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變補貼的時候消費者剩餘等的線怎麼畫?
01-30
問題:
假定政府補貼一種物品:每銷售一種物品,政府向買著支付2美元。補貼如何影響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稅收收入和總剩餘?補貼會引起無謂損失嗎?請解釋原因,這個圖應該如何畫呢?
複習經濟法之餘讓我來怒答一發!!
如圖所示,給生產者補貼後,成本下降,因此供給曲線由S1移到S2。移動的截距差BC=HN=補貼的金額。
可以得出,未移動時的消費者剩餘=三角形MAP1的面積,生產者剩餘=三角形MBP1的面積。移動之後,新的均衡點變為N,此時價格為P(c),需求和供給都為Q2。計算消費者剩餘=三角形ANP(c)的面積。生產者剩餘的計算有所不同。由於有補貼,生產者此時獲得的價格不是P(c),而是P(c)+補貼。因此,以Q2為橫坐標在原供給曲線上取縱坐標,得P(p),即為生產者獲得的價格。由於HN=BC,也可以驗證P(p)=P(c)+補貼。因此,此時的生產者剩餘=三角形HBP(p)的面積。
所以,消費者剩餘的增加=梯形MNP(c)P1的面積。生產者剩餘的增加=梯形MHP(p)P1的面積。
而補貼用款=補貼×數量=HN×Q2=矩形HNP(c)P(p)的面積。用補貼用款減去消費者剩餘的增加再減去生產者剩餘的增加=三角形MHN。因此,這一部分就是無謂的浪費。如果要做計算題的話。。你得抓住本質,平移是輔助工具並不揭示本質還會讓你誤解。,真正的要從方程上理解,稅收楔子,均衡數量,那個稅收楔子為什麼打在那裡你必須想通。
題干有問題,應該不是稅收變補貼,否則補貼如何影響稅收收入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Eternal Stella 回答的很好,可惜沒提到稅收。 考慮到稅收的話,市場規模變大,所以稅收收入增加。其他結論不變。另外值得一提的幾點是:第一,補貼量越大,補貼帶來的無謂損失越大,但補貼不會導致稅收帶來的無謂損失變化;第二,稅收收入增加量一定小於補貼量(幾何可證);第三,此題可以用補貼楔子來理解。
自學微觀經濟學中,有可能觀點有誤。
推薦閱讀:
※這個指標你可能從未聽過,但真的和市場有極高的同步率
※消費者怎麼進行分類?
※來!我們來聊聊「市場分析」
※債券市場的分析框架:債市大佬唐毅亭出品,值得細看
TAG:市場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