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通臂)拳實戰的體驗是什麼?

有好心回答的人了,不是我要的答案,寫點補充說明吧。

據我了解,白猿也好,五行也好,套路本來就不多,多以單操為主。就算臨時需要表演,把單操串一串現編都可以。所以不存在所謂的用套路去打人這樣的想法。

我的意思是通背作為一個放長擊遠為主的拳種,拳勁中很多鞭勁都稍長一點,回手可能比較慢,在實戰中通背的練習者是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的。


通背沒有回手,或者說「手不空回」,捋帶是一定的。傳統拳都是這個特點。小臂沾粘,碰到什麼就往回帶什麼,帶這一下,看似回,其實不是回,是通過手上的感覺觸髮腳上的感覺,把自己的身體都帶到對手懷裡去了。看起來就是身子追著手的效果。

手法不如身法,身法不如步法。回帶的目的不是帶回些東西, 是把自己整個的帶出去。其實手只是做填位的功用,在接觸的剎那合身而上。所謂保持攻擊距離,在這種身法面前就是玩笑。類似獨孤九劍,只進不退,有進無退。

這個功夫,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太難,很少很少有人能在實戰中做到這種程度。但是這種鬼魅一樣的身法,是傳統武術實戰技法重要組成元素。練傳統武術,就需要往這個方向努力。至於能練到什麼程度,看天賦和功夫下的深淺了。

放長擊遠,並不是打法,而是練法。練的時候用放長擊遠去伸展三節。空擊的時候放長擊遠,手上透勁足。等到打的時候,還是抱個團比較保靠……

放長擊遠就是練手上的透勁的。所謂透勁,就是增加打擊效果。所謂增加打擊效果,其實就是增加手上的骨骼密度,手指可以像筷子,像鐵條,像鋼管。你想像一下被筷子捅到心口的感覺就清楚什麼叫透勁了。內家拳有的人,把透勁搞的很神秘。誠然調動全身肌肉才能發出整體的大力,但是無論多大的力量,在作用到對方身上的時候,肯定是靠物質來傳遞。這個傳遞能量的物質硬度不夠,那它背後無論有多大力量也沒用。內家拳不可能不符合普通物理學。

外家拳要實現骨骼密度增加這個目的,有用鐵砂子的,有用竹子的,有用綳條的,沙袋的,打樹,打磚頭,打紙……各種打,增加了骨骼密度的同時,把手上的末梢神經也都打死了。皮膚的敏感,是內家拳第三隻眼睛,不見不聞,全靠皮膚。這點跟貓是一樣的。

內家拳不能靠擊打外物提高骨骼密度。在不喪失皮膚的靈敏觸覺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增加骨骼密度?前輩們找到了放長擊遠的方法,用自身氣血來達到同樣效果。你放鬆肩膀,瘋狂掄胳膊,十幾圈下來,手指尖肯定發脹。那是因為血液的慣性比其他組織大,整條胳膊的血液都因為離心力被甩到指尖去。這樣慢慢的末梢循環被激活,時時洗刷筋肉骨骼,自然骨骼密度就上去了。


視頻封面2012-06-03 聚會交流 【古城痴人 VS 228180086】拳擊通背交流—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隨手視頻一枚。


基本上同意 @寧道奇的答案,再補充一些吧。

通背確實沒有回手,或者說沒有一般認識上的回手,所謂回手,就是把手收回來再打出去,而在收回來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破綻,這也應該是題主的疑問所在。

通背確實有把手收回來的動作,但和一般意義上的回手不同,在收回來的過程中也是帶著勁力的,也就是寧道奇所說的捋帶,回手的發力點不是手臂而是腰胯,在這一過程中依舊具有殺傷力,所謂「束展二字一命亡」,並不是指束起來後展出去的那一下打死人,而是束也打死人,展也打死人,而通背的「回手」就是「束」,束的勁力並不弱於展,就算手臂一下打到盡頭了,依靠腰胯往回束的力量一樣可以打出摧枯拉朽的勁力來,所以通背的「回手」也是一種攻擊方式。


先說套路吧。我先開個玩笑 打人用手用腳用板磚 反正不是用套路。通背一百零八個單操也叫做一百零八掌 每掌都基於摔拍穿劈中 每個單操都有不同的意義。 每個單操幾百一千遍 一天下來也就只能練七八掌。把單操串一串的確可以隨手串出一個套路 但是真正的好套路需要編輯套路的人對通背有很深的理解或獨到的見解。套路是拿來練慣用的 掌與掌的銜接 每個單操的順序 步伐的進退轉換 整體或放長擊遠或騰挪閃展縮身短打或力大勢沉硬格纏絞 呼吸的轉換與力的收放時機 練好的套路就像讀一本有深度的好書 體悟作者對拳的認識 學習作者對拳的理解。不同的套路 不同的風格與攻防意識 不同的理解 就像隔著不同的時間與空間 與不同的拳師對話。

再說放長擊遠和回手的問題。通背通得松才算入門 松這個字說的輕鬆 但是很多練拳多年的人都不得要領 是放鬆但又不是人們生活中所理解的放鬆 感覺這些難以解釋還是和我們的傳統文化缺失有關。這個只有通過正確的指導和時間來磨 沒有捷徑 實在是難以解釋。怎樣放長 怎樣擊遠 力是怎麼來 都要松。鬆了之後縮的緊 出去才快 伸的才遠。放長擊遠是相對的 也是一個理念。高個子有對矮個子的放長擊遠 矮個子有對高個子的放長擊遠 練習時候也講放長擊遠。但單以放長擊遠論通背有點斷章取義了 說通背就是放長擊遠大多是敷衍才這麼說的吧。說流氓點 世界上大多數拳種誰能不放長還擊的遠的?

回手不慢 也不能用回手慢這種說法 你完全是靠想像啊。如果把出掌擊中以後松回的手比作回手的話那麼回手就是中掌時 因為第二掌已經追上來了。 追這個字很形象。關鍵在於腰 可以參照前二十四掌中的葉底藏花這一掌。因為通背左右手收放是相互回應的 所以出去的那隻手是在拉收回來這隻手 收回來這隻手又是把出去那隻手拉出去 這些靠的就是松和腰背。切磋中回手視情況不同作不同的調整 通背一掌出去一般第二掌瞬間就到了 第二掌中 第三掌也追上來了 但是實戰中一般就是出兩次手作為一次試探 比如一個摔拍就是拍掌追甩掌。簡單的和題主分享一下我個人先攻時「回手」的習慣和經驗:粗略情況分三種1.對手中門被打開或從斜方搶入對手中門或對手防護手被虛招引開。這個時候第一掌必中回手要講究快 快回第二手才能快出 直接回就好。2.第一掌被硬擋 第二掌如果從第一隻手的位置過去的話肯定也會被擋: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是我故意要對手抗的 這個時候就是對手中計了。這情況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紅臉照鏡第一手下墜帶住防守手 第二爪 第三爪 屢試不爽。3.第一手被粘住 鎖住 :這種情況下反映慢一丁丁這隻手基本就跪了 如果不能順勢而上的話收回來也比較困難 大體來講穿掌 猿猴獻果都可以收 但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以上三點說著簡單 但是每個人每場切磋都是不同的情況。這些只是我親身感受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幾個掌法的理解。


視頻封面傳說中的無影手絕學竟然被喵星人掌握了—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補充 @大瘦鵝 的答案


推薦閱讀:

古代中國武術是殺人技,為什麼現在會淪落?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一)
想學八極拳,應該從何開始?
如何迅速打暈醉漢?

TAG:武術 | 中國武術 | 通背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