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文青逼格高的特徵有哪些?偽文青哪些特徵是在裝逼呢?

請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真的文青可以細細研讀完這本書,裝逼文青拿來發朋友圈。


這不就是李健和靳東嗎。。。


搞什麼真文青,偽文青這種人為的歧視鏈,這種行為就非常非常不文藝,十分十分落格(LOW的自造、意音譯詞)。

文藝青年,其中文藝就是個能包含很多意義的詞,各人有各人的文藝,只要不妨礙他人,傷害他人。

就像一個人殺馬特造型,聽著東北喊麥,只要文明有禮,其自認為是文藝青年就是罷了,殺馬特服飾也是文藝的一種,喊麥和柏梁體詩句也是相近,何況那些狹義的文青群體還要分什麼真偽。

前面一些人說什麼「真文青不會瞧不起人云雲」,你們就在無端的歧視祂人。

祂人如何想?你們如何知?惡意揣測祂人,如此惡毒的話,那麼所有文青都能被稱為偽文青。

為何?為何一定要低調內斂?內心想法審美傾向不能讓人知道?否則就被稱為「裝」?

在不觸犯法律不違反道德的前提下,為什麼不能做自己?又為什麼不能模仿祂人?

所謂真文青不從眾什麼的,真的嗎?

無論什麼人,我們大多數人,無論穿衣風格還是種種一切、都不可能完全不受社會大眾影響,這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畢竟我覺得披著浴巾,穿著短褲,拿著拐杖,踩著拖鞋出門比較自在,但是,我不敢這樣。

我認為模仿大眾不是偽文青,想表現自己也不是,想讓自己顯得有格調也不是。

因為個人氣質之類的,人們也在儘力美化,並非原始本性流露,如果不是如此,也許什麼教養都是不存在的,如同野獸一般。

什麼偽搖,偽腐,偽gay,偽宅,都是歧視,都是人為製造矛盾。

絕大多數人類的原始獸性就是喜歡爭鬥,包括什麼真偽文青之類的爭論,但,人類是要壓制部分獸性的。

這個問題和樓上很多人的回答,很不文藝,很野蠻。

補充:文青文青,通常說到這個簡稱,一般是指文藝青年而不是文學青年、文憑青年吧?

至於什麼多讀書,文藝青年不是文學青年,文學包含於文藝中,但不僅僅是如此,哪怕不喜歡文學,文藝的形式有很多,而且,網路時代獲取資訊沒必要拘泥於紙質書,哪怕是電子書我認為也是如此。

哪怕沒有自己的文藝作品,我們不喜歡文學,也許不喜歡民謠,但怎麼就不能是文藝青年呢?

大俗大雅,大雅大俗,就像在音樂歧視鏈最底層的喊麥,其實和當初的黑人音樂有何不同呢?一開始也都是被看不起的。

但我們這樣看呢?喊麥和柏梁體詩非常相似,這可是高格調的東西。

再想想,也許喊麥這種文藝形式、也受到東北出馬仙,漢人巫師跳神念的請神詞影響,然後聯繫到薩滿文化,至於薩滿文化啦,藏傳佛教,印度教文化等等就是白左群體最推崇的原生態文化。

這樣看來,喊麥這種東西聯繫上原生態文化,格調就起來了,一個是音樂歧視鏈底層,一個是音樂歧視鏈之外神遊的,非常小眾的,原生態世界音樂,即是,大俗即大雅。

然而薩滿文化,在一些人看來,就是跳大神而已,大雅即大俗。

文藝作品,文藝形式,在一些人看來是雅,在另一些人看來就是俗,誰是真文藝?誰是偽文藝?說得清嗎?

擺在台前的東西,很多也不能斷定哪些就是高雅文藝,哪些就是低俗,何況是人?

一樣米養百樣人,文藝的涵義,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是那麼相近的。

何必去妄加論斷誰是真文青?誰是偽文青?

至於說,題主說想成為真文青,只要你想,你認為自己是真文青,那麼你就是。

我是如此認為,這比花錢買個西蘭公國爵位還容易。


真正能體現「文青」特點的,是知識的輸出而不是輸入。

不是「讀」什麼,而是「寫」了什麼。

不是「看」什麼,而是「拍」了什麼。


文藝青年不在乎,他還是沉浸在文藝帶給自己的美感中,有時候會樂於與人分享,如果你懂,他就是真文青,如果你不懂,他就是偽文青,最重要的是文青其實根本不在乎。


讀書,不為裝逼。

就這樣簡單。

以前我是非主流少女的時候,會無病呻吟矯情做作每天寫一些牙酸的話,未經世事卻彷彿看透一切,朋友圈一片愁雲慘淡。

後來,是個單純喜歡文字的人,感覺文藝更像一個貶義詞,越來越不喜歡別人說哎你讀過這麼多書好文藝哦。

因為我覺得自己沒讀過幾本書和詩詞,每次覺得自己彷彿知道了什麼的時候過幾天又會覺得自己是個傻逼。

從初二開始寫日記,不定期會寫小說和影評,從不想炫耀什麼,捂著留待別人發現。更多時候是不想給別人看。

看到別人肯定自己的文字很開心,當然還有很多要提升的。

從不穿棉布裙子,素麵朝天愛塗艷麗的口紅,愛在跑步的時候披頭散髮,因為很自由。

有時聽歌,喜歡王菲,不會因為別人的否定而放棄。

女神張愛玲,已經被說濫了,我喜歡她的的時候她還沒有現在這麼出名。

讀過她的每本小說和有關她的文字,曾經看好多人對她的評論自己也評論過她。

整體來說努力積極努力樂觀,總是感傷和情緒反覆,性格敏感脆弱。

當然現在好很多了。

大概現在大家對文藝的印象就是:愛看書(流行作品)看電影(目前上映)聽音樂(民謠)攝影(總是在外面吃喝玩樂)喜歡旅遊(非要去西藏拉薩麗江)穿著棉布裙子長發飄飄的女孩子吧。

很幸運,我並不文藝。


喝咖啡喝出境意的人

打個比方 常見的一句話

「 一個人,一杯咖啡,一本書~_靜靜的一下午~ 」

一杯咖啡你能喝一個下午也是可以


純粹發牢騷,不是文藝青年,只是一個容易翻白眼的矜持少女

曾經趕著文藝的潮流,也著實做了一把所謂「文藝青年」,也就是那種穿著勝似老奶奶,背著大布袋,尋找著文藝旗幟的店面,感受所謂的文藝氣息,喝著一杯的咖啡,拍了幾張膠片氣息的照片,聽了一首謎之旋律及歌詞的民謠,偷笑一把,感覺自己踏上了文藝的路。

隨著年齡增加,把所在城市的所有文藝型店鋪踏過一遍之後,終於醒悟,也或許是因為看了一些戳穿偽文藝的文字,一顆裝逼的心境總算停止,我便開始思考,也確實開始厭惡打著文藝旗號的所有事情。

於是我又開始看書了,知識尚淺,看一些知乎微博上的小文章,偶爾混入幾本主流書籍,打幾個小字抒發心情,抒發完之後依然投入於每日繁瑣無聊的工作里,感受著枯燥的犯困生活。聽音樂是出生到至今的習慣,從華語流行樂到略略感受民謠,習慣性總會分享幾首,於我,難以言表,是日子裡不可缺少的大部分。依然貫穿在一些文藝氣息的店,喜歡拍照,喜歡店裡好吃的食物(畢竟如今已成為是否會二次光臨的標準),喜歡發獃和放空(平日機會太少),喜歡看人(例如如何自拍)。

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有人告訴我,你是文藝小清新(嘔)。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覺得此詞太貶義,畢竟這些對我而言已不再成為一個想給你們看的狀態,而是真的變成自己喜歡的狀態。但我真的不文藝也不清新,我看透生活惡狀並且抱以深刻的粗口,吐槽各種奇葩並且保持微笑,有著最陰暗的心理面,但沒有放棄掙扎保持自己的原則,和所有人一樣,只是找到了一點點小小的熱愛。

生活畢竟還是自己的,能找到自己所愛的東西並且讓它存在於生活中,也許面臨特別枯燥無趣的工作,但為了生存你必須每天面對(我想我沒有那麼幸運能找到自己喜歡又作為工作的事情),所以這些無論音樂、文學、攝影、書籍等各式各樣的愛好,就成了一些奢侈又享受的時光,但前提是你真正能夠熱愛它,而不是為了展示著你充滿文藝氣息的生活。

隨意發發,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那些說不喜歡pink floyd 不喜歡巴赫 不喜歡bob dylan 不喜歡杜普蕾 不喜歡加繆 不喜歡拜倫 不喜歡卡爾維諾 不喜歡叔本華 不喜歡戈達爾 不喜歡倫勃朗 不喜歡高更的可能是真文青吧


都知道北半球春分日是 3.21 這一天全球晝夜平分 6點日出 18點日落 地方時 但是少有人會在這一天觀看日出日落 多麼美妙不是嗎 一年兩次 大自然的饋贈 答應我 換算好你所在的地方地方時 321 起來 看日出


特徵大概就是......

我看了這個問題的回答才明白,我原來竟然是文藝青年??????


文藝青年作為中國一大特產

那麼,國外又特產什麼青年呢?

情報局說的好:

中有文青,美有hipster

當然,文青並非我國特產,他們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今天,情報局在帶你cos文藝青年的同時,向你們介紹西方hipster,省得你們出門分不清特產。

文藝青年的世界,你不懂。他們是用理想的眼睛看世界,是用幻想的心來感受世界。「光是活著,就用盡了力氣」

他們會45°仰望星空,手拿星巴克,身上一定會隨時帶著一本康德的書,你見到他們的時候,也許他們正沉溺於新出的一部專門結構光影的小眾電影中不可自拔。豆瓣是他們的靈魂區域,拍照必須得用單反,下筆之後必須得說自己這篇文章力度不夠太膚淺……

他們是情懷黨、喜歡在深夜痛哭、聽黑膠唱片、隨時隨地記錄生活,朋友圈裡總有的扉頁與陽光......這些與思想與心靈毫無結合的特質。

他們不屑於別人旅途中的美食與網紅店,卻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為借口,似懂非懂又假裝很懂的去記著手帳聊著所謂的文化與情懷

展示比理解更重要的偽文青,深陷情緒與理想環境的孤僻青年,自認為有這文藝靈魂不看書卻很愛書的奇怪青年

不同口味的文藝青年,總有一款你遇到過。

放眼國外,當你看到一個這樣的青年,身上有眼鏡、冷帽、鬍子、帆布鞋等元素,先不要急著誇他們酷。因為看到這種造型的人,你很可能遇到了美版的hipster

Hipster被定義為現代版Hippie,他們拒絕隨大流,標誌自己與眾不同的志向與品味。給人第一印象是政治上激進的自由主義、獨立音樂、復古服飾等。

「聽著你沒聽說過的樂隊、套著件諷刺T恤,並認為自己強過所有人的人」

「聰明到能夠天天討論哲學、音樂、政治、藝術,卻從不吸收它們的人」

「喝廉價啤酒、抽國產煙、聽獨立搖滾、不論男女都穿緊腿褲、對外聲稱自己是電影控和文學控、私下不停Google馮內古特和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人」

情緒大過天、為了酷而酷」。

不論是中式文青,還是美式hipster

什麼都知道的情報局今天就教你們在人群中一眼識別他們的終極方法——看穿著

文青風穿搭的共通點,就是予人舒適、簡約的感覺,因此不宜太花巧的打扮,藏青、白、黑、灰是文青風最常用的顏色,服飾圖案以純色或簡單的條紋為主。此外,最容易打造出文青風的布料,一定是麻質單品!色彩繽紛的搭配絕對NG!一切從簡才是文青風的口訣。

也可以搭配簡單小飾品,突出風格。

眼鏡

如果你又不喜歡太多配飾的話,眼鏡絕對是首選。無論是黑色粗框眼鏡或是帶點復古味道的金絲鏡,只要戴上它就瞬間變得文質彬彬,斯文指數直線上升。

漁夫帽

除了眼鏡,帽子絕對是文青衣必備的單品。漁夫絕對符合一切從簡的概念,設計簡潔,有種隨性又慵懶的感覺,與文青風的休閑感非常一致。

Tote Bag

設計簡潔的tote bag不但容量十足,無論是肩背或手提都OK。tote bag上的圖案正正反映了你對藝術的品味和看法,那些印有手繪圖案的tote bag在文青界更受歡迎,突出自己的品味,不妨手繪一個專屬於自己的tote bag。

相機

絕大部分的文青都愛攝影,他們喜歡用快門捕捉生活上的細節,透過影像呈現出他們對藝術、對生活的看法。想營造出文青的氣質,一部配有皮革相機帶的單鏡反光機、菲林機,像Ricoh GR、Lomography都是不錯的選擇。

書本

作為文藝青年,在咖啡店中隨手拿起村上春樹或Franz Kafka的書隨意地翻閱,喝一口帶點苦澀的咖啡,放慢生活節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現。拒絕社會緊張節奏,享受慢生活節奏的態度。

做一個合格的Hipster首先要擁有以下幾個要素:粗框眼鏡,雷朋墨鏡,格子服裝,領帶or領結,小皮鞋or 帆布鞋,彩色襪子

粗框眼鏡

一定是全身搭配的靈魂所在,是文藝、書香氣、沉澱感的象徵,無論你是小學畢業還是幼兒園畢業,戴上眼鏡都能把你抬高到至少本科畢業。一定得粗框,最好還是木的,否則就會淪為猥瑣廢宅。

雷朋墨鏡

如果你受不了粗框眼鏡,但就裝個逼戴個雷朋款是墨鏡。一定得是半圓或者是兩個小於眼眶的圓墨鏡,顏色不能純黑看不到光也最好不要鏡面,選擇灰色棕色最佳,眼睛在後面若隱若現是最好的!

格子襯衫

格子很重要,無論是格子襯衫還是格子裙,都得拿出來抖一抖。格子襯衫一定得長袖、收身,穿的時候扣子扣到最上面(為領帶和領結做準備),袖子一定要挽起到手腕以上。格子裙最好選擇紅白格子或紅黑格子,不能太短,也無需拖地,在膝蓋附近的長度最好了。這樣基礎的事情就做好啦~

領帶or領結

領帶或者領結是加分項目,枯燥的襯衫或者格子襯衫想要活潑一點就要靠這兩樣了唄,戴上它們,馬上提分!順便提一下,如果選擇領帶的話,最好加一件色系搭配的馬甲,把領帶收在後頭,顯得更完美。

小皮鞋or帆布鞋

沒有小皮鞋你真的打算出門么?樂福鞋和牛津鞋都是很好的選擇,Hipster不需要爸爸那種老幹部皮鞋,千萬別穿。如果不是特別高要求,那純色的帆布鞋也一樣是可以接受的,低幫最佳~

彩色襪子

這個就非常厲害了,彩色襪子是全身搭配的精髓,首先確定好了全身的服裝色系基調之後,選擇與其相配的襪子。如果你是高手,那就大膽玩個跳色,來個萬能公式:橙配綠,黃配紫,藍配紅。

有人說:如果文青熬過了30歲,抵擋住了吞噬一切的孤獨,那麼他就終於升華為一個藝術家

從此,再沒有人能讓他死去,除了他自己

局長(懵逼臉):原來這是一篇長生不老帖子,我要去買一雙彩色襪子

局內員工:你怕是要留著聖誕節用吧......


知乎怎麼評論別人的評論啊,不太會用。發的少。

蔣方舟說「淪為文青」,她的意思是你在社交和生活里處處碰壁,於是只能當文青了。我不這樣覺得。

我覺得應該是「蛻為文青」,梁文道講好多文青是由偽文青變來的。我同意他的說法。我從前肯定是偽文青,偽文青強調給他人留下「我很文藝的印象」,比如我上公交帶本書,公交車上人擠人,光線也不算好,我捧本書也難讀進去,為的就是給別人一種視覺上的印象:我喜歡讀書,我是「文青」。我現在也不敢說我是真文青,因為我抱著「到底什麼是真文青」的疑惑來看這個問題,發現我在有些答案里算是真文青,有些答案套在我身上我發現自己又不是文青了。

這個問題我早先已經思考過。(當然我再思考我思考這個問題的行為是不是就表明了我不是真文青)我認為真文青和偽文青最關鍵的差別在於內涵。內涵是個很大的詞。真文青也許是天賦偉才,也許是勤讀多思,或者兩者兼有,總之就是肚子里很有貨,由此形成了有一套他自己堅持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幫助他判斷文學作品的優劣,不被一種流行風潮帶偏。我先自吹一波,我認為《三體》的想像非常好,故事也非常好。但是由於生硬的文字導致了缺乏張力的人物形象。這裡再提一點,真文青的模仿是基於自己文學判斷的,因此使用得往往很聰明。梁文道被人叫搬運工,但是他的「搬運」能力,也體現了他的文藝水平。而偽文青則總是拾人牙慧。

我們先不說文青這套體系的對錯,因為我覺得在文學上真正什麼是好的文學什麼是符合自己口味的文學每個人大抵都不相同。《白鹿原》好多人都說很不錯,但我上回看到一個編輯寫的罵這本書的文章。能當上編輯我覺得至少就是「文某」(我不知道這位編輯的年齡,某可以用青、中、老代替)。我們再推一步,陳忠實的價值體系決定了《白鹿原》的敘事是一種新的風格。文青的這套價值體系會影響他的文字風格,講述角度和背景立場。(文青多少都會寫點的吧)

偽文青的文字不必說了,必然是十分平庸。偶爾的靈光一閃,只會讓一段話變得更加尷尬。文學價值觀也不必說,今天別人說郭敬明好,這個別人好像是真文青,馬上《小時代》《夏至未至》感慨萬千。明天另一個文青說韓寒好,馬上手上捧一本《1988》發說說和別人講希望他們能給自己來個《獨唱團》的PDF。其實真正讀了這些東西,所謂偽文青就會對文學有興趣,然後再讀更多的書,廣博地閱讀,我想這樣就會慢慢變成真文青。

然而如今偽文青等不起,讀不起這麼多書,因為這樣做就會耽誤很多讀書以外的時間。一種急切的追求,產生了如今很多披著文化外衣的劣質節目或者書籍。(第二答不群嘲,不細講)偽文青讀這些書看這些東西,自以為文藝的不得了,其實是在裝x的路上越走越遠了。當然,偽文青裝x也夠了。(無任何諷刺意)

好多人印象里的文青可能是木訥的,其實我不認同。讀了很多書,特別是如果在如今廣泛閱讀,思考能力與問題分析能力就會上升。所以我覺得,一次飯桌上的談話,也能很好的分別真偽文青。

以上文字其實沒有寫完,還有一些話想交代。其實無需說太多,觀眾自會思考。京劇臉譜黑紅白好人壞人交代得清清楚楚,我感覺少了一步觀眾的判斷,缺了一些味道。歡迎討論,歡迎素質三連,素質n連。


用藍綠,看盧思浩和白落梅張皓宸,「今天是光棍節/愚人節/春節/情人節,愛我就發個小紅包吧」


讀書多和讀書少的區別


真文青大多時候並不文青。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