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正念的書籍,有個疑惑 :冥想中看到的想法和畫面與現實事件有什麼區別?

期待冥想者們的回答,謝謝~

正念、禪修、冥想


謝葯!

以下回答是針對問題:冥想時要很專註嗎?的回答,裡面或許並沒有直接回你的問題,但卻能在根本上解決你的困擾。

看完後,如有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祝快樂!

答案如下:

先梳理幾個誤區吧,冥想是國外翻譯過來的一個單詞,在英文里,它指的是禪修的意思。

當你觀察呼吸的時候,有妄念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時候繼續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你要做的就只是對呼吸的息入息出保持清楚的覺知,要了解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心的專註,也就是心的定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一個漂亮的物體,心馬上就會升起一個想要擁有它的念頭,接著我們就會貪愛,然後就會產生執著、執取,最後將它買回家,據為己有,但擁有後,慢慢就對它失去興趣,再有甚者,開始懊惱當初為何買了這個物品。

同樣的,觀察呼吸時,腦海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念頭,有令人愉悅的,有令人厭惡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思緒跑掉後,不斷將心拉回到呼吸上,由此心的定力就會不斷的被開發,當下次看到一件美麗的事物時,心雖然依舊會貪愛,但是你有足夠的定力,可以不會產生執著,不會因為不買而焦躁不安,不會因為不買就會痛苦,這就是發展心的定力所帶來的好處。

同時不斷的觀察入出息,還會發展心的專註力,就如你在工作時,旁邊不斷傳來吵鬧的聲音,讓你的心煩惱不斷,一刻也不得安詳,讓你無法靜下心來專註於工作,同樣,在你觀察呼吸時,妄念如水般持續不斷,而你持之以恆的,在思緒跑掉後不斷將之拉回來,慢慢的,你的心會因此而發展出專註力,到了一個階段後,你會發現,你的心依舊會思緒不斷,而你卻能繼續的觀察呼吸,而在現實生活中,你發現,隔壁的聲音依舊不斷,而你卻能按安住於當下,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累是很正常的現象,幾十年來,我們早已成了心的奴隸,起了貪愛後我們就開始執著,起了憤怒後,我們就開始痛苦,而你現在做的,是在打破你幾十年來固有的慣性的模式,就如在高速行駛的車上踩了剎車,難受是必經之路,只有車停下來,你才能欣賞到窗外美麗的風景,同樣只有掌控了自己的心,才能從痛苦中脫離,難受只是暫時的,如果你持續不斷的練習,你很快就能感受到,一顆平靜安詳的心所帶來的美妙感覺。

觀息法並不僅僅是觀察入出息這麼簡單,它還有其他幾個階段,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自己摸索,就能輕易學會的,這是內觀方法的一部分,建議題主完整的參加一次十日內觀課程,之後再在家中自行練習!

祝快樂、安詳!創建於 2015-08-19


謝邀!

樓上@空性 師兄所說的針對禪修觀出入息要注意的地方已經指出,在禪修時內心起的其實不過是妄念,任其過去,將專注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也就是說題主提到的那些想法或者畫面不過是妄念而已。

我們的心念運作其實蠻複雜的,在法相宗從八識上來說,這些念頭都稱之為「獨頭意識」,也就是第六識的範圍,「獨頭」是不和前五識同起之義,也就是說這個意識不是通過眼、耳、口、鼻、身等五識而同時出現的。而「獨頭意識」中,在禪修中可能會有兩種:

(1)散亂獨頭

因為我們剛開始禪修或者因為未能專注而恍惚導致散亂,妄想頻起,如思想跑到過去的事或者對於未來的臆想等等。

(2)定中獨頭

也就是定中所見,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亦是妄。若有執著,及入邪。

當然,如果你禪修的時候打瞌睡了,所見的就如做夢一樣了,叫做「夢中獨頭」。如果是精神病患者,所見的叫做「狂亂獨頭」。


樓主說:「最近在看正念的書籍」,所以有了問題要問。我想說,當然有了認知再實踐也是好的。但怕就怕在光顧知識不實踐了。然後從書本知識到知識。那就慘了。現在很多書籍的作者就是這樣,所以帶來很多問題。我的建議是:必須實踐。也就是說您必須冥想。

現在再來說一下你的疑惑 :冥想中看到的想法和畫面與現實事件有什麼區別?

我用我長期學習霎哈嘉瑜伽冥想的實踐嘗試回答一下,供您參考。

冥想中看到的畫面和想法是虛假的,其實不存在的。但有人又說真的看到了。其實他進入了潛意識或超意識,是額輪的左右 邊,不是在正道。也就是說,一個走在大路上不會看到不合適的東西,如果他走偏了就看到不應該看到的。。。所以在霎哈嘉里需要清潔額輪和左腹輪。

現實我們看到畫面就不解釋了。原因那是物質層面。其實從能量層面還有靈性層面來說未必是你看到的那樣。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看到馬路邊有個人很厲害,正在打小孩子。第一反應自然是大人不對。為什麼這麼厲害打孩子。但如果你知道背後的事,比如大人是孩子的家長,而孩子又犯了大錯,只有嚴厲糾正才能改正。那麼你就看到「愛」,而不是在「恨」。如果從靈性層面來說,也許這正是符合孩子的成長的。

願樓主早日 實踐!


推薦看一下朱建軍的意象學說。

別被那些宗教的五迷三道給糊弄了。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則見如來

樓主勿作聖解,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會去參加寺院禪修營?
做命運的主人:內觀禪修(Vipassana Meditation)的方法和應用
認識命運真相,明辨善惡標準,一部改變命運的好書、好片:《了凡四訓》

TAG:佛教 | 抑鬱症 | 禪修 | 冥想 | 正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