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融讓梨是儒家思想的典範?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孔融讓梨思想到美國變成假心假意的典型http://t.cn/R7vuvPN

文章結尾提問:」一個中國儒家思想的典範在美國孩子這裡卻變成了主觀武斷、踐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到底是哪裡出錯了呢。「不想討論這句話,因為可能答案會很大。

我想問的是:孔融讓梨是儒家思想的典範嗎?

儒家主流思想,強調的是君子好讓不爭,溫良恭儉讓。

可是」好讓不爭「的前提不是大家都想要嗎?孔融讓梨有些牽強吧。

非專業人士,只是同學在討論,特來一問。


我來回答一下

孔融讓梨為什麼是個讓人噁心的故事?

先不說廢話,看原文。

漢朝時,有個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孔融先拿。你猜,孔融拿來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見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就故意問孔融說:「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兒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不是還有個弟弟呢,他不是比你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孔融才四歲,就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稱讚他。

好,看完了,這時候你去感覺一下孔融的做法,是不是感覺怪怪的?不知道哪裡怪怪的不要緊,只要你能感覺到怪怪的,說明你直覺是正常的。

一個四歲的小孩沒有發揮自己的天性,去佔有一個大的梨吃,而是假模假樣的拿個小梨,還一本正經的說了一通大道理,為什麼會這樣?一看就是他爹媽天天給上道德課,才培養出來了一個虛偽的人。就這個虛偽的小故事還拿出來當經典,噁心一代又一代的小孩,培養了無數的偽君子。

那麼謙讓就不是美德了?謙讓當然是美德,只是這個美德需要孩子自己去發現並且領悟才會真正的對他和周圍的人有用。

怎麼理解?

先看看美國媽媽如何給孩子分蘋果,可以搜索一下。

小孩按照自己理解範圍內的方式去合理的認識他周圍的世界,並做出反應一點都沒錯。一個小孩小的時候懂個屁美德,那一定是野蠻生長,父母稍微引導下就好了,然後等長大了孩子經歷了更多的事情,經過自己的思考之後,覺得謙讓才會對自己和別人更好,這時他就發現了美德,這時候他是心裡完全認可這種做法的,因為這是自己領悟的。這才是美德在一個人身上正常的成長過程。

相反,當一個小孩被說服教育學會美德,他是無法理解這麼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除了吃虧就是吃虧,但唯一的好處就是大家說這個小孩子聰明懂事,聰明懂事個頭,完全是一群大人為了達到自己內心道德的滿足感,讓一個小孩違心的做他並不理解,內心也不接受的事,孩子沒有按照天性生長,而是開始學會違心的迎合大人的惡趣味,一代又一代虛偽的人就這麼產生了,直到長大之後他們的內心和行為都很難統一。

孔子教導大家學習美德,開了一個壞頭,因為只要有像大自然一樣的自然和諧的環境,然後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美德就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出現,根本不需要去教。

相反,我們不注重孩子周圍的環境,並且沒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是灌輸美德,最後只會培養虛偽的人,即使他們將來知識很豐富,也只是知識很豐富的笨蛋,根本沒有受到教育。

老子說過一句話,什麼時候我們不談道德了,道德就自然有了,道法自然。


關鍵就在是不是把故事中的孔融看成虛心假意的。願意把孔融看作虛情假意的,搞個大新聞批判一番,只要能讓自己不虛情假意,也是好事啊…

如果把這故事作為一個表現儒家觀念的故事,那麼,就要按照儒家的視角來,庸常的看法不足以道出這個故事的意義。

孔融為什麼讓梨?不是為了討好處,不是為了被表揚,不是為了獲利。讓梨沒有外在的目的,是自然而然的,是仁心的顯發,表現的是對兄弟的敬和愛。也就是說,讓梨的行為不是讚美孔融的關鍵,讚美的是孔融的心地,教人們要善護自己的仁心、善性。這不單單是個給小孩子看的故事。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不是讓人學讓梨的形式,空架子沒用,夫子在論語里教育了無數遍了。「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具體怎麼愛人,怎麼惡人,採取什麼形式,讓不讓梨,仁人自然能即時顯發其仁心以做出合宜的舉措。而關鍵是修身,治心養性,保護好自己本有的仁心善性。

另外,儒家不是教人做老好人,老好人是「鄉愿」,夫子很反感這種人。好讓不爭用以概括儒家思想是不合適的,溫良恭儉讓也不足以完整地描述夫子。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禮記,公羊傳里的大復仇理論也是儒家重要的觀念呀。

古代儒家有禮、儀之分,具體的儀軌說到底不過是外在的東西,可因情景、因時代變化。而禮之本在人心,在仁心,在能愛人,在種種人所本有的天然情感。

自然是可以抓著孔融的行為,說出種種不合理,挑毛病總是不難。可是這故事在儒家看來,重點本不是讓梨的行為本身啊。


儒家思想最核心的是仁,是發自內心中最柔軟的那點善念,人是社會動物,而人之所以能聚為群體就在於那點彼此關切的善。所以儒家講與人為善,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講己欲達而達人,這是從內心深處推己及人,向他人投射善。這是儒學的根本。

因中國的地理環境,水旱災害嚴重,所以儒家講積極進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因中國傳統是精耕小農的熟人社會,熟人嗎總不能天天爭個不休,所以儒家講修身以德: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儒學誕生在春秋這樣的亂世,亂世當行殺伐,夫子不忍不願,而欲逆天命於亂世行仁道,仁道終不可興於亂世,但夫子不棄不怨: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曲肱而枕,夫子樂之!所以,儒學本質上還是中國人的一個偉大夢想:於此吾土吾邦,建一地上天國,佑吾民吾胞,普天大同。為此夢想,自夫子始,儒家君子義之所在蹈死不顧,知其不可而為之。

如是,方為儒家之核心精神,永恆之價值也。

讓梨與否,是用,孔融之時,世家巨族,累世聚居,不顧親朋好友為己之欲而爭,取亂之道!

而今之美國,個人主義乃是根本,自我權利伸張,未來之中國亦是如此,最多是個人權利的空間受中國資源與人口的約束沒那麼大罷了。

所以,問題的根源是時代變了,儒學的適用條件也要隨之變化,不能拿昨日之是簡單的套到當下,這是抱殘守缺。就到底要不要讓梨,就當下而言:

1、梨拿來了,按人頭分到我的一份,這是個人權利,我既要維護自己的這個權利,也更要承認別人和我有同樣大小的梨;然後讓不讓看情況,

2、我不是太想吃,那讓給想吃的兄弟自然沒問題;

3、我也想吃,但某個兄弟看起來比我更想吃,那我想想和他的關係夠好,就讓給他吧,不夠好,自己吃也沒啥,因為這是我的權利,誰都必須先承認我這個權利之後再談其它;

4、我也想吃,但某個和我關係沒那麼好的兄弟看起來比我更想吃,我想想可以和他做個交換,拿他的玩具玩上一會,他如果同意,正好皆大歡喜。

所以,不必疑惑,儒學的價值沒有丟,但因其發生於傳統中國的精耕小農熟人社會,所以在當下這個個人主義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很多內容都必須重新進行批判加以揚棄,直接套用肯定不合身,但就此拋棄那才是錯誤。


推薦閱讀:

《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何為大學之道,何為明德,何為新民,其中有什麼邏輯?
《論語解構》:父子相隱,直在其中矣。
「義」不是平等嗎?讓我們從自治說起|城與邦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真的出現過人文主義?

TAG: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