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或工作中的哪一個瞬間,你會有「如果現在有個機器人來幫我做xxx事就好了」的感覺?

實體機器人或者純軟體的機器人大腦都可以。


嚯嚯,這是機器人用戶需求調查嗎?

如果有個機器人管家,或者秘書、僕人、家奴,可以幫助我工作、生活、出行。

為此目的,可以讓渡我全部的信息流、隱私和部分決定權。

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

現在也有某些程序,如語音識別,導航,日程等,但還是不夠智能,數據沒有互聯互通,這些程序單獨看做得都很好,易用、人性化,但是這都是從單個程序視角出發,不是從用戶角度出發。單個小程序沒有API介面或管道將格式化的數據從自身導出,操作系統也沒有模塊接收和處理這些數據,即使蘋果也沒有。

我認為將來用戶的數據流會整合,並且廣泛的和外界聯繫,這也是PC,手機設計的未來。

  • 蘋果老了,僅能修修補補做個推送或通知。

  • 新的力量比如微信小程序會促使這一天早日到來。

  • 或者微信不願開放好友關係等核心競爭力,會有更加開放的系統將一切整合。

-------------比如--------------

現在每個人都有多種信息渠道——用簡訊、微信、郵件、通知;在線訂購電影票、火車票、預定用餐和酒店;學校教務系統里的課程。但日程的添加、匯總和協調太繁瑣。

現有的日程管理:

  • 蘋果手機、 安卓手機 可以識別簡訊中的時間,將會議通知、機票,火車票的自動添加日程

  • Gmail可以將郵件自動添加日程

  • 第三方日程管理工具app,悠歷

-------------又比如--------------

微信開放的API,如分享、拍攝、錄音、語音識別、二維碼掃碼、地圖、支付、分享、卡券等,但是微信沒有開放更隱私的API,如好友關係。使用微信JS SDK,必須實名到微信認證來保障用戶的安全。

微信開放JS SDK_36氪

微信正式開放內測「小程序」_36氪

應用號是來給微信變現的?_36氪


感謝邀請,剛從韓國回來實在太忙,現在才有時間回答。

作為機器人研究者和愛好者,感覺只要有個機器人隨時在我旁邊給我玩就好了!

當然,韓總想要的肯定不是這個答案了。所以,換個回答:

出門的時候,無論是出去旅遊,還是出門買東西逛街,背著/提著很多東西的時候,總是會想:要是有個機器人能幫我拿這些東西就好了

嗯,這個就跟以前人們用騾子運貨一樣,但是用戶卻不用管它的吃喝拉撒,也不會擔心不能進入公共場合。

所以去年做了個在超市裡可以跟蹤顧客的超市購物小車(後面有時間會在公眾號裡面詳細八一下它)。

當然,輪式的比較適用的場景比較單一,最好是有足式的家用運載機器人,

大概是Spot-mini這樣的。

===========================

我在爬泰山,後面跟著一隻狗,馱著行李

我去超市購物,後面跟著一隻狗,背著採購的商品

簡直是出門必備神器。


蟹腰。我是做養老陪護機器人的。很多用戶包括我母親聽完都說:好呀,買一個幾千元也不貴,而且不用請保姆了。

沒辦法,大家對機器人的觀念停留在變形金剛中。這個需要教育。

因此,我提出陪護機器人兩條原則:1任何科技都代替不了子女的親情,人的感情。

2機器人代替不了人,它只是幫助人完成簡單重複性工作,把最終決策交給人。

我的原則僅限陪護機器人。

第一條原則,我要建立的以陪護機器人為載體的養老細化服務體系。拒絕老人寂寞了,買個機器人陪他的思路。科技最後聯通的是人和人。

就像很小的時候我們買了遊戲都希望和父母一起玩,現在不能認為給父母買了電視買了狗他們就不會寂寞一樣。

第二條:未來老齡化社會,一個人要服務五個老人。如何提高效率,要通過機器人聯通的細化垂直的服務體系。就像現在的叫車體系,不需要某個保姆下樓為老人打車。體系保障了不依賴某個人,這樣我們的父母才能享受優質的服務

。我以前在工廠,深刻理解工業機器人不會讓工人失業,因為那些工作工人越來越不願意做。沒有機器人只能招工難,或者去東南亞或非洲建廠。

人性是最複雜的,最有創造性,但也最不穩定,相比機器是最不可靠的。

保姆做的工作雖然低端,卻是特別複雜的情況。除非家裡像工廠一樣標準化,否則在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一個機器人替換一個人類保姆。

所以解決方案一定是另一種思路。

人類像向鳥飛翔,發明飛機,但沒有設計下蛋功能。研發機器人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牛,或者像人。

看看日本就知道,中國老齡化社會會帶來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十年後當我們父母病了,相信大家會哭著渴求機器人幫助自己照顧父母。等自己老的時候,會哭的更慘。


現在的互聯網其實只是互聯了已經上網的數據。這個好像是廢話。

但設想這個場景,你把一個信息寫在了一張紙上,放在了家裡某個桌子上。在公司突然想要看這張紙。這時候僅靠手機、電腦明顯是不夠的,而是需要某種形式的機器人,作為互聯網的延伸,要能夠到不上網的實物,才可真正稱得上物聯網。現在的互聯網終端是手機和電腦,今後可能就不叫終端了,因為機器人才是最終端。

一種可能是互聯網遙操作的移動機器人。

比如外國的實體商店或實體書店,夜裡關門,正好中國的顧客通過遙操作機器人遠程來逛。或者博物館,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可以實現遠程逛。

路還很長。不過至少有了 Pepper,算是有了苗頭。

---

長久來看,在完全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普及之前,應該是先普及互聯網遙控的機器人。比如遠程手術,遠程護理,等等吧,首先要還是人遙控的。


來源於最近親身悲慘遭遇:

1. 排長隊的時候,需要一個機器人幫我排。

2. 抄兩學一做的時候,需要一個機械臂幫我抄。


去看那個什麼時候讓你覺得如果有個男朋友就好了的問題吧


知乎首答,就先做個夢吧。

1. 從個實際案例說起,一直認為移動底盤+柔性機械臂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好夥伴。但考慮其具體成本和實際應用方向,總達不到如掃地機器人那般的痛點,直到看到了Fetch Robotics的解決方案。(Fetch Robotics Introduces Fetch and Freight: Your Warehouse Is Now Automated)如果價格親民一些,我猜想一些高級的商場會引入吧。至於怎麼讓生活美好了呢,我想在和女朋友逛超市時,我不用再推個手推車跟在女友後面精神緊張的不斷控制小車用以保持適當的距離外加各種壁障,而是牽著小手一起挑著東西,享受隨手一丟帶來的極致快感。而至於Fetch和Freight這兩個機器人配合的場景,隨意想想就會覺得用到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在學校時,到圖書館找一本書倒不是什麼難事,但有一次義務勞動幫圖書管理員把同學們還的一堆書放回指定書架可真是讓自己累個半死。像這種需要地圖和資料庫等等的細小任務,就交給機器人做好了。所以一直認為不要小看機器人和自動化帶來的整體效率的提升,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輕視只是因為我們認為那些瑣事都是小概率且忍忍就過去的事件了。

2. (Spiral Zipper Creates Robot Arm Out of a Strip of Plastic)這個東西不知道中文怎麼翻譯,就叫螺旋拉鏈機械臂好了。設想把這個東西放到卧室的天棚上,早上睡醒之後亂成翔的被子、床單、枕頭什麼的,輕易地就被整理好了。至於其他的卧室繁雜功能,丟給螺旋拉鏈機械臂,什麼換床單什麼拉窗帘開關窗什麼的,一款機械臂足夠了。大道至簡,不是給每個家庭用品都配上處理器才叫智能家居,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僅僅是找個人來替我們把活給幹了……


喝酒。


幫我寫代碼


如果有個機器人幫我做作業就好了。

如果有個機器人幫我搞科研就好了。

然而,這些都比不過——

如果有個機器人能做我的好朋友,就好了。


啊…什麼時候能有個機器人替我們家工作賺錢養家…讓我和我老公踏實過一過二人世界就好啦…≥﹏≤


略偏題

實驗室買了幾個nao,老師想要他們給燒水倒茶取煙倒垃圾……


躺在床上的時候


打飛機的時候


當我貼了一白板紙條的時候,多希望有個機器人把它直接變成數字版(不是拍照,是完整的邏輯圖,邏輯關係),思維發散且喜歡紙筆的人傷不起啊。例如下圖


卸妝、洗臉和洗澡 好吧我很懶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