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中國韓國朝鮮這些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沒有儒家文明應有的責任意識?
之前的問題描述或問題本身的設問形式使得大家都有所誤解。
誤解主要集中在認為題主不覺得儒學理論含有契約精神。所以我去掉了大段的描述,如有需要可以看問題日誌。所以問題可能也需要修改,改成這樣吧:為什麼我們中國韓國朝鮮這些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沒有儒家文明應有的責任意識?現在把題干內容精簡描述如下:基督教和儒家的理論都強調真、善包括責任意識的重要性。但是現狀下,從新聞媒體中可以看出中國以及儒家文化影響到的韓國朝鮮(日本是個例外)不如基督教文明下的歐洲文明更有責任意識,在新聞中可以更多地看到後者的國家裡常有對某事負責、某人引咎辭職、致歉聲明的新聞,而中國政府從不為做錯的事道歉,只會強烈譴責他人,也很少見官員主動認罪辭職,民眾更是如此,知乎上到處可見指責他人的回答成為大熱,人們喜歡看別人出醜,喜歡看打臉。
所以我想,這個缺乏責任意識的原因可能因為儒家文明不接地氣,波及面不如基督教文明廣所導致的契約意識培養不足?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我覺得1基督教的契約意識很顯式,新約舊約字面上就是考驗,承諾你通過考驗即可升入天堂。方便在底層傳播。2基督教的教會文化非常普及,是全民式的,在傳教的同時也在啟蒙他們。而儒家不同,私塾文化流行於至少是中層階級的環境,農民和知識分子某種程度上是割裂的狀態,導致了儒家文明不接地氣,畢竟儒學的出現首先是一種政治學說,主要目的在於教導君王將相,這更是跟普通民眾沒有什麼關係了。請問我的這個想法對嗎?支持與否都請談談?最後,請就事論事,如有參考資料直接列具體書目就行了,我會去看的,空泛地教育別人多讀書以獲得某種優越感這跟題目無關,謝謝。
基督教文明的時代是沒有什麼責任意識的,歷史上有幾個國王或領主貴族或教皇主教「引咎辭職」的?現代的責任意識是建立在現代法制的基礎上的,中國人責任意識差是因為較晚(清末)才開始現代法治的探索,跟宗教沒有任何關係,何況儒教本身比基督教更加講究責任意識。
今天的中國是個社會主義國家朝鮮是主體思想國家
韓國是半個基督教國家
你說哪個是儒家文化國家?這個問題問的很有趣呀。角度問的很大,不敢妄言,只說一點。
題主認為日本比中國朝鮮出現了更多道歉甚至引咎辭職的新聞,推斷日本的責任感比中朝強,這是錯誤的觀點。至少日本的這種態度跟基督教國家在現代出現道歉行為的動機是不一樣的,不能混為一談。
舉個栗子,某刑偵題材的日劇里有一情節,刑警們辦案,案子比較棘手,大家一籌莫展,於是刑警頭兒打算引咎辭職,大家非常感動,勸說頭兒不要辭職。當然最後大家成功破案了,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從眾人的態度可以看出,日本人認為這是頭兒負責的表現,是值得褒揚的行為。但我理解這個「引咎辭職」恰恰是超級不負責的行為,是對職責的逃避。因為「辭職已經足夠表現我的愧疚了,以後我也不用負責了」。領導辭職了,大家很感動,可是爛攤子誰收拾?沒有人負這個責。想想日本那一系列短命首相就知道了,出了事第一想到的不是好好負起首相的責任處理危機,而是馬上辭職。跟公眾說「我沒有處理好問題,給大家添麻煩了,只能用辭職謝罪了」。採用卑微的態度換取大家的同情,大家也不好意思再罵他,這才是他的目的,才不是負責的表現。類似的還有很多。如日本崇尚的切腹。看似是與國家共存亡,光榮戰死,實則是怕如果活著回鄉,他人斥責自己貪生怕死,還是在逃避責任。而且日本人從眾心也是世界上最強的,日本女大學生不染棕色頭髮就會被另眼相待,如果在吃飯時沒有一起的同學,寧可端著便當去廁所吃。「人家都切腹了,你怎麼不切?」這句話會讓日本人一輩子活在陰影里,還是死了吧。反觀中國,從來沒提倡過這種東西,更多中國人信「置之死地而後生」,「東山再起」,自殺是懦弱的表現。沒處理好問題,辭職了或者道歉了,也沒有後續了,這不會被同情,一般會被罵。日本人謹小慎微,負面感情相對較多,易悲觀,是地球上最在意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國家,引咎辭職是推諉責任的借口,絕對不是負責的表現。至於更大的兩個文明關於責任的比較,靜候其他優秀答案。個人感覺儒家的「責」主要是對國家、對集體的責。西方提倡對單獨的「人」負責,我不理你,你也無權干涉我。這沒法說孰優孰劣,只能說現代社會是由西方列強開創的,人們的評判標準不由自主的也是偏向於讚美西方的。例如知乎現在就不提倡集體意識,比較傾向個人主義。其實從歷史看,儒家的「責」是比基督教要遠視的多的,中國艱難的維持下了大一統的國家和五千年文明,而歐洲分裂成了各種小國,在維持同一種文明的層面講,小體量總是比大體量面臨更多的風險。中國就是憑藉「大」,化解了蒙元滿清甚至日本的文化入侵,這應該歸功於儒家「天下之責」推出的一系列哲學思想與價值觀。
至於題主關於政府負責的疑問,個人感覺扯不到文明這個層面,只不過是黨的民主化與公眾監督權需要改革而已,例如說蘇共也這德行,還不如現在土共呢,可是東正教是基督教的分支,絕不是孔夫子有個門徒去了東歐開闢的。靜候其他答案。
應有的責任意識-------這是日本人的說法吧?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能禍福趨避之
這還不夠嗎?談論儒家文明時請把新中國去掉,謝謝儒家已死,有事燒紙,尊重死者,請勿鞭屍
記得知乎原則么?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誰說的儒家文化就不重視契約精神了,現在的儒家文化圈有中國什麼事么,馬克思主義哦親。
日本是在儒家文化圈啊,沒有擔當么?
11月4日更新
對這個帖子興趣還是比較濃的,更多也是想來學習一下。
談一下自己的理解,這裡有一篇白雲先生的回答,我覺得已經很好的闡明了儒家跟西方文明其實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當然我也和那位答主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雖然最後我被屏蔽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當代大儒。
其實說白了,中國朝鮮缺乏責任意識不是儒家的問題,而是這兩個奇葩現在三觀不正,一個信奉領袖錢,一個信奉金錢和領袖,金錢和領袖會錯么,這要能讓金錢和領袖滿足,什麼責任,什麼義務,什麼契約,一邊去吧。
還有許多人提到的儒家「家國情懷」,這貌似和守不守契約,盡不盡責任沒有衝突,況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要的請先修身,做好自己,依然和西方價值觀相似。
先想到這麼多,書確實讀的不多,但是我覺得還是挺在理的,嘿嘿。
歡迎理性交流。儒家文化講究「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不能因為自己不想干,就真讓政府「另請高明」。
所以有些地方發生礦難事故,礦上的黨政領導明知道自己烏紗不保,也不能一封辭職信就回家等消息,還要在領導崗位上進行救災善後工作,等待組織安排。
至於西方某些國家領導辭職,跟「契約精神」沒有關係,沒有人拿著「干不好我就提前辭職」當口號還能贏得選舉。
辭職,不過是西方政治中的一種手段而已。
另外:
儒家沒有全民的教會文化,只有私塾文化,導致儒家文明本身需要的施教對象至少是社會中層以上的階級
中國古代有義學、族學。
我從未見過日本政府為南京大屠殺,慰安婦認過錯,日本何來例外?我從未聽過美國政府為二戰投入原子彈攻擊平民認過錯,也未曾見到那些帝國列強向被侵略的國家認過錯。至於那些官員引咎辭職的,我認為我國這種體制下,官員受到的懲罰遠遠比蛐蛐一個辭職嚴重的多,他們是擔責任的,黨遠比法追究他們的責任快,儘管可能根本不是他們的責任。契約精神和以上兩點認錯和辭職扯上關係也太牽強了。
我是認真答題的,歡迎討論:-D
首先,儒教已經不復存在了,作為一種依附於宗法制度、朝廷文官制度和科舉制度的宗教,其生存的土壤已經在民國時期逐漸消失,至於解放後的一系列破舊運動也把其影響力消除的非常徹底。
先說說為什麼當今社會缺乏一社會底線或者原則吧。其實我們不妨看看過去的社會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在儒教統治的時期,地方其實也並不是通過宗教來直接維持秩序的,更多是通過宗族關係和地方豪紳來管理。宗族統治至今在南方許多地方仍然存在,村長即族長,家法依然有效約束著宗親們的言行舉止。豪紳也就是常說的地主了,當然,其中也不乏功成名就的讀書人、官老爺,且自宋代以來優待讀書人尤甚(免稅!)。
因此,政令不出衙門的地方政府,每當科舉進士們來地方上任的時候(什麼縣學、縣衙、縣令的),首要任務就是籠絡住這些豪紳們,畢竟別人幫你徵稅收糧嘛。反之,豪紳們也會討些好處也不假。這麼一來,官府和豪強們眉來眼去,給朝廷孝敬夠了油水,又不弄亂民,你有政績我有白銀。老百姓當然會被這幫子人管的服服帖帖的。
那麼問題很簡單了,農奴翻身把歌唱,官老爺和地主爺都沒了,儒教權威象徵的皇權(天)也被東方長者打破了,基本失去所有約束的普通群眾會做出多麼荒唐的事也不奇怪了。雪上加霜的是,普羅大眾賴以生存的共產主義理想當前也基本面臨崩潰,我們假裝相信,他們假裝我們真的相信。
現在的我們可以說,已經基本隔斷了傳統主義和保守主義的束縛,在自由主義和民粹的路上漸行漸遠了。前路在何方,需要時間來解答。請把基督教改成清教徒
因為那些信基督教的最落後最愚昧最不可救藥的國家,你在新聞上很少見到。你想想上一次見到赤道幾內亞、賴比瑞亞、民主剛果、安哥拉、賴索托都是在什麼新聞里。
敢承擔責任的都死了
其一,當今中國不能算是儒學文化圈的影響中心,因為被馬列牢牢地壓著,儒學作為精髓的部分被一概認為是糟粕被我g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反觀那些被古人視為「野」的部分,他們的儒學文化傳承的色彩卻特別鮮明,比如日本和韓國,他們受儒學影響夠深了吧?他們的行為沒有責任感?(並非贊成所謂的中華正統在xxxx的觀點) 舉兩個古代的例子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這段話是論語中孔子批評弟子的,因為弟子作為季氏的家臣沒有很好地為季氏進言,阻止季氏的不倫行為,沒有做好自己的責任。孔子以相(即負責攙扶盲人的人)和看守牢籠和美玉的人來表示弟子作為家臣的責任之大。這應該算是責任意識的體現吧?《世說新語》載:晉時,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有一陌生人請求搭舟相隨。華歆猶豫,王朗說:「船有寬裕,為什麼不可帶上?」讓其登了舟。後強盜追來,為了快跑,王朗想把那人丟下船。華歆卻說:「我當時猶豫,正是如此。現既帶上人家,豈可著急了扔下不管?其二,題主該多讀書了。
對於東西方文化比較,前人著述很多。
題主有興趣的話多看看書,比到知乎來問強百倍。
本人推薦題主先讀讀馬克斯·韋伯的書。少玩手機,多思考。ps.我是魚
知其不可而為之 才叫負責。
中國古代帝王都知道發個「罪己詔」,說明很有責任意識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