自主」的瀏覽器、操作系統、手機、汽車。而這些項目都有大量聰明的中國人參與。

國產自主 is fucking bullshit.


手機廠商裡面Android瀏覽器的深入定製,魅族瀏覽器做的最好,對內核的排版,渲染,網頁緩存,視頻播放,過濾廣告,滑動體驗等等都做了整體的深度優化。


UC瀏覽器,茁壯ipanel瀏覽器應該都是使用自研的內核。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好多瀏覽器用的谷歌的內核?
U4 內核特性支持文檔上線啦
現在流行的 HTML 5 混合式 App 開發框架中的 WebKit 內核有精簡過嗎?
Google Chromium 為什麼要從 WebKit 中抽離,新建一個 Blink 分支?對 Chrome 有什麼影響?

TAG:網頁瀏覽器 | 瀏覽器使用指南 | 瀏覽器兼容性 | 瀏覽器內核 | 移動瀏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