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有無神經科學上的解釋?


先把題主的問題變成,一個人的自控力的高低的神經基礎是什麼。

談到人類的自控力,核心觀點主要是前額葉與邊緣系統的競爭,同時常常提到進化上的原因導致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前額葉作為靈長類最晚出現的新皮層被認為參與了很多高級的認知功能。實驗表明其參與了行為的執行與控制(也包括決策)。如果意識上明白什麼是該做,什麼不該做,而且通過前額葉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的話,你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大神。

但是你常常明明知道我該學術,該幹活,卻總是動作執行不了,這個情況就能體會到邊緣系統(可以暫時理解為比較古老的腦結構)的存在了。這個古老的腦結構一路伴隨我們走來,第一要務是保證我們生存。所以他的反應一般是: 聽到風吹草動就要注意,看到美女就想上,看到好吃的就要多吃點,幹啥事能迅速得到群眾好評就趕快乾,大概是這麼個節奏。

所以如果把行為看成是這兩個打架協商之後的結果的話,狹義的自控力可以定義為前額葉戰勝邊緣系統的概率。從解剖結構上說,邊緣系統對前額葉的投射要多於前額葉對邊緣系統的投射。老傢伙總是有一些優勢的。所以一般要強行克制衝動,很難,所以該擼就擼。另一方面,前額葉還是有一定勝率的,我們會掩飾自己的不滿,壓制自己的怒氣,看到商店的東西不隨便拿而是買的,上課還不能說小話,我們都做到了。

but,自控力實際上是個變數。

1. 自控力有限,雖然每個人不一樣。

2. 自控力會消耗,根據做的事情不同消耗的速度不一樣。

3. 自控力可以周期性的補充。(我自己補充的)比如睡覺,進行一些「真正」的消遣,比如散散步,聊聊天聽聽音樂等等。

4. 自控力在這一輩子對每個人來說不會有太大的變化。(from 哈佛幸福課)

可能用別的方法解決需要靠自控力解決的問題。

1. 自控力盡量用在關鍵的事情上。

2. 避免長期呆在需要消耗大量自控力的情景下。

3. 把一些一定需要自控力有很重要的事情慢慢變成一種習慣,一種不太需要前額葉參與的行為。

比如,看到有文字的東西就隨手翻翻。看到有意思的行為想想為什麼人會這麼做。看到數字就隨手進行一下計算。

可以參考這兩本書:

The Willpower Instinct (豆瓣)

自控力 (豆瓣)


自控力作為高級又複雜的精神活動,當然與我們的大腦緊密相關。

先說說什麼是自控力

雖然,「自控力」這三個字,人們每天都會看到、聽到、提到,但自控力究竟包括哪些能力,並非所有人都十分清楚。

所謂自控力,就是控制衝動、做事專註、管理情緒、延遲滿足、控制認知、抵禦誘惑、懂得自省、行為克制,能夠權衡時機,具備意志力。

可以看得出,控制情緒、行為、認知,以及做選擇時權衡長短期成本、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被干擾物分心,這一系列高級精神活動,都會調動大腦幾乎所有的核心功能。

所以,運用自控力的過程,也是一個高耗能的行為,和長跑、游泳等需要耐心的體育活動,從耗能角度來看,基本毫無二致。

既然是高耗能活動,那麼就必然很勞心勞神、容易疲憊。正如很多人會因為懶惰而疏於體育運動,那麼不少人無法自控,其中的一個原因,其實也是因為「懶得自控」。

關於這一點,當你知道自控力與大腦的關係,就會很明白了。

自控力在大腦中是如何發展的?

自控力是一項關於意念的活動,那麼自然和大腦脫不了干係。正如人的思考能力逐步完善的過程,自控力也是隨著人的成長,一點點壯大起來的。

從嬰兒期開始,人類其實就已經擁有了些許自控力。

大家都知道,嬰兒對於人與人的交流溝通非常感興趣,而表示感興趣的方式,就是一個勁兒盯著看。

也許,成年人都會以為,嬰兒僅僅是躺著凝視大人,應該不會感覺到累。但事實上,小嬰兒比我們所認為的更聰明,他們十分清楚,當自己看別人看累了,或者想避免自己被過度刺激,就需要自主地移開目光,讓自己休息一下。

而這種主動移開目光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控力的萌發表現。這就說明,嬰兒大腦中掌管自控力的部位,已經開始加足馬力開始發育了。

我們先來看看,大腦中有哪些部位,是負責管理自控力的。

首先就是前額葉

前額葉正處於額頭的後方,擔任著人腦中「管理中樞」的職位,負責我們的專註行為、組織能力、執行能力、推理判斷、控制衝動和做出決策。

所以,人類較為複雜的精神活動,基本都是前額葉來掌管的。

而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人類的前額葉要比動物大許多。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人類能進行邏輯推理、組織管理、計劃執行等複雜的行為,而動物卻不能的原因了。

如果將前額葉的功能,和自控力的概念做個比較,就能很快看出,前額葉就是掌管自控力的主要關鍵部位。

除了前額葉,還有兩個大腦部位,也在協助前額葉管理著我們的自控力。

其中一個部位,叫做眼窩前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它位於眼睛的正後方,讓人腦具備做決策的功能。

而這個部位,和自控力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是因為,當人們面臨一個諸如「棉花糖實驗」的兩難境地,比如要選擇是否為了回報而耐心等待時,這個眼窩前額皮質就會異常活躍。

而自控力的一個內容,就是是否願意為了長期回報,而做出「耐心等待」的決策。所以,眼窩前額皮質也和前額葉一起,扮演者主導自控力的關鍵角色。

除了眼窩前額皮質,還有一個部位——前扣帶回(anterior cingulate),也在同時負責管理著自控力。

所謂前扣帶回,位於大腦半球內側面,扮演著權衡利弊、抑制情緒衝動的角色。

我們都知道,對於很小的孩子,自控力中最困難的部分,在於抵禦情感衝動。

比如在面對眼前的糖果時,他們很難抵制住想要立即抓走的衝動,而面對別的小朋友搶玩具時,孩子們往往也來不及考慮後果,通常會選擇直接衝上去開打。

現在,我們知道了負責管理自控力的三個核心大腦部位,那麼,孩子們是如何通過這些大腦部位的發育,而逐漸具備自控力的呢?

一般來說,大腦中這些主管自控力的部位,出生時非常不完善,0-3歲時也依然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控制情緒和行為。

而3-6歲時,前額葉和前扣帶回部位,將發生顯著發育,對於外界刺激異常活躍,因此這個階段內,孩子便可以逐漸為了獎勵,而更加耐心地付諸等待,也會更善於抑制情感衝動。

那麼,什麼時候人的自控力才會成熟呢?

理論上來說,掌管自控力的大腦部位,直到青少年末期才會逐漸發育完全,而前額葉,甚至可能到了25歲左右才會趨於成熟。

不過,這也僅僅是理論上。

因為依然有很多成年人,並不具備很完善的自控力,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自控力的發育和成熟,並非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步調。

有些孩子很小就能高度自律,而有些人,似乎一輩子都在無法自律的悔恨中度過。

同樣,有的4歲孩子就能耐心端坐等待糖果,而另一個同齡的孩子,可能就會迫不及待地爭搶。而後者,也可能會在失望沮喪的時候,難以自控地攻擊同學,在學校中也無法集中精力聽課。

這種個體身上存在的顯著差異,顯然是無法利用年齡和發育規律來解釋。

所以,接下來的部分,我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有的人,似乎永遠無法做到嚴於律己。

自控力的個體差異

一個人身上的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基因(內部因素)和環境(外部因素)來解釋。同樣的,自控力的發展程度,依然可以用內因與外因的框架來進行分析。

總的來說,一個孩子的自控力強弱,和他的成長環境(家庭環境、社會文化)、個人性格(內向、外向)、先天基因和風險因子相關。

成長環境

1、家庭環境

我們已知,外部環境對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性。而家庭,作為與孩子關係最密切的成長環境,自然也會對孩子的自控力發展至為關鍵。

而研究也表明,孩子在0-3歲的階段內,家庭環境、親子關係,對自控力的影響非常顯著。

而嬰兒時期,孩子與主要照料者關係的親密與否、是否形成安全感,可以預測6歲以後孩子的自控力水平。

在親子關係質量中,如果媽媽感情冷漠、不敏感、無回應,讓孩子長期身處負能量環境中,那麼孩子的壓力荷爾蒙,就會抑制自控力相關的腦部發育。

此外,消極的教養風格,不但無法讓孩子學會自律,反而會讓他們更加難以控制情緒、抑制衝動。

相反地,倘若媽媽對嬰兒需求敏感、積極回應,並與孩子及時討論情緒,在鼓勵孩子獨立的時候表示支持,而不是一味推著孩子去獨立,那麼孩子會在接下來的6-12個月中,專註力顯著提升、自控力快速更強,自然獨立性也得到改善。

因此,兒童早期階段,父母給予孩子敏感細緻的回應與關愛,並適度給孩子獨立自治的機會,就可以有效幫孩子提高自控力。

作為一個媽媽,我十分明白,當孩子情緒失控,或者無法耐心的時候,家長內心的火藥桶就會立馬被點燃,忍不住催促和責罵齊上陣。

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當我在孩子表現不佳的時候,表現出急躁、憤怒、失望和不耐煩的神情時,他就會更加手忙腳亂、錯上加錯,連以前學會的東西,都能瞬間忘記。

也許你已經明白,孩子在面對家長責備的時候,巨大的壓力產生的荷爾蒙,早已讓他們失去理智和方向感,大腦暫時處於空白狀態,因而更加無法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而換個角度講,當我們因為孩子自控力不佳,而急赤白臉地責備孩子的時候,何嘗又不是我們自身自控力不足、耐心缺乏的表現呢?

五十步笑百步,我們又有什麼底氣,去要求孩子做得比我們好呢?

2、語言環境

有一個2004年的研究發現,來自多語言環境家庭的孩子,自控力要比單語言環境的孩更強。

這個研究過程,是讓雙語家庭和單語言家庭的孩子做任務,這類任務需要他們頻繁轉移注意力,比如先要求孩子們將一堆卡片按顏色分類,然後由研究者將順序打亂,再要求孩子迅速用形狀來分類。

這個設計,旨在考察孩子在轉換任務的時候,是否能迅速進入狀態、專註做事。

結果表明,雙語家庭的孩子,要比單語言家庭的孩子,更加迅速地繼續專註做任務。

原因也很簡單,雙語家庭的孩子,大腦中會逐漸形成兩條語言軌道。

他們能靈活自如地進行語言體系的轉換,因此也能通過頻繁的轉換,學到靈活思考的技巧,並在不受雜念干擾的情況下,將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事物上。

這也是「生活經歷改變大腦結構」的一個例子。

所以,如果想要提升孩子的專註能力,並讓他們靈活思考,面對變化反應機敏、迅速進入狀態,不妨從孩子語言敏感期進行雙語訓練。

3、社會文化

家庭環境的影響固然重大,但一個人的性格和行事風格,終究會被打上有國情和文化特色的印記,自控力也不例外。

一項2008年的研究發現,如果孩子成長於非常強調克制和自控的環境中,那麼他們就比較容易更快發展出堅定的自控力。

比如,韓國的學齡前兒童,會有比較規範的行為準則,上課時也會強調長時間端坐,而不是自由玩耍、隨意提問。

中國的教育體制,也會比較強調尊重師長、服從權威,行為、儀錶甚至個人意志都需要高度規範化,也會頻繁參加整齊劃一的集體活動。因此他們都有非常多的機會,去練習加強自控力。

因此,這種嚴格規範的生活環境,也會讓孩子們大腦中關於自控力的部分,變得更加強勁和成熟。

還有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幼兒園的孩子,在自控力這一項,會比美國的同齡孩子發育提前六個月;而韓國的三年級孩子,會在考察自控力的任務上,和比他們大17個月的英國孩子,做得一樣好。

從這一點看,做一個中國孩子,如果從小接受正統的中國式教育,至少可能會在自控力這一項,比歐美同儕發育得更提前。

個人性格

面對一個陌生的玩具,有的孩子會仔細打量,謹慎而小心,並不會隨意去觸碰。

而有的孩子,則會毫不猶豫、撿起就玩。這其中的性格差異,除了先天遺傳,可能也是大腦結構不同而造成的。

根據神經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大腦中左前半球更活躍的孩子,會傾向於對陌生玩具熱情和熟絡。

而右半球更活躍的孩子,則會儘可能避免有陌生玩具的情境,也會對陌生的人和物更小心謹慎,相應地,他們也會很容易因為挫折和誤解而敏感、沮喪。

那麼,哪種性格的孩子,自控力更強呢?

根據2004年科學家對兩種孩子的跟蹤研究,兒童早期更加小心謹慎的孩子,會在學齡前階段有更好的自控力、更少的情緒衝動,也會在自控力相關的遊戲中表現更好。

不過,從性格這方面來說,過度的小心謹慎,也就是過度的自控,其實也並非好事,依然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關於2008年性格和自控力的研究顯示,在害羞的孩子中,自控力高者也更有可能躲避社交,情緒過於敏感、更加容易受傷,恢復情緒也更難,因此社交能力也往往不夠好。

根據這一系列結果,我們建議,為了孩子的正常發展,家長幫助孩子達到自控力和社交力的平衡,比單純擁有自控力更為重要。

健康的自我控制,其實更應該是自我管理(self-regulation)。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時時刻刻過於緊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他們需要明白,哪些時間場合下需要高度自律,而哪些時刻,放輕鬆做自己也是無妨。

基因原因

有一種孩子,先天就擁有好戰基因MAOA,所以一旦身處充滿壓力、暴力犯罪的環境中,他們的內心就會滋生出無窮的暴力和罪惡。

同樣的,也有一種孩子,天生就有更強的自控基因。

比如,200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一種基因叫做DAT1,它有長和短兩種版本。

擁有長版本DAT1基因的6歲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強的自控力、更少的衝動行為、更高度的專註力,大腦成熟度也更高,而擁有短版本DAT1基因的同齡孩子,則在自控力中表現沒那麼突出。

而在前面社會文化部分的例子中,中美兒童自控力的差異,基因也有一定的貢獻。

因為還有一種叫做DRD4的基因,容易導致專註力不足和ADHD風險,這種基因在美國白人人口中的發生率,是48%,而中國人口中只有2%的攜帶者。

因此,生於中國,社會環境和先天基因,都能讓我們的孩子比美國孩子更有自控力。

威脅自控力的危險因子

容易毀掉孩子的因素盤點中,我們提到體罰、貧困、壓力、環境糟糕和母親抑鬱症,都可能損傷孩子的大腦正常發育。

相應的,在威脅孩子自控力發展的因素中,也有一些危險因子值得注意。

  • 母親孕期吸煙酗酒,胎兒的眼窩前額皮質和其他部位容易發育畸形,因此孩子容易自控力差、情緒衝動,更容易患上ADHD;
  • 母親在孕期吸食可卡因,孩子的前扣帶回和前額葉容易受到永久損害,因此控制衝動的能力缺乏,情緒反應容易激烈,專註力維持也有問題;
  • 長期遭受虐待、忽視的孩子,由於從小缺乏在親子互動中學習自控技巧的機會,因此大腦難以發展出塑造自控力的神經提出,這樣的孩子就容易出現自控力差、學業困難、社交問題和心理問題;
  • 從小生活在貧困環境中的孩子,如果經歷的風險環境因素越多,他們也就越可能自控力缺乏。比如,來自貧困家庭的幼兒園孩子,會比中產家庭孩子的自控力評分更低,青少年身上,也會存在自控力的階層差異;
  • 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自控力差。因為前額葉片中關於專註力的部位,會對睡眠很敏感,如果孩子睡眠質量不佳、時間不足,那麼他們會在第二天難以專註聽課,也容易出現行為問題。不過,睡眠不足是否會造成長期自控力問題,目前還尚不明確。

從這一部分可以看出,如果一個孩子身處難以改變的糟糕環境,經歷過如貧困、體罰、虐待、環境嘈雜等風險因素,那麼提高自控力,其實可以作為一個避免困頓底層、爭取人生進階的工具之一。

當然,倘若一個孩子的父母無知愚昧,並不願意或者不知道如何改善環境,更不了解怎樣提高孩子的自控力,那麼提升孩子自控力的任務,就不應該寄希望於他們的父母,而更應該由學校、老師和社會各界來承擔。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高冷、嚴肅、名校控,一個致力於探索新知的教育研究社區


這篇文章對你會有幫助:自控力的必要性 由「棉花糖實驗」說起

今天給你1000元,和下個月給你2000元你選哪個?所有人都會做出理性的選擇嗎?一個人的成功與許多因素有關,研究表明自控力是其中很必要的一點,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絕對會給你一個有價值的思考。(實驗視頻見:自控力的必要性 由「棉花糖實驗」說起)

棉花糖實驗(StanfordMarshmallowExperiment)是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在這些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選擇一樣獎勵(有時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餅、巧克力等等),或者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直到實驗者返回房間(通常為15分鐘),得到相同的兩個獎勵。

多數孩子當然忍不住誘惑,等不及 15 分鐘,就吃掉了那塊棉花糖。只有 30% 左右的孩子成功吃到了兩顆棉花糖。

1981年,WalterMischel給所有參加過棉花糖實驗的653名孩子的父母和老師發去了調查問卷。那時,他們已經進入高中。他詢問了他們的許多情況,包括制定計劃,做長期打算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同學相處的情況,以及他們的SAT(美國大學標準入學考試)分數。分析調查結果後,他發現,那些不擅長等待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有行為問題,無論是在學校或家裡都如此。他們的SAT成績較差,不擅長應對壓力環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交不到朋友。能夠等待15分鐘的孩子比只能等待30秒鐘的孩子的SAT成績平均高出210分。

之後,很多人在不同的國家做了相同的實驗,都得出這樣的結論:成功來自於對自我慾望的控制能力。這段視頻是 TED 上 Joachim dePosada 講解棉花糖測試,而且他本人在西班牙語的哥倫比亞也做了相同的實驗。(視頻見微信:自控力的必要性 由「棉花糖實驗」說起)

WalterMischel曾擔憂美國人年輕人的自控力越來越差,不過這一趨勢在2007年之後有些轉變,金融危機之後年輕人的儲蓄觀念開始增強。要知道,這個實驗結果是驚人的,它至少揭示了一部分成功的原因,這不只關於理財,還包括受教育水平、社會地位、財富多寡,甚至關於吸毒、賭博、酗酒、肥胖等成癮問題。

我們今天談到的理財顯然很需要自控力,可以說一個會理財的人基本上是一個自控能力很強的人。知道了這些,我們該這麼做?「棉花糖實驗」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中並沒有一個自控開關,打敗誘惑的唯一方法是迴避它們,即轉移注意力。這是那些4歲的孩子都能理解的道理,那些成功抵禦住誘惑的孩子,都通過各種方式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唱唱歌、跳跳舞、溜達溜達,把目光移開那顆棉花糖,不然只會越盯著它誘惑越大。

在她的書中(2014年,他終於重新修訂出版了他二十多年前的著作),WalterMischel提到她是這樣通過訓練提高四歲的小孩子瞬間提高自制力的:「你把這張桌子想像成一個大畫框,這個盤子和這塊棉花糖都是畫中的東西,其實吃不到的……」,而另外一組小朋友卻沒有這樣的提醒。相對來看,把棉花糖想像成畫中之物的孩子要自控力強出很多,原本只有 1/3 不到的孩子可以忍住,現在有 2/3 以上的孩子可以忍住。由此可見,自控力也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

WalterMischel認為,智力其實受自控能力的約束:即使是最聰明的孩子也需要做作業。「通過棉花糖實驗要測量的其實並不是意志力或自控能力,而是比這更重要的東西。」他說,「這個實驗迫使孩子們找到一種方法,讓局面有利自己。他們想要第二顆棉花糖,但要怎樣才能得到?我們無法控制周圍世界,但我可以控制自己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要想獲得成功就請先放開眼前那顆棉花糖吧。

作者:天恕

轉載請註明: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向毅海外投資(ID :xiangyitouzi)授權發布


讀 Kelly McGonigal的《自控力》一書,時,裡面提到了 意志力的神經學原理

意志力並不是虛無縹緲的天外來物,而是與大腦前額皮質密切相關。前額皮質位於額頭和眼睛後的神經區,斯坦福大學的神經學家羅伯特·薩博斯基認為,其主要作用是讓人選擇做「更難的事」,比如把事情拖到明天比較容易,他就會督促你開始工作;如果坐在沙發上更容易,它就會讓你站起來運動運動。

前額皮質有三個分區,分管「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種力量。「我要做」的力量,位於大腦前額皮質左邊區域,這種力量驅使我們投身於枯燥的、困難的工作,我們也許不想做但卻必須要做的事情。「我不要」的力量,位於大腦前額皮質右邊區域,它幫助我們剋制想要做某事的衝動,抵制誘惑。「我想要」的力量,位於大腦前額皮質中間靠下的區域,它代表著我們的目標和慾望,代表著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可見,前額皮質是構成意志力的神經學基礎,如果前額皮質受到損害,相應地意志力也會減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自控力的生理基礎,讓我們的「自控力提高之旅」成為可能。自控力的生理基礎決定了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行動來改造它。我們大腦中的前額皮質,其實就像肌肉一樣,大腦只有多加訓練,才能擁有更好的控制自我的能力。


感覺你說的有點道理哦,可是並沒有真正解答如何提升和改變自控力的具體方法耶。只是說要培養習慣而已。請問,有什麼更深入的見解願意分享嗎?謝謝。


推薦閱讀:

斯科特楊學習能力那麼厲害,是否確有其事?
錢琨 的 Live -- 認知心理學(三):談談密集恐懼症
好奇的眼是什麼樣的眼?Baranes et al 2015
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
心智樂高02 - 可得性偏差

TAG:認知科學 | 科學 | 神經科學 | 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