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反駁「中國古代信奉基督教」的觀點?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是信仰基督教的上帝的,還給出證據:《尚書》:「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人之所尊,莫過於帝,托之於天,故稱上帝。」;「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 等等。

應該怎麼解釋這個「上帝」和那個「上帝」是不一樣的呢,到底是誰將God一詞翻譯成「上帝」的呢?


龍與上帝的第四章里詳細而確切地考證了耶穌會教士的利瑪竇們如何陰謀篡改上帝這個詞語在中國的含義。龍與上帝第四章:磐石開裂以下為上帝一詞變成耶和華的過程,我們根據董從林先生的考證,可以看出這是傳教士有意為之,是糖衣炮彈的糖衣罷了。

移花接木

  利瑪竇在逝世的前一年,寫信給教會官員,陳述其表面稱道儒家,並利用他們攻擊佛、道的策略,言及有的中國人士認為他是個「拍儒生馬屁的人」,為此,他竊喜不迭,披露心曲說:

  「我熱望其他人也會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因為我們如果不得不同三個教派(指儒、佛、道)作戰的話,我們要做的事情會多得多。①真是一語道破天機,利瑪竇輩之所以表面不惜拍儒生馬屁,而對佛、道不遺餘力地攻擊,果真像他們的反對者所指出的,完全是一種計策。 」

  利瑪竇輩對儒家也並不籠統地概表肯定,而只是對所謂「真儒」表示推崇,他們就是打著恢復和維護真儒的旗號攻代佛、道的,其基本邏輯是:早先的儒學才是純真的,後來的「新儒學」已被佛、道的邪惡浸染,許多號稱儒士的人也已不是真儒而成「俗儒」,應該將佛、道的邪惡成分清除掉,還儒學的本來面目。看來,利瑪竇輩的確很清楚儒家文化發展演變的基本脈絡,以及儒、佛、道三家的關係格局。

  作為當時中國社會正統思想的儒學,委實並非純種傳代,而是經歷了先秦儒學、兩漢經學、宋明理學三種基本形態的遞增發展。兩漢經學已非儒學原型,而是以儒道互補為特徵的。宋明理學更形成儒、佛、道互補的複雜格局,最終確立了中國文化的傳統。儒、佛、道三家在打而成交的漫長過程中,別看佛、道兩家有時也氣勢洶洶,似乎不可一世,但實際上第一把交椅一直是孔夫子坐著——他的王牌是哪一個要行「王化」的「真龍天子」都須特別緊持的。到頭來,儒學倫理中心主義的特質並沒有被改變,反而借取佛、道兩家有用的東西得以補益加強。

  這並不是孔夫子本人的謙恭,應歸功他的「嫡傳」弟子們有取長補短的聰明。至聖先師那一套大朴太實,缺乏哲學的內涵和思辨的機能。而在這方面,道有其長,佛更甚之。取而補儒,便使之增添了幾分奧妙和神秘,頗有些高深莫測的味道了。從根本上說,是儒家改造了佛、道,而不是佛、道改造了儒家。不管是本來的抑或仙化了的老子;還是梵天釋氏,到頭來只能給孔夫子做個左膀右臂罷了。

  利瑪竇輩想必看破了其中真諦,所以不先與孔夫子正面交手,而拉著架勢與佛、道打鬥,說穿了,就是要從側後迂迴把孔夫子的左膀右臂出其不意地卸掉。他們並不是真的要使儒家反樸歸真,而是要移花接木——在闢佛、道的幌子下,以西方的天主來偷偷地、巧妙地取代孔夫子。在這方面,利瑪竇的手段可謂高矣,他們確能瞅准關鍵的地方來偷梁換柱。

借「天」發揮

  儒家經典中不是也有「天」、「上帝」存在嗎?利瑪竇輩就在這上面大作文章。譬如《天主實義》的第二章中,就有十幾處引用了儒家經典中含有「上帝」用語的章句,旨在論證儒家經典中的「天」、「上帝」,與基督教中的獨一真神「天主」、「上帝」是同一的。利瑪竇輩千方百計地賦與中國儒家經典中的「天」以萬物創造者的神性,而否定它是自然造化的產物。為此,公然非難儒家關於「太極」為天地萬物根源的理論。

  實際上,中國的「天」與西方的「天主」相異甚遠。先秦諸子除了墨家之外,其他各家對天的神性一般都是否定的。儒家對天的認識頗注重於實際現象。孔子談天:「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也有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的話,表面看似乎是把天視為有意志的神,但實際上是說事情違背了定理,向不可知的天祈禱也沒有什麼用處。到了宋代朱熹,更明確地將「天」與「理」對等起來。中國儒家的「天」,雖然亦未脫盡從遠古遺傳下來的神秘主義色彩,但主導趨向是不斷加強倫理化和政治化的改造。中國也祭天,但與西方對人人有權尊奉的獨一真神上帝的禮拜迥然不同,祭天在中國封建時代是只有「天子」才享有的政治特權,別人如果祭天,就是僭越甚至謀逆行為。

  故此,反洋教鬥士們引經據典,或針對天為上帝所造的神話,闡釋天是由陰陽二氣生化而成,非有所造而成;或針對利瑪竇輩對太極說的駁難,論證該說的正確和與儒家關於天的理論的吻合;或針對教士們極力宣揚的「天」當由世人共拜的說教,發出「天至尊不容僭,祀有等不容越」的呼號……他們把「邀天、褻天、僭天、瀆天」的罪名一股腦兒加給了傳教士,真可謂不共戴天。

已更新。求贊~


閑人野語,不值一駁,達爾文發明了進化論,我就能說他是猴子變的,類人猿么?不是猴子的一種?所以整個歐洲人都是猴子的後代,而猴子以齊天大聖為尊,所以歐洲本來就是傲來國的花果山……

下次再有人拿耶穌基督這套歪理給你往上套,你就拿歪理來攪合他的理論,別老讓他說你來回答,你也反問他,他拿歪理問你,你就拿歪理問死他!


是God這詞翻譯到中國時借用了中國傳統的上帝概念.

國內有些基督教徒就是用"神"而不是"上帝",前者要準確的多.


god和上帝

dragon和龍

phoenix和鳳凰

這幾個翻譯很差勁。

god不是上帝, dragon不是中國龍, phoenix不是鳳凰。

god是創世神, dragon是帶翅膀的蜥蜴[惡龍],phoenix是不死鳥。


不過是典型的古今異意罷了。該上帝是指昊天上帝,即天帝。也就是至高神的意思。

上帝,儒教的至尊神。上帝的觀念並非來自西方的基督教,而是華夏民族固有的宗教觀念。在商朝的甲骨卜辭中,就已經有了「帝」這個字,據近代學者王國維的考證,「帝」是「蒂」的初字,即花蒂之蒂,即萬物之始,於是商民族就用這個字來尊稱他們的始祖神。而在神人合一的時代,始祖神也就是至尊神,既是民族之始祖,又是眾神之主,所以又被稱為「上帝」。

在商朝後期,不僅始祖,凡是已經死去的先王都被尊稱為「帝」,所以有的學者認為,商民族的上帝實際上是已故先王(也就是列祖列宗)的一個抽象。無論是始祖也好,還是列祖列宗也好,這個「帝」或「上帝」都有濃厚的氏族色彩,是某一氏姓或氏族的至尊神。

當周民族戰勝商民族後,便對這一觀念進行了改造,簡單地說,就是將始祖神和至尊神一分為二,把「上帝」的氏姓色彩抹去,使其高高在上,與「天」的觀念聯繫在一起,成為周王朝治下的各民族各氏族都必須尊奉的大神,於是「上帝」也就更多地被稱為「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有時也簡稱「天帝」。「上帝」既然並非一族一姓的始祖或列祖列宗,那麼他當然就不會對某一姓或某一族特別的恩寵,而是公平無私的俯視著人間,誰有「王天下」之德,就讓誰做天下之王。

勝利的周民族理直氣壯地對失敗的商民族說:上帝 如果是你們的祖先,是你們一族一姓的保護神,那麼我們周民族為什麼擁有了天下呢?所以,當周民族祭祀上帝時,更多的 是稱頌先王的功德,而不是一味讚美上帝。這一非氏姓或非始祖的上帝觀念不僅更能解釋古代「革命」的原因,而且更能符合多氏族、多民族的大一統王朝的國情。東漢經學家鄭玄曾經解釋說:遠方的蠻夷不懂得中國的倫理,所以只有拿「天帝」和「天子」的觀念去威懾他們。但是,另一方面,當上帝的氏族色彩消失了以後,其政治色彩卻逐漸濃厚了起來,成為人間帝王獨家的偶像,而與臣民沒有多少直接的關係。這就是儒教的上帝與基督教的上帝的區別。

所以,當明代中期來華的耶穌會傳教士用儒教的「上帝」一詞來對譯他們的Deus(天主)以後,一般國民逐漸忘記了老祖宗,還以為「上帝」一詞來自基督教。

(具體翻譯成上帝的人貌似是利瑪竇 ,不確定我記錯了沒有。)

––––––

還有就是尚書成書的時候貌似還沒有基督教的吧?就算有了,離傳到咱這裡還早著呢。手機排版有問題,湊合著看吧。原資料出自《國學詞典》–謝謙


都說「儒釋道」,啥時候聽過「儒釋道耶」?


中國古代的 上帝 是 昊天上帝 或 皇天上帝 。

現北京天壇還供著 皇天上帝 呢.

昊天上帝是誰?就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就是 玉皇大帝,也稱 玉皇上帝.

皇天上帝是誰呢? 就是我們的老祖宗 - 黃帝!

是不是西方人也都是我們的老祖宗黃帝的後代啊?哈哈

現在一說上帝,都會想到基督教或天主教,實際時明朝時那些傳教士偷換概念,將他們的 GOD 說成 上帝, 他們真的成功了。

快清明節了,還好我們的上帝沒有禁止我們祭祖,還能回家祭拜祖宗。要是都信了西方的那個 GOD, 清明節沒了,連祖宗也沒了。


古代的是 上、帝,不是上帝


中國古代沒有實行過一夫一妻制。


基本事實錯誤,缺乏常識,知乎已經是初中生的天下了?

1.基督教的一支,景教曾於唐朝傳入中原

2.明顯是God的翻譯問題,利瑪竇為了迎合明人語言習慣,如今倒是喧賓奪主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中國韓國朝鮮這些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沒有儒家文明應有的責任意識?
如果中國沒有獨尊儒術,那歷史是怎樣的?
關於規矩|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1

TAG:國學 | 基督教 | 宗教 | 中國古代歷史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