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真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兩周之際的謎案非常多,因為不同文獻的記載,導致相互之間衝突很大,烽火戲諸侯只是冰山一角。雖然這件事基本可以認定為假,但其實有更大的疑團等著我們去解釋。我們先從記載最早的《史記》開始看: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為卿,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周本紀》

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驪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秦本紀》

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武公將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為公。——《衛世家》

二歲,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鄭人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鄭世家》

根據這個記載,這件事的線索是:幽王烽火戲諸侯——幽王廢王后、太子——申、繒、犬戎發兵——烽火再舉,諸侯不至——西周滅亡——諸侯與申侯立平王。但是我們只要看看比《史記》更早的春秋戰國史料,就發現其實是疑點重重:

周宅豐、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悅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冠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呂氏春秋·疑似》

《呂氏春秋》成書於戰國後期,記載的這件史實與《史記·周本紀》大同小異,最明顯的不同是,《呂氏春秋》只有擊鼓,而《周本紀》卻多出烽燧。實際上,烽燧大規模運用于軍事,是漢代防備匈奴了。儘管在《墨子》就提出「晝則舉烽,夜則舉火」的理念,但在春秋時期的《左傳》完全沒有提及,那麼西周末年就更存在疑問了。當然,大鼓戲諸侯也不可靠,因為在鎬京一帶本身就盤踞很多內服國君,而諸侯一般則指的是外服國君。總而言之,這裡的周幽王很像是戰國之後的國王,而諸侯則類似於戰國之後的地方長官,並不符合西周國家形態。

然而,這只是解決第一個問題。倘若我們仔細思考,會發現更是疑點重重:申侯不是和犬戎殺了幽王嗎?那應該是周的敵人才對啊。諸侯怎麼願意和申一起立平王?平王為什麼又要避開支持的犬戎?那麼,我們要繼續抽絲剝繭,往更早的史料中尋找答案。

攜王干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左傳》

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服)以為太子,與幽王俱死於戲。先是,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子申,以本太子,故稱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於攜。周二王並立。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公(侯)所殺。以本非嫡,故稱攜王。——《左傳正義》引《竹書紀年》

原來在平王東遷之前還存在兩次「二王並立」:一次是幽王與自封為王的平王,另一次是幽王的繼承者攜王與弒君的平王。在晉文侯二十一年(前760)的時候,晉文侯殺周攜王,才完成了二王並立的局面。這段史料的價值被越來越多學者所接受,可以作為旁證的是,河南南陽出土了「南申伯」的青銅器。《詩經·崧高》記載周宣王把申伯封在謝地(今南陽),那麼這裡的南申似乎是特意與西申作為區別,坐標或許就是洛邑。那麼滅西周的申當是在鎬京附近的西申。申國本姜姓,姜姓正出自西戎。而申又作申戎,與西戎關係密切。

而新發現的《清華簡》,又給了一些不同的材料:

周幽王取妻於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於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回(圍)平王於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於虢,是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於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於周,晉文侯乃逆平王於少鄂,立之於京師。三年,乃東徙,止於成周,晉人焉始啟於京師,鄭武公亦正東方之諸侯。——《清華簡·系年》

這段史料比古本《竹書紀年》又更加詳細,最主要的是細化了東遷的時間:和古本《竹書紀年》不同的是,晉文侯殺攜惠王是在攜惠王二十一年(前750)(這點和今本《竹書紀年》一致!),而之後又進入了無王的九年(前741),而在三年後(前738)才正式遷往東周。更可怕的是,這個年份居然和《左傳》的一處吻合:

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適伊川,見被發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左傳》的預言一般是戰國人所作,所以往往切合現實。但是過去對於這段史料,似乎沒引起足夠重視。因為按照《周本紀》平王東遷是前770年,按照古本《竹書紀年》再晚點是前760年,按照今本《竹書紀年》更晚點是前750年。而魯僖公二十二年是前638年,這樣一來辛有的百年預言似乎錯誤了。然而我們根據《清華簡·系年》的新材料來看,平王東遷的時候恰恰正是前738年!多麼驚人的一致!

但是如果這個時間成立的話,諸侯史實和年份就成了問題。前738年距離前770年長達32年之久,如果這年才完成東遷的話,則《史記》的秦襄公、衛武公、鄭武公、晉文侯救周全部要改寫,即使按照前760年或者前750年,秦襄公也沒機會救周,因為秦襄公在前766年就去世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推斷,為了平王能依照禮法正常即位,諸侯史官煞費心機篡改了國史?實際上,《史記》的年份本身存在諸多問題,如《毛詩序》的衛武公是周厲王時人,甚至還可能就是共伯和。

如果繼續深挖下去,似乎越來越接近真相,但同時也越來越複雜了。《左傳·隱公七年》:「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似乎沒有提到秦和衛。而也有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平王東遷避的是秦不是犬戎,因為平王本身是戎人支持的,為什麼要反過來躲避戎人呢?(見王玉哲:《周平王東遷乃避秦非避犬戎說》)也有學者認為平王東遷是受制於諸侯,(見王雷生:《平王東遷原因新論——周平王東遷受逼於秦、晉、鄭諸侯說》)因為很明顯諸侯才是最大利益獲得者。

這些論點難免都有一定猜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幽王死後沒有立即東遷,當時有兩方面力量進行博弈:一方是周攜王、虢國以及諸侯,一方是周平王、申國以及西戎。在雙方數十年的博弈下,諸侯最終倒向了謀逆的平王,而殺死了正統的攜王,從此進入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春秋時代。而為什麼盛極一時的申國、繒國到春秋又不見蹤影了,犬戎也就曇花一現呢?很可能被諸侯認定為西周滅亡的元兇,從而在東遷前後的若干年中,被諸侯聯手絞殺了。

但是太多史實都沒有史料反映,僅有的些許史料又矛盾重重,留給後人就只有無限遐想了。最後我們來看當時一位詩人的世界吧: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

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邦君諸侯,莫肯朝夕。

庶曰式臧,覆出為惡。

——《詩經·小雅·雨無正》

相關閱讀:

林屋公子:站在當時歷史背景之下,平王「東遷」這一決策是否正確?

林屋公子:周平王究竟是不是周幽王的嫡長子?為何褒姒之子名為伯服?


「史公言幽王寵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舉烽,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為之數舉烽。及犬戎之,舉烽,諸侯救不至,遂殺幽王。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之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不需舉烽。史公對此番事變,大段不甚了了也。」——《國史大綱》錢穆

--------------------------------------------------------------------------------------解釋下

1.點了烽火,諸侯不可能一起到、馬上到。

那麼難道幽王和褒姒在那等著嗎,一個個來有什麼可笑

2.諸侯來了,沒有敵人可能是敵人已退走,諸侯有何不爽的呢

3.烽火示警是漢代才有的 ,說周朝有,只有這個烽火戲諸侯的例子,孤證不立

等等,以上


我覺得從情理上分析,烽火戲諸侯為博美人一笑,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諸侯不可能一看見烽火就來到驪山。

這不是遊戲里的召喚技能,諸侯看見烽火要出兵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以某諸侯率領一百輛戰車勤王為例:

  1. 首先需要四百匹馬來拉車。這些馬不可能時時刻刻就拴在車上,肯定是分散放在牧場里,這就需要時間趕回來套轅。
  2. 同理,一輛戰車有一個御者、一個弓手和一個持戈武士,這就是三百人。這三百個人可都是貴族,平時都住在各自的莊園里,需要時間召集(你派一個手下走二十里地去召集你的某個武士,他當天就到不了。)。而且他們往往都是一家之主,出發之前還要對家事做安排。
  3. 每輛車後面要跟五十名步兵,攏共五千人。這些都是自耕農,平時在家種地,你要把他們召集起來需要時間。如果當時正是農忙,那你就等著吧,不等忙完了,誰也不會來。
  4. 大軍出發要準備糧草。這些東西平時都在倉庫里(假設我們取最有利的情況,即糧草充足),需要時間運出來裝車。而且這些都是穀子,需要時間舂米。《莊子》裡面說,一個人出門一百里就需要花一夜的時間舂米。
  5. 你不能讓人馬餓著肚子出發,必須先喂馬,做飯給士兵吃,還要開個誓師大會。
  6. 諸侯不光是帶兵的,他還是封地的一把手,他要走之前必須先召集所有家臣開個會安排好封地里的事情,不然他不敢走。

這還是我隨便一想能想到的,我想不到的應該還更多。這些事情沒有三五天不可能幹的完。所以,三五天之內諸侯都出發不了。

其次,路上需要時間。

那個時候可不是現在,道路可沒有現在這麼四通八達,軍隊一天能走二三十里就不錯了。如果碰到下大雨把路泡爛了,那你們就沿路玩兒泥巴去吧。諸侯從各自的封地走到驪山,沒有個三五天想都別想。

然後,路程有遠近,諸侯們不可能同時到達。也就無法造成大家一窩蜂趕到驪山的情況。

最後,諸侯不會一開始就往驪山跑,他們又不知道褒姒在哪裡。肯定是先去鎬京,然後才去驪山。所以,諸侯們的最後一段路都是相同的。如果是這樣,那麼最先來的那個諸侯返回的時候自然會通知後面的人,於是也不會有其他諸侯再來了。

於是,如果周幽王真的這麼幹了,他和褒姒會看到什麼呢?

首先,周幽王點了烽火,然後就帶著褒姒在烽火台上乾等了十幾天,望眼欲穿。

終於,離得最近的那個諸侯帶兵來了。聽說上了當,氣呼呼的走了。

然後又等了十幾天,其他的諸侯連人影子也見不到一個……

我實在想不出來什麼樣的人會覺得這很好笑?出主意的那個人還不被剁成肉醬?


雖然司馬遷在史學界功勛卓著,但是對於烽火戲諸侯這一說法,我的建議是:當他放屁

史載BC779年幽王從褒中斜道伐褒,褒獻褒姒,幽王退兵,褒姒也為幽王生了個兒子,叫伯服,我師傅認為沒有出兵褒國這回事

老沈一說的烽火戲諸侯,從地理上,深刻告訴我們從褒到豐鎬自西往東的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谷在那時都是無法通行大規模軍隊的

東周列國志--史記--呂氏春秋--詩經一脈相傳地說,褒姒是毀滅宗周的罪魁禍首,是「給爺笑一個」造成的,尤其是她的烽火台之事和妖孽出身,說是龍的某種液體所變成的妖怪怪胎之後,至於是尿還是口水還是別的,這不重要

對於龍的液體導致懷孕之事,《史記·周本紀》說厲王末年液體流出來,導致宮女懷孕,到幽王娶妻的時候,這個嬰兒應該50多歲了,也不在褒國,不會是褒姒。

申後把這個附會了褒姒的出身來抹黑她,可是吹牛沒有仔細盤算,《東周列國志》基本重複了《史記》的說法,為了把時間給對上,就說宮女懷孕了四十多年

名人的異常出身也是像領導的排場一樣講究規格的,帝堯、呂政和漢昭帝也只是懷孕14個月,褒姒的規格不可能有40多年。

《東周列國志》說,褒姒會通過一些方法,去影響和破壞周朝的穩定,是馮夢龍說的,

這種無中生有的東西,你幫著司馬遷去重複一遍,你等於。。。。你也是有責任的。

周的官方史書,把褒姒不肯笑,亂點烽火台作為宗周滅亡的根源,再來看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套路之所以成為套路,就是因為它可以反覆使用,尤其是甩鍋

現在,網路上有越來越多的人,紛紛撰文對烽火台之事表示質疑,說疑點太多,《中國通史》和《國史大綱》也都認為這是無中生有的事情

我們不排除一種情況,就是平王東遷之後,宗周歷史由他口述,史官也拿他發的工資,由著他隨意抹黑對手,給褒姒潑髒水(我很討厭督)

褒國的地理位置偏僻,路非常不好走,出征勞民傷財,無利可圖

幽王在BC782年就繼位了,百度百科引用干寶《搜神記》說幽王生於BC795年,宣王在BC841年國人暴動的時候就生下來了,BC795也就是他至少四十六歲的時候才有了幽王,概率有點小

《搜神記》本身是一部鬼故事合集。夏德靠《先秦語類文獻形態研究》第五章第二節末尾307頁說,這魏晉六朝志怪的作者如張華、葛洪、干寶、郭璞等,都是當時的史學大家,曾經擔任著作郎或大著作,干寶尤其是個中翹楚

宣王曾經在魯國國君帶兒子來的時候,欽定了魯國小公子為繼承人,可想而知,宣王對自己的小一點的兒子繼承王位,也是能克服阻力完成的,更何況他是為征戰之主,有一定的推動意志力

但魯國國君的兒子肯定多於兩個,特地帶這兩個兒子來,是不是本身就希望周宣王幫他易儲呢。但是後來魯公子老大括的兒子殺了宣王中意的老二戲,宣王居然出兵討伐,這就說明了,宣王不是受魯君之託,而是主動趟入這趟渾水,並且廢長立幼

並且周宣王也積極干涉邾國的侯位繼承,強行要求邾武公死後兄終弟及讓邾叔術即位,防止邾武公長子邾夏父即位。要麼就是故意要把崛起中的魯和邾給削弱搞內鬥,要麼就是自己沒事找事要削弱周室法統,我都錯了。因為邾夏父在魯國即位問題上支持伯御,與周宣王對抗,所以宣王討厭他,要立一個聽自己話的邾侯

那就說明,宣王本身對嫡長子繼承製不是很遵守,幽王更有可能是他晚年寵愛的幼子,王子宜臼的年齡會比較小,參與到反對他父親幽王陰謀的概率也會變小

如果幹寶的《搜神記》中幽王年齡屬實,那麼幽王被殺的時候,只有24歲,王子宜臼的歲數,頂多七八歲,是不會有篡權奪位的想法的,如果王子宜臼再大些,勾結申國外戚,也是有可能的,像晉獻公要用奚齊換申生

所以《看破東周六百年》一口咬定說平王參與勾結申國一起殺掉老爹幽王,還演繹了一套大陰謀,我認為不成立。我很不喜歡這個作者。再說那時代爹搶了兒子的媳婦兒子很多都不敢反抗的,弒君雖然多,楚國北面的中原國家直接殺爹篡位的並不多。

另外,在BC779~771這幾年裡,鎬京一代的形勢是持續不斷地在惡化,所以鄭伯友想要搬到相對平靜的東邊,而不是像一場密謀的政變一樣突然變天。就算申國因為杵臼(平王)失去繼承權而與幽王交惡,也不是杵臼主動捲入陰謀,而是因為她娘嫁太早,失寵了。所以,各方面綜合來看,平王並沒有參與到推翻他爹的陰謀中

宣王本身還是比較像晉獻公的,南征北戰,只是輸得比他多一些,這樣有能力之人,晚年也會喜歡年輕小女生,想要改立年輕小女生的兒子為繼承人,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幽王生於BC795年又說得通了

幽王的祖母是申國公主(一說齊國,不過齊國不太可能,《李碩:周滅商與華夏新生》提到了周族首領隔代娶自姜姓的傳統,齊國太遠,一般宗周還是娶自旁邊姜氏部落),很有勢力,她可能像滿清時期的一些老太后比如慈禧那樣,喜歡親上加親,肥水不流外人田,後位給自己娘家的女孩,控制自己的孫子,於是和申國裡應外合,強行逼婚幽王娶了申後,可能是幽王同時我行我素,娶了褒國公主來抗衡

不論幽王對褒姒是不是反抗祖母的逆反心理,反正褒姒瑪麗蘇逆襲,得到了幽王的真愛,幽王要欽定褒姒的兒子為太子,這就把申國得罪了一下

從褒姒進入周后宮的這一天起,她和申後之間,就已經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生死之爭,鬥爭的焦點還是後位和立儲

既然申後是書寫歷史的勝利者,她當然按對她有利的說法來

從伯服的名字上看,伯像是長子所擁有的名字,雖然不是絕對,但也八九不離十。褒姒的名字上看,她姓姒更是祖上高貴血統,可能是褒國的公主。

周朝已經習慣用嫡長子繼承製,而不是長子繼承製,申後的兒子可能是年長些,但是繼承人要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去產生,褒和申都是諸侯國,到底誰是嫡,幽王的決定權也是很重要的,到時候他會表態的,純粹按《東周列國志》的說法,太天真了。

我師傅的意見,認為褒姒是幽王的原配,本來生了兒子伯服,但是申國更強大,幽王為了拉攏申國娶了申國的公主,然而申國公主卻要求立自己的兒子為王,有點像劉秀與陰麗華郭聖通的問題。但他這樣就無法解釋清華簡的周伐申,還有幽王三年伐褒之事

西申國的公主申後,也是差不多這時候嫁給周王(幽王宜臼)的,她是宣王舅舅的孫女。申後為幽王生了兒子杵臼,就是後來的平王

《詩經》也有赫赫宗周,褒姒滅之,《正月》、《小弁》、《白華》都是譴責褒姒同情申後的篇章,孔子也將其收錄了,孔子收錄的時候也是經過一番判斷取捨的,

看得出孔子是接受申後她們官方說法的,另外《詩經》里有些篇章說宣王中興,有可能是馬屁歌功頌德,但是被孔子收錄了,如果宣王是昏君而仍然有這些馬屁篇章,那我們也同樣可以懷疑詩經中力挺申後的篇章也是片面之詞

隨後,王子宜臼(平王)出逃到申國,又過了一兩年,仍然沒有回去,幽王索性把伯服立為太子

按有些人的話說,是平王勾結申侯,這種交易在春秋時期還是很常見的,那麼我就在春秋開始之前,介紹一下這種交易

總的來說涉及到分國的許諾和交易,也是一種古代的PY交易,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中,如中世紀的波蘭、奧斯曼中,都常見

但是其他的諸侯,憑什麼冒這麼大風險,來扶持你啊,沒好處誰來幫你做這種得罪人的事啊。

這好處,往往就是許諾自己的國土、物資、寶物等等,對其他諸侯做出這樣那樣的許諾,這樣的交易在春秋時期屢見不鮮,很正常,拜占庭就利用了宿敵奧斯曼的這個缺陷,往往拉攏奧斯曼的王位爭奪者,盡量地延續了希臘文化,延緩了人類文明的災難

這樣他所許諾的東西,是從自己國家上面分下來的,自然傷害到國家的利益,要麼他之後違約,要麼他犧牲國家的利益,對交易者來說,不交易自己什麼都沒有,交易了自己贏面大增,如果贏了,國家的一大部分都歸自己,這個買賣當然好

這種交易,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在世界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在中國近代也一直有

近代甚至有人為了自己奪位,不惜引來外國侵略者,聯合打擊本國合法政府,積極提供友軍情報,讓侵略者肆意打擊友軍,比如波蘭共軍,把其他波蘭游擊隊的消息出賣給德國人,奪得大位後洗白自己,還感謝敵人侵略自己的國家,所謂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老人年紀大了,在家裡隨便慣了,心直口快

比如「《日本軍と共謀した男》」里的「私は皇軍に感謝している」

一般的說法是,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殺幽王

2008年左右面世的《清華簡》說,是宗周出兵討伐申國,申國請了外援打敗了周,另有資料說,在這之前,幽王召集了一些諸侯會盟,相約一起討伐申國

之前我們已經知道,司馬遷雖然去過很多地方,但是他見得風是的雨,自己不加判斷,在周本紀關於褒姒的定論不太可信

有幸生在中國,見識過官方近代史中灌輸了太多的謊言,使得我對歷史的謊言,有了一種基本的解讀能力,我發現,捏造歷史的人,會對大事進行捏造,但是對一些細節,還是會保留比如說,幽王死在驪山腳下

幽王死在驪山腳下,一種可能是逃到驪山腳下被追上殺了,另外一種可能是主動攻打驪山附近的申國,戰死

如果是被西北的犬戎追殺,從鎬京到驪山要向北渡過渭水並往東走,被追殺的時候,渡河容易被追上,而且往東北逃不如往東南逃更遠離犬戎

所以,幽王之死,更有可能是討伐申國戰死

隨著申後和褒姒各自生了兒子,雙方對儲位的爭奪就更加激烈

《竹書紀年》和《國語·鄭語》倒是提到了幽王伐申,曰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

最終,一種可能是和老沈一說的推測,就是幽王出兵討伐申國,空虛的鎬京被犬戎攻破,失去後方和補給的幽王,在驪山山腳下被申國反殺,

出兵的原因,無外乎兩種可能,感情或者國家利益,感情不合可以像齊桓那樣送退蔡國公主,那伯服的嫡子問題也解決了,還上門去打就比較少見,要麼褒姒是真穿越宮斗瑪麗蘇。

春秋時期有不少史官為尊者諱,比如晉文公把周天子叫去踐土會盟,史官要寫天子狩於踐土,而主動出去打人又被人全滅,可能史官感覺聽上去比較丟人,所以沒寫


@姬軒亦說的基本沒錯,這個事情還是得看竹書紀年,史記裡面還是有些扯淡的成分。

簡單說就是平王勾結舅舅們弒父奪權(犬戎當時有點像申國的附庸),然後為了換取支持把豐岐之地賣給了諸侯列強,同時與舅舅決裂。

得到利益的諸侯出賣了攜王,殺之擁護平王。平王因為在故地呆不下去,只能東走投靠鄭國,從此開始了東周的亂世。

之後就是可憐的周幽王被抹黑的漫長歷史了。

另外說一句,竹書紀年裡面提到周幽王以太室之盟誓師伐申,有人認為驪山可能是在申的地盤上。

可以參考罪惡的交易—


傳說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拿國本江山做資本,點烽火而動四方,以致國破人亡。但這只是一個美麗的愛情傳說。幽王昏庸無道,苛政嚴民也許是不爭的事實,他敗國也在情理之中,但人家總覺得他荒唐的還不夠,所以要給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又編排了一出紅顏禍水的劇目。褒姒這個大美女似乎從來不會笑,以至於讓幽王不惜動用四方諸假來逗她一笑。她不笑,可能是因為她背井離鄉,作為交換品送給幽王,這種處境實在難以讓一個弱女子整天笑逐顏開。

整個故事攤開來講,應該是這樣的:

褒姒從小長的非常美麗。在她16歲那年,她們國家的一名重要人物被周幽王關了起來,這種情況下人們決定用褒姒去交換那名重要人物,於是褒姒就成了幽王的妃子。

這個幽王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爹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在位的時候周朝已經破敗不堪,幽王跟他爹一樣都只會存錢享樂。但他畢竟還是挺喜歡褒姒的,為她做了很多事情,群臣都開始厭惡褒姒,因為君王是屬於天下的,而不是屬於某個女子的。

幽王的殘暴令天下百姓憤恨,大家都希望他死,如果有一個人希望他長命百歲的話,那個人肯定是褒姒。

他們倆過了幾年幸福的日子,並且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到後來,敵人攻破城池,四方諸候都不願意來救幽王,幽王到最後兵將全死了,只有夫婦三個被敵人圍住。幽王來不及說句慷慨激越的台詞就被人家一刀剁了,他七歲的兒子也接著跟他去黃泉做伴了。褒姒死了丈夫又死了兒子,成了一個寡婦,然而她沒有殉情的機會,就被敵人拉回去做奴做妾了。她的後半生應該非常艱辛,在人們講述那個烽火戲諸候的浪漫傳說時,她的處境該是多麼的凄涼。

最後說說這個問題,我確定以及肯定,在這個世界是沒有誰為了誰做過烽火戲諸候的事情。要知道,烽火這種東西是要在烽火台上點燃的,而烽火台這種東西往往都是長城上的建築。那麼問題就來了,長城是誰修的?秦始皇的答案是肯定的,秦朝在周朝之後,據說烽火台是漢朝的時候才興起的,秦朝都沒有的東西周朝怎麼會有?沒有烽火台怎麼戲諸候?

朝代更替是世所必然,反面典型只是為了警醒後代。

但是,請放過那個可憐的寡婦吧,她已經承受了太多不幸,實在不該再背負一個紅顏誤國的罪名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後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濟之戎,軍敗,伯士死焉。註:「並見《竹書紀年》」

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曰伯服,為太子。《太平御覽》卷一四七皇親部

幽王立褒姒之子伯盤,以為太子。《太平御覽》卷八五皇王部

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以為太子。《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正義

盟於太室。《北堂書鈔》卷二一帝王部

(伯盤)與幽王俱死於戲。先是,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於申,以本大子,故稱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於攜。周二王並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正義

幽王死,申侯、魯侯、許文公立平王於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並立。《通鑒外紀》卷三

史記和鄭語(王欲殺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里都提到宜臼是太子,今本竹書紀年說的是「王世子」(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但古本竹書紀年輯證沒有找到他是太子的相關記載。

史記說,幽王三年寵幸褒姒並生子伯服。那按照竹書紀年所述,幽王八年立他為太子的話,他最多也就四歲。幽王總共在位才11年……他又叫「伯服」,是長子……照這麼算死的時候才七歲……當時的平王難道比他還小咩………………這這這………………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司馬遷杜撰的

¨¨¨¨¨¨¨¨¨¨¨¨¨¨¨¨¨¨¨¨¨¨¨¨¨¨¨¨¨¨¨¨¨¨¨¨¨¨¨¨¨¨¨¨

烽火者,典出《墨子·號令》:「出候無過十里,居高便所樹表,表三人守之,

比至城者三表,與城上烽燧相望,晝則舉烽,夜則舉火。與城上烽燧相望。」

墨子之「烽燧」,是烽火台的雛型。派出警戒兵,但不要超出十里之外,在

地勢較高而又方便的地方樹立標誌,派三人看守。從最遠的地方到城邑共樹

立三處標誌,同城上烽火遙遙相望。白天就燒煙,晚上就點火。

烽燧即烽火,古代邊防預警設施。戰國時代兼并征伐,地盤擴大而築長城以適之。

在邊境建造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乾柴,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向通過山峰之間的

烽火迅速傳達訊息,戰國末期的.「光纖通訊」。司馬遷把烽火的出現擅自提前到

西周末期,說周幽王為摶褒姒一笑,燃烽火以戲諸侯而失信於天下,導致周朝衰

敗。

毛潤芝先生曰:「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叫做司馬遷的說過…。」真是偉人啊,

欽定司馬遷為「文學家」!司馬遷確實極具文學風采,而無史學風範。但其作為

史學世家,戲說歷史卻是千秋之罪也。司馬遷對其父遺作《太始公書》肆無忌憚

的添油加醋,並且恣意妄為的篡改,把《太史公書》搞得個五味雜陳,這是不該

的。

墨子之「烽燧」是城防預警系統,不是國防預警系統,周王室從未修築過長城,

首都根本不設防於諸侯之邦。而且,預警系統的傳送有方向性,即由外向內傳

送,不是由內向外傳送。在沒有長城的時代,王都就沒有烽火預警的需求。即

使到了東周時期,魯哀公左史姬丘明作《左傳》而講述244年之歷史,也隻字

未言「烽燧」。

烽火是封建集權制的產物,而不是封建分封制的產物。並且,烽火台是長城的

附屬設施,沒長城就無依附。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西起

黃河河畔,東至黃海海濱,迤邐山東十三縣,長達千餘里。周幽王可沒修建過

長城,因為他那個時代是以藩國拱衛王都。其實,比謂學識誰也比不過漢學家,

現代中外時尚「漢學家」頭銜,非常貼切。楚秦以降,中國儼然漢學天下,只

要談到國學(周學)經典,所謂引經據典,絕大多數引據的無不是漢學經典而

已。我的經驗是:八零以後君與漢學家萬勿拼學識,要拼常識,沒常識的學識,

結果必然是學而不識!

《禮記·檀弓上》:「小功不為位也者,是委巷之禮也。」

鄭玄 註:「委巷,猶街里,委曲所為也。」

《孔叢子·執節》:「此委巷之鄙事爾,非先王之法也。」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對此提出疑義:「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並不能見烽同至,

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

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

沒有中央集權,烽火毫無意義,也毫無可能。

現代人居小區的多了,保安常識與烽火一樣,若安保監控室進了賊,

所有諸侯(業主)提前知道個屁!

潤芝先對司馬遷的定位是:「中國古代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

定位精準啊!

很多國人不知「太史公」是司馬遷他爹,

更不知道司馬遷在《史記》中的作品只有《列傳》和《太史公自序》,

文學作品啊!

《周本記》以及全本《太史公書》,都經虎父犬子添油加醋了的。

「烽火戲諸侯僅是司馬遷在其父《太史公書》中添加的、成千上萬的錯誤之一。

(一己之見·僅供笑閱)

20025


無中生有的事情,跟著複述一遍,也有責任。

援軍就算跑得比西方的同行再快,給馬套上馬車也要一個多小時,趕過來如果發現幽王和褒姒在城樓上談笑風生,肯定氣炸了要他給個說法,不可能就這麼回去了。


完全扯犢子,瞎編亂造的,經不起基本的推敲。點燃烽火,天下諸侯馳援,由於各地地理位置不一樣,前一撥後一撥隔個幾天很正常,又不是唱戲,底下龍套嘩啦啦上來一堆......登高遠望,一天兩天來那麼一撥人,無聊空虛寂寞冷,有啥好笑的?正常人都笑不出來一個平時笑點極高的妃子能笑得出來?

從邏輯上推,更有可能的是周代傳到幽王,周天子對諸侯王的控制力已經非常弱了,同時周邊蠻族的壓力也已經大到難以支撐的地步,不得不頻繁點燃烽火,號召勤王;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諸侯王就不鳥他了,於是乎悲劇了,完了還被編一通瞎話臭罵,罵了上千年......

算是非常非常杯具了。


沒有烽火的傳遞,有擊鼓和傳鼓,沒有諸侯,但是不代表就沒有戲弄援兵這件事,說實話,真的是諸侯被戲弄,就不是回去那麼簡單了,直接就反了。王畿內和附近在西周晚期也分封了很多小國

《呂氏春秋》

周宅豐、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悅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麗山之下,為天下笑。此夫以無寇失真寇者也。賢者有小善以致大善,不肖者有小惡以致大惡。褒姒之敗,乃令幽王好小悅以致大滅。故形骸相離,三公九卿出走,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東徙也,秦襄、晉文之所以勞王勞而賜地也

呂覽記載的是傳信鼓,所謂諸侯,估計是王畿的民兵,東周基本喪失了六軍民兵,應該確實是被犬戎之類蠻族給屠了

西周在陝西沒有大城市,這個考古證實了的,只是靠邊伯和王畿民兵保衛小小的西都

王畿九邊,東部是侯甸男采衛五邊,西部是蠻夷鎮荒四邊,犬戎很可能是說服了西部四邊參與叛亂,而王畿民兵又不信傳信鼓而沒有武裝起來,於是就被屠慘了

帝堯以古六歷也就是瑪雅第一套曆法的木星曆的200天為一歲,一年10個月,20天一個月,所以14個月就是10個月


完全是胡亂捏造的。

如果我是褒姒,皇上(我知道周還不叫皇上)闖了這麼大的禍,我死的心都有,各位董事要是彈劾起總裁,就等著一起上吊吧。

再說皇上不懂事,大臣還不懂事,實在不行發個烽火傳令,咱們這是軍事演習行不行?更荒唐的是這些諸侯完全可以將計就計,以勤王為名宰了這個小婊砸,再逼皇上退位,就算皇帝不同意,一國之君,荒唐至此,不信他還有什麼粉絲支持他。


諸侯在四面八方 每個方向修一溜峰燧那也太貴了 而且很蠢,有事快馬傳命即可。而且王城的防衛如果都需要徵召諸侯來防禦,那周朝早就跪了。只是防禦的話往城裡一躲,當時即使諸夏的軍隊沒有什麼攻城的能力,西周春秋的歷史你看到過籠城戰嗎,何況犬戎。徵召諸侯是去揍別人的時候才用。

小說家言。大概因為正史省略了西周末年天子與諸侯的矛盾,以及平王攜王之爭,才編出這麼一套十分無趣的野史來填補空白。


是不是杜撰現在講不清的,因為現在根本就沒有一手史料。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周朝確實遷都並且很快衰敗了。重要的是,為什麼遷都,而遷都之後為何也無法止住頹勢。


你覺得,東周的史官,會不會給他們的前任領導西周時期的幽王寶寶找一個好點的被人家犬戎攻破鎬京滅國的理由,打個比方,你做書記員,你敢給你現任領導的前任帶黑帽子嗎,你現任領導和前任領導是父子關係那種,不敢!

每一個政權的倒閉,無非是當權者的無能而已。東周的史官童鞋們可不敢這樣寫,不然不得被繼任的平王大大穿小鞋。

大家一合計,夏桀暴戾,貪圖美色,是有成湯建商;商紂無道,妲己禍國,周氏出西岐而主朝歌,興大周基業。幽王無能,西周亡而東周立,不能把責任歸澤於幽王身上,於是在大家的合計之下,可愛的褒姒小姐姐出來了,勇敢的擔任了烽火戲諸侯這一場大戲和西周亡國的主角,好一個背鍋俠!為小姐姐喊冤!

若幽王賢能,何以能為一女之笑顏罔顧家國,點狼煙而戲諸侯,這完全是nozuonodie的節奏,關褒姒小姐姐什麼事?

自古紅顏多薄命,妲己惑商,褒姒亂周,西施滅吳……這個鍋我們的小姐姐們表示不背,打上自己性命在這亂世不說,還要做王朝興亡的背鍋,何苦紅顏?


小時候,看這個故事覺得是最古老版的狼來了。其他也沒有太多想。

回頭看,這個故事和桀之妹喜紂之妲己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說的是幽王是亡國之君,死的理所當然。硬給他湊罪行,專寵妖女,廢長立幼,烽火戲諸侯。

最後是不是真的,只能說亡國之君只是別人的婢女,還好東周也是周,孔子也尊周,公羊穀梁也尊王。不然,幽王大人黑的厲害。


分頁阅读: 1 2 3